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航天产业与市场运行机制的兼容性分析吴照云(江西财经大学,南昌,330013)内容提要:本文首先从航天技术商业化和航天活动主体多元化趋势的角度来分析航天产业与市场运行机制兼容的基础,然后分析两者兼容的条件,以及制约我国航天产业引入市场运行机制的几个因素。关键词:航天产业市场运行机制兼容性航天产业的结构特征决定了航天产业在运行机制上有其特殊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航天产业就不能引入市场运行机制的成分。实际上,随着航天技术的商业化趋势和航天活动主体多元化趋势的出现,航天产业引入市场运行机制成为航天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本文首先从航天技术商业化和航天活动主体多元化趋势的角度来分析航天产业与市场运行机制兼容的基础,然后分析两者兼容的条件,以及制约我国航天产业引入市场运行机制的几个因素。一、航天产业与市场运行机制兼容的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起,过去一致由政府主宰的航天产业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方面,商业航天在整个航天产业中所占的份额变得越来越大了,航天技术商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西方许多航天大国越来越多地将民用航天活动移交给私人企业经营,私人企业参与2航天活动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出现了所谓航天活动主体多元化的趋势。航天技术的商业化和航天活动主体的多元化趋势,构成航天产业采取市场化的运行机制的基础,因而航天产业与市场运行机制的兼容也就成为题中之意了。(一)航天技术的商业化标志航天技术的商业化1是近10年的事情。其标志是:“商业性质的航天工业逐步成熟,发展了可跨州越洋传输声音、数据和图像信息的可靠的通信卫星”2,经过30多年的发展,航天技术在经历了各种相对独立的发展历程后,正逐步走向综合集成、共同形成空间技术一体化综合系统的阶段,并由此推动了国际航天技术逐步走向实用化、业务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当前,航天技术正在使商业与社会活动的许多方面发生革命性变化。航天技术在运输、电信、教育、商业、环境、农业、能源和保健等方面的应用,使航天技术服务进入家庭、商界、学校、医院和政府机构,而在这一过程之中,航天技术的商业化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航天技术商业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冷战结束的影响,也是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大势所趋,同时也是航天技术发展的巨额资金要求与各国财政经费压力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由于这些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航天活动开始越来越瞄准商业市场,1所谓的航天技术商业化一般是指利用外层空间提供卫星发射、通信、遥感或其他空间服务以及空间产品资源,而获得一定报酬的商业活动;它是开发太空的盈利性交易,而不问销售者和购买者是谁。简而言之,航天技术的商业化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的活动。2ReportoftheCommissiontoAccessUnitedStatesNationalSecuritySpaceManagementandOrganization,Jan,11,2001,航空活动的商业化程度因此越来越高,民营化、私有化也开始出现,这种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前,航天技术商业化主要集中在卫星通信、地球资源遥感、环境监控和卫星导航定位等方面(参见图3.2)3。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制的“陆地卫星”和法国研制的“地球观测卫星”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向公众出售每张价格为数千美元的中等分辩图片,这种典型的例子说明,航天技术商业化程度以及渗透到了普通人的生活中。目前,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和卫星通信服务已在国际市场上完全实现了商业化。空间控制遥感环境监测弹道导弹防御卫星导航定位预警和作战评估军力部署卫星通信大范围的监控商业化(私营部门、政府部门)民用航天(政府部门)军用航天(军方和国家安全部门)商业化发射水平由低向高图3.2航天活动的商业化趋势3参见Dan.J.Johnson,ScottPace,andC.BryanGabbard,Space:EmergingOptionsforNationalPower,Publianed1998byRAND,转自《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1》。4(二)航天技术商业化的规模航天技术商业化的市场规模很大,1999年国际商业航天市场的总额已达1015亿美元,而且新的商业机会还在不断增加(见图3.3)。美国《航天与空间技术周刊》1997年发表的《商业增长对航天业至关重要》一文指出:“商业航天近年来一直以每年10%的幅度增长。卫星通信的全球交易额1997年已达65亿美元。随着世界卫星通信的发射进入高潮,航天保险业也随之兴旺起来,航天保险额1999年已突破13亿美元大关,利润随之逐年增长”。另一份权威报告认为:“1996年,全世界航天技术产业创造利润为750亿美元左右,2000年利润可达到1250亿美元”4。国际商业航天投资050100150200250300199019921994199619982000年10亿美圆4《航空工业状况:1997年度展望》,转自:JamesEOberg,SpacePowerTheory,USSpaceCommand,1999.5国际航天产业商业利润751250204060801001201401996200010亿美圆图3.3国际商业性航天的增长情况预计到21世纪初期,商业航天活动的价值将达到数千亿美元,并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著名学者、在美国休斯顿Johnson航天中心工作20余年的JamesOberg在他的著作《制天权》中指出:“到2010年,全球商业性航天活动的收入预计将达到5000-6000亿美元”5。(三)航天技术商业化主体走向多元化一般来说,从事航天商业活动的主体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另一类是非政府实体,包括公营、私营和合营企业(参见图3.2)。对于基本实现商业化的航天活动(目前主要集中在卫星通信、遥感、卫星定位导航以及商业发射等领域),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实体均积极参与,表现为在航天技术研究与开发过程的各个阶段,政府部门正与私营或民营部门以契约为基础建立起伙伴关系。对于即将实现商业化的航天技术活动(目前主要集中在环境监控领域),主要参与者是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JamesOberg在《制天权》中指出:“来自非政府领域的商业性航天活动投5James.E.Oberg,SpacePowerTheory,USSpaceCommand,1999.6资,到1997年底约为1000亿美元。”