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单相及多相合金的凝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4章单相及多相合金的凝固本章主要内容4.1凝固过程的溶质再分配4.2固—液界面前沿的成分过冷4.3多相合金的凝固4.1凝固过程的溶质再分配4.1.1溶质再分配现象的产生4.1.2溶质平衡分配系数4.1.3平衡凝固时的溶质再分配4.1.4近平衡凝固时溶质再分配4.1.1溶质再分配现象的产生溶质再分配:由于合金的各组元在液相和固相中的化学位不同,析出于固相中的溶质含量将不同于其周围液相内溶质的含量,从而在固相和液相中产生成分梯度,引起溶质扩散。在整个凝固过程中,固、液两相内部将不断进行着溶质元素的重新分布,称此为合金凝固过程中的溶质再分配。在近代凝固技术研究中,将凝固条件分为三种平衡凝固近平衡凝固非平衡凝固平衡凝固:是指在凝固过程中固相和液相始终保持平衡成分,即冷却时固相和液相的整体成分分别沿着固相线和液相线变化。近平衡凝固:对于大多数实际的材料加工(如铸造)而言,所涉及的合金凝固过程一般不符合上述平衡凝固的条件,合金凝固过程中的固、液相成分并不符合平衡相图的规定。但在紧邻固-液界面处合金成分符合平衡相图,这种情况称为界面平衡,相应的凝固称为近平衡凝固。近平衡凝固为接近实际生产条件下的凝固,也称正常凝固。非平衡凝固:是指绝对的非平衡凝固,如快速凝固、激光重熔及合金雾化冷却等近代先进的材料成形技术中液态合金的凝固。此时已不遵循热力学规律,即使在固-液界面紧邻处也达不到平衡凝固条件。三种凝固条件下固—液界面附近的溶质分配情况a)平衡凝固b)近平衡凝固c)非平衡凝固4.1.2溶质平衡分配系数平衡溶质分配系数k0的定义:当凝固进行到某一温度时,平衡固相溶质成分与液相溶质成分之比,即*T**0LSCCk*SC*LC(4-1)对于不同的相图(或相图的不同部分),k0值可以小于1,如图(a)所示;k0也可以大于1,如图(b)所示。不同类型的平衡相图(a)(b)1,00kmL1,00kmL假定相图中的液相线和固相线均为直线(其斜率分别为mL、mS),则即k0值为与温度及浓度无关的常数。SLLSLSmmmTTmTTCCk/)(/)(*0*0**0(4-2)平衡溶质分配系数k0的物理意义:对于,k0越小,固相线、液相线张开程度越大,开始凝固时与凝固终了时的固相成分差别越大,最终凝固组织的成分偏析越严重。对于的情况,k0越大,则偏析越严重。10k10>k4.1.3平衡凝固时的溶质再分配K0<1合金条件:初始成分为C0的合金,将其置于长度为L的容器中,从左端开始冷却凝固,界面始终以宏观的平面形态向右推进。平衡凝固条件下的溶质再分配固液凝固方向CLC0C00Ck1/**0LSCCk固、液两相在温度T*时的平衡成分为,相应的体积分数为,则由平衡条件下的杠杆定律,得因为,故得此即平衡凝固中的溶质再分配规律。**LSCC与**LSff和0****CfCfCLLSS1**LSff)1(10*00*kfkCCSS)1(10*0*kfCCSLT1处(开始凝固时):固相成分k0C0液相成分接近C0T2处(凝固终了时):固相成分C0液相成分接近C0/k04.1.4近平衡凝固时溶质再分配假设:①界面始终处于局部平衡状态,即界面两侧的浓度符合相应界面温度下相图所给出的平衡浓度。②没有过冷,也不考虑长大时的动力学过冷。③界面的推移由其前沿的溶质输运所控制。④由于溶质在液体内的扩散系数(约为10-5cm2/s)比固体内的(约为10-8cm2/s)大几个数量级,故忽略固相内扩散。⑤相图中的液、固相线均近似为直线。即平衡分配系数不随温度变化。1.固相无扩散、液相均匀混合时的溶质再分配固相:溶质原子来不及扩散液相:可完全混合,均匀成分(足够的搅拌与对流)随着固相分数(fS)增加,凝固界面上固、液相中的溶质含量均增加,因此固相的平均成分比平衡的要低。