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货币供给理论[教学目的和要求]在本章的学习中,要求了解货币理论的发展,理解和掌握古典货币数量学说与马克思的货币理论;理解和熟记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货币均衡的概念及其标志、总需求、总供给与社会供求平衡与失衡的概念,理解和掌握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关系以及我国的货币供给机制。导言:关于货币对经济影响的研究,称为货币理论,我们将在第3篇的各章中考察这一理论。货币供给的变动会影响利率和整体经济的健康运行,从而影响经济生活中的每个人。由于它对经济生活的深远影响,理解货币供给如何决定就显得非常重要。谁控制了货币供给?什么因素引起他的变化?如何加强对它的控制?在本章中,我们会详细描述货币供给过程——决定货币供给水平的机制,从而回答上述问题。§7.1存款创造7.1.1基本概念1.存款货币:是指存在商业银行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2.原始存款: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现金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3.派生存款: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指由商业银行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出来的存款,又叫衍生存款。4.法定准备金(Rd)和超额准备金(E)7.1.2简单存款创造1、前提假设(1)部分准备金制度:商业银行每吸收一笔存款,就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提取法定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账户上。且商业银行不再额外提取准备金,即超额准备金为零。(2)非现金结算制度:是在银行存款的基础上,通过存款账户的转移来完成货币的收付和债权债务关系的建立及解除,流通中的现金为零(现金漏损c为零)。(3)非支票存款为零:没有从支票存款向定期存款或储蓄存款(二者合称非交易存款Dt)的转化。(4)二元银行体制:由中央银行和多家商业银行组成2、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假设为了增加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从某甲手中购进国库券80元,某甲将所80元现金(或支票)存入A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为20%,存款创造过程为:(1)客户甲在A银行存入80元现金,A银行按20%比例缴存法定准备金。A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法定准备金20现金80存款80(2)A银行对客户乙放贷款80元,客户乙提现后购买在B银行开户的客户的商品,存款划入B银行.A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法定准备金20贷款80存款80B银行按新增存款20%比例缴存法定准备金。B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法定准备金16现金64存款803)B银行对丙客户发放贷款64元,丙客户因转帐支付活动,存款划入C银行。C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法定准备金12.8现金101.2存款64这种行为进行了无限回合后,在最初存进银行的80元“原始存款”全部变成准备金后停止。最后银行总体的账户上负债有1000元存款,资产有400元贷款和80元准备金。存款创造过程表银行新增加的存款△Dd新增存款准备金△R新增银行贷款A802080B801664C6412.8101.2D101.28.2440.9…………总计1000804003.存款创造乘数公式推导:ddnddddrRrRrrrRD1)1(11])1()1()1(1[12△△△△令ddrk1,称为简单存款乘数。存款创造机制:银行体系新增一笔原始存款(准备金),经过银行体系一连串存款→贷款→再存款→再贷款,引致新增加的存款总额,是新增存款准备金的若干倍。7.1.3多倍存款创造:更为现实的考察现在我们放弃前面的假定,从而得出更为现实的存款乘数:1.超额准备金率(e)对存款创造的限制一般来讲,银行并不会将其全部超额准备金用来发放贷款或购买证券。为了保持资金的流动性,银行经常会持有超额准备金(狭义)。而且,银行所保持的超额准备金总额与活期存款有一个稳定的比率,称为超额准备金率(e),它的变化对存款创造的影响同法定准备金率(rd)具有同等的作用--与派生存款的数量成反比,因此考虑这一因素后,存款乘数修正为:erkdd12.现金漏损率(c)对存款创造的限制现金漏损率是指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活期存款总会有一部分以现金形式被提走,流出银行体系,银行就不能利用它们来进一步扩张贷款,则活期存款的扩张倍数受到进一步制约,其对存款创造的影响同rd、e一样--与派生存款的数量成反比,考虑上述因素后,存款乘数修正为为:cerkdd13.新增支票存款向非交易存款的转化(t)对存款创造的限制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公众除了持有支票存款外,还会持有各种形式的非支票存款。一般地,若现金漏损率为c,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rd,超额准备金率e,非交易存款同支票存款的比率为t,以及非交易存款的准备金率为rt,则存款乘数进一步修正为:tddrtcerk1§7.2货币供给量的决定7.2.1基础货币1.基础货币或高能货币:是中央银行所发行的现金货币(即流通中现金),以及对各商业银行负债的总和。即中央银行对社会大众的负债总额。因为货币中的准备金是多倍存款创造的基础,所以有称强力货币、高能货币。用公式表示:基础货币=流通于商业银行体系外的现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2.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1)货币政策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2种主要方式:①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或其他证券的业务。例:假定中央银行从公开市场上购入800元的证券,基础货币也会增加相同的数额。反之同样成立。中央银行银行资产负债资产负债证券+800银行存款+800证券-800在中央银行存款+800②贴现贷款:贴现贷款增加800元时,基础货币也同样增加800元。反之,中央银行若收回先前发放的贴现贷款,也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减少;中央银行银行资产负债资产负债贴现贷款+800银行存款+800在中央银行存款+800贴现贷款+800(2)政府财政收支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不同,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也不同:①增加税收:基础货币不会增加也不减少。②发行债券,向公众融资:一般也不会对基础货币产生直接影响。③发行货币:增发货币,也就是债务的货币化,会带来基础货币的增加。(3)国际收支和汇率政策中央银行的稳定汇率目标也可能与控制基础货币的目标相互冲突。不一致的三位一体:希望资本自由流动、但是汇率固定、还希望有灵活的货币政策。(4)其他因素例如:因恶劣气候影响中央银行的支票清算,导致了在途资金暂时增加,由于在途资金实际上是中央银行对支票开户行的一种贷款,所以它的增加将使基础货币暂时增加。财政部动用它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时,也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增加。