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业企业垄断市场隐忧分析(7)(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棉纺业企业垄断市场隐忧分析加入世贸组织后,棉纺行业出现一个怪现象:各地看好国际市场,大力扶持纺织业,行业内出现了几家产能庞大的"巨无霸"企业,对市场形成相对垄断。业内人士反映,我国的棉纺产能经过近几年的膨胀已经出现了过剩的苗头。本轮棉纺织产业的发展是靠大规模、低成本实现的,甚至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也受到地方保护,降低了整个产业的竞争力。棉纺行业出现一批产能大但产品竞争力不强的“巨无霸”企业,一定程度上垄断市场,粗放型扩张将影响产业发展。记者在素有“棉纺之乡”之称的山东省滨州市采访时了解到,近几年该市新上的棉纺产能增速非常大。据滨州市纺织办主任张建新介绍,“十五”期间,滨州市确立建设“中国家纺基地”的目标,政策向纺织行业倾斜,棉纺产量每年增幅超过40%。2005年,滨州生产了86万吨棉纱、18亿米布,均占到全国产量的十分之一。魏桥纺织集团的棉纺产能自2000年以来以100万锭/年的速度递增,现已拥有800万纱锭的产量,10多万员工,2004年生产了12亿米坯布,成为世界第一大棉纺企业。无独有偶,记者在江苏采访也遇到类似情况,江苏张家港华芳集团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的纱锭产量超过200万锭,一跃成为江苏省最大的棉纺企业。张建新也对记者坦言,滨州棉纺行业的快速发展没有走集约式道路。首先,这种发展以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滨州生产的棉纱和坯布一大半销往国外,当前国内棉花资源紧缺,站在国家利益高度来讲,这是一种很不划算的生意。其次,滨州的纺织行业“头重脚轻”。与庞大的初加工能力相比,滨州的棉纺深加工能力显得太弱,仅有2亿米印染布的产能,这与18亿米坯布产量相比还是太少。许多从发达地区淘汰的设备,又在滨州重新投入生产,甚至成为地方的支柱。在利润较高的印染后整理环节,因为没有西装面料和紧密纺,本地企业只能做利润不高的休闲服。他说,由于企业扩张太快,从事高技术含量的生产能力不足,管理水平更跟不上,目前滨州纺织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5%。采访中,许多业内人士表示了对“巨无霸”企业的忧虑。滨州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经理告诉记者,地方为了鼓励企业做大,对于企业降低工资、不交劳动保险、污染环境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睁只眼闭只眼,还允许企业自建电厂,税收也给予优惠。用这种方式催生出的“巨无霸”企业,对于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一种阻碍。尤其是“巨无霸”企业的快速成长,是通过大量增加数量及不断降低价格来实现的。在这种成长模式的牵引下,棉纺产业陷入了低成本延伸的怪圈,即企业只能靠规模获利,否则难以生存。按照“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学一般规律,“巨无霸”企业对合法经营的企业造成很大冲击。这名经理还在记者面前登陆了魏桥纺织集团网站。在网站主页上看到,该集团生产的坯布中,有梭坯布占总量的50%。而有梭织机是南方省份早已淘汰的设备,用这种织机生产的坯布质量差,卖不起价,企业会亏损。从坯布产品结构看来,魏桥集团在织布环节的整体技术含量并不高。江苏省纺织集团总工程师林厚馀介绍说,类似魏桥、华芳这类“巨无霸”企业的出现,在业内已经产生了很大震荡。“巨无霸”企业对市场形成了相对垄断,占有大量进出口配额,它们一进口,国际原料就涨价,一出口,产品价格就下跌。10年前,超过10万锭的企业就算大企业,许多百年老厂到目前也就几十万锭。棉纺业产能的迅速扩大,造成产业结构性失衡,企业低价竞争,产能过剩苗头已显现出来。林厚馀认为,近年来东部沿海省份纺织产能扩张太快,地方政府和企业都认为纺织行业门槛低,以及出口配额取消的预期,盲目上项目。浙江绍兴市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2004年以来,该市以高投入、高增长为主的轻纺产业,陷入了量增而价跌的怪圈,占全县经济总量75%的纺织业,2005年一季度利润仅占该县工业利润的50%。绍兴县一家纺企的老总曾在一次纺织论坛上表示,他们企业年加工能力已达2亿米,可目前日生产量与产能相比,根本吃不饱。另一家印染企业的老总也表示,绍兴的纺企一般都只用到60%-70%的产能。不少纺织企业只是一味地扩建厂房,扩大规模,因为不注重科技投入,导致大而不强。他说,我国已经连续6年棉花需求剧增,自给不足。按照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同期统计数据,2004年,我国棉花进口量占世界进口贸易总量的1/4,进口棉花占国内棉花消费量的1/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年间,中国分别进口了71万吨、87万吨和190万吨棉花,特别是2003年进口的棉花占到当年国内棉花总产量约30%。2005年5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当月的棉纱产量为115万吨,而2004年同期为90万吨。这表明新一轮高新设备的投产还在延续,预计棉纱产量将继续增加,今后产品、质量、价格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滨州愉悦公司副总经理马全海告诉记者,2006年纺织企业最大的困难是招不到工人。棉纺行业过度膨胀造成的结构失衡,导致企业低价竞争,低价竞争又导致了低工资,从而出现民工荒。他说,企业单凭规模肯定维持不了多久。