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历史文化概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宜兴历史文化概述宜兴别名阳羡、荆溪。地处江苏省最南端,位于沪、宁、杭“金三角”的中心,地理坐标是:北纬31°07′~31°37′,东经119°31′~120°03′。宜兴东濒太湖,地势平坦,河流众多,沿湖地带碧波万顷,风景优美;北部和西北部两面多为平原,水系发达,土地肥沃;南部和西南部则属丘陵山地,群峰叠翠,竹树摇曳,溶洞棋布,景色怡人,素有“水乡、竹海、茶洲、洞天”之美誉,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享誉中外的“陶都”,相继被评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市(县)”、“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一、宜兴历史文化概况(一)历史沿革在宜兴湖洑镇灵谷洞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表明,早在一万年前,就有宜兴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生活。7000年前左右,宜兴地区原始农业和手工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并创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骆驼墩类型文化”。5000年前,以制玉和原始宗教为特征的良渚文化在本地获得了较大发展。商代时期,以几何印纹陶和原始青瓷为代表的“广富林文化”在此流传。西周时代至春秋末期,本区被纳入吴国范围。周元王四年(公2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出兵灭吴,宜兴改属越国,周显王三十年(公元前355年),楚国兴兵灭越,宜兴改属楚国。秦统一中国后推广郡县制,公元前221年,宜兴正式立县,定名为阳羡县。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阳羡县令尹灵常因功于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被封为阳羡侯,阳羡县改称为阳羡侯国,至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复称阳羡县。东汉汉顺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阳羡县城一度南迁荆南山下(今铜官山风景区附近)。六朝时期(东吴—南朝,公元222—589年)是宜兴历史上发展较快的重要时期。孙吴赤乌六年(公元243年)在荆溪河(今蛟河)畔重建阳羡县城,从此奠定了后来宜兴县城的空间位置和发展格局。西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阳羡人周玘(周处之子)三兴“义兵”,平定叛乱,因功封威武将军、吴兴太守、乌程侯,朝廷又特为之设“义兴郡”,郡治在原阳羡县城,下辖义乡、国山、临津、阳羡、平陵、永世六县,到南朝刘宋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又增置绥安县归义兴郡管辖,至此,宜兴达到了历史上行政管辖范围最为广大的时期,地跨今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约包括今江苏常州、无锡、浙江湖州、安徽宣城等部分地区)。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撤义兴郡,将阳羡、国山、临津三县合并为义兴县。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义兴县被分置为阳羡、3临津二县,并在此置鹅州,县城改为州府,至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鹅州又改称南兴州,次年撤州复称义兴县。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因避太宗名讳,改义兴县为宜兴县。南宋恭帝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宜兴一度改称南兴军。元代,宜兴县几度改设州府,直至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复改宜兴县。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析宜兴县为宜兴、荆溪二县。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两县重新合并为宜兴县。1949年4月,宜兴县属华东军政委员会苏南行政公署政区,此后,宜兴曾改属苏州、镇江、常州专区,1983年起属于无锡市,1988年1月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宜兴撤县建市。宜兴分宜城、丁蜀两个城区,目前城区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50万。