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精选---经济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华盛顿邮报》被收购显示纸媒行业变化亚马逊公司(Amazon.comInc.,AMZN)首席执行长贝索斯(JeffBezos)将斥资2.50亿美元收购《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Post),这一出人意料的交易抓住了当下报业效益下滑以及权力从旧媒体向硅谷转移的趋势。交易将把美国最知名的报纸之一交到一位过去二十年才扬名立万的网络商人手中。近四十年前,《华盛顿邮报》曝光了水门事件,最终导致尼克松(Nixon)总统辞职。《华盛顿邮报》位于美国佛吉尼亚州斯普林菲尔德市的一个印刷厂外的公司标志。现时,许多报纸生存艰难。据美国报业协会(NewspaperAssociationofAmerica)的数据,随着广告客户和读者转向网络,2007年至2012年间纸质报纸的广告收入下滑了55%。一些报纸被迫削减成本,有些甚至申请破产。三天前,纽约时报公司(NewYorkTimesCo.)刚刚以7,000万美元的价格将《波士顿环球报》(BostonGlobe)出售,1993年收购该报时纽约时报公司花了11亿美元。贝索斯在致《华盛顿邮报》员工的一封信中说,互联网正在改变新闻业务的几乎每一个元素。没有现成的道路摆在面前,要走出一条新路并非易事。我们必须创新,必须大胆尝试。他还表示,不会干涉《华盛顿邮报》的日常管理。华盛顿邮报公司董事长格雷厄姆(DonE.Graham)周一接受了采访,称赞贝索斯是一位人脉很广的行业创新者,有十足的耐心让困难的业务实现盈利。但他也承认前路充满挑战。格雷厄姆说,贝索斯是个商人,不是魔术师,他必须像其他人一样非常努力地去解决新闻行业的问题。但他带来了很多东西。今年年初,格雷厄姆聘请了投行Allen&Co.开始为《华盛顿邮报》寻找买家。据一位知情人士称,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董事在进行了几个月的思考之后才做出了出售决定。这位人士透露,格雷厄姆不知道如何才能让《华盛顿邮报》发展壮大,因此开始考虑是否能找到一位更好的所有者来帮助该报发展。格雷厄姆运用他在硅谷的广泛人脉,直接与许多潜在买家接触。作为FacebookInc.首席执行长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的顾问,格雷厄姆多年来一直在与科技行业的巨头建立关系,其中就包括贝索斯。贝索斯曾帮助格雷厄姆招募了许多重要人才,比如亚马逊的资深高管拉文德兰(VijayRavindran)后来就成了华盛顿邮报公司数字创新部门WaPoLabs的掌门人。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格雷厄姆很早就在私下里与贝索斯进行了接触。贝索斯最初没有答应,理由是他缺少时间来进行这样一桩交易。另一位知情人士称,后来在7月份的时候贝索斯给格雷厄姆写了一封邮件,说如果格雷厄姆有兴趣的话,他也有意做这样一笔交易。贝索斯1995年成立了亚马逊公司,以他在亚马逊的持股估算,贝索斯目前的身家约为260亿美元。作为亚马逊股票出售计划的一部分,贝索斯本月通过抛售公司股票套现1.85亿美元,抛售的数量不到他持股总量的1%。在福布斯(Forbes)全球富豪排行榜上,贝索斯名列第十九位,谷歌(GoogleInc.)首席执行长拉里•佩奇(GoogleInc.)排名在其之后。记者未能联系到贝索斯接受采访。格雷厄姆和贝索斯曾在爱荷华州的太阳谷进行过两次私人会晤,讨论可能的交易,每次会谈的时间都达到三小时。之后,贝索斯派了一个私人团队前往华盛顿。知情人士称,当时华盛顿邮报公司也在与其他潜在买家进行谈判,其中一些是像贝索斯一样的个人投资者,另外一些是战略公司。华盛顿邮报公司在交易完成后将更名,但新名字尚未披露。该公司将保留其房地产和一些传媒资产,包括Slate.com网站和《外交政策》(ForeignPolicy)杂志,并且仍将从事教育和电视业务。最近该公司通过在医疗和锅炉部件行业的小规模并购交易实现业务多元化。过去10年间,该公司的日报纸发行量从2002年的76.9万份减少至2012年的47.2万份。据提交给监管部门的文件显示,该公司的报纸部门同期收入下降了31%,至5.82亿美元。同期,经营业绩从2002年实现利润1.09亿美元,到2012年亏损5,370万美元。