世界纺织品的市场庞大,全球有2亿纱锭,单个企业的产能与全行业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在纺织行业没有一家企业能左右市场,因此,靠规模优势取胜也维持不了多久。不少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的棉纺产能经过近几年的膨胀已经出现了过剩的苗头。统计显示,我国纱锭总量由1998年限产压锭后的3300万锭,增长到目前的8000多万锭,接近全球纱锭总量的一半。尤其是这轮增产扩能更多的是追求速度和数量,其中的科技含量并不高,许多淘汰设备又转移到欠发达地区。我国的棉纺行业产能是否过剩?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世界自由贸易是大势所趋。对于全球市场来说,我国的棉纺产能只有一小半。目前,棉纺企业的产品都能卖出去,所以不存在过剩的问题。而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棉纺产能已经过剩。统计显示,我国纱锭总量由1998年限产压锭后的3300万锭,增长到目前的8000万锭,接近全球纱锭总量的一半。还有一个有力的证明就是,我国的棉花需求量连年大幅攀升,棉花缺口越来越大。“照现在的棉花价格,企业早该亏损了,除非靠高档产品或不正当竞争才能生存。”江苏省纺织集团总工程师林厚馀说。他算了一笔账:棉花成本占棉纺企业成本的70%。眼下国内标准棉每吨1.5万元,纺1吨纱的成本在4000-5000元之间,两者相加,一吨棉纱的卖价应该超过1.9万元才能保本,而市场上的卖价仅为1.8万多元。业界人士无不忧虑地表示,产能过剩将给产业带来巨大伤害,亟待正确引导投资及市场行为,引导棉纺产业的良性发展。无锡国棉一厂厂长李光明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纺织服装业是最具竞争力的行业之一。当前,国内的棉纺行业主要靠规模大、成本低的优势参与国际竞争。但自由贸易将国际竞争引入了国内,低成本优势正在丧失。李光明刚刚考察了印度7家纺织企业,发现印度的纺织行业利润远高于中国。首先,印度棉花价格为每吨1万元,而国内为每吨1.5万元;其次,印度的劳动力价格便宜,不到中国的一半。在高利润带动下,印度棉纺行业飞速发展,棉纺机械的订单已经签到了2008年,预计两年内印度的纱锭的总数将达到6000万锭。目前,印度、巴基斯坦的棉纱已经可以无障碍进入中国,国内的不少服装企业开始改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棉纱。滨州纺织办主任张建新告诉记者,产业集群是参与现代市场竞争的重要形式,产业集群指的是,在一个地理范围内,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互相分工、紧密协作的生产方式。然而在滨州,政府职能转变后,民间自发形成的纺织企业属于产业类别多、企业规模小的拼盘型,各企业间缺少协作和专业化分工,没有形成产业链,产业集群成了企业扎堆。企业在缺乏宏观调控的形式下自我发展,造成整个纺织产业链条畸形,恶性价格战不断。滨州愉悦家纺副总经理马全海告诉记者,纺织行业内恶性压价的例子比比皆是,眼下出口非洲的纯蜡染棉布就是一例。5年前,山东一个月出口到非洲400多个集装箱的蜡染布,2004年下半年出口就超过了1000箱。目前,山东有13家蜡染企业,蜡染棉布产量占了全国的一半。由于出口量太大,又没有品牌,蜡染产品在非洲根本卖不起价来。企业为了让设备转起来,只好低价接订单,抢购匹布、松香等原料。现在原料也大幅涨价了。松香由一年前的每吨5700元,上升到目前的每吨8500元。令企业忧虑的是,各地还在上蜡染项目,山东近期就有7条线先后上马。他说,2006年蜡染行业肯定会重新洗牌,一批企业要倒掉,设备和厂房将闲置。不少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的棉纺产能经过近几年的膨胀已经出现过剩苗头。尤其是这轮增产扩能更多的是追求速度和数量,科技含量并不高,许多淘汰设备又转移到欠发达地区。针对棉纺行业出现的种种问题,专家提出加强宏观调控、加速形成具有市场化的行业协会加以解决。江苏省纺织集团林厚馀认为,纺织行业出现的问题根源在于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不适应。各地的纺织行业主管部门取消后,缺乏对行业有效的宏观调控。1998年国家对国有纺织企业进行限产压锭后,帮助这些企业的技术含量提高了很大一个档次,受到企业界广泛的拥护。目前市场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没有真正体现。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该给纺织行业设置门槛,下决心砸掉陈旧落后的设备,同时与税务、环保部门配合,对不合法经营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银行要收紧对纺织行业的贷款。滨州市纺织办张建新认为,“十五”期间,滨州市提出要解决棉纺行业结构性矛盾,可是由于缺少调控行业的手段,政府不能管,行业协会又管不了,最终也只是停留在一句空话上。国外都是行业龙头企业充当行业协会的领导,龙头企业在行业中有比较高的威望,对行业调整与企业自律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而现在地方的行业协会脱胎于政府,又没有实权,根本不起作用。政府应当加快培育符合市场要求的行业协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认为,低成本、低价格是中国企业现实竞争的优势所在,但这不应成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一劳永逸的撒手锏,更不能成为中国产业的长期贸易利益所在。实现竞争优势向高层次的品牌、技术转移,才是中国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根本出路。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