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基地筹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多渠道基地筹建,多途径岗位对接,多方面保障效果,多举措监督考核——全团扎实推进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来源】中国共青团网2009年5月15日【评论】【大中小】【打印】【关闭】中国共青团网5月15日讯(记者悦丹)作为全团促进青年就业创业重点工作,今年年初,团中央启动建设“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截至4月底,各级团委共建立见习基地8835个,提供见习岗位279059个,目前已有64394名青年到岗见习,其中被见习基地正式聘用的有2477人。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见习基地建设启动伊始,全团就形成了广泛共识,团中央、省级团委、地市团委纷纷成立见习基地联合工作办公室,县区团委和学校团委也积极开展人员招收和岗位对接。各地在筹建见习基地、组织青年到岗见习、完善见习管理、加强跟踪服务等工作环节,想办法、出实招,全团扎实推进“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组织化动员与社会化动员相结合,多渠道筹建见习基地团中央明确提出,团中央、省级团委、地市团委和高校团委负责筹建见习基地,凡提供10个以上见习岗位的企事业单位即可申请成为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按照这一要求,各级团组织遵循市场机制和社会公益的基本规则,通过组织化和社会化渠道,广泛动员企事业单位建立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各级团组织通过共青团的组织网络,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和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年联合会、青年文明号集体等会员单位中,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鼓励他们提供岗位、建立见习基地。在由团中央联系建立的首批见习基地中,很多就是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企业。除了组织化动员,各级团组织还采用了上门走访协商、媒体宣传吸引、依托网络平台和服务热线接受报名等多种社会化动员方式。比如中国共青团网、中国青年网等网站通过专题报道的形式,宣传、服务见习基地建设;《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先后用40个版面公布了四批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名单;浙江团组织与个私协会合作,每年提供200个以上见习岗位;团武汉市委上门走访50余家4S汽车服务店,与其中24家达成建立见习基地协议;超半数的省级团委在当地有影响力的报纸、网站及时公布每批见习基地名单和岗位信息……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近20个省、市设立了见习基地网站或专题网页。其中,团重庆市委还与重庆经济广播台合作推出“重庆市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岗前指导课堂”,每周三次定期播出,方便青年详细了解见习活动。目前,各省级团委均建立了相当数量的见习基地,广东、浙江等省已经实现了“见习基地”覆盖省内所有地市。集中性招募与经常性招募相结合,多途径实现岗位对接人员和岗位的有效对接,是整个见习基地建设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在这一环节中,各级团组织按照全团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持地市团委统一协调,县区团委和学校团委具体负责的工作原则,纷纷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方式,将集中性招募与经常性招募相结合,多途径实现岗位对接。各级团组织在招募过程中,纷纷开展了“见习招聘会”、“招聘双选会”、“送岗位进校园”、“岗位推介会”等成规模的集中招募形式,得到了企事业单位和有就业创业意愿青年的广泛认同。另外,他们还探索了“网络、热线报名平台”、“劳动力市场见习专设窗口”、“乡村社区摸排登记”等经常性的分散招募方式。比如,团北京市委依托“创业北京”网站设立了见习基地报名平台,并开通报名热线,采取“网络报名+直接报名”两种方式接受青年报名;团杭州市委举办了岗位推荐会;团宁波市委在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专门设置和开辟了“见习台”、“见习窗”;团南京市委在41所高校安装了475块液晶显示屏,滚动播放见习岗位信息;团许昌市委组织乡村、街道社区团组织,对已毕业未就业的往届大中专毕业生进行排查登记,组织有见习意向、符合岗位条件的青年到岗见习……一系列创新性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人员和岗位对接工作的有效开展。见习基地管理与团组织服务相结合,多方面保障见习效果按照《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合同》的相关规定,各见习基地严格履行义务,制定见习方案规章,加强见习管理。基层团组织推出各种配套服务,提高基地工作实效性。各见习基地为见习人员提供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以及一定的生活补贴,还科学设置见习安排,加强见习管理,很多见习基地为见习人员提供了岗前培训和全程导师带徒。比如,中央金融系统建立的民生银行电子银行华中运营中心见习基地,为见习人员安排了丰富的见习内容,即第1个月进行集中业务培训学习及户外拓展训练,第2个月在支行大堂实习,第3个月上岗实习业务操作;山东新星集团为每名见习人员配备了帮扶导师,见习人员达到见习业务要求的,集团对“师徒”双方予以奖励。另外,各级团组织还为有创业意向的见习青年,提供了小额贷款和创业培训等配套服务,提高了基地工作的实效性。比如,团宁夏区委为掌握一定技能、有创业意向的见习青年提供小额贷款,支持其就地创业;团宁波市委依托现有的创业孵化基地、宁波青年创业学院等阵地,接受青年的创业见习,并通过开展“创办你的企业(SYB)”、“创业教育项目(KAB)”等培训,为他们提升自主创业能力创造条件……见习基地管理与团组织服务相结合,多方面保障了见习效果。信息报送与实地探访相结合,多举措开展监督考核为扎实推进见习基地建设工作,各地团组织按照团中央的工作要求,普遍完善了见习工作信息登记和上报汇总制度,加强跟踪摸底和走访调研,对见习基地进行动态管理和过程控制。通过信息报送与实地探访的结合,实现了多举措开展监督考核。据了解,团中央在4月初即建立了见习基地信息月报制度,对各地见习基地的运行数据进行分类汇总,通过数据查找问题、分析对策。各省级团委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完善信息登记和报送制度,有利于各地团组织实现对见习青年逐一登记造册、建立个人资料信息库,加强了团的领导机关对各地工作情况的及时了解,也有助于基层团组织及时掌握见习基地运行动态。另外,各地团组织还进行了各类调研评估机构的实地探访,如2月5日至7日,团中央联合工作办公室派出4个工作指导组,赴4省调研指导,召开14场座谈会,实地走访了18个见习基地;4月1日至7日,河南各地市团委就见习基地工作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互查;团湖北省委联合市场研究咨询公司,对全省100个市州、区县团组织工作联系人进行了电话调查和暗访,根据反馈结果,有针对性地研究存在的问题、部署改进措施……这些调研和评估,进一步提高了信息报送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天津“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现状调查3月3日,共青团中央公布了第二批2131个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提供61844个见习岗位。