中国文化-7-第六讲--中庸与和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教师卞良君第六讲中庸与和合从古至今,“贵和尚中”都是东方文明的精髓所在,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要想使国家昌盛、社会稳定、人民富裕、文化繁荣,就要做到“中庸”与“和合”。中庸,是传统中国人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合,是中国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甚至有人称中国文化是“和文化”。《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三个层面理解“中”:在方法上,做事运用的是一种不过分也无不足,即适度、恰到好处的方法。朱子说:“中者,无过不及之名。”在行为上,处理人际关系与做事,要圆润、合宜、无所偏倚而恰如其分。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者,别于外之辞也,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在道德上,“中”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因此要在思想修养上符合这种公正而合乎天理人情的正道。陆九渊说:“中之为德,言其无适而不宜也。”归纳起来,“中”的内在意义基本上是恰到好处、适度、合宜之义。一是常理,定理。何晏《论语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也。”即是说中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直都存在的道理、正道。二是运用。《说文》:“庸,用也。”“庸”的两种解释把“中”“庸”二字的解释结合起来看,就如程子所说的:“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天地之化,虽廓然无穷,然而阴阳之度,明寒暑昼夜之变,莫不有常,此道之所以为中庸。”说无所偏倚的就叫“中”,不改变常理的就叫“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不变的定理。“中庸”,就是要求人们为人处世始终保持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这是必须坚持不能改变的法则。中庸:执两用中因时而中求同存异执两用中执中:《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意思是说掌握认识事物的过与不及的两个方面,采取中正的办法施行于民。一切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故办事必须掌握分寸。只有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做到适当的程度,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这个最适当的程度就叫做“中”。若能恰到好处地掌握住这个度,就叫做“执中”;偏离了这个度,就是“失中”。中道:因为用“执中”的方法处理人事是最公平合理的,所以“中”又含有中正、公正之意。当把“执中”的方法从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时,就叫做“中道”。尧、舜、禹都把“允执厥中”作为世代相传的治国方法,就是要求实事求是地坚持中道来治理国家。过犹不及:孔子又从“中”的对立面提出了“过犹不及”的命题。“不及”是没有达到“中”,其根源在于太拘谨和保守;而“过”则是超过了“中”,其原因在于太放纵和激进。两者都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都是偏离中道而走向极端的“失中”现象,因此必须把握住“过”与“不及”两种倾向使之不走向极端,既不能“狂”,也不要“狷”,才能有效地用中道去治理百姓。这也就是“执两用中”。“执两用中”不是折中主义,更不是平均主义。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时而中所谓时中,一是随时而中,指的是时时处处无所不中;一是因时而中,指的是与时俱进,因时制宜,以适应事物的发展变化。朱熹:“盖中无定体,随时而至,是乃平常之理也。”(《四书章句集注》)孟子也早就说过:“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孟子·尽心上》)可见“执中”是要依据时间、地点、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条件与态势实现执中。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即常言所说的“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孔子曰七十从心而不逾矩,已是时中的极高境界。孔子主张,不仅要把“中庸”作为一种认识和处理事物的方法来看待,还应该通过修养和锻炼,把它融入自己的性行和品质中,成为人的美德。“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同前)“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杨昌济先生亦曾引用孔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的名言来启发少年毛泽东,深刻论述了修学储能不可偏废的道理,指出:“一个人如果光有能力素质,而学问修养不够,则无法约束自己,本身的能力反而成了一种野性破坏力;反过来,光是注意书本学问,却缺乏实际能力的培养,知识就会变成死知识,学问就会变成伪学问,人必死板呆滞,毫无实用。”求同存异求同存异的目的,是要在不同力量之间达到某种合作共处的局面,组成一定的联合体。求同,就是寻找共同点,共同的思想、共同的利益,这是不同力量之间能够合作共处的基础;存异,就是保留不同意见、不同主张、不同利益,不求同一、不求齐一,这是不同力量达到合作共处的条件。由此可见,求同存异实际上也是一种“中庸之道”。这样处理的结果就是“双赢”,既建立起不同力量之间的合作关系,又保证了不同方面的不同利益、不同要求,从而也就保证了各方面合理的关系,达到了和谐共处。“和”本指歌唱的相互应和。《说文》:“相应也。”《国语·周语下》:“乐从和。”《吕氏春秋·慎行论》:“和五声。”和又有“和味”(调和食物的滋味)、“和羹”(五味调和的羹汤)之义,喻指异质元素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或曰矛盾事物的调合和统一,谓为“和合”。蕴含着和合精神的成语:兼听则明、集思广益、从善如流、求同存异等;反义词语:刚愎自用、唯我独尊、排斥异己等。