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业市场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种业市场及相关公司2–种子行业概况–相关种业公司•隆平高科•登海种业•杜邦先锋–公司估值•隆平高科估值•登海种业估值–投资风险及建议内容中国种子市场发展历程发展迟、起步低投入少、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大完全计划管理,科研、繁种、推广、经营割裂实施“种子工程”,开始市场化,各环节开始融合,但种子公司良莠不齐,贩卖假种劣种,坑农害农时有发生2000年《种子法》颁布,真正进入市场化,行业开始整合。打破国有垄断、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进入。-第一阶段:九五之前--第二阶段:九五到2000--第三阶段:《种子法》颁布至今-中国种子行业概况种子行业是农业链中的源头,其存在和繁荣与否直接影响某一农业产业的兴衰,已成为国家高度保护的战略性行业。市场规模行业特点行业现状•2009年,整体市场规模达到394.1亿元;潜在市场总额是800亿元。•其中玉米种子119.2亿元、水稻种子81.4亿元、小麦种子61亿元、蔬菜种子85.3亿元、棉花种子23.3亿元、油菜种子10.9亿元、其他种子13亿元。•拥有较高的进入壁垒,属于农业链中技术含量较高的一个环节;•科研投入高、投入产出周期长(新品从研制、获取专利、审批、试验到推广需要5年以上时间);•需要较大的规模支持、持续的技术投入;•盈利能力强,大田作物种子毛利率15%~20%,蔬菜、经济作物种子50%以上;•自然灾害风险气候条件和病虫害对种子生产影响大。若公司种子生产基地出现异常气候、严重自然灾害或重大病虫害,将直接影响公司种子的产量和质量,进而影响公司经营的稳定性。•集中度低,全国拥有种子许可企业8700多家,以产销为主;•创新能力弱,研发投入不足,研发能力弱;拥有自主品种权的企业仅100多家,许多企业通过购买申请权而获得品种权;拥有研发能力的种子企业不到总体的1.5%,科研经费不到销售收入的1%,发达国家的种业科研投入一般为销售收入的8%~12%;中国整个转基因重大专项的投入只有250亿人民币,投入较少,研发资源多集中于研发机构;•有效经营区域为全国的育繁加销一体化的企业近100家,外商投资种业公司70多家;主要政策环境•以扶持为主,税收优惠涉及所得税、农业税、耕地占用税、关税及增值税多个领域;•2000年颁布《种子法》,打击假冒伪劣种子,保护企业研品种;•2010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立顿进一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增加良种补贴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鼓励种子企业做大做强,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政府出台的“七大新兴战略型产业”中,生物育种正是其中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以生物育种为代表的农业问题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的层面上•育繁推一体化经营水平低育种资源主要集中在国营科研机构研发和生产相互脱节种子公司一般不愿意或支付不起转让费品种私下转让,亲本流失现象严重•行业集中度不高种子公司以行政区域设置,大田作物市场垄断封闭•国内市场对外开放的冲击•高级技术及管理专业人员匮乏•育种技术向以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转变•品种选育向商业化和专利化转变•由科研、生产、经营脱节向育繁推、产加销一体转变;•种子生产由粗放型到集约化大生产转变中国种子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制约因素发展方向商品化率需求增长率销售规模增长率玉米种子98%2%5%水稻种子65%5%15%小麦种子40%5%10%棉花种子83%3%10%油菜种子接近100%2%5%•政策支持配套财税•市场潜力巨大我国种业市场潜在价值约为900亿元,随着种子市场商品化程度的提高,种子市场在快速升值,目前已经达到约550亿元。•自然气候和劳动力资源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多个气候带,加上地形、海拔、光照等的不同和变化,形成多种生态类型和气候类型,适合杂交水稻种的选育、生产和种植有利因素行业壁垒技术壁垒高:品种的选育具有相当高的技术含量,是集人才、知识、技术于一体、多学科高度综合、互相渗透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批高素质和丰富经验的行业专家,这构成了市场进入的难度。品种选育周期长:杂交水稻育种首先要从亲本着手,育成一个亲本一般需要6-8代,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需要几年的时间。拥有性状优良父母本才能组配杂交组合,在通过评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并取得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证书后才能推广。因此,育成一个新品种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品种选育周期长。种质资源的限制:种质资源是选育优良品种的遗传物质基础,育成一个新品种最关键的因素是拥有种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搜集原始素材、拓宽种质基础、开展种质创新、培育优良亲本在育种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种质资源的搜集、筛选、鉴别、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从事育种工作并不意味着必然能够选育出适于生产的新品种。植物新品种保护:1997年国家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对育种家育成的新品种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未经品种权人许可,以商业目的生产或销售授权品种属侵权行为,只有获得品种权人许可后才能经营。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农业部第48号令)规定,满足一定软硬件条件的企业方可取得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才能从事相关种子生产经营活动。资本规模:《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农业部第48号令)规定申请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除应当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条件,还应达到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的条件;第十五条规定:实行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向农业部申请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种子公司申请的注册资本在3,000万元以上。影响领域法规摘要种子市场准入•按照《种子法》及配套规章的规定,严格执行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发放条件。•严格杂交种子生产单位的资质管理,批准的种子生产规模应与种子生产单位的实力相匹配。建立杂交种子生产风险担保机制和保险制度,降低种子生产风险。品种试验•种子管理机构加强品种区试和审定管理,增加对参试品种的DNA指纹检测和转基因检测,提高品种区试对照标准,严格试验程序,规范品种描述,统一品种名称。•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关于品种退出的要求,对不适合农业生产需要,存在种植风险的品种,要坚决退出。•建立并完善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品种标准样品DNA指纹检测和转基因种子检测体系。