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喘息性疾病诊断及治疗问题-new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业设置新生儿呼吸心血管肾脏免疫风湿神经及精神血液急救内分泌遗传代谢主任李月梅段国威冯琳王新良王秀霞张宝玺张少丹张会丰白欣立副主任徐青戎赞华卢艳、陈源马夫天主任:张会丰;副主任:张宝玺、王秀霞癫痫亚专业脑瘫亚专业婴幼儿喘息性疾病诊断和治疗喘息是婴幼儿最常见呼吸道症状•喘息是症状•喘鸣是体征•凡引起气道缩窄的疾病都有喘息•具体临床表现:气促,或伴有一定程度呼吸困难•听诊:喘鸣音或哮鸣音•婴幼儿喘息,不一定就是哮喘•哮喘,也可在婴儿期发病哮鸣音和喘鸣音的区别•声音的形成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声音•喘鸣:发生于较大气道,以吸气相为主•哮鸣:发生于较小气道,以呼气相为主呼吸急促•呼吸节律增快呼吸频率超过小儿各年龄段的正常高值•5岁儿童呼吸次数判定标准:2个月,RR60次/min2~12个月,RR50次/min12个月,RR40次/min呼吸困难•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呼吸增快,呼吸节律、深度及呼气吸气相之比发生改变呼吸困难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仅表现为呼吸急促;哭闹、活动后可出现轻度青紫,安静后缓解•中度呼吸频率增快外,有“三凹征”,点头呼吸等烦躁不安;青紫,吸氧后症状有所缓解•重度:上述症状均加重,吸氧仍不能使青紫缓解喘息发作类型•夜间发作型多见于急性感染后或气道反应性喘息类似哮喘发作,夜间、凌晨发作发病基础:气道反应性高•日间发作型多见于闭塞性支气管炎,慢性肺部疾病发病基础:肺功能障碍婴幼儿喘息分3种临床表型1、早期一过性喘息2、早期起病的持续性喘息3、迟发性喘息/哮喘回顾性诊断不能作为就诊时的诊断早期一过性喘息•多见于早产儿和父母吸烟者•喘息是由于肺发育延迟所致•年龄增长肺发育逐渐成熟•大多数患儿在3岁之内喘息消失早期起病的持续性喘息(指3岁前起病)•患儿主要表现为与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的反复喘息•无特应症表现,也无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喘息症状一般持续至学龄期•部分患儿在12岁时仍然有症状“持续性”是指存在的时间长,而不是发作时间长特点为反复发作•3岁的婴幼儿反复喘息•80%至6~13岁恢复正常迟发性喘息,就是哮喘•儿童有典型的特应症背景•往往伴有湿疹•哮喘症状常迁延持续至成人期•气道有典型的哮喘病理特征主要的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婴幼儿哮喘•先天性喉喘鸣•感染后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婴儿的第一次喘息发作也称“喘憋性肺炎”•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部的细小支气管•感染病毒后毛细支气管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坏死粘膜上皮细胞脱落而堵塞管腔毛细支气管炎•仅见2岁以下的小婴儿•发病高峰年龄2-6个月•80%病例在1岁以内•北方多发于冬春两季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3型,其他如腺病毒、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常夜间及清晨加重•一般全身中毒症状较轻毛细支气管炎•呼吸急促引起不显性失水增加•喂养不足液体摄入量少,可发生脱水•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重度喘憋者,CO2潴留•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中毒喘息性支气管炎•第一次发作为毛细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则为喘息性支气管炎•有喘息表现的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喘息•反复发作的倾向喘息性支气管炎•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微生物造成,是反复发作的基础•可发展为哮喘的过渡阶段•多见于1-3岁以下的婴幼儿•常有湿疹及其他过敏史婴幼儿哮喘•年龄3岁,喘息发作≥3次•发作时双肺闻及哮鸣音,呼气相延长•具有特应性体质,如湿疹、过敏性鼻炎•父母有哮喘病等过敏史•除外其他引起喘息的疾病婴幼儿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3岁儿反复喘息者•如无过敏史,也无过敏素质(无湿疹史,无过敏性鼻炎等)•应诊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引发喘息性支气管炎•至学龄期或青少年后多不再发生哮鸣•这种病儿不诊断为哮喘病•无必要长期吸入激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年龄≥3岁•喘息呈反复发作