和同之辨中国古代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孔子亦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同之辨”始见于西周末年周太史史伯的言论中《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协调)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酸﹑甘﹑苦﹑辛﹑咸)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美食),物一不讲(辨析)。”对“和”的意义的解释:不同的事物互相为“他”,“以他平他”即聚集不同的事物而达到协调,就叫“和”,这样才能产生新事物,就如同五行相互作用而生百物、五味相互调和而成美馔、协调运动四肢而健康身体、六律配合而产生美妙的音乐一样。换句话说,所谓“和”,是指不同事物之间不是单纯的一方依顺另一方,而是两方原本各有不同,甚至在对待和处理事物的观点方法上也有不同,但通过彼此间的协调与吸纳,最后达到和谐与统一。如果以相同的事物相加,这是“同”,不能产生新事物。春秋时晏子也强调“和”与“同”的区别《左传·昭公二十年》载,齐景公外出打猎,得到梁丘据的支持,景公感慨道:“唯据与我和夫!”晏婴回答说:“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晏子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酢、醢、盐、梅,以烹鱼肉,燀chǎn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意为处理事物应立足于“和”,即从矛盾对立因素的多样性及统一性出发;而不应立足于“同”,即不能立足于矛盾对立因素的单一性和一致性。“君所谓可”,臣亦曰可;“君所谓否”,臣亦曰否,就是“同”,而不是“和”。也就是说,必须能容纳不同的意见,兼容不同的观点,才能使原来的思想成其可、去其否,得出正确的观点和结论。孔子所谓“和而不同”也就是保留自己的意见而不人云亦云。“和”的观念,肯定多样性的统一,主张容纳不同的意见,于文化的发展和关系、事情的处理确有积极的意义。老子也讲“和”老子也讲“和”。《老子》四十二章中说:“道生一(太极),一生二(阴阳),二生三(阴阳调和之气),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也暗示了“和”与“同”的不同。孔子以后的儒家宣扬“和”的观念《周易大传》(战国末年)提出“太和”观念,是指自然界万物并存共育的景况。儒家认为,包含人类在内的自然界基本上是和谐的。《中庸》云:“万物并有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正是儒家所构想的“太和”景象。孟子提出“人和”,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谓“人和”,是指人民的团结,人民的团结是胜利的决定性条件。和合思想的历史作用首先,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在历史上,汉族本是由许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汉族又和五十几个少数民族融合而合成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内部密切团结而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华民族是多元的统一体,中国文化也是多元的统一体。多元的统一,正是中国古代哲学所谓“和”的体现。其次,加强了中国文化的同化力与中化民族的凝聚力。中国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以夏变夷的基本模式。也就是说,华夏的文化积极吸收蛮夷文化中的成分,进行不断的融合和创新,形成了多元一体发展的文化。就连佛教等异域的一些高级文化,进入中国以后也面临着同样的命运。和而不同思想的现实意义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所谓和而不同,就是群众可以对领导不盲目附和,能如晏婴所说的那样提出不同意见,使决策更完善;领导则应善于容纳和听取下属的不同意见,与持不同意见的人和睦相处。相反,同而不和,对上司迎合附和,不表达不同意见;对下属搞一言堂,自己的意见只能赞成,不能反对,排斥不同意见和有不同意见的人,顺昌逆亡,显然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和谐。而能否做到这一点,是我们衡量人的道德文化修养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其次,和而不同思想对于处理和解决今天以及将来的国内、国际上面临的多种文化碰撞与冲突的问题,也大有启发意义和实践价值。就国内来说,坚持和而不同思想原则和思维方法,才能建立真正的“和谐社会”。那些如网络上流行的“被和谐了”之类的现象,自然不是真正的和谐。稳定压倒一切的思维定势可能会带来种种问题一是为了稳定而安于现状,不是积极地解决社会中那些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把问题捂住盖住,把稳定当成了目的,为了稳定,公平和正义也要为之让路,甚至什么事情做什么事情不做,均要以稳定作为标准。二是稳定甚至成为挡箭牌,明知事情做错了,却借口稳定不去纠正,反而用更多的错误掩饰前一个错误。三是由于过分的言论控制,正常的民意表达往往被扼杀在萌芽状态,结果是社会中的矛盾不断积累。四是一些腐败分子更是利用“稳定压倒一切”的说法,压制民众对腐败的不满,甚至利用国家机器对腐败揭露者进行打击报复,还不忘给扣上一顶“破坏和谐”的帽子。就国际关系来说,有人预言文化差异将成为未来世界冲突的主要根源,即文化冲突论。江泽民在访问美国布什图书馆时的讲话中却说:“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小结坚持中道,看重和谐,这种文化精神浸透了中华民族文化肌体的每一个毛孔:做人处事,不走极端;待人接物,不卑不亢;求大同存小异,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以至于中国古典审美理论以中和为美等等,“致中和”几乎成为中国人的普遍思维原则。律,定音器。共有12个,各有固定的音高和名称:1.黄钟(C),2.大吕(#C),3.太簇(D),4.夹钟(#D),5.姑洗(E),6.中吕(F),7.蕤宾(#F),8.林钟(G),9.夷则(#G),10.南吕(A),11.无射(#A),12.应钟(B),合称十二律。区分开来,奇数(阳)称六律,偶数(阴)称六吕,合称律吕。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