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1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地点:1949年7月,北平2、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背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3、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主要内容:①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②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③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④会议还决定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的缅怀。4、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的影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充分准备。二、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1、时间地点: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天安门广场2、历史意义:①(国内意义):开辟了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②(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斗争。3、如何理解“中华人民站起来了”?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从此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获得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人民从此政治上当家做主,经济上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国际势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三、西藏和平解放:1、背景: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以后,一方面向西藏进军,一方面力争和平解放西藏。2、时间:1951年3、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第二课抗美援朝1、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2、抗美援朝的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3、抗美援朝的原因: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具体事件: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③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4、导火线: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一-25、参加部队:中华人民志愿军6、指挥者:彭德怀7、著名战役:上甘岭战役8、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停战协定上签字9、性质: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10、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这是一场正义之战;②得到全国人民大力支持;③中朝军民的英勇奋战;④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11、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P11):①粉碎美国侵略野心;②巩固了中朝边境;③提高了我国国家威望。12、为什么说他们是“最可爱的人”?(P11):答: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第三课土地改革1、时间:1950年----1952年2、法律依据(开始的标志):《中华人民土地改革法》3、原因(P13):①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②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4、主要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5、土地改革意义(P15):①废除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②解放了生产力,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③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人民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也为工业化的顺利进行开辟了道路。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时间:1953年----1957年2、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原因(P18):我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3、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4、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进行重工业建设,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重点及是重工业主要分布的地区是东北地区)5、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6、成就:在苏联的协助下,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毛泽东诗词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长江第一桥)是指:武汉长江大桥)7、意义和影响: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一-3业化奠定初步基础。8、一五计划的任务(主义内容):①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③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2、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大会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3、宪法的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4、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954年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内容:宪法确定了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专政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各民族平等原则等。②意义:宪法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基础。③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④问: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答:因为在宪法中确定了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专政原则等内容,真正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利益,所以说它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第五课三大改造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原因(P23):土地改革后,农业分散经营的状况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2、农业、手工业改造的方式是:建立生产合作社3、目的(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4、阶段:①农业互助组。②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③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二、公私合营:1、时间:1954年----1956年2、对象:资本主义工商业3、特点(政策):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三、三大改造:1、三大改造的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农业、手工业改造的方式是: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公私合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它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3、三大改造的完成:①时间——1956年底。②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评价:三大改造总体是成功的,但局部出现要求过急、工作过粗等缺点。5、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过哪三次变化?简要说明每次变化的主要原一-4因。?答:①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外国侵略,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战败)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国人民进行100多年艰苦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③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第六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行:1、探索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①召开的时间是:1956年②内容: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③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2、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①时间:1958年②表现(犯的错误):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③犯错原因: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④影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社会生产力遭破坏。⑤教训:发展经济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⑥评价: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在探索中,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⑦对国民经济的调整(P28):1961---19653、十年建设中出现的模范人物:兰考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好战士雷锋、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他们的精神品质:热爱祖国、艰苦创业、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文化大革命:1、原因(P28):①根本原因:“左”倾错误严重发展。②具体原因:毛泽东对国内形势做出了错误判断,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原文: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至于复辟的危险。)2、时间:1966年----1976年(10年)3、开始(P29):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成立了“中央文革小组”,对所谓的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错误的斗争。4、动乱表现:全国出现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迫害,国民经济迅速恶化。一-55、抵制抗争:①“二月逆流(二月抗争)”:1967年2月,老一辈革命家对“文革”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被诬为“二月逆流”,受到压制和打击。②“四五运动”: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以后,百万群众汇集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但被“四人帮”镇压而结束。但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6、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7、在文革后期,整顿、恢复各方面工作,扭转了经济形势的领导人是:周恩来、邓小平8、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影响:①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②打乱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正常进程;③拉大了同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9、教训和启示:①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国内的主要矛盾;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④我们必须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内环境。10、“文革”结束的标志: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第七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真理大讨论(背景):1、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展的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针对“左”倾思想和“两个凡是”的束缚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讨论序幕: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于光明日报。3、思想运动开展的主要原因是当是中央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错误4、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5、大讨论实质:一场重新确立实事求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思想解放运动。6、“两个凡是”的方针:“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二、十一届三中全会: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2、主要内容:①思想方面:这次会议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②政治方面:果断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方面: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传统,提出了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任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3、时间:1978年4、意义(P36):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从根本上冲破了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又一次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成为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