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2015—2016学年第1学期研究生《语篇分析》课程论文2016.02姓名张友霞性别女开课学院外国语学院班级英研015任课老师赵宏学号Y30150112成绩论文题目:丘吉尔二战演讲的及物性特征—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教师评语:教师签字:年月日1丘吉尔二战演讲的及物性特征—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摘要:“演讲”又称“演说”指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辅以一定的体态语言针对某个具体的问题表达自己鲜明完整的观点或主张、阐述事理抒发感情。政治演讲往往影响广泛意义重大,因此备受人们关注。丘吉尔在二战期间有过多次的著名演讲,其演讲在遣词造句等当面都赋有很多鲜明的特征,在表达其政治意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以系统功能法中概念功能中的“及物性”为理论框架,辅以语料库的方法,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分析其及物性特征,并进一步探讨及物性特征与作者的创作意图与主题的选择之间的联系,把握政治演讲的特点,提高读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关键词:丘吉尔;二战;及物性;创作意图;主题AnAnalysisofChurch’sSpeechesofWWⅡ-AStudyBasedonCorpusZhangYouxiaAbstract:“speech”isalsocalledthe“lecture”,whichreferstothespokenlanguageasthemainmeans,supplementedbyacertainbodylanguagetoexpressoneselfforaspecificproblemintheformofshowingcompleteviews,opinionsandfeelings.Politicalspeechestendtobeofgreatsignificance,sotheyeasilydrawpeople'sattention.WinstonChurchillhadseveralfamousspeechesduringthesecondworldwar,hisspeechespossessmanydistinctivecharacteristicsinwordsandphrases,whichplaysanimportantroleinexpressingthepoliticalintention.Thisthesiswillbeintheframeworkof“transitivity”inthetheoryoffunctionalgrammarsupplementedbycorpusmethod,toanalyzethecharacteristicsof“transitivity”fromtheperspectiveofmacroandmicroanalysis,thuswecanfurtherdiscusstherelationshipbetween“transitivity”andtheintentionandthemechoiceoftheproducer.Inthisway,wecanalsograspthefeaturesofpoliticalspeechesandimprovereaders’criticalthinkingability.Keywords:Church;WWⅡ;transitivity;intention;theme一、引言目前以“演讲”为语料的研究很多,尤其是近几年来对于中外国家领导人就职演讲所做的研究颇多。相比之下,对于丘吉尔二战期间所做的研究就显得甚少。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大都侧重其二战演讲中的某一篇,尤其以“希特勒入侵俄国”与“热血,汗水,眼泪”这两篇居多。且大多数研究都是针对其某一篇从系统功能角度、元功能角度、人际意义、文体学等宏观角度进行分析,如王馥兰(2010)张颖惠(2014)分别从人际意义和系统功能法角度对这两篇进行了分析。在以往研究中,结合语料库的方法更是甚少。只有孙毅与陈朗(2007)是以丘吉尔二战诸多演讲为语料并且结合语料库的方法,对其演讲中的隐喻机制进行了研究。本文试图在阐释韩礼德系统功能的“及物性”理论基础上,通过在政治演说中代表事件的“过程”和它的社会“参与者”(朱永生,2004),根据演讲词的语言特征,借助语料库的相关软件,统计各类及物性过程运用情况,分析演说词中的及物性过程,探讨及物性特征与作者表达2自己的意图和主题的选择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旨在揭示某些高频使用的及物性过程与作者意图的创作与主题选择之间的关系。二、及物性理论概述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它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功能(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2005)韩礼德把语言的元功能(meta-function)分为三种:概念功能(ideational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function)。其中概念功能是指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加以表达的功能,也就是反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所牵涉的人和物以及与之有关的时间、地点等环境因素。(朱永生,2001)及物性是这一功能下的一个重要理论。及物性(transitivity)是表现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及物性包含“过程”(process)、“参与者”(participant)和“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element)三大语义范畴,其中“过程”是核心。及物性系统包括物质(material)、心理(mental)、关系(relational)、言语(verbal)、行为(behavioral)、存在(existential)六大过程(见表1)。在及物性系统中有意义的语法单位是小句(clause)。它表示事物的过程:正在发生的事,正在做的事,感觉,状态等(张德禄,1998)1、物质过程-做某件事的过程,通常由一个动态动词,一个动作者(逻辑主语)和动作的目标(逻辑宾语)来表示。