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预防与处理2015年1月乌鲁木齐市建委培训中心第九章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预防与处理•凡工程产品质量没有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就称为质量不合格。••而没有满足某个预期的使用要求或合理的期望(包括安全性和使用性有关的要求)则称为质量缺陷。••施工项目质量不合要求,没有造成人身伤亡或者一定的直接经济损失的称为质量问题;••但一旦造成人员伤亡或者产生一定数量的直接经济损失的则称为质量事故。•由于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众多而且复杂多变,建筑工程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甚至质量事故。••质量员进行质量控制重点之一是加强质量风险分析,及早制定对策和措施,重视工程质量事故的防范和处理,避免已发生的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进一步恶化和扩大。第一节施工质量问题的预防一、施工质量问题产生的常见原因工程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发生后,首先应该查明原因,落实措施,妥善处理,消除隐患,界定责任.其核心及关键是查明原因。由于建筑工程工期较长,所用材料品种繁杂,在施工过程中,受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方面异常因素的影响,这使得引起工程质量问题的成因也错综复杂,往往一项质量问题由于多种原因复合作用引起。质量问题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即使是同一类质量事故其发生的原因也不相同。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违背建设程序•不按建设程序办事,通常表现有:未搞清地质情况就仓促开工;边设计、边施工;无图施工;不经竣工验收就交付使用等,这些都是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2.违反法规行为•例如,无证设计;无证施工;越级设计;越级施工;工程招、投标中的不公平竞争;超常的低价中标;非法分包、转包、挂靠;擅自修改设计等行为。••3.地质勘察原因•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或勘探时钻孔深度、间距、范围不符合规定要求,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导致采用不恰当或错误的基础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使上部结构或墙体开裂、破坏。或引发建筑物倾斜、倒塌等质量问题•7.自然环境因素•空气温度、湿度、暴雨、大风、洪水、雷电、日晒和浪潮等均可能成为出现质量问题的诱因。••8.使用不当•对建筑物或设施使用不当也易造成质量问题。例如:•未经校核验算就任意对建筑物加层:•任意拆除承重结构部位;•任意在结构物上开槽、打洞、削弱承重结构截面等也会引起质量问题。二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就是常见多发病,是指施工过成中往往由于疏于管理而难以彻底根治的工程质量问题。•质量通病会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使用功能造成很大隐患,严重者可能给业主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但只要加强施工管理,质量通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1)砌筑工程•1)砌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差•2)砂浆强度不符•3)组砌方法不符•4)水平或竖直灰缝保满度不合格•5)维护墙体、窗口与墙节点处渗水(2)混凝土工程•1)蜂窝•2)麻面•3)孔洞•4)漏筋•5)缝隙•6)缺棱掉角•7)墙柱底部缺陷(烂根)(3)模板工程•1)梁、板模板质量通病•2)柱模板质量通病•3)墙模板质量通病(4)钢结构工程•1)结构件制孔不准确•2)起拱不准确•3)放样、号料精度不准确•4)运输、堆放时产生变形•5)螺栓连接质量通病•6)拼装与吊装质量通病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1)质量管理是保障•(2)严把材料质量关•(3)施工工艺是关键(1)质量管理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好坏,关键取决于人的因素。质量管理和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活动),它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各环节,质量管理者要形成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其控制按实施者不同,包括三个方面:1)企业内部质保体系。•2)社会监理。•3)政府监督。