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市场调查课题本章主要阐述市场调查课题的意义与类型,课题确定的原则与作业程序,并分别介绍市场识别研究,市场策略研究和市场可行性研究中的主要调研课题的内容与研究思路,为市场调查策划与实施提供基础知识平台。2.1市场调查课题概述2.1.1市场调查课题的意义市场调查课题:又称调查题目或市场研究项目,是指市场调研应搜集什么样的主题信息、研究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调查课题的意义:关系到市场调查是否具有针对性、可行性、有效性和价值性。2.1.2市场调查课题的类型1.按市场调查涉及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阶段分类(1)事前调查。预测性调研、可行性研究、市场环境研究等。(2)事中调查。跟踪性调研,控制性调研、进程性调研(3)事后调查。总结性调研。2.按市场调查课题的深广度分类(1)专题性调查。专门性问题的深入调研。特点是内容集中、具体深入、针对性强。(2)综合性调查。综合性问题的系统调研。特点是内容全面、范围广泛,综合性强。3.按市场调查的侧重点分类(1)市场识别研究:市场状态研究,目的在于认识市场、掌握市场的特征和规律。(2)市场策略研究:市场对策研究,目的在于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案。(3)市场可行性研究:预测性研究。目的在于把握未来市场,以作出正确的决策2.1.3市场调查课题确定原则1.针对性原则:评估为何要做此项调研(目的),决策是否需要此项调研。2.价值性原则:评估此项调研是否值得做,信息价值和调研成本如何。3.可行性原则:评估信息获取的可能性、调研能力和调研成本的可行性。2.1.4市场调查课题确定的程序1.决定和阐明管理的信息需求市场调研以信息为中心,调研信息应满足决策的信息要求。2.把决策问题作为调查问题来重新定义管理决策:以行动为中心(行动定位),市场调研:以信息为中心(信息定位),应对决策的备选的行动方案作探测性研究,以明确调研的具体取向。根据决策的行动定位定义调研问题的法则是:(1)能让调研者得到与管理问题有关的全部信息。(2)使调研者能着手并继续进行调查问题的研究。定义调查问题容易犯两类错误。(1)定义太宽,难以进行调查内容和项目的后续设计。(2)定义太窄,将使信息获取不完全。3.建立调查课题的约束①调查目的约束,即明确调查的具体任务;②调查时间约束,即获取何时的信息;③调查空间约束,即调查对象的范围和地理边界约束;④调查内容约束,即明确调查的主要内容,规定需要获取的信息项目,或列出主要的调查问题和有关的理论假设。4.调查课题最后的评审:①调查课题的必要性如何;②调查目的是否明确;③调查课题的约束是否明确;④调查的信息价值如何,能是否有效支持决策的信息需求;⑤调查结果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如何等等。2.1.5市场识别研究概述市场识别研究又称市场状态研究,目的在于认识市场、掌握市场的特征和规律.主要研究方向有:1.市场环境研究:总体环境、产业环境、竞争环境。机会与威胁。2.市场需求研究:需求总量、需求结构、需求动机与行为。3.市场供给研究:供给总量、供给结构、供应状况。4.供求关系研究:是否存在总量失衡或结构性失衡。5.市场销售潜力研究:企业市场销售潜力=市场需求潜量×市场占有率6.消费者市场研究:认知、态度、动机、选择、决策、购买、使用。7.顾客满意度研究:评价体系、测评、诊断、对策研究。8.生活形态研究:消费观念、能力、结构、模式、心理与行为。9.国际市场研究:国际环境、国际需求、进入策略、营销策略。10.市场景气状态研究:周期波动研究、当前走向、对策研究。11.产品经济寿命周期研究:阶段判断、对策研究。2.1.6市场策略研究概述市场策略研究是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或市场营销决策的角度,对特定的决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以求获得解决问题的路径、对策和方案。1。生产者市场研究:市场表现、市场地位、市场潜力、经营业绩。2。产品市场研究:概念、定位、特点、功能、效用、质量、品种组合、包装、价格、营销等测试与诊断。3。产品品牌研究:对品牌强度、品牌价值、品牌策略进行评估分析。4。市场定位研究:市场细分、目标市场评估、营销策略。5。产品价格研究:价格构成、价格变动与调整、价格竞争策略。6。销售渠道研究:渠道系统、经销商构成、经销状态、物流配送。7。广告研究:广告信息、广告定位、广告创意、媒体组合、广告效果。8。促销研究:促销定位、促销组合、促销创意、促销效果促销策略。9。商品销售研究:销售状态、特征、趋势、问题与原因、对策。10。市场竞争研究: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竞争态势、竞争策略。