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鲁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一、作者简介二、写作背景《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十篇。最初发表时名为《旧事重提》。当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在这样的处境中鲁迅曾说:“这时我不愿意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里出土了。”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形象意义】鼠:弱小者的象征。猫:资产阶级文人,暴虐者。【主题思想】尖锐而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对弱小者要同情,对暴虐者要憎恨并要抗争。三、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狗•猫•鼠》【长妈妈人物评价】有点粗俗、迷信、守旧,但却善良、热心、忠厚、真诚。【抒发情感】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怀念、感激、祝福、祈祷之情。《阿长与〈山海经〉》【经典情节】卧冰求鲤、郭巨埋儿、老莱娱亲【主题思想】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严厉地批判了封建复古主义的倒行逆施。【内容理解▪“既高兴又扫兴”】1.高兴:①鬼少人多;②归我一人独有;③那里面的故事似乎准确无误;④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一段的事迹。2.扫兴:知道孝道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二十四孝图》【父亲人物评价】刻板、严格、权威【主题思想】指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五猖会》【主题思想】①具有人情味的鬼。作者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②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揭示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丑恶现象。③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讽刺。《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寿镜吾人物评价】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是鲁迅颇为敬畏之人。【阅读启示】教育应当充分兼顾儿童的天性,让儿童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应该让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主题思想】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艺术手法】反讽《父亲的病》【衍太太人物评价】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相关情节】在父亲临死时怂恿我一直呼唤父亲;鼓励小孩子吃冰;鼓励小孩子打旋;怂恿孩子看下流书籍;怂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还散布流言。《琐记》《藤野先生》【藤野先生人物评价】为人正直,治学严谨,不拘小节,没有民族歧视。【主题思想】①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②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范爱农》【范爱农人物评价】外表冷漠,对事物有自己的认识;内心热情,对师友,对知己有极深的感情,对革命极大热情;但也有失利后的苦闷;【内容理解▪两次摇头】第一次:因为关吏从范爱农一行人的行李中翻出绣花弓鞋,有损国体。第二次:因为让座“雍容揖让”“分出尊卑”,显得封建。【主要情节】同乡会争执、故乡重逢、学校共事、惊闻噩耗批判了封建礼教对儿童天性的压抑。四、关键事件父亲逼我背书范爱农阻止发电报言语显得古怪而不近人情,是经历了种种复杂后的无奈和清醒。五、艺术特色1.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令人神往。书中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如长妈妈的淳朴、藤野先生的亲切、范爱农的孤傲,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杂文笔法。在对往事深情回忆时,鲁迅也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如《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极像“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3、擅长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如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鲁迅既写出了无常富有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4、巧用对比和反语的手法。①在《五猖会》中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②在《无常》中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③在《狗•猫•鼠》中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鲜明的对比。1、《父亲的病》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2、鲁迅的《二十四孝图》一文,对古时的所谓“孝”持有怎样的态度?3、鲁迅写《无常》是为了表达什么思想?作者回忆儿时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是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揭示其虚伪和残酷。讽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不得恶报,所谓的“正人君子”根本不是公正的代表。4、我所收得的最先的图画本子《二十四孝图》的来历是:5、我得到《二十四孝图》为什么既高兴又扫兴?6、《父亲的病》中屡次提及庸医误人的种种荒诞行为,试举一例:7、《五猖会》中回忆童年往事,含蓄地表达了对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的无奈与厌烦,这件事是:一位长辈的赠品。高兴的是:①鬼少人多②归我一人独有③那里面的故事似乎准确无误④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的讲出一段的事迹;扫兴的是: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如陈莲河用药中要求“蟋蟀一对”,且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等。当作者兴高采烈地计划前往看五猖会时,却突然被父亲叫住要求他背书。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1.选文节选自鲁迅的散文集中的《狗•猫•鼠》。2.作者在文中写“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3.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狗猫鼠》中针对“”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流言,表述了对猫的“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嚎叫”、时而“一幅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朝花夕拾》目的是将“正人君子们”与“虫蛆和鸷禽猛兽”作对比,将“正人君子们”虚伪、丑恶的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作者是对“正人君子们”辛辣的嘲骂,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正人君子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趁了航船进城来。他又告诉我现在爱喝酒,于是我们便喝酒。从此他每一进城,必定来访我,非常相熟了。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1.这段短文出自《朝花夕拾》的哪篇文章?请再写出其中两篇的篇名。2.根据全文内容,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全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鲁迅傲岸耿介、憎恶分明、坦荡率真、意气用事、外冷内热文章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范爱农的同情和悼念。《五猖会》阅读题1.从全文看,作者心情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句中的“谨肃”“蹊跷”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工人的脸色忽然变“谨肃”了?这说明了什么?3.“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太阳也生得更高了”两句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文末两段写大家高兴,而“我”却觉得“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这里用了怎样的手法?反映了什么?从急切、兴奋,变为扫兴而痛苦恭敬严肃;奇怪。因为父亲就站在“我”背后。说明了父亲的严厉,家人、工人都怕他。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内心的焦急。对比;含蓄地反映了父亲的严厉对“我”心灵上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