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研诚信和学术规范》感想在当今社会,判断一个人的人品的基本标准之一便是这个人的诚信问题。诚信,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一个人立身社会的基本要求,就犹如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在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涉及到诚信问题,比如我们要真诚、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我们要要求自己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我们更应该诚信待人,诚信对事,诚信科研。在学习《科研诚信和学术规范》的课程后,我突然认识到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在科研过程中时刻保持诚信品质的重要性。科学研究工作是科学领域中的检索和应用包括对已有知识的整理、统计以及对数据的搜集、编辑和分析研究工作的总称,任何一名科研工作者都担负着寻找真理和答案,批判传统和谬误的职责。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我们要用百分之一百的诚信态度去对待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数据和每一个偶然事件。就像我的导师曾经说过,他说:“我们做科研的,不在乎你做了多少事,也不在乎你犯了多少错误,更不在乎你的数据与理论值有多大偏差,我们要的是最真实的数据和最真实的结果,也许我们会遇到无数挫折和失败,但是我们一定要诚实。”我相信他说的是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最应该保持的优良品质。只有用真实的数据和结果才能理直气壮的说话。然而,讲诚信,并不是说说,很多人说得容易做起来难。这大概就是人真而不诚、诚而难信的一种劣根性缘故,他们以利益确定诚信,以自私和贪婪玩弄诚信。在现实社会生活里,我们做人做事什么都不缺,缺的是人心,缺的是诚信,弄得人去寻找诚信的机会和条件。有的人只是要求别人有诚信讲诚信,而自己就很难用诚信来对待他人。在文明发展的今天,更应该体现人事的诚信度,结果却令君大失所望。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中,我国的学术界科研不诚信的案例比比皆是,从老师到学生,从职位高者到普通教师,在这些人看来仿佛诚信已经遥不可及,达到目的才是唯一王道,下面我就举几个例子。比如西南交大副校长黄庆教授抄袭论文,博导资格被取消,他抄袭别人的论文不仅不备注引用,而且基本逐字复制,或者故意改写其他作者论文中的一部分,虽然他刻意隐藏抄袭行为,但还是被人民群众举报,最终不得不为自己的恶性付出代价。再比如,中科院一博士论文造假被撤销博士学位,在这个案例中,黄某某仅仅是伪造了几个数据,用没有用实验得出的数据撰写博士毕业论文,自以为只要毕业了就高枕无忧了,可她万万没想到竟然会有冯同学重复她的实验,当冯同学没有得到她的那种结果后,专家多次与她联系并询问如何能获得她的那种高产率,可是她却并没有给出正面答复,多次联系无果后,这位冯同学只能报告了导师。在以上两个案例中,不过当事人是否是缺乏科研诚信意识或者是本身就不知道在科研中不诚信会招致恶果,但是结果都是会为自己的无知和鄙行付出承重的代价。这也从正面教育了我们,作为一名刚入学的研究生,加强《科研诚信和学术规范》课程的学习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我记得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在作题为《大学的学术诚信与科学精神》专场报告时,寄语四川大学全体师生:“你们可以不惊天动地,但必须要有诚信。你们可以什么都破产,但学术信誉不能破产。”这位谢老师的意思是很明确的,就是要广大师生一起保持谦卑谦逊的态度,秉持老一辈科学家诚信立人处事的作风,时刻保持着对科学孜孜不倦的探索欲望,确保自己研究的目的只在于推动科学的进步;就像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竺可桢、师昌绪等,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不求名利,沉下心来做学问,在为学之道上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唯其如此,才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在看看我们身边,我们的老师和师兄师姐们哪一个不是勤勤恳恳的工作和学习,他们始终坚持而执着的遵循科研的真谛,不怕辛苦不怕麻烦,在科研的第一线为我们保驾护航,他们为我们树立了最真实的榜样,让我们在迷茫和无知时找到前行的方向,他们尚且如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跟上节奏呢。再者,我们已经是一名硕士研究生了,我们很可能成为未来国家的栋梁之材,我们要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无论是做人做事,我们都必须以诚信为第一准则。然而在我国,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还没有开设科研诚信、科研行为规范的课程,也缺乏适合的教材和读本。许多年轻人甚至有一定研究经历的科研工作者也不很清楚“什么该为”与“什么不该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学校在一开学就针对研究生新生进行入学的《科研诚信和学术规范》教育,不仅可以让我们认识到为人基本乃诚信,还可以让我们在今后的科研和学习中时刻保持警惕,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毕业而犯下终生遗憾的大错。因此,能够学习这门课程,对我个人而言意义极大,这门课不仅告诉我怎么杜绝上述事件的发生,而且告诉我要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做起,在日后的科研工作中,即便会遇到很多奇奇怪怪的结果和实验数据,我们都不能用投机取巧的心理去刻意凑数据,刻意靠近理论值,我们应该用事实说话,实事求是,做一名合格的科研工作者。签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