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料分析题1、“益干启位,启杀之”。古本《竹书纪年》史料反映了我国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的历史史实。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禹时代,长期通过“禅让”制度完成部落联盟领袖权力的过渡,但至禹子启的时代,却杀掉由部落联盟会议推举出的继任者伯益,自己从其父那里继承了领袖权力,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中国从此进入阶级社会。2、“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尚贤而悦仁,下世贵贵而尊官。”(《商君书·更法》)反映了我国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发展历程。这是战国时期商鞅对历史所作的总结。他认为,人类社会经历过按血缘关系确定亲疏的时代,其后是由贤明的领袖以仁德治天下的时代,再其后出现阶级社会,进入由君主和官长凭借权力行使统治的时代。他认为他自身所处的时代就是所谓“下世”,必须立足于当世进行变法,没有必要效法古代。商鞅的观点是进化的历史观,值得肯定。3、“逮桓、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人物,婞直之风,于是行矣。”《后汉书·党锢列传》反映了东汉后期的历史面貌。东汉桓帝和灵帝统治期间,皇帝昏庸,大权掌握在宦官与外戚手中,百姓怨声载道,部分官员、太学生、郡国生徒等结成反对宦官与外戚的同盟,被称之为“党人”,他们在朝野上下形成反对宦官与外戚的潮流,形成一股抨击时弊的舆论,称“清议”。结果引起了宦官对他们的禁锢,称“党锢之祸”。党锢之祸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4、“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史记·吕太后本纪》反映了西汉初年的历史。西汉初年,汉高祖时期就已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吕后当政期间,虽然是女主干政,但却政治清明,统治稳定,很少滥施酷刑,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所以司马迁对吕后时期的统治做出了上述客观的评论。5、“公门有公,卿门有卿”。《晋书·王沈传》反映了魏晋时期的历史面貌。魏晋时期,士族门阀制度盛行。由于自曹魏开始就实行有利于大地主利益的“九品中正制”,在选拔官员过程中,选拔的条件首先就是看出身门第的高低,贵族地主往往垄断选举,这样就形成世家大族世代为官的局面,而一般百姓则无机会进入仕途,被称为“寒人”。6、“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发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发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范太史集》)史料反映的是北宋代加强集权的军事措施。北宋建立后,吸取后周灭亡的教训,为防止将领拥兵自重,采取调兵权与带兵权分离的政策。发兵权归于枢密院,但枢密院不能直接统帅军队。三帅(殿前司和侍卫马、步军司)直接统帅军队,却没有发兵权。且三帅的将领经常更换,形成“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局面。这一措施虽有利于加强集权,但也使军队战斗力大为减弱。7、“各道廉访司必择蒙古人为使,或阙,则以色目世臣子孙为之,其次参以色目、汉人”。(《元史·百官志一》)史料反映的是元朝统治者的民族压迫政策。元朝统治者将境内的民众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一些重要的官职都由蒙古人担任,出现空缺时,可选取色目人中的世家大族的后代担任,一些次要的官职分别任用色目人和汉人,而南人则在元朝政权中几乎不但任任何官职。8、“苏州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奉各宪永禁叫2歇碑记》,载《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反映了清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盛况(1分)。清初的苏州,资本主义萌芽在明代基础上有了更大的发展(1分)。当时的苏州,纺织机约有三四千张,织工大约不下万人左右(1分)。工场主出资经营,靠剥削工匠的劳动榨取剩余价值(1分),而工匠则根据所生产产品的件数、质量和本人的技术熟练程度领取工资(1分),这一生产方式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1分)。但清初由于封建制度的压制,资本主义萌芽仍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1分)。9、夏启夺取王位后,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陕西扶风),将战,作《甘誓》,乃召六卿申之。启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今予惟共(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右不攻于右,女不共(奉)命……。’”(《史记·夏本纪》)(1)史料所见夏代军事方面的事实是:夏代军队已有一定规模,有“六卿”。(2分)(2)史料所见夏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事实是:夏王借天命进行统治,“恭行天之罚”。(2分)(3)关于夏代的军队组织建制,据现有史料可推知的是:夏代军队使用战车,军队布置分为左右。(2分)10、考古界早在1959、1960、1965年,通过三次发掘,于江苏铜山县丘湾商代遗址,在范围达75平方米的区域内,发现了四块未经人工制作的不规则的自然石块,下端呈楔形,紧紧插入土中,中间一块,南、北、西三面以中间石块为中心各分布一块,中间的一块石块最大,周围的区域中共清理出人骨架20具,人头骨2个,狗骨架12具。《周礼·春官·小宗伯》:“帅有司而立军社。”《淮南子·齐俗训》:“殷人之礼,其社用石。”《礼记》:“天子建国,左庙右社,以石为主。”《礼记·丧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1)据考古资料结合文献资料,铜山遗址可能是:商代的“社”的遗址。(2分)(2)史料包含的商代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历史事实是:商代有浓厚的天命崇拜和鬼神迷信风气。(2分)(3)关于商代“祭祀习俗”,据现有资料可以知道的是:商代有用人和动物祭祀制度。(2分)11、下为一则出土的战国时期简牍材料“二月辛巳,黑夫、惊敢再拜问中,母无恙也?黑夫、惊无恙也。前日黑夫与惊别,今复会也。黑夫寄益就书曰:遗黑夫钱,毋操夏衣来。