11。商圈研究:商圈构成、范围、特点、因素,项目可行性研究。12。企业投资研究:需求、技术、环保、资源、财务和效益的可行性。2.2.1市场环境研究市场环境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发生影响的外部因素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民族、科技等方面。主要有以下三个层次。1.总体环境总体环境是指所有企业和个人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又称大环境。企业只能适应总体环境,而不能影响和改变总体环境。主要内容如下。(1)政治环境。(2)法律环境。(3)人口环境。(4)经济环境。(5)社会文化环境。(6)科学技术环境。(7)自然环境。(8)国际环境。2.产业环境产业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行业的生产经营景气状况。企业产业环境调查应重点考察所处行业或想进入的行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产业状况、竞争状况、生产状况、产业布局、市场供求情况、产业政策、行业壁垒和进入障碍、行业发展前景等。3.竞争环境竞争环境是指企业在特定区域市场和特定产品范围内所面临的同行动向。竞争环境与产业环境的不同点在于:产业环境是从全行业的整体出发思考问题,而竞争环境则是从个别企业出发思考问题,观察特定的区域内同行的竞争状况,或者观察同行在原材料取得、产品市场占有上与其他企业的竞争情况。市场环境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出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依据企业本身的优势与劣势,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策略。环境分析可依据以下四种组合作出选择(参见图2-1)第一种情形:环境中出现了机会。而企业本身恰好具有优势,因而,企业可在这种可能的领域下功夫,制定发展策略,建立自己的王国。第二种情形:环境中出现了威胁,而企业在这方面具有优势,因而,企业将面对不少竞争对手的压力,策略规划的重点在于排除障碍,应对危机。第三种情形:环境中出现了机会,而企业在这方面不具有优势,为此,企业必须建立一些优势或寻求联合,否则,只能让机会散。第四种情形:环境中出现了威胁,而企业在这方面也不具有优势,为此企业不必在这种领域去寻求发展,应力求回避或撤退。2.2.2市场需求研究市场需求是指一定时期的一定市场范围内有货币支付能力的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总量,又称市场潜力。市场需求的大小决定着市场规模的大小,对企业投资决策、资源配置和战略研发具有直接的重要影响。市场需求研究主要包括:市场需求量需求结构需求动机与行为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1.市场需求量测定①市场总需求: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全社会对货物和服务的总需求市场总需求量=居民消费需求+政府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最终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国内总需求+出口需求②某类(种)商品市场需求量就某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而言,其市场需求量取决人口数量(或用户数量)、人均(户均)购买量,其他需求量三个要素,市场需求量的决定模型如下。市场需求量=人口数量(用户数量)×人均(户均购买量)+其他需求量(1)人口数量(或用户数量)及其变动是计算需求量的基础变量。(2)人均(户均)购买量是计算需求量的重要参数,可利用历史数据或抽样数据进行测定。测定时,应考虑人均(户均)购买量的发展变化趋势和规律。(3)其他需求量主要包括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和政府的投资需求和公共消费需求,流动人口需求等。2.需求结构研究需求结构是指消费者将其可支配收入用于不同类别商品(服务)支出的比重,它决定着消费者的需求投向或消费投向。需求结构研究通常可利用居民家庭购买商品支出的分类数据、分析研究大类需求结构、小类需求结构和品种需求结构3.消费者购买动机与行为研究包括消费者为何买、买什么、在哪里买、由谁买,何时买、买多少等要素。4.