但是这些影响都是暂时的,可以由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进行抵消,所以对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能力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7.2.2货币供给量1.含义:由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等持有的,由银行体系所供给的债务总量。2.度量:货币供给量按资产流动性强弱可划分为五种口径。第一章中已经介绍过了7.2.3货币乘数1.货币乘数(m):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额增加或减少的倍数。2.狭义货币乘数m1狭义货币M1=流通中现金+活期存款=C+Dd=m1×B,其中B是基础货币狭义货币乘数tdrtecrcm113.广义货币乘数m2广义货币M2=流通中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C+Dd+Dt=m2×B广义货币乘数tdrtecrtcm127.2.4货币供给量的决定将影响货币供给量的主要因素用下图表示:上图表明,货币供给主要是由中央银行、银行和非银行公众三者共同决定的,同时还受到预算赤字、外汇市场等方面的间接影响。因此要加强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必须加强中央银行对银行及非银行公众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同时尽可能避免预算赤字、外汇市场等因素对基础货币的间接影响。思考与练习1、简述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及影响派生规模的因素。?2、什么是基础货币?它对货币供给量有什么重要影响?3、什么是货币乘数?简要分析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第八章货币政策[教学目的和要求]在本章的学习中,要求理解货币政策的含义与作用,重点掌握货币政策的目标及诸目标间的关系;理解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作用与基本要求,熟知可作为中间目标的金融变量;理解货币政策工具的含义,熟练掌握各种政策工具的作用机制;理解传导机制的主要环节,重点掌握传导的时滞效应。导言:货币政策是经济理论研究、实践和争论的焦点。本章及下一章将着手探讨货币银行学这一激动人心的领域。本章内容共分为四节: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果、货币政策操作实践——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实践。§8.1货币政策目标8.1.1货币政策(monetarypolicy)是由中央银行通过增减货币供给量的方式来调节利率,并通过利率的变动以影响就业和国民产出的政策。货币政策主要研究三方面的问题:货币政策目标(包括最终目标、中间目标和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效果。8.1.2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1.最终目标:(1)稳定物价。一般要求物价上涨率控制在2%~3%以内;(2)充分就业。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3)经济增长。采用人均GDP来反映;(4)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持平、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通常指除外汇储备项目以外的其它项目的收支是否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又可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其中静态平衡是指以1年周期内的国际收支数额持平为目标的平衡,只要年末的国际收支数额相等,就称之为平衡;动态平衡则是指以一定时期(如3年、10年)的国际收支数额持平为目标的平衡。2.最终目标之间的相互冲突(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冲突——菲利普斯曲线,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研究1861-1910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工资物价变动之间的关系,并得出:在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置换关系.(2)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的冲突,滞胀: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失衡;经济衰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4)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通胀的国际传递8.1.3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一)中间目标的选择标准1.可测性。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金融控制变量必须具有明确而合理的内涵和外延,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而准确地获得有关变量指标的资料数据,并且易于定量分析与理解。2.可控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对各种货币政策手段的运用,能够较准确、及时有效地对该金融变量进行控制和调节,既能够较准确地控制该金融变量的变动状况及变动趋势。3.相关性。是指在中央银行选定的中间目标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间必须存在密切、稳定的相关性,中间目标的变动能显著地影响到最终目标,中央银行通过对中间目标的控制和调节就能促使最终目标的实现。(二)中间目标的种类根据以上三个标准,被选作中间目标的变量通常有两类:一类是操作目标,它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为中央银行提供直接的和连续的反馈信息,也称近期中间目标;另一类是远期中间目标,也称中介目标,在货币政策实施的后期为中央银行提供进一步的反馈信息。1.经常采用的中介目标(1)银行信贷规模。指银行体系对社会大众及各经济单位的存贷款总额。(2)货币供应量。(3)长期利率。在实际选择过程中,总量指标和利率指标不能同时都选作中介目标,两者之间存在着冲突,具体而言,如果中央银行以稳定利率为中介目标,则必然要容许货币供应量存在波动。2.操作目标(1)短期货币市场利率。经常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是整个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央行可通过调整贴现率或公开市场业务来调整同业拆借利率。(2)银行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余额及其持有的库存现金。可划分为不同的种类:①从准备金的需求看,可划分为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两部分。超额准备金减去贴现贷款量即为自由准备金。②从准备金的供给看,银行准备金的供给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借入准备金和非借入准备金。借入准备金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贴现窗口提供的临时性贷款,其在使用额度、频率和使用理由上都有明确的限制。非借入准备金是指银行通过贴现窗口之外的其他渠道所获得的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进政府债券是非借入准备金供应的一个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