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思考党的群众路线随着不同时期实践的发展需要赋予不同的时代内涵和特征。早在革命战争时期,党就提出并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它一直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能够有效克服和避免党面临的“四大危险”,促使党的作风转变和形象的进一步提升,巩固和提高党的执政基础。一、新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与价值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具体体现,是群众观点在党的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就“群众路线”的内涵而言,它是随着实践发展的要求而不断继承和创新,而就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而言,它就是“为民务实清廉”,即为民是党的宗旨的体现,务实是对党的作风提出的要求,清廉是保持党的领导干部纯洁性的保证,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一)、践行群众路线是恪守党的“为民”宗旨的必然要求群众路线是党的工作的生命线,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群众。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早在建立之初就把服务人民群众写在自己的党章里面,并把服务落实到每家每户中去。在抗日战争时期,党就注重把各党员干部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各种方法帮助解决边区农村中农民缺乏农具,抗日军人家庭中缺乏劳动力,医疗卫生条件不好,生了孩子养不活等生活中的实实在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看似很小,但其起到的作用不容轻视,这些问题解决的好,群众就会信任我们党,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就能使党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成功。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经常性的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至今仍是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做好的经常性工作。在执政条件下,一方面使党能够运用权力更好地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用好权;另一方面也使党的领导干部面临着权力和利益的双重诱惑,这就尤其需要恪守党的“为民”的根本宗旨。(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改进党的“务实”作风的重要保证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是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应该始终坚持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应该说,党自成立以来就努力把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关系当作自己的职责所在,并很好地履行着这份职责。但同时,有些地方部门和党员干部不注重关心群众,与群众关系渐渐疏远,尤其是存在官僚主义、消极腐化等现象严重侵蚀着党执政的群众基础。针对这些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90周年讲话中指出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的“四大危险”。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对自身面临的问题的清醒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要从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做起,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和作风加强党的群众工作。只有始终走在人民群众中,一刻也不脱离群众,时时刻刻想着群众的安危冷暖,切切实实解决群众的难事,为群众办好事情,就能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使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保持党的领导干部“清廉”的有效载体群众路线是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清廉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最可贵的本质。党的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如何影响着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的作用发挥,党的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如何也影响着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的作用发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正是在实践中提高领导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和廉政意识,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应该说,清廉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有力保障,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命线;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又能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二、新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群众路线确立后,党就一直坚持和践行群众路线,不断满足不同时期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和愿望,紧紧依靠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一项项事业的胜利,这也是我们能够成功走到今天的重要原因。但是,在党的群众路线的践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领导干部偏离甚至违背群众路线的现象。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某些领导干部对群众路线认识不清、方法不对、态度不正、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缺乏有效的践行群众路线的长效化工作机制和科学化的制度性保障。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态度问题群众路线的落实与否和落实的情况好坏,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如果从认识上重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问题,正确认识党同人民群众“领导”与“服务”的关系,在工作中发扬民主的作风,处处向群众学习,同群众商量,那么,群众路线也就能顺利地落实下去。但在实践过程中,一些领导干部虽然也怀着为人民服务的愿望,但是在工作中不相信群众,不虚心向群众学习和商量,不愿意耐心细致地教育群众。尤其是党执政后,党内不断滋长着命令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作风,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势必会造成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这些就使得工作出现了失误,使群众的利益受到了重大损失,这其实是对群众路线认识不清、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不正导致的。“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本身就要求党的领导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骄傲,专横,鲁莽,自作聪明,不同群众商量,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为了自己的威信而坚持错误,是同党的群众路线根本不相容的。”所以,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坚持发扬民主的作风,不能站在群众之上,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善于同群众商量和同甘共苦的工作作风。(二)领导干部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问题党的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群众路线的重要功能是群众向党和政府进行利益表达,然后党和政府对群众提出的利益要求进行整合,这一功能在今天仍然适用。然而有的党员干部作出决策、决议、指示以前,既不同群众商量,充分收集群众表达的意见建议,在执行党的决议和指示时对群众又不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企图一切依靠命令行事。