当温度达到平衡的固相线时,势必仍保留一定的液相(杠杆原理),甚至达到共晶温度TE时仍有液相存在。这些保留下来的液相在共晶温度下将在凝固末端形成部分共晶组织。Scheil公式推导在任一温度为T*时,因溶质量守恒,形成微量固相所排出的溶质原子量应等于液相内溶质原子量的变化:由于,并略去dfs,有:经积分得***)1()(LSSSSLdCdffdfCC**0/LSCCkSSSSfdfkCdC1)1(0**SSfSSCCkSSfdfkCdC00**1)1(*00*0ln(1)ln(1)lnSSCkfC初始条件:时,,得积分常数,因此上式被称为Scheil公式,或非平衡杠杆定律。此公式描述了固相无扩散、液相均匀混合下的溶质再分配规律,有着广泛的用途。0Sf00*CkCs00CkC10*100*00)1(kLLkSSfCCfCkCT1处:固相成分k0C0,液相成分大于C0,成分均匀。(k0<1)T2处:固相无扩散,成分不均匀。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上的成分为(Scheil公式):10*100*00)1(kLLkSSfCCfCkC实际合金近平衡凝固的例子:Al-2%Cu及Al-5%Cu合金。这两个合金在近平衡凝固后都应是单相α,但在非平衡凝固后除了出现偏析外,还出现共晶组织。很明显,5%Cu合金比2%Cu合金含有较多的共晶。Al-2%Cu合金Al-5%Cu合金应用区域熔炼技术K0<1时,左端纯化,右端富集溶质组元K0>1时,右端纯化,溶质富集于左端区域熔炼已广泛用于提纯许多半导体材料、金属、有机及无机化合物等。2、固相无扩散、液相只有有限扩散时的溶质再分配如果没有搅拌和对流,液相内只能靠扩散进行成分均匀化。以假想的二元系讨论:合金成分为C0。设R为固-液界面的生长速度;x是以界面为原点沿界面法线方向伸向熔体的动坐标;CL(x)为液相中沿x方向的浓度分布;为界面处液相中浓度梯度。0)(xLdxxdC凝固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起始瞬态稳定态最终瞬态液态金属温度到达T1时,结晶出成分为k0C0的固相,多余溶质排向液相,由于扩散(无对流)不足以使溶质完全排向远方,界面前沿出现溶质富集。(1)起始瞬态界面前沿的浓度场变化包括两项:扩散引起的:DLd2CL(x)/dx2;界面向前推进引起的:溶质随距离的变化为dC/dx,由于界面推进造成单位时间溶质的变化量为R(dCL(x)/dx),这时,界面前沿的浓度场的微分方程为:dtxdCdxxdCRdxxCdDLLLL)()()(22界面的不断推进,堆积的溶质越多,浓度梯度越大,扩散越快。当界面温度达到T2时,界面推进所排出的溶质量等于液相中溶质扩散走的量,此时,固相成分保持C0,在界面一侧的液相浓度为C0/k0,前沿的浓度场不再随时间改变,即dCL(x)/dt=0,凝固便进入稳定态:0)()(22dxxdCRdxxCdDLLL(2)稳定态此方程的通解为:根据边界条件:CL(x=0)=C0/k0;CL(x=∞)=C0得:,凝固稳定态阶段富集层溶质分布规律(指数衰减曲线):此即Tiller公式。xDRLLBeAxC)(000CkCB0CA)11()(000xDRLLekkCxC从界面到成分为C0处是溶质原子富集层。当时,[CL(x)-C0]降到:称为溶质富集层的“特征距离”。RDxLekC1)11(00RDL/特征距离RDxL在稳定生长阶段,界面两侧以不变的成分CS*=C0与CL*=C0/k0向前推进,一直到最终瞬态为止。稳定生长的结果,可以获得成分为C0的单相均匀固溶体。当液/固相界面离凝固器终端的距离小于DL/R时,界面处及其前沿液相溶质浓度要比C0/k0高得多,终端的固相浓度也不再是C0,而是大大高于C0,这时上式也就不再适用。这个最后的阶段称最终瞬态。如界面的浓度达到共晶成分,在共晶温度下就会结晶出共晶体。(3)最终瞬态液相中只有有限扩散时的溶质再分配界面前沿的浓度分布的主要参量为k0,R及DL,加大R和减小DL的作用相似,都使界面前沿液相的浓度分布变陡。