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标要求1、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1978-2007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华国锋思考:“两个凡是”的实质是什么?继续推行这一思想会有什么影响?1、背景:两个凡是思想路线2、主要决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停止…方针,把党、国工作重点转移到?以…为中心,改革开放。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由内容可知。3、意义二、经济体制改革前提内容目的实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解放发展生产力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一)原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假使你是一名改革的策划者,你认为当时经济体制的改革应该首先从农村开始,还是从城市开始?请说出你的理由?P57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业不发展,农村就不会稳定,社会也不会安定。(无农不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现实原因(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1、原因现实原因当时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体制,它的主要特征是“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规模大,一般一乡一社,有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所谓公就是公有化程度高,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办食堂,吃饭不要钱)。公社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极大的破坏。到1978年仍有2亿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从材料中,你可以看出人民公社体制在经营管理和分配制度存在哪些弊端?历史原因经营管理:高度集中统一;分配:过于平均抉择——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如村干部坐牢杀头,其他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1978年安徽、四川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向全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安徽凤阳农民陈立章包干一年后收入一万元经营方式的改变行政机构的改变为了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1980年,四川首先在广汉县进行了人民公社政社分开、恢复乡政府的改革试点。图为取消人民公社后全国最早建立的四川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2、经过1978年在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向全国推广,逐步形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行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成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生产的东西:“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深化:1983年撤销,建立;撤销,建立。3、意义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农业得到发展;促进城市改革。1、原因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自主权)。(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后)计划经济使企业失去活力项目改革前改革措施管理体制所有制分配制度高度集中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平均主义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内容(P55)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发展,效益显著提高2004年中国(包括香港、台湾)共有16家公司入选《财富》杂志排出的全球500强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三)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意义1、调动了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2、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国民经济国际地位生活水平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物质条件)必要性:单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商品供应的不足可能性: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1989年前后,改革面临复杂的国内外斗争(P56)2、建立过程1992年1993年1997年目前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3、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巨大意义推动了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分配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宏观调控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对于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材料一:“又出新车了!”“又有车降价啦!”这是近来人们在媒体上见得最多的一类消息。进入2003年,市场价格下降和企业新车下线就出现了多米骨牌效应:有十多款轿车宣布降价,另外有索纳塔等多款新车下线。表面上看,这是企业的自发行为,但是都与一只看不见手息息相关。材料二:电子打火机的生产,最初几百元一只,导致几百家企业一哄而上,走私也很猖狂。随着生产数量的增加,价格逐渐下跌至1-2元,高档的也不过几十元,很多企业因而破产,然而打火机质量却直线上升。思考:1、材料一中所说的“看不见的手”是指什么?2、为了充分发挥这只手的作用,党在1992年作出了什么样的战略决策?思考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资源配置方式行政手段配置市场配置两种经济体制的根本不同(资源配置方式)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于“一五计划”末期,随着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逐渐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⑵基本特征:高度集中统一,国家以行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⑶积极作用:在共和国早期,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国家重点建设,促进“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保证市场稳定和人民的基本需求,发挥过重要作用。⑷消极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种商品的生产计划和销售价格都由中央统一制定,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商品供应严重不足,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计划经济体制⑴建立:基本特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推动资源的流动与分配。积极作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提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作用:市场不是万能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建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市场经济体制会议名称召开时间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八七会议1927年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遵义会议1935年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不正确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出党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归纳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八七会议、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领导核心形成标志思想成果第一代毛泽东1945年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第二代邓小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第三代江泽民1992年十四大三个代表思想归纳党在历史上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形成第一,遵义会议是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它结束了王明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路线、组织路线和军事路线,在中国革命的危机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它全面纠正了自1957年以来党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发生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恢复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第二,遵义会议上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比较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遵义会议的相同之处?巨变结果任务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维护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归纳近代史上三次历史性的巨变巩固练习1.首先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省份是A安徽、四川B安徽、江西()C福建、四川D安徽、广西2.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正确的()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D.是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3.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包括()①政社合一,经营管理高度集中②分配中实行平均主义③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④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ABA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不包括()A.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B.有利于解放生产力C.分配上克服了平均主义D.从根本上改变了所有制形式5.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A.解放社会生产力B.增强农村和城市的经济活力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D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