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尊严,不惜抛头颅、撒热血,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英勇献身;在和平时期,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更是初心不改,砥砺前行,在各个领域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屠呦呦钱学森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钱学森用他的一生,实践着这个平凡而伟大的诺言。1934年夏,23岁的钱学森完成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专业的学业,考取清华大学留美预备班。一年后,钱学森远渡重洋,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航空专业硕士学位。带着为国争光的一股冲劲,钱学森只用一年时间就拿下了硕士学位。1936年,钱学森转学加州理工学院,3年后获得航空、数学博士学位。随后,在他的老师、世界力学大师冯·卡门的指导和合作下,钱学森开始了高速飞机的气动力学、固体力学、火箭和导弹的研究,参与了大量工程实践,并和同事一道为美国设计、研制出可以用于作战的第一代导弹,为世界航空工业的建立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骚扰、阻挠纷至而来,美国当局动用了可能的全部手段,所有的目的只有一个:无论如何都不让钱学森回国,因为他太有价值了,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3至5个师的兵力。坐牢、软禁,恐吓、跟踪,美国反动势力的迫害和打击,无法让钱学森屈服,激起的只是勇敢、无畏的斗争。面对检察官的无理指责,钱学森掷地有声地回答:知识是我个人的财产,我有权给谁就给谁。我是中国人,当然忠于中国人民。美国的报纸报道说:被审讯的不是钱学森,而是检察官!在钱学森的长期抗议和祖国外交斗争的巨大压力下,美国当局不得不同意钱学森回国。1955年9月17日,带着丰厚的学识和一腔热血,钱学森登上了归国的航船。祖国向钱学森敞开温暖的怀抱。广州、上海、杭州、北京……,钱学森所到之处,掌声、鲜花、笑脸相迎。1956年1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正式成立,钱学森出任第一任所长。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导弹发射试验成功。这一天,离钱学森回国仅仅5年;离我国正式启动导弹计划不过4年。而美国为了这一步,花费了近10年时间。钱学森把自己全部的热血和智慧,奉献给了祖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导弹试验成功不久,他就开始思考我国导弹事业的长远发展规划,着手研究原子弹和导弹两弹结合的飞行爆炸试验。1965年1月,他又向中央正式建议:早日制订人造卫星研究计划。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工程因此被代称为651工程殷殷赤子情,拳拳报国心。这是一位科学老人对祖国、对人民热爱之情的独特表达。在这深情之中,闪耀着钱学森把有限生命融入祖国和人民伟大建设事业的光辉一生。为了我们的五星红旗更鲜艳为了我们的国歌更嘹亮为了我们的国歌更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