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寻求市场驱动与激励相容的产业结构新调整摘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实现了从落后的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大转型,并已跨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然而,在各种市场内生驱动角力、外部环境变迁和政策扭曲的多重力量作用下,我国产业间、区域间存在的不协调以及各产业内部的若干矛盾和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来。特别是工业制造业内部,重化工业比重过大、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产业低度化问题明显。从产业结构的生成机制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寻找我国产业结构特征及问题的内生驱动和扭曲因素,以实现二者的兼容才是合理确定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基础与政策取向的关键所在。从市场需求角度看,经济发展导致的人均收入提高降低了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提高了消费层次,是促进产业结构从低端到高端变迁的主因。同时,在特定的国际经济产业链条约束之下,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塑造了我国的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从市场供给角度看,投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正向变迁。城镇化起到了放大器的作用。房地产投资的迅猛发展支撑了近年来我国重工业比重较高的局面。单纯的区位优势决定着我国的产业空间分布。总体来看,收入因素和资本深化对我国结构转型的影响较大,技术进步率差异的影响程度较小。“多部门产业结构变迁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对第一产业劳动份额的变动,收入效应的贡献度为36%,资本深化的贡献度为61%,部门间劳动份额差异的贡献度为18%,三部门技术进步率差异的贡献度为8%;对第三产业劳动份额的变动,收入效应的贡献度为48%,资本深化的贡献度为67%,部门间劳动份额差异的贡献度为39%,三部门技术进步率差异的贡献度为17%。以土地和能源等要素价格扭曲为代表的激励扭曲因素导致了错误的市场信号,加剧了我国产业体系中的结构性矛盾。金融数量型调控模式有利于国有企业和重工业行业等抵押品充裕的企业和部门,阻碍了资源在行业间的转移,放大了产能过剩,推动了过度重工业化。在分税制和晋升考核制度的激励下,地方政府进一步放大对要素市场的扭曲,导致了“资本深化过度”与“重工业化偏离本地22资源禀赋”等现象的发生。以大规模刺激计划为主、短期保增长为导向的政府干预行为,加之产业政策设计不当,使得现阶段产能过剩更加趋于复杂化。产业结构调整路径是一根限制重重的平衡木。产业结构形成有其必然的逻辑和经济基础,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在一国的资源禀赋和特定国际环境的约束下进行,我们不能盲目追求西方发达经济体已经拥有的产业结构,而是应该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路径选择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更不能急于求成,剑走偏锋,简单地进行大规模调整有可能会给经济社会带来额外的调整成本。政府应致力于在长期与短期、供给与需求、经济与社会之间寻求平衡,以阶段约束、市场导向为原则设计改革思路,最大限度地减少扭曲,全面开启市场内生驱动与激励相容的结构调整。未来,国际贸易快速增长的外部环境不会在近期重现,国际分工格局又存在着刚性制约,产业结构调整的内生市场需求将主要来自于国内。因此,现阶段则应该通过稳定投资实现稳定增长,并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消费。在市场供给方面,应进一步挖掘内生技术进步的动力。当前,需要加大以制造业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以数字制造为突破,全面提升第二产业的技术水平。在部门之间,则应重视工业化对服务业发展的引领作用,特别是以工业化促进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以弥补近期消费型服务业相对不足的状况。上述市场内生动力也需要借助来自制度创新的激励,近期应加快市场化改革特别是要素市场化改革,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与市场导向相一致,产业政策则应重新定位于市场失灵,以避免好心办坏事。具体来说,当前政府应该在如下政策上着力:(1)财政政策上应该更为重视对于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职能和税源的调整。中央政府应上收地方政府对食品药品安全、养老保险、司法体系和环境保护等国家层面事务的管理权;地方政府应主要关注当地的城镇化建设、公共服务和特色产业发展等问题。另外,应尽快开征作为地方税种的房地产税,并分阶段开征作为全国税种的环境税。(2)货币金融政策应下力气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拓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路径;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从根本上改革数量型调控模式。(3)投资政策上应进一步推动体制改革,发挥民营企业的投资主体作用,33促进经济转型升级。(4)产业政策回归本源,由行业扶持转向对高技术和新产品的扶持,并降低对数量型限购工具的依赖,转向运用收费等方式来进行价格调节。关键词:市场驱动;激励扭曲;激励相容;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结构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产业结构失衡更是市场经济的常态,只不过经济长期积累下来的产业结构矛盾更容易在经济萧条时期集中释放出来,从而使得结构问题更加凸显。同时,经济的再次复苏又为经济体调整产业结构、解决产业结构问题的提供了契机,并将为下一轮经济的繁荣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潜在增长率下调。中国高速增长背景下积累的产业结构问题暴露无遗,这给中国未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需要我们在厘清现实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第一部分我国产业结构特征与突出问题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从落后的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大转型,并已经跨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在产业结构转型的进程中,中国经济也遇到了很多问题,积累了很多矛盾,成为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譬如,三次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工业比重偏高和服务业发展不足,农业基础地位薄弱,工业制造业低端化、重化工业比重偏大、产能过剩,公共性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产业结构地区趋同等。这些问题和矛盾都需要我们在认清客观现实的基础上,着手去解决和化解。①本文数据无特殊说明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诚信数据库和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数据库。44一、当前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1、三次产业结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的双重推动之下,中国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大转型。