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地产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第一章地基与基础工程项次质量通病名称原因分析防治措施1土方超挖1、无标高标记或标记被毁。2、无人指挥或指挥失误。1、对标高的标记,由专人管理,测量人员跟踪测量。2、超挖部分用碎石、砂石或石屑分层回填压实。2基底标高深浅不一1、分片开挖,标高不统一。2、图纸未看清,交底不清。1、搞清标高关系2、统一进行标高测量控制。3基坑泡水1、排水系统未连通。2、布设抽水点不够。1、完善排水系统,尤其无桩基塔吊基础严禁泡水。2、专人抽水,雨天加强监控。4边坡坍塌1、边坡过陡。2、未及时支护,雨水侵蚀。3、上方有振动荷载或堆载过多。1、边坡坡度应符合要求。2、跟上修坡开挖进度,及时挂网喷浆。3、上方不得有振动荷载,边坡堆载应符合设计规定。5基础砖模坍塌1、砖模未达强度,即进行回填压实。2、电梯井、核心筒处基坑过深,砖模厚度不够。1、有可能有石粉屑回填,压实前在地梁口加顶撑。2、电梯井、核心筒砖模应验算有可能设地圈梁、压顶梁较低可靠。6回填土密实度偏低1、形成橡皮土。2、一次过厚,夯实不够。1、换填土或石屑。2、每层厚控制在500㎜左右,振夯不宜少于3遍。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27预制桩碰断1、现场无专人指挥。2、较密处有机械开挖。1、提前放桩边线,挖土机、运土车专人指挥。2、较密处人工配合开挖。8桩顶不平、锚入承台高度不够1、不重视桩头质量。2、人工修整高度预留过少,对破桩分包队管理不力。1、在桩上弹标高控制线。先破至设计标高(考虑外防水层厚度)以上100㎜,再由人工修至设计标高。2、桩头偏低处理须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可将桩周降低做成凹槽加深承台。9锯桩偏高,承台筋被抬高1、锯桩标高放线错误。2、对锯桩分包队管理不力,交底不清。1、搞清标高关系,考虑垫层及外防水层厚度。2、对锯桩队加强管理。10桩顶位移或隆起1、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孤石或坚硬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2、桩身不正直;或两节桩或多节桩施工,相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造成歪斜。3、采用钻孔、插桩施工时,钻孔倾斜过大,在沉桩过程中桩顺钻孔倾斜而产生位移。4、在软土地基施工较密集的群体时,如沉桩次序不当,由一侧向另一侧施打,常会使桩向一侧挤压造成位移或隆起。5、遇流砂;或当桩数较多,土体饱和密实,桩间距较小,1、施工前用钎或洛阳铲探明地下障碍物,较浅的挖除,深的用钻钻透或爆碎。2、对桩要吊线检查;桩不正直,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时不宜使用,一节桩的细长比不宜超过40。3、钻孔插桩;钻孔必须垂直,垂直偏差应在1%以内,插桩时,桩应顺孔插入,不得歪斜;4、打桩注意打桩顺序,同时避免打桩期间同时开挖基坑,一般宜间隔14d,以消散孔隙压力,避免桩位移或涌起;5、在饱和土中沉桩,采用井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3在沉桩时土被挤过密而向上隆起,有时使相邻的桩随同一起隆起。降水、砂井或挖沟降水或排水措施;采用“插桩法”;减少土的挤密及孔隙水压力的上升,桩的间距应不少于3.5倍桩直径位移过大,应拔出,移位再打,位移不大,可用木架顶正,再轻锤敲打;遇障碍物不深,可挖去回填后再打;隆起的桩应复打。11桩头击碎1、桩设计未考虑工程地质条件遇坚硬砂土夹层、大块石等。2、桩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偏低,钢筋网片不足,造成强度不够。桩预制时,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振捣不密实,养护不良,未达到设计要求而被打碎。3、桩制作外形不合要求,如桩顶面倾斜或不平,桩顶钢筋保护层过厚。4、施工机具选择不当,桩锤选用过大或过小,锤击次数过多,使桩顶混凝土疲劳损坏5、桩顶与桩帽接触不平,桩帽变形倾斜或桩沉入土中不垂直,造成桩顶局部应力集中而将桩头破碎打坏1、施工前查清地下障碍物并清除,检查桩外系尺寸。2、桩制作时,应保证混凝土配合比正确,振捣密实,强度均匀;桩在堆放、起吊、运输过程中,应严格按操作规程,发现桩超过有关验收规定不得使用。