如Hebrokethewindowyesterday.2、心理过程-感知的过程,表示感觉、反应和认识心理等活动,牵涉到两个参加者,感觉者和被感知的对象。如Ilikemusic.3、关系过程-事物之间相关关系的过程,分为归属与识别两类。前者是指某个实词具有何种属性,或者归于何种属性。如Heiswise.后者表示两个实词的统一性,如TheleaderisTom.可进一步分为内包式,环境式与所有式。4、行为过程-诸如呼吸、咳嗽、叹息、做梦,苦笑等生理过程与心理过程,类似心理过程,但一般只有一个参与者。如Hecriedloudly.5、言语过程-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一般涉及“讲话者”“参与者”与“讲话内容”。如Marytoldhimthatshepassedalltheexam.6、存在过程-表示有某事物存在或有某事发生的的过程。在任何的存在过程中都必须有一个存在物。如Thereisanewofficebuildingattheendoftheroad.见表1过程(process)参与者(participant)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elements)物质过程(materialprocess)动作者(actor),目标(goal)时间(time)空间(space)3三、及物性功能与其在演讲中的意义及物性系统是英语中表现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作用在于把人们在世界中所见所闻,所做所为分成若干过程,并说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与者”与“环境成分”(朱永生2004)。及物性分析的目的是分析语篇的经验意义,通过分析过程,参与者的类型,来发现语篇所表达的主要内容‘(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1989)其作为文体分析的重要方法,最适合于分析那些描写冲突势力之间对立关系的语言(刘世生,1997)并且也为语篇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人们透过语篇的表面形式而探幽背后所隐藏的信息(司显柱、方草,2010)。物质过程主要用来叙述外界所发生的一切已经发生的、正在进行的和即将发生的,一般不涉及个人的情感、好恶等主观因素。因此物质过程表达对客观世界和现实的看法,演讲者如果大量选择使用物质过程,能体现话语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提高其可信度和说服力,说服听众相信演讲内容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并听从他的号召。关系过程指的是反映事物之间处于何种关系的过程,及物性系统中的关系过程是进行评价或判断最直接的方式”(Hodge&Kress,1979:113)能够表达某种观点或态度,不仅符合语场的需要,也符合社论功能语旨的需要,即对事件进行评论。(Halliday&Matthiessen,2008)。心理过程在演讲中能够表达演讲者的希望与决心,并且让听众自己去感觉认知,达到煽情的目的,来获得听众的赞同和支持,相信演讲者的决策是正确的。言语过程交流信息的过程,在演讲中能够体现演讲者说话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一般在演讲中涉及的行为过程与存在过程比较少,在本文研究中对这两类过程不做讨论。四、分析方法与结果讨论方式(manner)程度(extent)比较(comparison)伴随(accompaniment)因果(cause)身份(role)心理过程(mentalprocess)感觉者(sensor),现象(phenomenon)关系过程(relationalprocess)载体(carrier),属性(attribute)被识别者(identified),识别者(identifier)被占有者(possessed),占有者(possessor)言语过程(verbalprocess)说话者(speaker),说话内容(verbiage)受话者(receiver)行为过程(behaviorprocess)行为者(behaver)存在过程(existentialprocess)存在物(existent)41、分析方法选取丘吉尔二战5篇演讲自建语料库,总形符数为9013.(受客观原因限制,本文语料较少,是不足之处)采用CLAWS软件对语料中所有的单词进行编码,将编码好的语料放进Antcoc软件,利用其Concordance功能,找出所有动词,并对其按照及物性动词的六种过程进行分类,并进行分析。统计这六类过程的运用情况与分布模式,以当时的政治环境为背景,从宏观上观察哪类过程比较凸显,根据其在演讲中的功能,对此作出解释。2、分析结果与讨论语篇中一共使用了1642个动词,其中表示物质过程的动词有976个,约占59.4%;表示行李过程的动词有305个,约占18.6%;表示关系过程的动词有340个,约占20.7%;表示言语过程的动词有18个,约占1.1%;表示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的动词各占0.1%。(见表2)表2过程动词与数量比过程(process)数量(participant)百分比(percentage)物质过程976≈59.4%心理过程305≈18.6%关系过程340≈20.7%言语过程18≈1.1%行为过程2≈0.1%存在过程2≈0.1%总计1642≈100结果讨论从图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表示物质物质过程的词尤为凸显,物质过程表达了对客观世界和现实的看法,因而是最好的选择。物质过程的选择以及其中各成分的安排与语言选择,动作的发出者与承担者的选择,都体现了演讲者的演讲目的与意识形态。物质过程主要用来叙述外界所发生的一切已经发生的、正在进行的和即将发生的,一般不涉及个人的情感、好恶等主观因素。二战演讲中,丘吉尔大量使用表示物质过程体现了他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演讲的客观性,真实性与实时性,能够提高演讲对观众的说服力和演讲的可信度。下面以《热血,汗水与泪水》为例做进一步分析。1)Ihavealreadycompletedthemostimportantpartofthistask.Awarcabinethasbeenformedoffivemembers,representing,withtheLabor,OppositionandLiberals,theunityoft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