(2)严把材料质量关•所有进场材料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查和复验,杜绝不合格材料的流入。必要时可对材料生产过成进行抽样。(3)施工工艺是关键•为了预防质量通病,必须对施工过成和施工工艺进行重点控制,并从方案、人员、设备、工艺和环境等多方面采取措施:•1)应编制有针对性、科学、先进、可靠的施工技术方案,并及时进行交底。•2)施工人员应进行岗位培训,特殊工种应具有上岗证。•3)设备质量对工程质量也有较大的影响,对设备应及时进行校核和检修。•4)严格按操作规程和工法进行施工是保证工程质量、预防质量通病的关键。•5)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大,特别是自然条件,应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第二节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一、施工质量问题的分析•1.分析步骤•(1)进行细致的现场调查研究,观察记录全部实况,充分了解与掌握引发质量问题的现象和特征。•(2)收集调查与质量问题有关的全部设计和施工资料,分析摸清工程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及面临的各种条件和情况。•(3)找出可能产生质量问题的所有因素。•(4)分析、比较和判断,找出最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5)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或模拟试验予以论证确认。2.分析方法•一般采用逻辑推理法:•(1)确定质量问题的初始点,即所谓原点,它是一系列独立原因集合起来形成的爆发点。因其反映出质量问题的直接原因,在分析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2)围绕原点对现场各种现象和特征进行分析,区别导致同类质量问题的不同原因.逐步揭示质量问题萌生、发展和最终形成的过程。••(3)综合考虑原因复杂性,确定诱发质量问题的起源点即真正原因。工程质量问题原因分析是对一堆模糊不清的事物和现象客观属性和联系的反映,其结果不单是简单的信息描述,而是逻辑推理的产物。3、施工质量问题分析案例•【案例1】某三层砖混结构,呈“T形布局,其①~②轴建于湖岸长6m,③~⑩轴采用砖柱支撑建于湖滨中,共长30mo基础砖柱高5.3~7.2m,以地形定柱的高度,设计用MU10的砖和Ml0的混合砂浆砌筑,上部三层楼房全部由20根砖柱支撑,房屋待正式竣工时坍塌于湖中,倒塌前整个结构无任何预兆,造成在该建筑内施工的工人死亡及重伤30人的质量事故。•分析:经事故现场勘察,分析发生该建筑倒塌质量事故的原因是:•(1)设计差错:•①结构不合理,该结构为横墙承重,上部三层承重横墙刚度较大,下部为两根独立砖柱支撑,刚度悬殊大;•②以地形定柱子高度,长度差异大,压缩变形、沉降变形严重不均。独立柱协调能力小,抗水平力弱;•③材料选用不合理。用MU10的砖和Ml0的混合砂浆砌筑水下结构物,混合砂浆在水中强度降低.致使砖砌体承载力严重不足。这是造成该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④不进行地质勘察,盲目自定地基承载力。••(2)施工管理混乱:•①材料不检测,砂浆、砖和混凝土均无试验。•②砖柱采用包心砌法致使设计强度严重降低。•③隐蔽工程无验收记录。•【案例2】某工程建筑面积78000II12,现浇剪力墙结构,地下3层,地上30层。基础埋深14.4m,基础底板厚3m,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P12底板钢筋施工时,施工单位征得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后,将板厚1.5m处的HRB335级直径16mm的钢筋,用HPB235级直径10mm的钢筋进行代换。•施工单位选定了某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由该站为其制定了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案。该方案采用溜槽施工,分两层浇筑,每层厚度1.5m。•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当地最高大气温度38℃,混凝土最高入模温度40℃。•浇筑完成的第16h采用覆盖一层塑料膜、一层保温岩棉方式进行养护,养护时间7d。•测温记录显示: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75℃,其表面最高温度45℃。•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底板表面混凝土有裂缝,经钻芯取样检查,取样样品均有贯通裂缝。•上述哪些做法不妥,造成质量问题:•分析:•(l)该基础底板钢筋代换不合理。•因为钢筋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对于底板这种重要受力构件,不宜用HPB235代换HRB335钢筋。•(2)由商品混凝土供应站编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不合理。•因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应施工单位编制.