实现品种DNA指纹检测信息共享。对征集不到标准样品的审定品种,要尽快退出市场。种子生产布局•农业部制定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优势区域规划,各省种子管理机构要分作物制定本地区种子生产优势区域规划,引导种子生产企业向种子生产优势区域集中。•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多渠道的资金,向种子生产优势区域倾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种子生产能力,确保供种数量和质量安全。•加强种子生产和收购监管。各级种子管理机构要准确掌握本地当年种子生产的品种、数量及地点,督导企业建立种子生产档案。在杂交种子制种关键期,组织开展田间质量和生产档案检查,严查超范围制种,对隔离条件和生产条件不达标的,要责令其停止种子生产,严禁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市场调控•按照农业部统一要求,分作物、分品种、分季节开展种子供求数量、质量及价格信息的调度。•各级种子管理机构要加强种子市场价格和供求数量的监测,及时发布种子市场行情,搞好种子信息服务。要根据种子供求情况,组织指导企业开展种子余缺调剂,确保供种需求。联合物价、工商等部门依法强化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哄抬价格等行为,稳定种子市场。•完善种子储备体系。为增强种子市场调控能力,各级农业部门和种子管理机构建立以种子企业为主体、财政资金为保障、市场化运作的种子储备制度,并争取将种子储备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监管部门有关法规监管部门有关法规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文件支持三农和新农村发展,加大了对农业的补贴力度。2009年,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加大农作物良种补贴力度,实行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良种补贴全覆盖。国务院相关政策文件农业部把2010年定为种子执法年,主要任务是清理不合格企业、整顿种子市场秩序、规范品种管理、完善配套规章,通过种子执法年对种子公司进行清理,淘汰不合格种子企业,提升种子企业实力,有助于行业的规范运作,也有利于基础较好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国家对种业的重视以及转基因政策的逐渐放开,为大型种业企业的成长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国内种业企业可能会进入追求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并购时代,拥有科技创新能力、优良品种和提供优质服务的大型种子企业将面临更多发展机遇,种子市场的有序化竞争时代即将来临。2008-2015全国优势农产品规划布局粮食作物九大优势产业带初步形成,2007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集中度分别达到98%、80%、70%和59%。经济作物优势区域在全国地位稳步上升,棉花、甘蔗、苹果、柑橘集中度分别达到99.9%、63%、50.7%和54%。养殖业优势区域加快发展,肉牛和肉羊优势产区地位继续巩固;奶牛优势区域涉及的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山西、北京、天津、上海等7省市奶牛存栏量占全国比重达到50%;东南沿海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带、黄渤海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带、长江中下游优质河蟹养殖区“两带一区”布局趋于稳定,大黄鱼、罗非鱼和鳗鲡集中度均已超过80%农产品基本供给能力得到强化。优势区域内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综合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农产品单产水平不断提升。优势区域粮食在全国总产量中的比重保持在90%左右,棉油糖比重分别达到99%、95%、84%,柑橘和苹果比重分别达到80%左右,牛羊肉比重分别达到45%和48%以上,牛奶达到83%,水产品达到85%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强化。资源高效利用得到强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得到强化。2008-2015全国优势农产品规划总体目标优势品种的确定立足国内实现主要农产品的基本自给,努力扩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出口份额,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的发展质量,不断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本规划选择确定16个品种。保留的品种。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甘蔗、苹果、柑橘、生猪、奶牛等11个品种。这些品种国内消费需求量大,生产有潜力,是确保国内基本供给或具备较强出口优势的主要农产品调整的品种。包括肉牛、肉羊、出口水产品3个品种。其中,考虑到肉牛、肉羊2个品种在发展思路、重点和相关扶持政策上存在一定差异,本规划将上一轮规划中肉牛肉羊品种分开,作为两个品种。针对斑点叉尾鮰和藻类出口势头强劲的实际情况,将其纳入优势出口水产品之列。新增的品种。包括马铃薯、天然橡胶2个品种。马铃薯既是增粮作物,又是增收作物,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天然橡胶是我国重要战略物资,供需缺口逐年增大。考虑到这2个品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逐步提升,本规划将这2个品种纳入规划范围。2003~2007年《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实施成效:2008-2015优势品种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水稻水稻是我国口粮消费的主体,依靠国际市场调剂国内需求的余地极为有限,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我国水稻已连续四年持续增产,目前产需基本平衡,但结构性矛盾突出。未来稻米消费将呈增长趋势,受比较效益低、“双改单”趋势明显、水田面积减少以及机械化水平低、良种良法不配套等因素制约,播种面积增加有限,单产提高难度较大,稳定供给压力将长期存在。区域布局:着力建设东北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3个优势区。其中,东北平原水稻优势区主要位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3个省的82个重点县,着力发展优质粳稻;长江流域水稻优势区主要位于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丘陵平坝地区、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河南南部地区、鄱阳湖平原、沿淮和沿江平原与丘陵地区,主要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江苏10个省(市)的449个重点县,着力稳定双季稻面积,逐步扩大江淮粳稻生产,提高单季稻产量水平;东南沿海水稻优势区主要位于杭嘉湖平原、闽江流域、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广西及海南的平原地区,主要包括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6个省(区、市)的208个重点县,稳定水稻面

1 / 7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