3、发现弯曲超过规定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时,不得使用;4、审查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备和打桩锤的性能、型号、重量合理与否。5、接桩要保持上下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普通桩在蒸养后,宜在自然条件下再养护一个半月,以提高后期强度已断桩,可采取在一旁补桩的办法处理121、桩制作弯曲度过大,桩尖偏1、施工前查清地下障碍物并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4桩身断裂(沉桩时,桩身突然倾斜错位,贯入度突然增大,同时当桩锤跳起后,桩身随之出现回弹)离轴线,或沉桩时,桩细长比过大,遇到较坚硬土层,或障碍物,或其他原因出现弯曲,在反复集中荷载作用下,当桩身承受的抗弯强度超过混凝土抗弯强度时,即产生断裂。2、桩载反复施打时,桩身受到拉压,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产生裂缝,剥落而导致断裂。3、桩制作质量差,局部强度低或不密实;或桩在堆放、起吊、运输过程中产生裂缝或断裂。除,检查桩外系尺寸,发现弯曲超过规定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时,不得使用;桩细长比应控制不大于40。2、沉桩过程中,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或拔出重新沉桩;接桩要保持上下节桩在同一轴线上。3、桩制作时,应保证混凝土配合比正确,振捣密实,强度均匀;桩在堆放、起吊、运输过程中,应严格按操作规程,发现桩超过有关验收规定不得使用。已断桩,可采取在一旁补桩的办法处理13接头松脱、开裂(接桩处经锤击后,出现松脱、开裂等现象)1、接头表面留有杂物、油污未清理干净。2、采用硫磺胶泥接桩时,配合比、配比温度控制不当,强度达不到要求,在锤击作用下产生开裂。3、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时,连接铁件或法兰平面不平,存在较大间隙,造成焊接不牢或螺栓不紧;或焊接质量不好,焊缝不连续,不饱满,存在夹渣等缺陷。4、两节桩不在同一直线上,在1、接桩前,应将表面杂质、油污清除干净。2、采用硫磺胶泥接桩时,严格控制配合比及熬制、使用温度,按操作要求操作,保证连接强度。3、检查连接部件是否牢固、平整,如有问题,应修正后才能使用。4、接桩时,两节桩应在同一轴线上,预埋连接件应平整服帖,连接好后,应锤击几下再检查一遍,如发现松脱、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5接桩处产生弯曲,锤击时,接桩处局部产生应力集中而破坏连接。开裂等现象,应采取补救措施,如重接、补焊、重新拎紧螺栓并把丝扣凿毛,或用电焊焊死。14沉桩达不到设计控制要求(沉桩未达到设计标高,或最后沉入度控制指标要求)1、地质勘察资料粗糙,地质荷持力层起伏标高不明,致使设计桩尖标高与实际不符,达不到设计标高要求;或持力层过高。2、设计要求过严,超过施工机械能力和桩身混凝土强度3、沉桩遇地下障碍物,如大块石、混凝土坑等,或遇坚硬土夹层、砂夹层4、在新近代砂层沉桩,同一层土的强度差异很大,且砂层越挤越密,有时出现沉不下去的现象5、桩锤选择太小或太大,使桩沉不到或超过设计要求的控制标高6、桩顶打碎或桩身打断,致使桩不能继续打入7、打桩间歇时间过长,摩阻力增大。1、详细探明工程地质情况,必要时应作补勘,正确选择持力层或标高。2、根据地质情况和桩长,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桩锤大小、施工方法和桩混凝土强度。3、探明地下障碍物,并清除掉,或钻透或爆碎。4、在新近代砂层沉桩,注意打桩次序,减少向一侧挤密的现象。5、打桩应连续打入,不宜间歇时间过长。6、防止桩顶打碎和桩身打断,措施同“桩顶破碎”、桩身断裂“防治措施。15桩身跳动,桩锤回弹(桩反复跳动,不下沉或下沉很慢,桩锤回弹1、桩尖遇坚硬障碍物2、桩身弯曲过打,接桩过长3、落锤过高。1、检查原因,穿过或避开障碍物。2、桩身弯曲如超过规定,不得使用。3、接桩长度不应超过40d,操作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6时注意落锤不应过高。如入土不深,应拔起避开或换桩重打。16桩急剧下沉(桩下沉速度过快,超过正常值)1、遇软土层或土洞2、桩身弯曲或有严重的横向裂缝;接头破裂或桩尖劈裂3、落锤过高或接桩不垂直。1、遇软土层或土洞应进行补桩或填洞处理。2、沉桩前检查桩垂直度和有无裂缝情况,发现弯曲或裂缝,处理后再沉桩。3、落锤不要过高,将桩拔起检查,改正后重打,或靠近原桩位作补桩处理。17混凝土底板裂缝1、混凝土配合比未优化。