者(或可追溯与某种变应原或刺激因素有关)•发作时双肺闻及哮鸣音,呼气相延长•支气管舒张剂有明显疗效•除外其他引起喘息、胸闷和咳嗽的疾病•多种因素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和儿童哮喘•一种疾病的不同状态或不同阶段•婴幼儿的第一次感染性喘息发作应诊断“毛细支气管炎”•喘息反复发作者,可暂且诊断“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发作数次后,年龄偏大者,可考虑诊断“哮喘”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和儿童哮喘•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岁婴幼儿以反复哮鸣发作伴或不伴咳为主要症状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息几次,就诊断哮喘,给家长带来心理负担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和儿童哮喘•大多数学龄前儿童之喘息属自限性疾病•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无需长期用激素治疗•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取消“喘息性支气管炎”诊断将之纳入哮喘管理•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与哮喘为同一疾病,只是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当3岁以后,发作3次以上,考虑哮喘,按照哮喘管理阻塞性毛细支气管炎(BO)•儿童BO通常继发于下呼吸道病毒感染•1%急性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BO•常见的病原包括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及麻疹病毒;支原体;B族链球菌•去年麻疹流行后,一部分小儿成为BO阻塞性毛细支气管炎(BO)诊断•根据临床资料•急性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的呼吸症状和体征•5-7天消失•严重病例可能持续2周阻塞性毛细支气管炎(BO)诊断•2周以后,持续咳喘•运动耐受力差,活动后气喘•呼吸急促,无发热•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效果欠佳•症状持续大于6周•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呼气相延长•呼气末可闻喘鸣音及湿罗音•一定要考虑感染后BOBO患儿的血气分析和肺CT•血气示低氧血症,血氧饱和度降低•动脉血氧饱和度可用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CT广泛地应用于儿科小气道疾病的诊断•临床诊断提高高分辩CT高分辨CT是确诊依据•部分支气管壁增厚•肺膨胀不全,少许支气管扩张•马赛克灌注征:•肺过度充气区与低通气区混合•两肺透光度不均匀马赛克灌注征•感染后毛细支气管炎导致气道狭窄•造成局部缺氧、血管痉挛•阻塞部位,反射性血流减少,密度减低,发黑•非阻塞部位,血流量增多,密度增高,发白•黑白相间,形成马赛克征象•病变区域:透亮度增高的区域(黑)•而不是透亮度降低的区域(白)•呼气相较吸气相更加敏感•对诊断小气道阻塞的作用更大北京儿童医院BO诊断标准•症状:咳嗽、气促、喘息,6周~1年•辅助诊断肺CT肺功能(小气道阻力增加)血气(低氧血症)•β受体激动剂治疗效果不明显(和哮喘相比)•激素治疗4个月,临床症状有改善,肺CT无变化BO治疗•目前尚无全世界公认的治疗指南•没有特效治疗•激素有争议,但仍应用•持续应用类固醇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预后随临床表现轻重而不同BO治疗•激素需长期应用•不是为了逆转严重的气道阻塞,而是减少气道高反应性和继发于病毒感染和过敏性支气管狭窄•一些动物实验已经提示激素可以减轻这一疾病过程•激素或其他抗纤维化及抗炎治疗可逆转早期的纤维化•泼尼松1~2mg/(kg·d),足量用1个月后依病情逐渐减量•总疗程也由病情决定,但大都持续1年以上BO的治疗•吸入糖皮质激素激素•可减少气道高反应•避免全身用药的副作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以部分减少阻塞症状,特别在2岁以内的小儿•喘息为主:β-受体兴奋剂—沙胺丁醇•咳嗽为主:M受体阻断剂—异丙托溴胺BO的治疗•肺部理疗也是辅助治疗手段•抗生素不常规应用,当合并感染时选用•BO患儿易于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如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阿奇霉素是BO常规治疗气道高反应性•气道对各种理、化及生物因素等刺激过分敏感•引起气道缩窄和气道阻力增高的反应•即刻高反应性;持续高反应性•即刻高反应是一种生理保护状态•气道高反应性病人,一旦接触外界微弱刺激•支气管收缩,甚至痉挛,喘息发作气道炎症的后果•气道高反应性的病理基础:气道炎症•支气管粘膜上皮受损,粘膜充血水肿:气道肿胀•上皮细胞脱落,粘液分泌