有的领导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重视调查研究,不深入了解工作中的真实情况,不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而是从文件中来、到文件中去,盲目决策,方法机械简单。一旦决策失误引起群众不满,又往往不敢面对群众,不会做群众工作,不善于化解矛盾、理顺情绪。这种脱离群众的方法就与党的群众路线的民主本义背道而驰。同时,随着人民的利益需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不断分化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利益整合问题,这就使得一些领导干部在面对复杂的现实利益矛盾时出现“本领缺失”。(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民主作风问题群众路线体现着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理念,它其实就是党的民主路线,反映了党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思路。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要力量,党的民主理念与马列主义唯物史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即认为人民群众是权力的拥有者和授予者,党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是人民群众在不同历史时期完成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因此,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要求。确认群众路线的观念,“就是确认党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向人民群众实行恩赐、包办、强迫命令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在人民群众头上称王称霸的权力。”在民主政治建设的视角下,坚持群众路线,意味着要正确处理党同国家权力和群众的关系,意味着党要保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使全党确立人民是权力的主体,党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民主意识,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政治的根本目标。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坚持民主,发扬民主的作风,必须加强公民的民主权利意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使党员干部正确理解公民的主体性地位、充分认识群众作为公民所享有的民主权利,真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制度机制不健全关于制度的重要性,邓小平早就指出:党的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群众路线在现实中仍存在没有落实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始终没有建立健全一套制度化、法律化、科学化的规范,使得它具有很强的个人主观色彩和主观随意性,没有形成一种长效性的发展模式。回顾一下党的历史,就会看到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尤其是遇到重大困难和挫折的时候,都会突出强调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强调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主观主义的作风,虽然也起到一定作用,但它带有很强的人为色彩和不稳定性。在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处在残酷、险恶的斗争环境,党需要更加紧紧地依靠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群众路线执行的状况很好。但党执政后,党所处的地位、环境都发生重大变化,又加上官僚主义和消极腐化的滋长,群众路线的落实就面临更多的困难。三、新时期提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性的路径选择群众路线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党的根本工作就是做好群众工作,即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和团结群众。始终做到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是党的群众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形式。群众工作做得好,党和群众的关系就会更加地密切,群众路线也就能够很好地落实下去。在做好群众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始终是一条生命线,“如果正确地实行群众路线,使我们得到成功,那么,违背群众路线,就一定要使我们的工作遭受损失,使人民的利益遭受损失。”因此,坚持群众路线,除了强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还必须力戒空谈,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实干富民、实干兴邦,多做让群众满意的实事好事;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真心服务群众,健全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必须完善党的群众工作的体制机制,促进群众工作的长效性发展。(一)强化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重视思想教育,是保证党的任务完成的关键环节和有力措施。要真正践行群众路线,就必须依靠一套制度化的培训、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的机制。不断拓宽群众路线教育的内容,改进教育的方法。关于群众路线的内容,应该包括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教育,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的观念教育,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教育,树立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观念教育,始终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教育。必须坚持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再教育,从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提高他们对群众路线的重视,坚定执行群众路线。必须加强党的宗旨的教育,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做到思想上相信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作风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关于群众路线教育的方法,要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知识结构、不同职位的党员干部进行不同内容的教育,切忌一刀切和千篇一律。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结合工作实际和思想状况,提高党员干部运用群众路线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健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我们传统上习惯注重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和个人品德来落实群众路线的做法具有很大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只有建立健全有效管用的联系群众制度,对党员干部形成监督和约束,才能把群众路线落到实处并逐步形成长效化机制。因此,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群众工作,确保党与人民群众最直接的联系。通过健全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调查研究制度、领导干部与群众对话制度、群众评议制度、咨询制度、听证会制度、信访制度、“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民主选举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党内制度,不断探索新的联系群众制度,搭建干部与群众接触、联系、交流的制度性平台,拓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渠道、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群众利益表达渠道,让群众全面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且使党和政府能够准确把握群众的诉求和动态,努力把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使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得到进一步发扬。同时,党也要健全并畅通各类联系群众的党外渠道,包括行政渠道、司法渠道、人大渠道、政协渠道、宗教渠道、网络渠道、社团渠道、市场渠道等。要充分借助现代科技与网络的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