为了应对亏损局面,该公司采取了数轮成本削减行动。今年,报纸执行编辑由布劳克利(MarcusBrauchli)换成了巴伦(MartinBaron)。该公司在2010年就已出售了经营状况急剧恶化的《新闻周刊》(Newsweek)。该公司还有有线系统、电视台和Kaplan教育业务,《华盛顿邮报》只是其一小块业务,但是教育业务Kaplan的滑坡加剧了其财务危机。格雷厄姆致信员工说,由于该报纸业务持续产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与《华盛顿邮报》发行人韦茅斯(KatharineWeymouth,格雷厄姆的外甥女)开始自问这家小型上市公司还是不是这份报纸的最佳东家?《华盛顿邮报》是格雷厄姆的祖父梅耶(EugeneMeyer)在1933年收购的。他说,该报的收入已经连续七年下降,只能削减成本予以应对,而他们知道这是有边界的。格雷厄姆坚持要求贝索斯让韦茅斯继续担任首席执行长兼发行人,以及让希尔斯(StephenP.Hills)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韦茅斯在另一封信说,这一天是我和我的家族从未料到的。贝索斯此前投资了商业新闻网站BusinessInsider。据一位知情人士称,对于格雷厄姆而言,贝索斯是一个很有竞争力的候选人,因为他表现出了对新闻行业的真挚兴趣,而且他有打造高科技产品的能力,以及为这份报纸支付一个合适价格的意愿。格雷厄姆和董事会还感激贝索斯过去在为该报寻找得力员工(例如拉文德兰)方面提供的帮助,将这视为他非常了解该报所需人才类型的迹象。一位认识贝索斯的媒体高管说,这位亚马逊老板可能将此次收购视为进一步发展《华盛顿邮报》数字战略、以显示新老媒体可以融会贯通的机会。该人士说,贝索斯仍认为新闻行业是有生存空间的,而且这是他对图书及作家的兴趣的延伸;此外,这笔交易也为他在华盛顿提供了一个发言平台;贝索斯可能将这视为一个附加的有利因素,但是从该报的编辑立场来看,这也可能最终证明是个不利因素。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宗交易的谈判大部分是发生在格雷厄姆和贝索斯的私密磋商之中。但是《华盛顿邮报》董事会也对交易价格及结构进行了监督。董事们在周一早间的一个电话会议上最终批准了这笔交易。该人士透露,格雷厄姆个人将继续投资于其他公司,关注“着眼长远且原管理团队强大、能够保留的公司”。除了《华盛顿邮报》外,贝索斯还将获得《Express》、《GazetteNewspapers》、《SouthernMarylandNewspapers》、《FairfaxCountyTimes》、《ElTiempoLatino》和《GreaterWashingtonPublishing》的所有权。WilliamLaunder/ChristopherS.Stewart/JoannS.Lublin美国不还钱意味着什么?美国思路:美国人公开承认绝不会还中国的钱,欧洲太平洋资本有限公司总裁彼得·希夫——想必每一位在去年目睹金融危机的人都对他非常熟悉。他被认为是口头预测能力最准的经济学家之一,在2006年8月CNBC的一次电视辩论中,他以令人吃惊的准确性预言了一年之后到来的房市崩盘和经济危机。他也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追随者,是两本书的作者:《美元大崩溃》,以及最新的《熊市下的投资之道》。他不只是金融与经济领域的评论家,而且还教授各种严谨的经济学理论。他的文章经常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这样的媒体上发表。可以说是美国经济界举足轻重的人!在美国的许多BBS上,许多美国人表示非常不希望中国人看到彼得希夫的此篇演讲。以下为彼得·希夫的演讲视频内容:你知道,昨天中国领导人公开表示对借给我们的钱有些担忧【台下大笑】,说有可能我们还不了。我想他们不只是有些担忧,这只是公开说法,想象一下他们私下会怎么看?他们一定知道我们不会还这笔钱,不可能给中国人还这笔钱,这是绝对不可的。想象一下,某天总统奥巴马,对着数亿美国民众,发表一次公开的电视演说。他这样说道:亲爱的美国同胞们,今天非常不幸地,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坏消息。