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人:多杰才让加强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内容一、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是加强团结,增强凝聚力的关键所在。二、特殊的省情、州情是加强民族团结,增强凝聚力的社会基础。三、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增强凝聚力的实践基础。前言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我国少数民族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空前繁荣昌盛,“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已深深植根在各族群众心中,事实证明,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民族团结,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无从谈起。“中国梦”是民族团结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56个民族共同的梦,要靠56个民族的共同奋斗来实现。从一个民族工作者的角度来理解,“中国梦”就是56个兄弟民族一家亲的团结梦。(一)什么是民族及其特征什么是民族?即:“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以及共同经济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素质这样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是加强团结,增强凝聚力的关键所在。(二)民族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从狭义方面讲,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就是民族问题。从广义上讲,民族问题还涉及民族自身的发展以及民族和阶级、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源:一是民族差别二是社会原因(三)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途径(民族政策)1、坚持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2、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截至目前,中国有民族自治地方155个,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有十三条规定了上级国家机关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义务。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5、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6、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公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主要表现在服饰、饮食、居住、婚姻、礼仪、丧葬等多方面。8、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即每个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一种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四)贯彻党的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是指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以及与这种反映相适应的社会实体。自然力量:带给人类的各种自然灾害。外部力量:社会力量: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压迫(包括社会生活当中的压力)二、特殊的省情、州情是加强民族团结,增强凝聚力的社会基础1、多民族聚居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青海省总人口562.2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263.9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6.98%。全州总人口25、6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24、11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93、92%,在少数民族人口中,藏族17、60万人,占总人口的68、55﹪;蒙古族29344人,占总人口的13、51﹪;回族15706人,占总人口的7、86﹪;土族8713人,占总人口的3、86﹪;撒拉族1844人,占总人口的0、28﹪。汉族17869人,占总人口的7、93﹪.2、多宗教并存青海地区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齐全,寺观教堂遍布全省各地,河湟地区村庙遍布,全省现有寺观教堂2155座,宗教教职人员4.81万人,信教群众约占总人口的52%。目前,全州共有藏传佛教寺院92座,其中格鲁派59座、宁玛派30座、文波派3座。伊斯兰教清真寺17座﹙尖扎16座、同仁1座﹚。汉传佛教寺庙1座。全州共有宗教教职人员3910名,其中:活佛79名、僧尼170名。阿訇80名,满拉67名。俄华、文波77名。全州信教群众约16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71﹪。其中藏传佛教信教群众143706人;苯教5100人;伊斯兰教11248人。3、多文化交融从民族历史之渊源来看,汉藏文化、汉羌文化、鲜卑文化交融;从经济形态来看,农耕文化、游牧文化、移民文化汇集;从地域文化形态来看,河湟文化、三江源文化、昆仑文化等各领风骚;从民族文化的内部特性来看有格萨尔文化、热贡文化等。目前,黄南州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已获得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名称近20个,同仁县是青海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同仁被命名为全国99座“历史文化名城”;2004年同仁县被国家文化部列为青海省唯一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县;2006年同仁县吾屯村被文化部确定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郭么日村被确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隆务镇被确定为“全国民族民间唐卡艺术之乡”;目前已被命名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热贡艺人有5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4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44人。热贡文化发展现状4、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青海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所有困难和特点。黄南州基本州情:区域封闭、观念保守、贫穷落后、结构单一。三、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增强凝聚力的实践基础(一)黄南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现状1、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全面形成。2、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农牧民群众的现代观念明显增强。3、各民族相互交融,长期不懈地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使各族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和发展。4、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组织保证。5、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不断涌现。截止2011年底我州有136个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74个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分别受到省州县党委、政府的表彰。据统计,目前全州共涌现出十星级文明户2624户,国家级文明村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体3个,省级文明和窗口单位3个,州级文明典型24个,县级文明单位47个,文明村24个。(二)黄南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基本经验1、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2、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3、发展经济,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物质基础。4、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5、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长效机制日益完善。基本经验:——必须毫不动摇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必须毫不动摇地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必须毫不动摇地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领导。(三)黄南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几点思考1、存在的问题:一是州域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二是各族群众的民族意识、宗教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正在逐渐淡化。三是历史上遗留下的一些问题不时地显现出来,引发群众上访等问题。四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的长效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2、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建设的几点思考一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二是大力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各族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强化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三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四是切实做好宗教寺院和宗教教职人员的管理工作。五是积极开展与周边地区的共建共创活动六是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等有关规定,重视和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