至今,整体经济已跨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期间,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第三产业份额明显提高。相比于同期世界其他国家,中国的经济发展成绩出众,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当中的比重稳步上升,三次产业的国际地位持续攀升。第一,利用增加值衡量,改革开放30多年内,中国第二产业保持了最大产业的地位,而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幅上升。第一、第三产业呈“剪刀型”发展态势,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为主向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转变(见图1)。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下降,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上升,而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保持了相对稳定(见图2)。图1: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55图2:中国三次产业的贡献率第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就业结构逐渐完成从以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三产业为主的调整。期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上升。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70.5%滑落到2012年的33.6%,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份额则分别从1978年的17.3%和12.2%提高到2012年的30.3%和36.1%。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在1995年超过第二产业,并在2011年进一步超过第一产业(见图3)。图3:中国就业的三次产业结构66第三,相比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各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持续攀升,而且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成效更为明显。来自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表明,1980年中国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分别仅占世界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7.4%、2.3%和0.7%,到2008年,中国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占世界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则分别达到21.3%、10.8%和4.1%。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占世界比重的上升幅度分别达到187.84%、369.57%和485.71%,而工业和服务业比重的上升幅度则是农业比重上升幅度的1.97倍和2.59倍(见图4)。图4:中国各产业全球在全球的地位变化资料来源:世界银行。2、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特征中国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也出现优化趋势,全面均衡的农业产业结构逐渐形成。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的农业产业结构正由以种植业为主导转向多种产业形式全面发展。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种植业占整个农业的比重达到70%以上,其他各产业比重均不超过22%。但是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截止2012年,种植业在农业产业中的比重已下降到54.4%,而畜牧业、渔业和林业则分别上升到了31.51%、10.09%和3.86%(见图5)。77图5:中国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变化3、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特征第一,建国以来,中国出现了两个明显的重工业化时期——上世纪70年代以及本世纪初以来的这段时间。上世纪50年代初以来,多数年份当中,重工业比重均高于轻工业。1952年—2011年,重工业平均比重为55.64%,轻工业平均比重为44.36%。上世纪70年代,重工业比重达到56.08%,轻工业比重为43.92%,二者相差12.16%;而本世纪初以来,重工业比重则一度达到67.42%,轻工业仅为32.58%,二者的差距扩大到34.84%(见图6)。尽管两个时期都呈现出明显的重工业化过程,但是二者也有较大的区别。上世纪70年代的重工业化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的结果,而本世纪初以来的重工业化则主要是消费需求升级对汽车、住房等重工业产业的拉动的结果。这也表明两者的重工业化水平存在差距,70年代的重工业化是低水平的重工业化,而本世纪初以来的重工业化则是高水平的重工业化。88图6:中国轻重工业结构变化资料来源:《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12》。第二,机械设备制造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①,金属制造加工业占比不断上升是近十年来工业结构变化最突出的特征。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机械设备制造业在工业当中的上升趋势未从逆转。现已从1986年的16.16%增加到2011年的30%,期间,比重累计提高了13.84%。与此同时,采掘业、消费品加工业、原材料加工业、金属制造加工业在工业当中的比重则累计降低。尽管长期内,除机械设备制造业之外的工业产业发展状况疲软,但是近十年来,金属制造加工业一反多年的颓势,已从2000年的11.2%上升到了2011年的14.61%,成为当前发展最为迅猛的工业产业(见图7)。①按照产品的主要用途,可以将全部工业行业(GB2002标准)分为采掘业、消费品加工业、材料加工业、金属制造加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其他行业等六大类。其中的采掘业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其他矿采选业;消费品加工业包括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原材料加工业包括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造加工业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其他行业包括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99图7:中国工业内部结构变化①4、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特征第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等传统服务业占比大幅下降,而其他服务业的占比则大幅上升,并在服务业当中占据最大份额。1978年至2011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在服务业中的占比,分别从20.9%和27.8%下降到了10.7%和21.2%,分别累计下降10.2%和6.6%;而其他服务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较之更好,已分别从29.3%、7.8%和9.2%上升到38.4%、13%和12.2%,分别累计上升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