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开课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教案1教材分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节课除了能更好地分析解决之前所学过的力、运动,力和运动的关系外,它对后面碰撞问题的研究更是功不可没,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中,还常把受力情况复杂的物体的受力转换到与之相互作用的物体上进行研究。2教法学法分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地使用教学设计,采取先放后收,由定性到定量,逐步深入的分层探究的设计思路,边实验边提问边引导,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回答,把问题穿针引线于实验中,同时又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并进行探索。采取灵活多变,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教学方法,如:课件、图片等,主要以实验探究法,启发式教学为主,问题讨论法为辅。在教学难处适当放慢节奏,给予学生恰当的思维点拨,必要时进行大面积课堂提问,让学生充分表达意见,这样既有利于化解难点,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3教学目标分析3.1知识与技能1、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2、理解、掌握牛顿第三定律;3、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3.2过程与方法4、通过学生自己感受,自己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5、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6、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7、培养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3.4教学重点8、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认识并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学生不应把对它们的认识只停留在大小和方向上。学生应该掌握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正确判断。9、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与平衡力的关系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学生常常把这两种力混淆。两个相互作用力是大小相等的,但对两个物体产生的效果往往也是不同的,要通过对两种力的比较解决学生头脑中不正确的认识。3.5教学难点10、区分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4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薄木板一个/组;电动玩具遥控赛车一个/组;条形磁铁(2个)/组;实验小车(2个)/组;弹簧秤若(2个)/组等。5程序设计提出问题,引入课题定性探索,分析归纳定量探索,得出规律问题探究巩固反馈与拓展迁移应用拓展6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鼓掌引入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让学生进入积极主动的思考状态,激发学习激情。新课教学(一)定性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1、互推小车2、遥控小车实验3、磁铁实验4、推课桌感受相互作用力学生观看实验与例子并积极思考。感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相互的。学生列举相关例子,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期望通过具体实例,感受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师生共同总结: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学生回答培养学生归纳的本领新课教学(二)定量地研究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关系设计问题:教师结合实例,提出问题: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实验并且验证自己的猜想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并总结规律。实验次数实验内容F(N)'F(N)结论1A拉B2A,B对拉新课教学(二)定量地研究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提问:当弹簧处于运动状态下,两弹簧读数还相等吗?教师配合学生演示传感器实验。学生拉动运动状态下的弹簧秤,注意观察实验结果。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且总结结论。进一步说明运动状态下作用力与反作用大小是相等的。新课教学(三)归纳与总结教师引导总结并板书:牛顿第三定律引导学生总结得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学生得出牛顿第三定律。学生思考总结得出相互作用力的特点进一步认识牛顿第三定律。小试牛刀:教师出示题目:设物体水平放在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重力为G,求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学生思考,进而阐述自己的解答过程。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简单问题。新课教学(四)问题探究——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和联系教师提问: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从中领悟“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异同。完成表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区分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项目相互作用力平衡力相同点不同点作用点性质同时性结论新课教学(五)练习与巩固教师出示练习题1、有一物体放在水平粗糙地面上,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细绳水平牵引物体,弹簧秤有一个示数,但物体没有动,试求:(1),涉及物体一共有几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物体一共受到几对平衡力的作用?学生思考,得出正确答案。巩固本节知识,检查学习效果。拓展与迁移教师出示:风扇小车的开放性问题。利用牛顿第三定律,有人设计了一种交通工具,在平板车上装了一个电风扇,风扇运转时吹出的风全部打到竖直固定在小车中间的风帆上。请分析,这种设计能使小车运行吗?若不能,请你改动设计,使它能运动。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拓展,到若将扇叶改为向下吹,则可以得到飞机的模型。若去掉挡板,放在水里就是轮船的模型,进一步拓展到火箭。教师演示自己设计的风扇小车。可以在气垫导轨上演示。学生思考分析其原因,并加以讨论。并思考若将风扇怎样改动,可以使小车运动?牛顿第三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拓展应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课后探究小课题拔河比赛比的是谁的力气大吗?学生课后思考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小结(板书设计)一.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二.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2.公式:'FF3.特点:等大,反向,共线,异物,同时,同性。三.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和联系。作业布置课本:P69,1,2教学反思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个比较难讲的课题,虽然其在初中有接触过,但是只是非常粗略的定性的了解,没有深入的定量的研究。就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内容而言,它反映的是物体之间的一种规律,掌握规律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实践中探索,因此,本节课采用引导式的分层探究教学,通过实验,演示等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中,由浅入深,从定性到定量,最后从比较的角度进行分层探究。对于理解上的难点,如物体处于不平衡状态下的相互作用的物体间的牛顿第三定律,则通过传感器实验加以突破,从讲课的效果来看,学生接受很好,通过和学生的配合,很好的突破了难点。从教学手段上看,从“一讨论二演示三实验四练习多实例”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通过情境→问题→实验→探究→迁移的教学模式,在循序渐进中,从激发兴趣→优化兴趣→稳定兴趣→强化兴趣,变“苦学”为“乐学”,从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学科情感→人文素质教育,达到课堂气氛活跃轻松,情境最优化设计,智力较大程度的开发,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处理教材,提取课文陈述性知识的内容蕴含的方法教育素材,加以目标分层教学。始终将学生置于研究者,探索者的位置,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活动来获取知识,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分析,判断,综合,主动构建对信息的解释系统。学生一旦成为课堂的主体,他们就不会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了智力,培养了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让课堂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让学生经过一节课的“山重水复疑无路”,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学生自己的探求,豁然开朗,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目的。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