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傈僳族风俗习惯”的调查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楚雄师院物电系2010假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于“傈僳族风俗习惯”的调查报告值此假期,借社会实践调查机会,我回到家乡—腾冲对“傈僳族风俗习惯”进行调研。腾冲位于滇西边陲,这里有许多少数名族,傈僳族是其中少数名族之一,以下便是我这个假期对“傈僳族风俗习惯”的调查报告。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等县。人口57.4856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以下便是我从各个方面调查“傈僳族风俗习惯”的具体报告:1、语言、文化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傈僳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创世纪》、《我们的祖先》等神话、传说,是研究傈僳族远古历史的宝贵资料,也是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其诗歌比较讲究韵律节奏和整齐对仗。在一些双关语的诗句中,常巧妙地包含着意境清新的隐喻,这是傈僳族诗歌最突出的特点。傈僳族非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民歌朴素感人,曲调丰富,可分为生产调、逃婚调、打猎调、盖房调、打官司调等10多种,多以叙事诗的形式即兴演唱。传统舞蹈多为集体舞,有模仿动物动作的,也有表现生产生活的。传统乐器有琵琶、口弦、四弦和芦笙等。傈僳族人民使用自然历,借助花开、鸟叫等,把一年分成花开月、鸟叫月、烧山月、饥饿月、采集月、收获月、煮酒月、狩猎月、过年月和盖房月等10个季节月。2、传统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6月)、收获节(10月)、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刀竿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3、衣、食、住、行傈僳族妇女的服饰美丽大方,上穿右衽短衣,下着衣裙,头上戴用红色料珠和贝壳穿成的饰物,颈上佩戴由彩色料珠穿成的项圈;男子一般无领对襟短衫,裤长至膝,外出时,一般佩砍刀,挂箭袋。傈僳族人主食为玉米、荞麦。无论男女均善饮酒。住房有木结构和竹木结构两种。“过溜索”,一直是怒江两岸傈僳族人民传统的交通工具。傈僳族以从事农业为主,种植玉米、水稻、荞麦等。宗教信仰傈僳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有的也信仰基督教、天主教。4、禁忌产妇分娩时,外人不能闯入室内,尤其忌讳持刀箭者闯入;屋内火塘上的三脚架,禁止蹬踏或移动,也不能溅上唾沫和鼻涕,不能用脚代手往三脚架下添柴;忌伤害蜘蛛;丧事期间,死者的亲友和同村人都禁止吃辣椒,否则被认为是对死者不敬。5、服饰傈僳族分布广泛,居住于不同地区的傈僳族服饰亦各有特点。但他们大都喜欢红、黑、白、绿等几种颜色,并以此为基色来配色,缝制衣服。妇女的服装式样,不同地区区别较大,怒江地区妇女穿右衽上衣,麻布长裙,已婚妇女耳戴大铜环,头上佩以珊瑚等饰物,年轻女子则用缀着小白贝的红线系发辫。妇女们还喜欢在胸前佩玛瑙、海贝或银币串,傈僳族称为拉白里底。而居住在泸水一带的妇女则不穿长裙,喜穿长裤,上衣右衽,腰系一小围裙,十分精神。永胜、德宏的傈僳族妇女,服饰色彩极为鲜艳,衣服右衽,裙长及地,衣裙的边角饰有花边,长裙后块以各色布拼成图形,胸和腰都饰有银坠,美观大方。腾冲的傈僳族妇女上着短衫,下穿百褶长裙,短衫仅长到腰际,对襟,平领。