今书节(即)到,母视安陆丝布贱,可以为禅裙襦者,母必为之,令与钱偕来。其丝布贵,徒钱来,黑夫自以布此。黑夫等直佐淮阳,攻反城久,伤未可智(知)也,愿母遗黑夫用勿少。”(1975年在湖北江陵云梦睡虎地4号墓出土的两方木牍)(1)史料反映出士兵的日常生活供应情况是:士兵的生活资料如服装等需自备。(2分)(2)史料反映出士兵在战场上的心态是:士兵不得不面对受伤和死亡的危险,有及时行乐的思想。(2分)(3)史料反映出的当时的商业状况和公共服务业状况是:物价各地不一,已有较发达的邮政通信业务。(2分)12、“帝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搏。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戮辱之,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史记·殷本纪》)3“(纣)慢于鬼神。”(《史记·殷本纪》)“(纣)昏弃厥肆弗答”(《尚书·牧誓》)“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丧记》)(1)史料体现的商代思想文化方面的历史事实是:商代盛行天命思想,但商代后期后期天命迷信遭到破坏和挑战。(2分)(2)《史记》中的史料体现出作者的态度和思想观念是:作者使用“无道”一词,说明作者对商代末期的两位帝王持批评态度,也反映出作者自身的天命思想。(2分)(3)从史料可推知当时的社会状况是:思想的混乱势必引起社会正常秩序的混乱。(2分)13、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至也,至于善)”(《论语·为政》)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为政》)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为政》)(1)史料体现的孔子的社会理想是:在道德和礼义约束下的等级社会。(2分)(2)史料体现的孔子社会理想的蓝本是:西周王朝的统治。(2分)(3)从史料可推知孔子对自身生活时代社会状况的态度是:因为孔子认为理想的社会是已经逝去的西周社会,反推可知孔子对自己生活的时代感到不满。(2分)14、以下是关于齐国的几则资料:“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之技击不可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锐士”《荀子·议兵》“齐……俗宽缓阔达,而足智,好议论,地重,难动摇,怯于众斗,勇于持剌……”《史记·货殖列传》战国后期,“后胜相齐,……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秦以故得灭五国。五国已亡,秦兵卒入临淄,民莫敢格者。”《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史记·管晏列传》管仲语(1)史料揭示出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力量方面的事实是:齐国军事实力相对较弱。(2分)(2)史料揭示出秦得以灭掉其它国家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是:秦的军事实力强大,间接原因是齐国没有与其他国家共同抗秦。(2分)(3)从史料可推知出齐民众“莫敢格”的心理、文化原因是:齐人重孝道。(2分)15、以下是关于秦始皇的几则资料:“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远方,实不称名,故不久长。其身未殁,诸侯倍叛,法令不行。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群臣相与诵皇帝功德,刻于金石,以为表经。”《史记·秦始皇本纪》琅邪刻石“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过湘水)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於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史记·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4“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琅邪北至荣成山,在莱州。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史记·秦始皇本纪》(1)史料揭示出秦始皇对古代统治体制的观点是:持否定态度,认为古代的帝王治国无方,仅凭借鬼神迷信来进行统治,缺乏明确有效的制度。(2分)(2)史料揭示出秦始皇对鬼神迷信的态度是:双重态度,既相信迷信,又对鬼神无所畏惧。(2分)(3)从史料可推知出秦始皇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有一套固定不变能传之久远的体制,永远没有战争的太平之世。(2分)16、九月,令曰:“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租赋!”重豪强兼并之法,百姓喜悦。魏书载公令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袁氏之治也,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衒鬻家财,不足应命;审配宗族,至乃藏匿罪人,为逋逃主。欲望百姓亲附,甲兵强盛,岂可得邪!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天子以公领冀州牧,公让还兗州。(1)史料反映出曹操击败袁绍后采取的政治措施是:实行打击豪强的政策。(2分)(2)史料揭示出曹操在河北地区征收的租税政策所与原来相比:在程度上有所减轻。(2分)(3)从史料可推知出曹操后来能统一北方的原因之一是:深得民心。(2分)17、以下是事关隋文帝的二则史料:“(开皇)十二年,有司上言库藏皆满。帝曰:‘朕既薄赋于人,又大经赐用,何得尔也?’对曰:‘用处常出,纳处常入,略计每年赐用至数百万段,曾无减损。’乃更开左藏之院,构屋以受之。诏曰:‘既富而教,方知廉耻。宁积于人,无藏府库。河北、河东,今年田租三分减一,兵减半功,调全免。’”《通典·食货五·赋税中》“贞观二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苦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贞观政要·辩兴亡》(1)史料反映出隋代的经济状况是:国家经济实力雄厚,“库藏皆满”。(2分)(2)两段史料记载的史实有矛盾的地方是:对隋文帝是否体恤民情的记载不同。(2分)(3)你认为史料记述产生矛盾的原因可能是:作者的主观意识。(2分)18、以下是关于北魏后期的三则史料:“正光中(公元520——524年),(元)雍为丞相,给羽葆(用鸟羽装饰的伞)鼓吹,虎贲班剑(随从武士之名称)百人,贵极人臣,富兼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