增多:气道阻塞•上皮组织内感觉神经末梢暴露,处于易感状态•引起胆碱能神经反应性增高,乙酰胆碱释放: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总效应:气道缩窄引起气道反应性变化的原因•炎症介质,β-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低下M胆碱能神经兴奋性增强•气道表面渗透压改变:如运动、过度换气、环境湿度变化等•气道反应性生物学规律昼夜之间变化:清晨气道反应性最高清晨4时的气道反应性明显高于午后4时•血中激素(如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浓度的改变•迷走神经张力的改变等因素•喘息患者为什么在深夜或凌晨容易发作小儿处于“天然”气道高反应性•小儿气道反应性生理性增高,具有保护性•小儿支气管树的各级管径与成人比较相对狭窄•小儿的支气管软骨环柔软,支架作用较差•粘膜组织疏松,容易发生渗出和水肿RSV感染导致气道高反应性•胆碱能神经兴奋,剌激迷走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两个效应:气道平滑肌收缩;粘膜下腺体分泌增加•阻断胆碱能M受体缓解气道平滑肌痉挛,抑制反射性支气管收缩•RSV感染可使ß受体亲和力下降,M受体密度增加、亲和力上升•两种受体系统之间的平衡失调是引起气道高反应性•RSV感染长时间影响M受体•RSV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性较长时间存在•抗胆碱能药物:抑制迷走神经张力,增加交感活性,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美国儿科学会关于毛细支气管炎的管理(2008年)1、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做出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不需要实验室和胸部放射线协助诊断2、儿科医生需要评估患儿的严重程度和危险因素高危因素:3个月以内发病、早产儿、潜在的心肺疾患、免疫缺陷3、不常规使用支气管扩张剂4、不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5、不常规使用利巴韦林美国儿科学会关于毛细支气管炎的管理(2008年)6、仅仅当合并细菌感染时,才使用抗生素7、儿科医生需要评估患儿脱水程度和能否口服液体8、动脉血样饱和度低于90%时吸氧9、早产儿、先心病或慢性新生儿肺部疾病者,注射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10、手卫生对防止院内感染极其重要欧美、澳洲指南都声称不用药•毛细支气管炎不用治疗?!•指南是指南,指南不用药•治疗是治疗,治疗要用药•毛细支气管炎发生基础:气道炎症•针对三个环节实施治疗:抗炎、解痉、抑制分泌亢进•抗炎:两个方面,抗病毒、抗炎性渗出•解痉:β受体激动剂•抑制腺体分泌:M受体拮抗剂治疗学的药理基础•M受体和β受体是气道内调控气道平滑肌收缩与舒张的主要受体•M受体和β受体功能平衡维持气道正常功能•病毒感染,β受体效应下降•病毒感染,M受体密度增加,,效应增强•M受体和β受体功能失衡,导致气道收缩引起气道高反应性治疗学的药理基础•与β受体通路相比,婴幼儿喘息主要是胆碱能介导•婴幼儿气道平滑肌M受体高表达,对胆碱能刺激反应更敏感•婴幼儿气道β受体发育不成熟•反复使用β受体兴奋剂,使气道内β受体数量和敏感性均降低,产生耐受治疗学的药理基础•布地奈德不适用于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β受体兴奋剂适宜于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M受体拮抗剂—异丙托溴铵主要作用于大中气道•β受体激动剂主要作用于周围小气道•喘息的治疗目标解除气道阻塞纠正低氧血症•喘息的治疗方法三联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和M受体拮抗剂雾化吸入是主要治疗手段•氧驱动雾化或压缩泵雾化•氧驱雾化的液体微粒直径可达到5微米以下•氧流量一定要大,否则雾化液体颗粒大,6-8L/min•不能超声雾化•超声雾化的液体微粒直径8~10微米无法到达细、毛细支气管段•过大的液体微粒反而会堵塞气道加重喘憋喘息治疗新观念•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优于静脉点滴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抗气道炎症,重于抗生素抗细菌感染•危及生命急性发作,强调全身使用激素•非危及生命急性发作,大剂量普米克令舒可替代或部分替代全身用药•糖皮质激素的雾化吸入,减少全身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喘息治疗新观念•β受体是伴随发育逐渐增多的过程•M受体发育较为完善•抗胆碱能药物是喘息联合治疗的组成部分•抗胆碱能药物抑制迷走神经张力,对婴幼儿喘息效果好•早期联合使用ß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婴幼儿喘息的治疗•总体原则:采用联合降阶梯疗法•婴幼儿喘息的急性期

1 / 8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