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房地产市场非均衡实证分析作者:石薇,田一淋,SHIWei,TIANYi-lin作者单位:石薇,SHIWei(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433),田一淋,TIANYi-lin(上海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总部,上海,200031)刊名: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英文刊名:TECHNOECONOMICS&MANAGEMENTRESEARCH年,卷(期):2009,(3)被引用次数:1次参考文献(3条)1.CharlesHWurtzebach.MikeEMilesSusanne.Ethridge.Cannon20012.孙寒冰.李世平均衡理论与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控目标分析[期刊论文]-中国房地产金融2006(01)3.童光毅.刘星我国房地产价格的非均衡性[期刊论文]-管理世界2008(01)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陈继勇.梁柱.ChenJiyong.LiangZhu技术创新能力与FDI区域分布非均衡-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6)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考察了技术创新能力、地区市场规模和出口开放度等因素对FDI在中国各省区的集聚,以及由此而导致的FDI区域分布非均衡性.运用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99-200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吸引FDI方面,国内地区市场和国外市场具有一定的相互替代性;同时技术创新能力可以显著地吸引FDI进入.2.学位论文刘军产业聚集与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研究2009本文主要研究产业聚集对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影响。论文首先对产业聚集相关文献、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进行较为系统地回顾、分析与评述,运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中国产业聚集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并对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进行了历史考察与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产业聚集对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工业化水平差异和福利效应差异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产业聚集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作用的内在机理,并提出产业聚集在区域间合理分布的战略,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中国产业聚集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我国制造业已表现出明显的聚集特性,并且聚集程度在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聚集程度最高,东北地区次之,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聚集水平最低。中国的产业聚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长期来看,政治稳定性是影响产业聚集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程度是影响产业聚集的重要条件。在较短时间内,资源禀赋和交易成本显著影响产业聚集;工资水平对产业聚集有显著影响,其正负性取决于是否考虑劳动效率;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对产业聚集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沿海地区具有制造业聚集的地理优势。本文回顾了1949-1978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历程,用泰尔指数对1978-2007年区域差距进行测度并按地区分解。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地区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的过程。从地区构成上看,东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对中国地区差距影响显著,但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内部省际差异对全国的地区差异贡献较小,西部地区内部省际差异存在扩大的趋势;地区间差距仍是中国地区差距最为突出的问题,且整体上呈现出明显的扩大趋势;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产业聚集程度的差异是导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的重要原因之一。产业聚集、经济增长与区域差异分析表明,产业聚集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增长弹性系数为7.24%。产业聚集同时导致区域差距的产生,区域差距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聚集区与非聚集区经济发展的自然落差;二是经济增长对产业聚集的弹性系数在四大区域之间存在差异,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产业聚集程度的不同导致外部规模经济、技术外部性和金钱外部性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的产业聚集增长效应符合“倒u”型假说,并初步验证当前中国的产业聚集增长效应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产业聚集、工业化水平与区域差异研究显示,产业聚集推动了工业地区之问和城乡之间的演化;产业聚集对工业化进程具有正向影响,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等三个方面;产业聚集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聚集程度越高,其对工业化进程的促进作用通常越大,结合当前东部地区的产业聚集程度和工业化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地区的事实,推导出区域问工业化水平的差距将不断扩大。运用1999-2007省级面板数据,从收入和消费两个方面考察产业聚集对区域福利的影响。结果发现:产业聚集显著提高区域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收入和消费对产业聚集的弹性系数分别为13.87%和10.54%:产业聚集程度的差异导致区域福利水平的差异,只有聚集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聚集对福利有显著正的影响,收入和消费对产业聚集的弹性系数分别达到15.61%和17.26%,高于全国水平。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产业聚集对福利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并结合东部地区产业高度聚集的事实,推导出福利的地区性差距将不断扩大。基于产业聚集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产业聚集在区域间的合理分布及其推进策略,应该从两个方面推动产业聚集在区域间的合理分布:第一,发挥比较优势,培育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式发展;第二,引导东部地区部分制造业西移。关键词:产业聚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经济增长、工业化水平、福利效应3.学位论文张立军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2007基于目前中国金融发展特征以及相关文献综述,本文提出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三大效应即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效应、金融发展的降低贫困效应。