据了解,本市第二批“见习基地”招收的对象以各高校应届毕业生为主。毕业生:既学本领也调心态姚毅是天津财经大学经济管理专业2006届毕业生,毕业后他一直没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今年年初,姚毅得知共青团中央启动“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后,立即报了名。“我想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一个既有发展前途也相对稳定的工作。”姚毅说,尽管已经毕业两年,但他接触社会并不深,无论是技能方面还是在职业心态方面都需要调整。姚毅如今已经在天津青年联合实业公司培训了一周,也签订了见习协议,再经过三四天的培训,姚毅就要正式上岗。张博阳去年从天津大学毕业,毕业后因为准备考研一直没找工作。张博阳报名后,天津青年联合实业公司根据他有一定工业知识背景的专业特点,给他安排到工程安全维护团队中见习。经过一周培训,张博阳也即将上岗。“我没有工作过,总是感觉课本上学的知识跟现实应用有很大差距,希望通过见习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记者从团市委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已经有数十位青年在首批“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上岗见习。企业:好多岗位都还空着据了解,首批“见习基地”公布后,本市各媒体大多向社会公布了消息,高校也通过各种方式将此消息传递给每位毕业生,但并没有出现争相报名的场景,目前实际上岗的人数相对于公布的岗位数来说仍有很大距离。天津青年联合实业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张旭告诉记者,首期培训工作已接近尾声,20多个毕业生即将上岗。“来公司见习的毕业生,除了市政府给的补贴之外,公司还给300元补助,上保险、管午餐,工作业绩好还会另外奖励。”张旭说,“凡是想干活的,表现好的,基本都能留下。但目前,公司仍有大量的岗位空缺。”天津神驰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见习基地”的负责人徐练忠告诉记者,一个多月来只有几位同学进行过相关咨询,而且他们的专业大都不对口。“我现在也非常着急,希望能有兽医、营养、繁殖类专业背景的应届毕业生到公司来。干得好,公司肯定会留用。”调查:三大原因阻碍报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阻碍大学生报名的原因主要有三:1.部分学生还未返校“第一批‘见习基地’公布的时候,学校还在放寒假,学生都没有返校。如今,高校刚刚开学,一些应届毕业生还在外地找工作,也没有回来。”某高校一位团委负责人分析说,这可能是影响部分毕业生报名的原因。2.担心影响找工作一位应届毕业生表示,3月份之后正是大学生找工作的黄金季节,如果这段时间去“见习”,搞不好会错过求职的最佳时间。“去‘见习’肯定要牵扯时间和精力,不能专心求职,见习期满后如果企业不予录用,找工作也耽误了,两头落空。”这样的担心在应届毕业生中十分普遍,见习期满后的不确定性让不少大学生进退两难。3.部分企业引发误会天津商业大学的梁强说:“我们学校不少毕业生询问‘见习基地’的事,但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国电天津第一热电厂等一些大单位要么标明只要南大或财大毕业生,要么就说现在暂时还不招收……”对毕业生们所反映的一些“条件多”的“见习基地”,记者进行了联系,据他们介绍,所谓指定高校,其实是公司总部和地方分公司在建立“见习基地”过程中形成的一个误会,并不是排斥其他高校毕业生。(刘晓艳谷岳)永康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调查报告经济的飞速发展突显了人才的结构性矛盾,“人难招,人难留”的现象比比皆是,成为了困扰和制约永康经济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永康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永康市人才资源开发目标——到2005年全市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总量要达到2万人。而目前实际在永康的人才总量不超过1.4万人。到2005年,永康具有大专以上的人才总量将有四五千人左右的缺口。针对一边是企业叹息招才难,另一边是大批的大学毕业生徘徊在人才市场待聘的现状,团市委提出了要从事关城市发展的高度,深入探讨以服务大中专毕业生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战略。开展“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需求状况调研”,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次调查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要了解大中专毕业生的生活、学习、婚姻等工作状况和环境。二是全面了解基层团组织和各类青年组织对大中专毕业生的教育管理的工作现状,提炼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等。三是在提高大中专毕业生整体素质、思想道德、就业创业能力、团组织设置方面作探索。四是前瞻性地思考大中专毕业生在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定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一、调研基本情况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在永就业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为对象。基本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的办法,以发放问卷为主,采取自填形式。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56份,有效回收率为86.7%。为了弥补抽样调查的不足,我们还组织进行了个案访谈,深入访谈7位大学毕业生。二、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在接受调查的156个有效样本中,男青年87人占55.8%;女青年69人占44.2%。基本情况调查分政治面貌、户籍和工作性质三方面,统计列表如下:表1-1政治面貌政治面貌无党派中共党员共青团员民主党派百分比(%)4.5%14.7%80.8%0%表1-2户籍户籍永康市本省其他市县外省百分比(%)36.5%21.2%42.3%表1-3从事工作企业操作工或技术人员工程师服务业企业行政人员机关事业工作人员自主创业其他46.8%5.8%14.1%7.7%12.8%1.9%10.9%根据上述调查发现:1、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80.8%为共青团员,说明团组织在大学生能力培养、素质拓展等发挥积极作用,在大学生树立正确而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在地域上,浙江省已成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