3.液相中部分混合时的溶质再分配实际生产中,对流的作用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此时,物质的宏观输运由对流和扩散两个过程造成,精确描述这种情况的浓度分布是极其困难的。液体的对流作用破坏了液相中溶质原子按扩散规律的分布方式,但是,由于液体的黏性作用,固-液界面前沿总会存在一个不受对流作用影响的液体薄层,此薄层又称为扩散边界层。可以将界面前沿的液体分为扩散边界层内和扩散边界层以外两个部分。在边界层内,成分的均匀依靠扩散实现(静止无对流);在扩散边界层以外,由于对流使成分得以保持均匀。设扩散边界层的厚度为δ,界面液相一侧的成分为C*L,相应界面的固相一侧的成分为C*S=k0C*L。若液体容量很大,达稳定态后仍遵循如下方程:0)()(22dxxdCRdxxCdDLLL此方程的通解为:边界条件是:CL(x=0)=C*L;CL(x=δ)=C0得:上式中CL(x)为边界层内任意一点x的液相成分。xDRLLBeAxC)(LLDRxDRLLeeCCCxC111)(0*0如果液相容量不是很大,则在扩散层外的液体成分逐渐提高,以平均值表示。则上式写成:CLLDRxDRLLLLeeCCCxC111)(*两种极端情况:①δ→∞时,即液相内无对流而只有扩散的情况,,,上式变成前面讨论的液相内无对流而只有扩散的解:即Tiller公式。0CC00*/kCCL)11()(000xDRLLekkCxC②δ→0时,即液相内完全混合的情况。因为上式是描述扩散层内的浓度的,所以x→0。上面解的式子左端分子和分母相等,得:这和前面讨论是相符的。可见,上面解的式子是平面凝固时液体内溶质分布表达式的通式。CCLLLDRxDRLLLLeeCCCxC111)(*求稳定生长阶段的CS*和CL*值在稳定态时,利用物质守恒,即凝固所排出的溶质量等于扩散走的溶质量,有:对求导数,得:联列解得:)()(**0SLxLLCCRdxxdCDLLDRxDRLLeeCCCxC111)(0*0LDRLxLLeCCRdxxdCD1)(0*0LDRLekkCC)1(000LDRSekkCkC)1(0000*这个式子在工程上是很有用的,因为它把凝固中的液体成分和合金原始成分及晶体生长条件(R及δ)联系起来。LDRLekkCC)1(000LDRSekkCkC)1(0000*有效分配系数定义有效分配系数,则上式表示了有效分配系数kE和平衡分配系数k0的关系,kE的值在k0~1范围。当知道了界面推进速度R和扩散边界层厚度δ就可以得到C*L(及C*S),从而液体的浓度场也就完全确定了。0CCkSENLDREekkkk)1(0001LDRkE=k0:发生在时,即慢生长速度和最大的搅动对流,δ很小时,这相当于前面讨论的液相完全混合的情况。kE=1:发生在时,即快生长速度凝固、或没有任何对流,δ很大的情况,这相当于液相只有扩散时的情况。k0<kE<1:相当于液相部分混合(有对流)的情况,实际工程常在该范围。1LDRNLDREekkkk)1(000四种单相凝固条件下的溶质分布情况示意图4.2固—液界面前沿的成分过冷4.2.1成分过冷的形成条件4.2.2成分过冷对单相合金结晶形态的影响4.2.1成分过冷的形成条件1.成分过冷条件和判据热过冷:由热量传输过程决定的过冷称为热过冷。成分过冷:固熔体结晶时,尽管实际温度分布不变,但是液/固界面前沿液相中溶质分布发生了变化,液相的熔点也随着变化,这种由于液相成分改变而形成的过冷,称为成分过冷。对于合金凝固,即使在液/固界面前沿有正温度梯度,在液固前沿也可能出现过冷。“成分过冷”的形成条件(k0<1情况下)界面前沿形成溶质富集层液相线温度TL(x)随x增大上升当实际温度场的温度梯度GL小于液相线温度在界面处的斜率(dTL(x)/dx)时,即:出现“成分过冷

1 / 1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