2、入模温度未控制。3、出现施工冷缝。4、泌水未及时排除。5、未进行二次振捣及二次挂一漏万面,出现沉陷、干缩裂缝。6、未及时保温保湿养护,表面失水快造成干裂。1、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减少水泥用量,优化配合比。2、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3、合理浇捣,防止出现冷缝,出现冷缝按施工缝处理。4、及时清除泌水。5、初凝前及时进行振捣,终凝前原浆压实平整。6、加强测温监控,及时保温保湿养护。18梁柱相交处节点偏高1、地梁、柱、承台交接处钢筋层数多。2、节点预埋件使板面偏高。1、节点钢筋翻样设计。2、将箍筋尺寸适当缩小,报设计单位办理设计变更。19地下室外墙裂缝1、混凝土坍落度过大。2、下料口距离过大,赶料距离过远。3、水平钢筋间距过大。4、后浇带位置设置不当。1、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2~14㎜内,选用适当外加剂,优化配合比。2、下料口距离应适当,防止赶料过远,导致混凝土组分不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75、约束构件过多。6、拆模后,未及时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均。3、经设计同意,将水平主盘变细加密或加挂钢筋网。4、后浇带距离宜在30~40M左右,并避开承台、集水坑、电梯井、水池等部位。5、尽量将顶板、侧墙分开浇筑,减少约束。6、混凝土浇筑完毕,终凝后及时保温保湿养护14天以上,关键是前3天。20外墙施工缝、反梁等出现孔洞、蜂窝、露筋1、吊模易跑模。少振不密实,多振易漏浆。2、混凝土浇注时间不好掌握,过早底部易流浆、上浮,过晚施工缝结合不好、混凝土过干不易密实。1、先浇底板,在底板混凝土初凝前,浇筑侧墙混凝土。2、严格要求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及浇筑时间。由经验丰富的混凝土工负责此部位混凝土的振捣,不可过振、漏振。21地下室底板、地下水池上浮,造成开裂或倾斜1、原设计抗浮考虑不周或未设抗浮构件,导致局部或整体上浮。2、后浇带过早封闭。3、未及时进行回填。4、上部荷载未达到抗浮荷载要求前,停止抽水。1、图纸会审时,着重对此问题提请设计单位重视。2、地下水较多时,后浇带浇注前不停止抽水。3、地下室土方及时回填。4、尽可能底板下设盲沟,抽水过程应进行沉降观测。22后浇带两侧混凝土裂缝、渗水1、施工用水流入后浇带内造成钢筋锈蚀。2、灰渣积聚,施工前没有彻底除锈、清渣、排水,且两侧混凝土凿毛不到位。1、后浇带用旧模板覆盖,两侧做挡水线。2、将后浇带处混凝土垫层标高下降150㎜,以使沉渣打不侵入结构板内。浇混凝土前,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83、因止水钢板挡住,钢板以下部位不易凿毛、埋设钢板用的木方条不易剔除。4、混凝土坍落度控制不严,振捣不细致,结合不好。5、未及时覆盖,保湿养护,或养护时间过短。用钢丝刷除去钢筋或止水带上的锈皮,旧混凝土面凿毛,冲洗干净。3、止水钢板改为平直钢板,埋设时不用木方垫塞,接缝用长凿子凿毛。4、混凝土坍落度在10~12㎝内,强度等级提高一级。5、终凝后立即覆盖或蓄水,养护14天。23地下室先砌砖,后施工底板面防水1、未严格招待规范,交底不到位。2、工期较紧,顺序颠倒。1、严格招待施工规范,先施工样板,确认后再施工。2、不可因工期原因,随意违反施工程序。24预埋件部位渗水1、钢筋马凳撑在混凝土垫层上或脚手架钢管支在混凝土垫层上未及时拔除。2、套管、模式板对拉螺栓等,未满焊止水环。3、预埋件周边,尤其是预埋件密集处,混凝土浇筑困难,振捣不密实。1、钢筋马凳撑脚勤务在底板筋上,钢管支撑架应及时抽出,防止形成渗水通路。2、防水混凝土的预埋件、对拉螺杆必须满焊止水环。3、外侧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浇混凝土时,预埋件周边混凝土应振捣密实。第二章主体结构工程项次质量通病名称原因分析防治措施1混凝土阴阳角不方正、不垂直1、开料尺寸不准,角部模板不成90度1、下料尺寸应精确,采用重复压缝做法。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92、阴阳角模板压接不紧。3、转角两侧未用木方背楞压缝。4、起步对拉螺丝杆距离转角过远。2、阴角处,挑选两面三儀根一面较直的木方叠合作背楞,并将钢管伸长顶住墙柱模。3、阳角处,钢管用扣件扣紧,并用木楔楔紧。4、对拉螺杆起步距离不宜大于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