可以预见,航天商业化的参与者将包括更多的私营企业和非政府组织。西方私营企业或民营企业参与商业性航天活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国家的航天计划或项目提供产品和服务,二是直接进行某些航天活动,如:卫星制造和出口、卫星通信业务等。在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形式下,参与航天商业化的私营企业会越来越多。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国有和民营企业也会愈来愈多地参与航天活动,尤其是航天技术的商业化应用。“航天清华一号”微小卫星进入太空就是非政府实体直接从事卫星研制和发射的典型事例,而长春未来广告公司与俄罗斯宇航局探讨在北极发射人造月亮、拟将商业广告业务扩展到外层空间,是另一个典型的例子6。航天技术的商业化和航天活动主体的多元化构成了航天产业与市场运行机制兼容的基础。从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航天技术的商业化与航天活动的民营化、私营化密不可分,商业化是民营化、私营化的前奏,而市场化是民营化和私营化的必然结果,因此,随着航天技术的商业化,市场化的运行方式必然会介入航天产业;另一方面,航天活动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航天产业领域内出现多元化的竞争主体,而多元化的竞争主体是市场竞争机制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随着航天活动主体的多元化,市场竞争机制也必然会介入航天产业。所以说,航天技术的商业化和航天活动主体的多元化趋势的出现,使6参见刘小红:《我国空间活动商业化与规范化的几点思考》,《中国航天》,2001年第4期。7得航天产业与市场运行机制的兼容成为航天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在这一趋势之下,世界主要航天大国都在积极探索航天产业与市场化运行机制兼容的方式和途径。二、航天产业与市场运行机制兼容的条件由于航天产业技术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在技术上又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外部性以及复杂性的特征。因此,航天产业不可能采用完全的市场化运作方式。航天产业在引入市场运行机制时必须考虑到航天产业的特殊属性。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认为,目前及未来的10年内航天技术仍将以国家行为为主,采用国家投入与指导下的商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7,我基本同意这一判断,但是正如本文上节所分析的那样,由于航天技术商业化和航天活动主体多元化趋势的出现,航天产业市场化的程度将会越来越高。但是,市场运行机制在航天产业的运行中发挥其调节作用,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市场条件,离开了这些条件,市场运行机制的作用则难以发挥。从市场活动本身来看,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所必须具备的市场条件是:健全的市场体系,完善的价格、供求和竞争机制以及适应市场的管理体制。(一)健全的航天产品市场体系市场机制是由各种市场因素所形成的有机系统,其作用于航天产业的运行。航天产业的运行需要有一个广泛的、多层次的、多方面的市场系统。其中包括各类市场,如生产要素市场、金融市场、人才7参见《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中国技术跨越战略研究200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8市场、技术市场等。这样一种市场体系不是由航天产业独立于国民经济之外来建立。实际上,航天产品市场是整个国民经济市场体系的一部分。因此,航天产品市场体系的建立.依赖于整个国民经济市场体系的健全。仅有航天产品市场,并不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因为航天企业的整个再生产过程要依赖于各种市场,如从生产要素市场获取生产要素,从人力资本市场吸收人才,从技术市场取得技术等。没有这样的市场体系,航天企业就不可能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产行为,市场机制的作用也就不可能充分发挥。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阶段,市场体系还不健全,许多市场,如金融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都还处在形成阶段,产品市场也很不完善,商品在各地区之间的流通还受到许多限制,市场竞争也不够充分。这种不完善的市场体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着航天产业引入市场运行机制。所以就目前情况看,航天产品市场体系还远未建立起来。如何建立和健全航天产品市场体系,是促进航天产业发展,发挥市场运行机制作用的十分重要的问题。根据航天产业的现有条件,建立航天产品市场体系,首先要发展最终航天产品的市场。民用航天和商用航天产品应完全采用市场化运行的方式,而军用航天产品,除少数高、精、尖的产品外,大部分军品应采取国家定货的方式,使军品通过市场到达军品消费者手里,改变过去那种由国家统收统配航天军品的状况。随着航天产品市场的扩大,航天产品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能得到较大的发展,市场机制就能在较大程度上对航天产业的发展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其次,必须彻底改变由国家对航天企业的行9政干预,让大多数航天企业通过各类市场来获取企业生产所需的人、财、物,这一方面可以增大市场对航天产品生产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当整个市场体系健全后,航天产品市场体系也就会随之建立和完善起来。(二)完善的价格、供求和竞争机制在目前我国航天产品市场上,价格、竞争、供求等市场机制并不完善,各种市场因素之间的联系还没有形成,这是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航天产业要实现与市场机制的兼容,必须要有完善的价格、供求和竞争机制。从我国航天产品市场的现状看,实现这一点的主要途径是:1.改革航天军品价格体制,给军品航天企业一定的定价权。我国在航天军品价格上长期采取成本加固定百分比利润的形式,使军品价格基本上不反映军品的实际价值。又由于航天军品价格体制上的高度集中,造成了军品价格长期以来固定化而使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阻碍了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在我国航天军品市场上,军品价格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就大部分军品而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