丁蜀城区历史上隶属宜兴管辖,明清丁山、汤渡、蜀山等地制陶业发展迅速而“山村宛然都会”,双城雏形始现;民国初年,废荆溪并入宜兴;近代及建国后,因其陶瓷工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陶都”,宜兴的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双城”格局基本形成;1988年宜兴撤县设市,丁蜀正式纳入城区范围。2003年宜兴市编制新一轮总体规划中,初步提出了修复和保护城区黄龙山、青龙山、蜀山等山体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传统的陶瓷和古镇文化,形成具有陶都特色的空间肌理与结构。(二)城址变迁4宜兴立县于公元前221年,时名阳羡县。最初的宜兴县城在今宜城土城新村一带,因该城正对西氿虾笼泾,故当时又称“虾虎城”。大约在汉代,县城移至今宜城蛟河之北。到三国东吴赤乌六年(公元243年)始正式建造阳羡城垣,前临荆溪(即蛟河),东、西、北为城濠,城周长仅一里九十步,城垣高一丈二尺,设南、北两座城门,南称“南兴门”,北称“庆源门”。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立义兴郡,郡治设原阳羡县城,而移阳羡县治于君山下。隋废义兴郡后,阳羡县治回复旧城,县名也改称“义兴县”(公元589年)。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改筑并扩大宜兴县城,城周垣达到九里三十步,垣高二丈五尺,设五座城门,南、西、北各一座,东面有一座主城门和一座小东门,彻底改变了一千多年来宜兴城局限在蛟河之北和现太滆河之间狭小的平面布局和规模。此后,县城一举跨过蛟河,向南推进到现南虹河稍北一线,东、西两面则分别接近东氿和团氿,而蛟河也由明以前的县城南护城河和东西交通干线一变而成为横贯城中的重要水道,城之南北纵轴则由原先的旧城南门南兴门到长桥一线继续向南延伸,直达新大城南门“荆溪门”处。当时,城区还有一条由北向南的河道,称玉带河,它北接城北护城河和北水关,从北门西侧入城,进城后向东折,再南下入蛟河。为了保证入城水道的安全和通畅,在玉带河北端和蛟河东、西两端入城处均建有“水关”。宜兴旧城的5格局至今仍大体得以保留,其北至原城北护城河太滆河一线,南到南虹河之北,东在东仓桥河一线,西至团氿东。旧城区的纵、横轴线依旧保存,许多街巷如通贞观路、茶局巷、大人巷、东(撒)珠巷、西(撒)珠巷等地名、走向、位置都未变化。丁蜀城区本是宜兴老城南郊的陶业重镇,主要由丁山、蜀山、汤渡等地区组成。城区依丁山、蜀山、台山,傍画溪、蠡河,依水筑城,一派水乡风貌,至今其“背山面水、三镇鼎立”的空间格局仍十分明晰。明代以前,丁山、蜀山、汤渡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然村落,此后因陶业生产,三地迅速发展,至清代已“宛然都会”,但直到解放前,丁山、蜀山、汤渡之间在空间上和行政上仍彼此独立,主要通过画溪和白宕河的水路交通相连。1954年,丁山、蜀山、汤渡合并为丁蜀镇,其后丁蜀空间拓展主要表现为陶瓷工业围绕青龙山、黄龙山,沿白宕河、丁山大河、画溪河两岸以及宁杭公路两侧的扩张,基本形成了今日丁蜀城区的格局架构。丁蜀于2001年2月被批准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作为宜兴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丁蜀大量的古代窑址,特别是陶瓷业中心所在的蜀山南街、西街一片以及蜀山大河、画溪等仍完好地保存着,它们也成为凸显宜兴市区历史风貌的重要地段和珍贵实物。(三)历史地位6宜兴自古以来就依靠自身的物质条件并积极吸纳周边地区先进文化而养育出独特而光辉的区域文化。从史前时代起,这里就由于地处太湖西岸及沟通东、西、南、北的区位优势,创造出“骆驼墩类型文化”,它的发现开辟了江南文化之源、太湖西岸文化之源,填补了环太湖西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空白,丰富了马家浜文化类型,重新划分了次文化区域,促进了文化的传递与继承,对更加深入的研究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谱系、源流、共存与交流,研究马家浜文化、跨湖桥遗址、河姆渡文化等文化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史前文化格局提供了新的视角,被评为2002年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首。先秦时期,这里先后有吴、越、楚三种文化交汇,并开始在陶瓷文化方面独树一帜,以至后来在六朝时期成为全国重要的瓷器生产基地之一,历隋、唐、宋、元的工艺探索和不断改进,到明代,终于在坚持“宜兴窑”青瓷烧造传统的基础上,又开创出以红、蓝釉窑变为特色的“欧窑”(一称“宜均”)器和享誉世界的“蜀山窑”紫砂陶器。在一个县域范围内创造出三种窑口的陶瓷文化,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宜兴先民为中国这个世界陶瓷大国确实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从而也为宜兴赢得了“中国陶都”的不朽声誉。据民国21年国际贸易局调查:“宜兴陶器销路之广,几与江西景德镇瓷器并驾齐驱……”。