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文章,是胡适自传的一个章节。作者以朴实、深沉的笔调描述了一位坚韧、宽厚、慈爱、严厉的母亲,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一生深远的影响。学习本文,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自传的语体特点,学习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把握人物形象;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母爱,理解亲情,是一篇文学性与思想性俱佳的名作。【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所以本文多角度选取典型材料的写法及语言特点,学生应该把握的很好。但初三孩子,处于叛逆期,往往忽视亲情,不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因此学习本文,应该在情感方面下功夫,引导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感受母爱,理解亲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选取多个典型材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把握人物形象。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品味传记语言的特点,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解亲情,回报亲情。【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习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把握人物形象。2、品味语言,理解作者的情感。难点:感受母爱,理解亲情。【教学策略】1、采用朗读法,在反复朗读中让学生品味语言,感受母爱;2、采用合作探究法,让学生深入文本,把握母亲的形象和作者的情感;3、采用创设情境法,引导学生理解亲情,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1、教师导语:母爱,是遮雨的伞,是滴落的泪,是甜蜜的吻,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都无法回报的恩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胡适的《我的母亲》。(提示:教师激情导入,同时PPT展示有关母爱的优美图片、诗句,并配乐《烛光里的妈妈》。)2、简介作者胡适,体裁传记。(PPT展示)(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的情感先进入课堂,有利于理解文本。)二、读母爱——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①画出生字、词语。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2、正音并解词:(PPT展示)穈mén庶shù祖母文绉绉zhōu眼翳yì3、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写了母亲对我的管束,处理家庭矛盾的忍让,对待他人的侮辱,对我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三、说母爱——理解内容1、通读课文,思考问题:(PPT展示)①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见板书)②作者主要写母亲是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的训导,还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衬托)(提示:学生先自主思考,在书上圈画,再小组探究,最后全班交流)(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要让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再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合作精神。)2、精读课文,理解人物:①文中哪些句子,直接写了母亲的为人?在文中有何作用?(过渡)②除了这几句,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出母亲的性格?(请用“我从——中,看到——的母亲”的句式来回答。)③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母亲的形象: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要求严格,他慈爱,气量大,事事忍让,待人仁慈温和,从没一句伤人感情的话。写法(通过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形象)(PPT展示,胡适母亲----冯顺弟的图片及一生悲惨的经历。她,23岁守寡,守了23年,受尽人生的痛苦和折磨。亲人相继去世,胡适是她唯一的希望,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心血用在胡适的培养上。胡适3岁时,母亲教他识字上千,6岁时,送他去私塾念书,以优厚学费嘱托先生讲书“每读一字讲一字”,13岁送他去上海求学,19岁送他去美留学。她忍受一切,处处为儿子设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的母亲。)④文章一到三段,写我的读书生活,与母亲无关,可以删去吗,为什么?⑤作者对母亲是怎样的情感?(从原文中找出句子,并品味母亲对作者极大极深的影响。)(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自主学习为主,理解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深厚的感情。教师适当引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突破教学重点1)四、品母爱——赏析语言1、请学生自选喜欢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并品析重点词语的妙处。2、教师出示例句,请学生反复朗读,品味语言的分寸。(PPT展示,见课后习题二)(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以朗读为主,品味语言特点,体会作者对母亲深厚的感情。突破教学重点2。)五、诉真情——拓展迁移1、母爱是伟大的、是神奇的,让我们一起欣赏母爱的力量。(PPT展示:①袋鼠妈妈爱孩子②地震中的妈妈③战争中的妈妈)2、母爱是泉,母亲就是源,无论你奔腾到哪里,身上流淌的依然是源头之水。你长这么大,母亲为你做的事,有哪些你忘不了,讲给大家听听。3、我们羡慕胡适有这样的母亲,对他严格管束,才使他功成业就,那么你母亲是怎样管教你的,结合自己的现实畅所欲言。(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创设情境,让母爱的力量打动学生,并让学生由文本走向生活,是文本与精神的对话,使他们理解母亲的慈爱与严厉,懂得回报亲情。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突破教学难点,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六、悟亲情——结束全文1、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得到了什么启示?(引导学生从知识、情感等方面来谈。)(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要引导学生养成总结和反思的习惯。)2、教师结束语:也许我们的母亲不像科学家那样知识渊博,也不像明星那样光彩夺目,但母亲给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哺育成人,母爱如天大,同时又那么渺小,小的只能在我们心里。同学们,让我们用心爱我们的妈妈吧!(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七、作业设计1、必做题: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150字左右)(设计意图:《课标》告诉我们“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语文,运用语文规律”。这一作业的目的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既训练了写作能力,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2、选做题:收集、整理有关母爱的诗句。(设计意图:《课标》告诉我们“要注重积累、感悟、运用”,“要通过语文课程,感受博大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这个作业既让学生积累诗词,丰富底蕴,又能加深对母爱的理解。)八、板书设计我的母亲胡适1责罚我——严厉2舔病眼——慈爱深远的影响我感谢3忍二嫂——仁慈、温和、忍让4责五叔——刚气教学设计评价:本设计以母爱为线贯穿始终,遵从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先整体感知,再局部探究,由事识人。“读母爱、说母爱、品母爱、诉真情”环环相扣,由表入理,紧扣知识与能力目标。设计者对课堂环节的设计意图、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课中引导都有比较明确的交代,整个教学设计的环节推进和课堂预期都明晰可见。作为限时设计,实属不易,体现出设计者扎实的基本功和对文本较高的掌控力。有两处设计还有不太到位的地方:一、“品母爱”环节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不够。品味重点词语妙处和反复朗读品味语言,教师应该对品味的角度和方法以及读的技巧加以指点,使学生的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提升。二、作业设计的针对性还略显不足。“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的作业虽然注重了对学生运用能力的训练,但是只关注情感,忽视了教学重点和能力的训练。如果从“学习本文选取多个典型材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把握人物形象。”这一目标出发,对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方式都提出具体的要求,效果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