市场需求变动因素研究影响市场需求变化的因素很多,通常有经济总量及其增长率,宏观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居民货币收入与储蓄的变化,物价总水平的变动,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货币流通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等。图2-2市场需求研究框架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为何买买什么买多少在哪里买何时买由谁买市场需求总量趋势分析抽样推断数学模型市场需求结构大类结构小类结构品种结构家计调查零售额分类销售分析消费者购买动机与行为问卷调查深度访问焦点座谈需求变动因素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储蓄、投资、信贷、物价、人口……现成资料分析调查资料分析2.2.3市场供给研究市场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市场范围内可投放市场出售的商品总量又称市场可供量或市场供给潜力或商品资源。1.市场供应量的测定。市场供应量可从全部商品、某类商品、某种商品三种口径进行测定。市场总供给通常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社会可供消费和资本累的货物和服务的总和,是由货物和服务的国内总供给量、进口量两部分构成的价值量或实物量。其中国内总供给是市场总供给形成的主体,其价值量表现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物量表现为各种产品的国内生产量。市场总供给形成的基本关系式为市场总供给=国内生产总量+进口量+其他供应量由于市场全部商品供应量的测定涉及的范围广、产品多、要素多,一般情形不进行测定,通常只测定某类商品和某种商品的市场供应量,其决定模型如下:市场供应量=当年生产量×商品率+国外进口量+其他供应量国外进口量是指从国外进口的商品量,可依据进出口统计数据作趋势推断。其他供应量包括商品储存量的增减,国家储备的增减;测算局部市场的供应量还应包括外地购入量。图2-3市场供给研究框架市场供应结构当年商品生产量国外进口量其它供应量大类结构小类结构品种结构产供销状况、产品与品牌、生产供应能力、供应范围、生产布局、产业状况……经济环境、产业政策、资源、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投资、资金、劳动力、科学技术……供求总量变动供求结构变动供求变动因素趋势分析分项推断数学模型市场供应总量市场供应状况历史数据抽样调查行业统计供应变动因素现成资料调查资料市场供求关系供求失衡治理对策抽样推断生产分类数据5、市场供求变动关系研究市场供求关系是指市场商品供应与市场商品需求之间的对比关系。市场供求关系有供不应求、供大于求和供求均衡三种状态。市场供求变动关系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市场供求总量研究。判断市场供应总量与市场需求总量之间的平衡状态,是否存在总量失衡,总量失衡是属于供不应求,还是属于供大于求。(2)市场供求结构研究。研究市场供应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之间的适应状态,是否存在结构性失衡,哪些商品供大于求(买方市场),哪些商品供小于求(卖方市场)。(3)市场供求变动因素研究。从供应与需求两个方面分析研究影响市场供求总量失衡或者结构失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它们作用的程度、方向怎样。(4)市场供求失衡对策研究。研究治理供求总量失衡或结构失衡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投资政策、信贷政策、产业政策等等,为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决策参与依据。工商企业则应研究怎样调整生产经营结构和投资方向,如何加强市场营销、开发新的市场和新的产品,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等,以应对市场供求失衡带来的不利影响。【例2.1】2000年和2006年我国有关数据如下:支出法GDP98749.0221170.5最终消费需求61516.0110413.2固定资本形成33844.490150.8存货增加998.43952.4净出口(出口-进口)2390.216654.1要求分别计算2000年和2006年的国内总供给、国内总需求国内供求差额、国内供求差率,并指出国内供求差额和供求差率的变化趋势。如:计算结果表明,2006年我国国内供求差额为10223亿元,供求差率为7.53%,其供求差额是通过净出口来平衡的。如果从国内总需求中剔除存货增加,则国内总需求为200564亿元,国内供求差额为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