最为引人注意的就是怒江州妇女盛行的“欧勒”帽,整个帽子用海贝壳穿缀而成,非常美观,它几乎成了傈僳族妇女的象征。傈僳族男子的服装各地大致一样,都是麻布长衫或短衫,下着长裤,德宏州的傈僳族男子用青布包头,腾冲傈僳族男子往往喜欢在头顶留发一小束。怒江地区傈僳族男子身上喜欢佩带长刀。靠近内地的傈僳族男子服饰接近汉族。(《西南少数民族风俗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傈僳族服装用料过去多是自织麻布,至今许多傈僳族妇女还会织麻布、织花边。现在缝制衣服已改用大机器生产布匹,古朴的传统服装呈现出现代异彩,土布衣物反而成了贵重无比的工艺品。6、住房和交通不同地区的傈僳族的住房建筑形式不尽相同,但以竹篾房、木楞房和土木结构房最为常见。怒江及四川盐边以竹篾房和木楞房为主,丽江德宏西昌以土木结构房为主。怒江两岸斜坡地较多,建竹篾房较为适宜,这种房屋也称“千脚落地”房,即在斜坡上竖几十根木桩,用藤篾条札牢木桩,铺上木板,四周围竹篱笆,上覆茅草或木板。它悬空分上下两层,上层格局一般分为两间,一间客室,设火塘、三角铁,另一间为卧室,不允许外人入内,子女结婚则另盖新居,或将原房屋扩大。兰坪、维西多为木楞房,这种房屋建筑结构简洁牢固,四周皆是粗约20公分的原木,像一个木匣。较大的分两间呈长方形,侧开门,内置火塘,房顶覆盖木板,用石块压住防止风吹滑落。与白、汉、纳西等族杂居的内地傈僳族住土木结构房,木结构土基墙。傈僳族建房必须一日之内完成,所以每户建房几乎是全寨子一齐动手。一般提前几天备好材料,请巫师择一吉日,届时亲朋邻居到场帮忙一气完成。傈僳族居住的地区多为山区半山区,山势陡峭,交通险阻。几个世纪来居住于怒江、丽江地区的傈僳族靠一些简陋的工具,就地取材,开出了村寨联系的简易道路。为战胜怒江澜沧江汹涌江水,沟通两岸往来,他们还创造了溜索,傈僳语称为“娄痕”。溜索分平溜和陡溜两种,溜索的用材是数十根竹篾纽结成拳头粗的溜绳,横悬于大江两岸,平溜基本平直,来往皆可,陡溜是两根溜索高低对倾一往一来。过溜时可以带人也可溜渡货物及牛、马牲畜。在河水较缓的河曲地带,也有用船过渡的交通方式,渡船为独木舟,用粗木剜空制成,大小不等,大可容20人马帮牲畜。村寨往来的山路交通主要是徒步和马帮驮运。傈僳族住房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木结构,用长约一二丈的木料垒成,上覆木板,形似木匣,内地傈僳族大都居住这种房屋;另一种为竹木结构,先在斜坡上竖立二三十根木桩,顶盖茅草或木板,屋中央置一大火塘,因这种房子下面有很多木桩,故被称为“千脚落地屋”,流行于怒江傈僳族地区。7、婚姻和家庭20世纪50年代以前,各地傈僳族虽然均已确立了一夫一妻的婚姻习俗,但同时还保存明显的原始婚俗,如姑舅表婚及亚血缘族内婚、转房习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过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傈僳族的婚姻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古老婚俗完全被一夫一妻制和自由恋爱婚姻所代替。喜庆节日、婚嫁、盖新房活动是男女交往的好机会,青年男女通宵达旦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互相产生爱慕,定下终身之约,然后再按一定的民族风俗礼仪来办理订婚完婚仪式。傈僳族实行小家庭制,父母财产由幼子继承。按习惯长子、次子完婚后必须与父母分家,父母会给予一定的土地和生活资料,幼子不能与父母分家,必须一直与父母共同居住,直到父母死去继承遗留财产,独子也不能与父母分家。绝嗣可收养子,或过继或招赘,财产由其继承,如老死后无子,财产归家族中最亲一支所有。傈僳族没有父子连名制,氏族有姓氏,但家族中没有姓氏。命名也不按辈分排行,孩子出生后由伯父、叔父命名或请外祖父、舅舅命名。8、日常食俗傈僳族普遍日食三餐。仍然习惯于饭菜一锅煮的烹制方法,即在做饭时,先把米放入锅内熬煮,中间更换两次水,待米快熟时,放进青菜、白菜直至菜烂。