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商品流通渠道(流通经济学-哈商大,赵德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编商品流通渠道第四章商品流通渠道商品流通渠道是商品由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所经过的交易环节和运行途径。第一节商品流通渠道的合理性一、商品流通渠道合理性的重要作用•从消费需求角度看流通渠道是否合理影响到消费者是否能及时地满足购物需求和是否能享受到合理的价格。•从生产企业角度看流通渠道是否合理影响到所生产的商品是否能尽快进入流通领域,最大限度地与消费者广泛接触和迅速销售出去。•从社会经济角度看只有合理的流通渠道才能形成合理的市场体系,才能准确地反映各种不正当竞争出现。二、商品流通渠道合理性的标准•畅通•经济•高效•适应三、影响商品流通渠道合理性的因素•流通主体•流通管理体制•流通环境流通主体所处位置构成关系价值取向影响因素中间商主干线构成成分不完全一致a、b生产商起点使用者完全一致a消费者终点服务对象完全一致a、b(二)流通管理体制因素流通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其区域范围内的流通渠道及商品流通行为进行管理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权限调控机制流通管理体制对流通渠道的合理性产生影响,关键在于流通管理体制自身的合理性,在于对流通主体及其流通行为进行有效控制,在于管理主体的价值取向与流通渠道的合理性取向相一致。(三)流通环境因素流通环境是指对商品流通行为发生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各种外在因素。商品流通渠道的组建和改造应当以适应当时当地的环境条件为原则。第二节我国流通渠道的发展变化从建国至今,我国商品流通渠道的发展变化,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建设、调整和变革的进程,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完全计划控制的流通渠道(一)背景(二)特征(三)意义计划经济体制下1949年-1984年国有商业单一渠道垄断经营“一、二、三、零″和“三固定″以分配资源为特征的商品流通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社会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同时也能使社会各方面有可能以其购买能力比较平等地获得所需的商品。进口商品外贸公司生产企业生产企业生产企业一级批发二级批发三级批发零售企业零售企业零售企业消费者消费者消费者二、有限计划控制的流通渠道(一)背景(二)特征(三)意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下1984年-1992年实行“三多一少″为内容的流通体制改革强调以国有商业为主体开展商品流通保持对一些重要商品市场价格的控制打破了流通领域完全由计划控制的状态形成各系统、各种所有制形式和各种经营方式共同经营的多流通渠道格局。生产商生产商生产商生产商生产商生产商一级批发商一级批发商一级批发商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三级批发商零售商零售商零售商零售商消费者消费者消费者消费者消费者消费者零售商生产商消费者一级批发商三、以市场导向为主的流通渠道(一)背景(二)特征(三)意义市场经济体制下1992年-2004年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商品流通,所有不同形式的商业企业平等竞争。国有商业市场份额大大减少,商品价格几近全部放开。时至今日,多渠道流通的格局已基本形成,所有商品都能通过相应的流通渠道比较畅通地到达消费领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目前的商品流通渠道已经比较合理。事实上,一种以初级竞争状态构成的市场流通渠道本身就包含着大量的不合理因素。这正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第三节我国商品流通渠道的现状分析一、我国商品流通渠道现状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商品流通渠道已基本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框架体系。(一)从商品进入市场通路来看,产品主要通过四种方式进入市场1、生产企业直接在各地区设置销售机构,形成自己的销售网络。•主要直接向零售商和产品用户推销商品。•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对价值较高、数量较大、购买频率低和品牌选择性强的商品销售。2、生产企业利用各地中间商或代理商经销其产品生产企业直接向销地批发商推销产品:•一种是同批发商保持一般的买卖交易关系。适用于市场面广、购买频率高、商品价值不大的日用消费品。•另一种是委托中间商进行独家经销或独家代理。适用于品牌商品。3、生产企业通过交易市场销售产品•大多数交易市场发挥着一级批发和二级批发的功能。甚至成为一些大城市零售商店的主要货源基地。•商品货源多为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的产品。其中也有部分是中间商经营的大企业著名品牌。4、生产企业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有相当部分消费品通过生产企业直销卖给消费者:•一种是进零售店设店中店或专柜直接零售。•一种是在交易市场进行零售活动•一种是设品牌专卖店(二)从消费者接受商品的途径看,我国商品流通渠道的变化主要体现为零售业态形式的变化•近几年我国零售业态发展迅速,各种新型业态不断涌现,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便利程度越来越高了。二、我国流通渠道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品流通渠道体系,但是由于处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交替转换时期,流通格局仍然不很成熟和完善,存在大量不合理之处,有些甚至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主要问题有:(一)商品流通渠道分散无序发展,难以形成合理的规模效应。造成商品流通成本上升,流通效益下降。•全社会各系统、各行业纷纷自辟渠道进行商品流通,企业素质参差不齐,全社会商品流通费用高,平均利润率大幅下降。•现代化批发企业发展滞后,现有各种批发业态形式难以适应“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要求。(二)部分中间商片面追求流通利润,导致商品在流通领域不合理的倒手和滞留。(三)部门和地区的经济分隔造成了流通渠道人为阻断,阻碍了全国性市场网络和全国性流通组织的形成。(四)对全社会商品流通企业在管理上的不统一,使不规范的流通行为屡禁不止。(五)“灰色渠道”的存在,对正常的商品流通形成很大冲击“灰色渠道”是指政府监管之外的不合法的商品流通主要表现为:•外国产品走私进入国内市场。•一些商品交易活动通过没有合法经商资格的经济人或企业进行。•一些商品交易以无发票或收据的方式私下进行。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应加快步伐,加大力度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和流通企业的内部改革,使商品流通渠道的设置更顺应客观经济规律。同时要加强流通领域的法制建设,依法制约流通秩序,向“大商品、大市场、大流通”迈进。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