政府决定对美国普通民众大幅加税;那些仍然没有失业的人,将为此支付更高的个人所得税;政府将全面削减社会福利,仍然没有实施的各种福利措施将彻底取消;我原先制定的所有计划,包括全民教育、医疗保障、自主能源,所有这些计划将被无限期搁置。因为中国人要我们还钱!【台下长时间狂笑】我们借的实在是太多了,全世界妇孺皆知【台下笑】。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所以我们必须勒紧裤腰带给中国人还钱!【台下大笑】大家认为这样的事可能发生吗?别开玩笑了。我们更应该对中国人说:你们是食利者!放高利贷者!我们需要修改游戏规则【笑】,我们要打破债务枷锁!你们明知我们还不了,还借给我们那么多钱!【台下大笑】这不是我们的错!中国人自己很清楚,他们无法参与我们的政治选举,我们为什么还要在意中国人怎么想?华盛顿难道会得罪选民,去取悦非选民?中国人很清楚,我们不可能还他们钱,这和伯尼.麦道夫的骗局是同一个道理。别人借我们钱,我们是怎么还的?再去借新债。麦道夫早期的客户确实能把钱要回来,为什么?因为麦道夫仍然在吸收新钱,骗那些还不知道这是庞氏骗局的人入会。财政部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国债到期了怎么办?再把它卖给其他人。需要支付利息怎么办?照借不误。如果有一天谁也不愿再买我们的国债了,那就只能违约,和麦道夫一样。违约只有两条途径,要么直接宣布不还,要么印钱。这就是这些债务唯一可能的结局,反正它们不可能被偿还。中国人当然知道这一切,我们很快就会明白。在我看来,与其把麦道夫投进监狱,我们不如任命他为财政部部长【台下听众狂笑】,因为他的经验是我们最最需要的——那就是玩庞氏骗局的经验。【台下大笑】美国政府印纸币,中国政府也印纸币,美国印纸币为了还债,中国印纸币为了救美国。美国政府用纸币给美国人民换来中国商品,中国政府用纸币从中国百姓手里夺走商品让美国人享用。从中国夺走的还不只是商品,还有资源环境各种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中国百姓得到了什么:转基因!即便这个转基因粮食的种子,也要从美国人手里买来,让你绝种还要你花钱!(美国在印度推销转基因棉花,最后卖给印度的棉种250元一斤,把棉农逼自杀29万。)生产的商品出口到了国外,由出口商品换取的美元也借给了国外,而把由此增发的人民币留在了国内市场上,变成了没有任何商品做基础的纯粹废纸。由于这些增发的纯粹废纸与现有货币一样流通,必然会造成现有货币大幅贬值和物价大幅上涨。结果就是中国老百姓不仅损失掉了出口商品那部分财富,连手里的货币财富都在遭受贬值损失。反观美国情况恰恰与中国相反,美国市场上的货币流向了中国,中国的商品流入了美国市场,由于市场上货币减少商品增加,必然导致物价下降,美国老百姓手里的钱便能购买更多商品。再加上流向中国的美元又通过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回流到了美国财政部,美国财政部可以用中国的这些钱来增加公共品的供给,能够进一步起到降低物价的作用,提高美国老百姓货币的购买力。如果是站在中美两国老百姓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国家立场上)看待这个问题将更加清楚,中国老百姓生产的商品,被美国老百姓用美元买走了,美元被中国政府拿走了;美国老百姓得到了商品,中国政府得到了美元,而中国老百姓唯一得到的,就是手里现有货币的贬值。结果就是,美国给中国印发美元纸币,中国给老百姓印发人民币纸币;美国用这些纸币为美国老百姓换来了所需要的各种商品,中国则相反,用这些纸币从中国老百姓手里换走了所生产的各种商品。而形成这个财富魔方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货币增发和商品增加之间的分离:新增加的商品流向了美国等西方国家,新增发的货币却留在了中国市场上,不断稀释着老百姓手里货币的购买力。这就是美国高工资低物价,而中国低工资高物价的秘密!许小年杭州金融论坛演纪录一、中国经济是一种结构性失衡带来的持续性衰退从最近几个月的数据来看,中国的经济,确实是很不乐观。我一直在强调的一个观点,就是目前经济数据的走弱、增长速度的下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周期现象,我认为这是一种结构性的衰退,跟大多数经济家理解周期性衰退不一样。周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