平时很少单做菜,饭菜合一的粥煮熟后,全家围着火塘就餐。用作煮粥的米通常有玉米和荞麦。因大米种植较少,只有在节日或接待客人时才用大米做粥。用玉米煮粥时,先将干玉米用水浸泡后,再用木难舂去皮,捣成瓣状颗粒,制作时大都加一些四季豆,用柴火烧3至4个小时即可食用。吃时,可根据个人口味配以用漆油、核桃仁、辣椒、水豆豉和盐炒成的佐料,加上腊肉或其他野味,其味更加鲜香。有的地区也用玉米瓣做成干饭或玉米面饭当做主食。荞麦多麻成粉用来做成荞粑。居住在丽江的傈僳族喜食阴玉米饭,所谓阴玉米是指秋天刚熟的玉米包,去包叶后放入沸水中煮一下,然后阴干储存。食用时将玉米粒搓下,用木难舂去表皮,加上四季豆、猪头或猪排微火煮食,作为佳馔。大部分傈僳族都喜食玉米爆成的玉米花。傈僳族的肉食来源有家庭饲养的猪、牛、羊、鸡肉和捕猎的麂子、岩羊、山驴、野牛、野兔、野鸡和河里的鱼,肉类的食用方法大都采用把肉抹上盐,放入火塘中烧烤后食用。常见的蔬菜有青菜、白菜、萝卜、芋头和各种瓜菜、薯类,辅以橘子、桃、花红、梨、季等多种水果。因当地盛产漆油,所有菜肴均用漆油烹制。如漆油炒鸡、漆油炖鸡、漆油煮甜酒蛋等。其中漆油煮甜酒被认为是产妇补虚的上等食品。傈僳族家家都养蜂,少则4、5群,多则十几群,每年花期一过,即可取蜜加工食用。此外,还经常采集野岩蜂蜜,蜂蛹的食法多种多样,可蘸蜂蜜生食,也可用盐水煮食,还可油煎蜂蛹。每年秋季,家家都酿酒,所用原料除玉米、高梁外,还喜用稗子,并以稗子酒最好。酿酒时,先将原料捣碎,蒸煮后放酒药装坛封存,10天后即可启封冲饮,度数不高,淡而醇,有解渴提神之功效。傈僳族喜饮一种麻籽茶。麻迷是植物果实,形色似绿豆,但比绿豆小,可作零食,入口后嗑去壳,食芯,有润肺的功效。制作麻迷茶时,先将麻籽入锅用微火焙黄,然后捣碎投入沸水中煮6—7分钟,取出沥渣,汤仍入锅放盐或糖煮沸即可饮用。麻籽茶洁白,多饮也像饮酒一样能够醉人。在贡山一带的傈僳族,受当地藏族生活方式的影响,也有喝酥油茶的习惯。9、节庆、祭祀、礼仪食俗傈僳族民间,过去盛行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所有传统节日都和宗教祭礼活动密切相关。傈僳族以观察物候变化确定节气。民间最大的节日为一年一度的阔什节(年节)。过年节也吃过年日,年食和酿制水酒,为祈求五谷丰登,每家都要将第一次舂出的籼米粑或糯玉米粑拿出一部分悬于树上做祭供,还要分出一小碗喂狗,因民间传说是狗把五谷带到了人间;有的地方还要把第一次舂出的粑粑喂牛,以感谢牛帮助人类耕地。年节的第一天,全家聚餐,并同饮同心酒。怒江地区的傈僳族,都有春浴之习,届时大部分青年男女,都自带行李、食品和餐具到温泉处沐浴。丽江地区的秀兰河在立夏前三天或后三天,水将变浑,据说含有大量的矿物质,饮用有治胃病的功能,用秀兰河的水做饭,饭呈红色,清香可口。届时还要进行蒸汽浴,沐浴后可治风湿病。沐浴期间,大家一同野餐,是傈僳族民间规模较大的郊猎野餐活动,傈僳族还过收获节,收获节大都在每年农历九、十月间举行。收获节最大的活动是家家都酿酒和尝新,有的人家甚至直接到地里一边收获一边煮酒,并伴以歌舞,常常通宵达旦,尽兴方散。傈僳族民间婚丧嫁娶均要宰羊(或牛)杀猪宴客。在男女青年举行婚礼时,男女双方都要设宴置办酒席。在女方到男方家门口时,男方还要在门口摆一桌酒席,请陪同的客人喝喝酒。婚礼之后,新郎、新娘要互换碗筷,表示今后要互敬互爱。腾冲的一些傈僳族,在遇有客人光临时,主人常用核桃仁、生姜辣椒、大蒜等放入竹筒内捣碎,盛入木碗加盐待客。傈僳族待客饮酒最富民族特色,饮酒时两人共捧一碗酒,相互搂着对方的脖子和肩膀,一起张嘴,使酒同时流进主客的嘴里,称“同心酒”,至亲密友见面时常用这种喝法。通过上面关于“傈僳族风俗习惯”九个方面的调研,可见傈僳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为祖国民族大家庭异彩纷呈的文化涂抹了一道艳丽的色彩。所以我们应该团结少数名族,像傈僳族一样勤劳、智慧,把全民族建设得更和睦、更团结。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