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三(教师版)——语言篇一、考纲要求: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2、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义、色彩、情味、效果等)。3、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二、鉴赏诗歌中的语言。(一)如何解答语言风格型试题1、素材积累:语言风格类型类型:①清新: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②平淡(质朴、自然):其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③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④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⑤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⑥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如李贺《梦天》中的“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的象九个烟点,大海小的象杯中之水。⑦奔放:直率有气势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为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⑧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重要词语: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自由组合四字短语:清新自然、平淡质朴、华美绚丽、雄浑豪放、沉郁顿挫、慷慨悲凉、简练生动、明白晓畅。)2、备考锦囊:■语言风格类试题提问方式:常式问: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变式问: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语言风格类试题答题步骤:①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最后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语言风格类试题答题套路: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如(),这种风格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3、答题示例: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2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此诗语言特点是平实自然,口语化。(第一步)“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第二步)这样就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第三步)(解析:快赶走树上的黄莺,别让它在枝头长啼;啼声会惊破我好梦……害我梦不到那辽西。)4、迁移练习: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4分)答: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第一步)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第二步)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第三步)5、能力提升练习: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多病所需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答:这首诗语言风格自然清新。(第一步)如“堂上燕”、“水中鸥”,意象浅近,;“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口语化,自然质朴。(第二步)作者饱经离乡背井的苦楚、备尝颠沛流离后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这种风格很好地表达了作者此时的闲适心境。(第三步)(二)如何解答古诗的炼字型试题1、素材积累:炼字不单是炼声、炼形,同时也炼意。炼字的一般规律:◆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①炼动词: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②炼形容词:炼形容词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寂,人心之孤苦。3、炼数词早梅(唐•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诗人的好友郑谷将“数枝开”改为“一枝开”,你认为将“数枝”改为“一枝”好在哪里,试简要分析。梅花开于百花之先,已见其“早”;而“一枝”又先于众梅,就更显示出此梅不同寻常,就更加突出了题中“早”字。诗人含蓄地表达了他不甘寂寞孤独,希望能在明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的思想感情。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④炼特殊词:■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3■表颜色的词:这些词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如:“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杜甫)◆注意:①五言一般炼第三或第五字。②七言一般炼第五或第七字。2、备考锦囊:■炼字类试题提问方式:常式问: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变式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炼字类试题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这个字或者有没有用什么修辞手法。修辞手法以拟人,比喻,通感等为主;当然还可能出现化动为静等表达技巧)——释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这个词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意境)——描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哲理——点情境。■炼字类试题答题套路: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3、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有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试分析“看”的妙处。释词:看,在诗中指回望。(第一步)描述: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第二步)意境或情感: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第三步)解析: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南浦”,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故“南浦”象“长亭”一样,成为送别之处的代名词。一见“南浦”,令人顿生离忧。而送别的时间,又正当“西风袅袅”的秋天。秋风萧瑟,木叶飘零,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倍增离愁?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诗人捕捉住这关键时刻一个最突出的镜头:分手后,离人虽已登舟而去,但他频频回过头来,默默而“看”。“看”,本是很平常的动作,但此时此地,这一“看”却显得多么不寻常: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从这个“看”字,我们仿佛看到那离人踽踽的身影,愁苦的面容和睫毛间闪动的泪花。他的每“一看”,自然引起送行人“肠一断”,涌起阵阵酸楚。最后,诗人劝慰离人:“好去莫回头。”——你安心去吧,不要再回头了。此句粗看似乎平淡,细细咀嚼,却意味深长。诗人并不是真要离人赶快离去,他只是想借此控制一下双方不能自抑的情感,而内心的悲楚恐怕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4、迁移练习: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注:一“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愁思印象。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第一步)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尽的思念愁绪。(第二步)“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第三步)(解析:一片平远的树林之上飞烟缭绕有如穿织,秋天的山峦还留下一派惹人伤感的翠绿苍碧。暮色已经映入高楼,有人独在楼上心中泛起阵阵烦愁。她在玉梯上徒劳无益地久久凝眸站立,一群群鸟儿飞回栖宿多么匆急。什么地方是你回来的路程?一个个长亭接连一个个短亭。)45、能力提升练习: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问题:试分析“忽”字的表达效果。答:“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倒好处之意。(第一步)登翠楼时兴冲冲,而闯入眼帘的柳色却使她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第二步)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第三步)(解析: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三)如何解答古诗“题眼”、“诗眼”型试题1、素材积累:■什么是“题眼”、“诗眼”?所谓“题眼”,就是指诗歌标题中提挈全篇、精练传神的字词。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喜”便是题眼。八句诗中虽然未用一个“喜”字,但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喜”意。所谓“诗眼”“词眼”多指能够精练传神地揭示诗歌思想情感,传达主旨的某个关键语。如李清照《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怜花自怜的性格情态,结尾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一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2、备考锦囊:■“题眼”“诗眼”型试题提问方式:常式问:诗中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变式问1: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变式问2: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具有统摄(总结)作用?为什么?■“题眼”、“诗眼”型试题答题步骤:①该词对表达感情、突出主旨的作用(内容上)。②该词在结构上、表达效果上的作用(形式上)。3、答题示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第一步)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第二步)4、迁移练习: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工午瓯茶。[注]:龙就是竹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诗人写景是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动衬“幽”(“下鹭”)③以声衬“幽”(“鸣蛙”)(四)如何解答古诗关键语句型试题:1、备考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