然后,本文对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三大效应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一)在Galor-Zeira模型的基础上,本文理论模型增加了抵押品这一假设,模型结果表明:信用约束的假设正是财富动态轨迹跃迁的关键所在,也就产生了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本文虽然没有直接分析金融市场不完善的前提下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但我们可做如下推导:在发展中国家,城乡存在典型的二元结构,整体的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继承的遗产一般都会比整体的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继承的遗产要高,因此我们有理由把本文中当事人的穷人和富人近似为城市居民群体和农村居民群体,从而,在金融市场不完善的条件下,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也会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二)金融发展意味着利率管制的放松和金融部门效率以及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包括金融部门在内的三部门模型表明:金融发展的城乡非均衡效应影响着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储蓄率、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生产性资本投资收益率以及储蓄投资转化效率、资本劳动装备率、资本劳动装备率的增长率,而这些因素又影响着城乡收入差距的对比关系。从而,金融发展的城乡非均衡效应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另外,经济转轨过程中,具有工业比较优势的A地区因为具有发展工业的比较优势,因此该地区非国有工业部门发展更快。非国有工业部门的发展不仅会带来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上升,而且也给农村居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相应收入;但相对于A地区,具有农业比较优势的B地区没有发展工业的比较优势,因此其非国有工业部门并不能得到充分发展,其城乡收入差距主要仍然表现为农业部门和城市国有工业部门的收入差距。另外,由于市场力量发挥了更大作用,大量资金从B地区流向了A地区,A地区和B地区经济和金融差距会更加扩大,从而会更加扩大地区之间的城乡收入差距。即金融发展的地区非均衡效应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三)金融发展通过两条途径即间接渠道和直接渠道降低贫困,一条是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从而可以降低贫困水平;另外一条是微型金融的降低贫困效应,即通过发展小额信贷,为城乡贫困居民尤其是农村贫困居民直接提供金融服务,从而降低他们的贫困水平。贫困水平的下降降低了城乡收入差距。即金融的降低贫困效应会降低城乡收入差距。接着,本文具体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的三大效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一)利用1978-2004年以及分年段的省际面板数据,对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与城乡收入差距进行经验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显著扩大了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而且不依赖于经济结构的特点。同时,总体来说,所谓的库兹涅茨现象并不存在。(二)选取1978-2004年全国金融发展非均衡指标、城镇登记失业率、经济开放程度指标以及城乡收入差距指标等经济和社会因素指标共同构建VAR计量模型进行分析表明金融发展的城乡非均衡效应显著扩大了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同时,利用1978-2004年以及分年段的省际面板数据,对金融发展的地区非均衡效应与城乡收入差距进行经验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的地区非均衡效应显著扩大了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三)利用1978-2004年中国的数据对金融发展的降低贫困效应的间接渠道进行检验得出:金融发展和农村金融发展分别降低城乡恩格尔系数的平均值和农村恩格尔系数,也间接证明了金融发展和农村金融发展分别降低整体贫困水平和农村内部的贫困水平。同时,基于中国1994—2004年小额信贷的相关数据,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和截面分析均表明:金融发展的降低贫困效应的直接渠道显著降低贫困程度。从而,基于中国的现实证明了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三大效应的存在。需要补充的是,在我国目前金融发展还不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和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效应还占据着主导的地位,金融发展的降低贫困效应还处于一种次要的境地,所以,在目前阶段,金融发展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最后,在中国目前金融经济环境中,金融发展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本文带给我们的政策含义是金融应该更多为穷人服务、为农村居民服务。4.学位论文李佳乐我国经济适用房非均衡发展研究2008经济适用房制度是政府实施住房保障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重要制度,是加强对弱势群体家庭福利保障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减少贫富差距的重要保证。自1998年我国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以来,经济适用房为保障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然而,经济适用房在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使经济适用房正面临着去与留的两难境地。本文以我国经济适用房的非均衡发展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经济适用房的供求和价格现状,同时发现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销售对象界定困难和价格偏高等,并由此分析出其非均衡发展的具体表现。然后通过构建经济适用房市场非均衡经济模型,采用1999-2006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影响经济适用房市场供求非均衡发展的因素,得出在影响经济适用房需求的诸因素中,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弹性最大,国内生产总值弹性次之,经济适用房的价格弹性最小;而在影响其供给的因素中,竣工房屋造价弹性最大,其次是价格弹性,投资弹性最低。最后,利用实证回归的结果估算出经济适用房市场的非均衡度,以此证明从1997年经济适用房制度诞生至今,市场一直是出于非均衡的状态。基于以上研究,针对经济适用房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提出了完善、修订现有经济适用房制度,促进其动态均衡发展的五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为政府科学实施经济适用房的宏观调控提供部分参考依据和现实途径。5.学位论文李路我国政府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2008政府消费支出是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与经济增长具有密切的关系。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界一个讨论较多的话题,而针对政府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相对较少。传统理论认为,政府公共投资是投入生产领域,直接形成资本,刺激劳动供给和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而政府消费支出属于消费性质支出,它是投入非生产领域,从而减少资本形成,抑制劳动供给和技术进步,有碍经济增长。虽然,政府消费支出不能直接形成资产,但是却可以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党中央十七大报告中,特别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被明确列入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任务之一。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消费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研究政府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仅关系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和谐与民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