混凝土搅拌站应根据现场提出的技术要求做好混凝土试配:•(3)本工程基础底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1、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过高。•2)混凝土浇筑后未在12h内进行覆盖,且养护天数远远不够。•3)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高,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产生裂缝。•【案例3】某高层住宅楼建筑面积约27000m2,两座塔楼建筑平面呈飞机状,地上25层,总高度72m,地下室1层,为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厚400~250mm,该工程在首层剪力墙放线时发现墙体钢筋大尺寸错位,错位率约80%,最大钢筋错位值达120mm。•分析:造成剪力墙钢筋大错位的原因是:•(1)首层剪力墙墙体放线错误。•(2)首层与地下室剪力墙墙体轴线互相错位。•(3)模板安装垂直度有偏差,钢筋随模板倾斜而走位。•(4)模板支撑不当,平面外刚度小,泵送混凝土时泵管产生巨大的摩擦推力和浇捣混凝土时巨大的侧压力使墙体模板平面处变形,上部偏移倾斜,钢筋随之错位。•故主要原因是施工水平差,模板施工方案不合理,施工管理不到位,工序检验不到位。4质量问题技术处理方案的确定方法•制定工程质量问题技术处理方案,其目的是消除质量隐患,以达到建筑物的安全可靠和正常使用各项功能及寿命要求,并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其一般处理原则是:•正确正确确定问题性质,是表面性还是实质性、是结构性还是一般性;•正确确定处理范围,包括直接发生部位和相邻影响作用范围;•其处理基本要求是:•满足设计要求和用户期望;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技术上可行,经济合理原则。•(1)、确定质量问题技术处理方案的一般方法(2)、确定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的辅助方法(1)确定质量问题技术处理方案的一般方法•1)修补处理。•这是最常用的一类处理方案。通常当工程的某个检验批、分项或分部的质量虽未达到相关的规范、标准或设计要求,存在一定缺陷,但通过修补或更换器具、设备后还可达到要求的标准,又不影响使用功能和外观要求时可以进行修补处理。•如对混凝土构件表面裂缝以及不影响使用和外观的表面的蜂窝、麻面进行剔凿、抹灰等表面封闭处理;对梁、柱等构件的复位纠偏;因材料强度不足需要结构补强等。•需要指出的是,对较严重的质量问题,可能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必须按一定的技术方案进行加固补强处理,这样往往会造成一些永久性缺陷,如改变结构外形尺寸,影响一些次要的使用功能等。(2)返工处理•当某些严重质量事故对结构的使用和安全构成重大影响,且又无法通过修补处理时,可对检验批、分项、分部甚至整个工程返工处理。•例如预应力构件的预应力严重偏差,影响结构安全;构件定位偏离过大不能满足正常使用等。•有的工程,存在严重质量缺陷,若采用加固补强的处理费用比原工程造价还高,也应进行整体拆除,全面返工。3)不做处理•某些工程由于某些方面的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要求和标准构成了质量事故。但经过分析、论证、法定检测单位鉴定和设计单位验算,认定可不做专门处理。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①、不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例如,有的建筑物出现放线定位偏差,且严重超过规范标准规定,若要纠正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若经过分析、论证其偏差不影响生产工艺和正常使用,在外观上也无明显景响,可不做处理。例如,混凝土墙表面轻微麻面,可通过后续抹灰、喷涂或刷白等工序弥补,也可不做专门处理。②有些质量问题,经过后续工序可以弥补。③经法定检测单位鉴定合格:•例如,某检验批混凝土试块强度值不满足规范要求,强度不足,在法定检测单位,对混凝土实体采用非破损检验等方法测定其实际强度已达规范允许和设计要求值时,可不做处理。•对经检测未达要求值,但相差不多,经分析论证,只要使用前经再次检测达到设计强度,也可不作处理,但应严格控制施工荷载。•④出现的质量事故,经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设计单位核算,仍能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可不做处理。•例如,某一结构构件截面尺寸不足,或材料强度不足,影响结构承载力,但经按实际检测所得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复核验算,尚能满足设计的承载力,可不进行专门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实际上是挖掘了设计潜力,故需特别慎重,准确核算。(2).确定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的辅助方法•某些较为复杂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