1980年代,宜兴陶瓷产量曾一度位居全国6大陶瓷产区之首,产品远销7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宜兴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唐代是中国茶道文化正式成型的时期,宜兴的“阳羡茶”恰恰在唐代被列为全国一流的“贡茶”,时人誉之为“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宜兴从南朝以后还产生了以梁山伯和祝英台爱情故事为题材的“梁祝文化”,迄今有关梁祝故事的大量遗迹多还保留在宜兴善卷历史文化景观区内,成为海内外研究梁祝文化的重要考察基地。同时,为了进一步保护和利用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宜兴市人民政府还启动了“梁祝故事”和“手工紫砂陶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工程,让宜兴文化遗产进一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四)文物古迹宜兴文物古迹众多,名列全国市(县)前列,堪称文物大市。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7处142个点,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3处8个点,省级文保单位9处18个点,市级文保单位95处116个点,文物控制单位56处。城区全国文保单位2处6个点,省级文保单位6处9个点,市级文保单位49处66个点。包括填补了太湖西部史前考古学文化空白的“骆驼墩”遗址;反映中国古代重视家族礼仪和秉承“敬天法祖”传统思想及文化特征的周王庙;反映古代宗族制度的明代古建筑徐大宗祠(明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四朝元老、官至首辅的徐溥家族宗祠);体现宜兴古代城市沿8河立市、沿河起街、沿河交通特点的石构河岸、河埠;有彰显江南古典园林风格的“瀛园”以及太平天国铺王府、明代建筑吴氏楠木厅、明徐溥故宅“阁老厅”、清代纪念抗清名将卢象升的“忠肃词”;宜兴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小组成立地“补庐”;为纪念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宜兴及蜀山地区活动而初建于明代的东坡书院;反映宜兴陶文化历史和陶瓷烧制技艺的前进龙窑、前墅龙窑、小窑墩等各个历史时期窑址多处。(五)传统街区1.蜀山古南街历史文化街区蜀山古南街历史文化街区地处蜀山南麓,东接东坡书院,西濒蠡河,北通蜀山大桥,与古北街相望。街区总长达千余米,面积约4.6公顷,目前古建筑保存较为完好的地段长370余米,街宽2.4—3.4米,地面全用天然花岗岩条石铺砌,石条路面下为排水道。街两旁的建筑均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房屋大都为明清时期建造,属典型的江南古民居,是江苏省第一批被列为保护对象的古建筑街区。这一街区在明清时期是陶都宜兴最繁华的街区之一,这里近半的居民从事紫砂生产和经营,其住宅后屋为制陶作坊,临街前屋则摆起货架设店营销,主街有多条支巷通向蠡河岸边,而临蠡河一面则由于水道的四通八达因此成为运输船只停泊交易之所,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陶都紫砂街。近现代9的诸多制陶名家特别是紫砂名人的原居地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古南街,如任淦庭、顾景舟、蒋蓉、徐汉棠、徐秀棠、顾绍培等。蜀山历史文化街区保存的不仅是一片街区和若干幢古代建筑,最重要的是它保存了陶都宜兴明清时代以来陶瓷业的整体文化空间和文化形态,有临河建造的古街、前店后坊式的古民居、古码头、古窑场及特立独行的古蜀山、依山而建的东坡书院、娘娘庙等。它是研究、认识、反映千古陶都古代陶瓷业生产、陶瓷文化生存环境及文化积淀过程的重要历史场所,它所拥有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及旅游价值将无法估量。2.葛氏鲍氏聚居地历史文化街区该街区北接陶瓷矿藏丰富的黄龙山、南临的白宕河,自古就是宜兴陶瓷生产的聚集地。规划保护面积3公顷,包括大新厂工业遗迹和葛鲍两家族聚居地。南宋末年,葛、鲍两家从浙江省宁波迁至宜兴并聚居于此从事陶业生产,至清代成为宜兴最大的窑户和商户,产品行销国内外,成为近现代宜兴陶瓷行业的代表人物。1950年代,葛、鲍两家合股在两家居住地中间成立大新陶瓷厂,不仅是当时最大的公私合营企业,而且一直和均陶厂同为丁蜀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最重要的陶瓷企业。2004年后,因规划调整大新厂迁至郊区,但葛鲍两家族聚居地仍10然基本保持原貌,多为清末民初时代的居住建筑。同时大新厂宿舍楼,门楼等及近现代工业遗迹保留完好。3.月城街(东风巷)历史文化街区月城街(东风巷)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宜城城区解放东路之北和东仓桥河之间。原名东仓桥街,为一条明清时代的古街巷。古街区所在为历史上的东域(月)城或域(月)城里,街长约100米,宽2米左右,规划保护面积1.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