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简报2010年第9期(总第48期)教育部社科司编2010年5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考察团”服务地方发展成效显著为发挥学校人才和科研优势,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自2005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每年组建“教授考察团”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在发达和欠发达典型地区开展调查研究,与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同探讨发展大计,开创了整合全校相关学科力量集中服务一个地区的社会服务新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与地方政府开展合作的新途径。五年来,学校共组建“教授考察团”20路,动员上百名专家参与,为当地干部群众作学术报告24场,签订合作协议和意向书12项,合作开展研究项目6项,取得显著成效。建立起了与地方“双赢”的长期合作关系。在考察过程中,考察团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共建、共谋双赢”的原则,就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基地建设、干部挂职锻炼、课题研究、科研成果转化等与地方政府进行商谈,双方在达成共识后签订合作协议或意向书。例如,与福建省林业厅、三明市人民政府达成了合作开展“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效应及其深化研究”以及在教学实习、科技研发等方面开展市校林业合作研究的意向;与安庆市政府签署了共建挂职培养、学术研究、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与济宁市政府达成了曲阜市孔子研究院与孔子研究院合作、国学院在曲阜建立学生游学实习基地等多项协议;与鹰潭市政府签订了市校合作协议及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开展师资培训、建立教学科研基地等一系列协议等。通过教授考察团活动,校地双方开展富有实效的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解决地方实际问题提供了智力支持。教授考察团依托自身学科优势,问诊把脉,多学科考察和研究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遇到的突出疑难问题,并积极提出解决之道,为地方政府出谋划策。为确保所制定的政策措施科学合理,考察团每到一地,一方面通过举办座谈会、走访等形式开展调研;一方面积极参与当地一些重大突出现实问题的研究,得到了当地有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与资助。例如,考察团承担了“哈尔滨松花江水污染应对研究”项目、《南宁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咨询项目等地方设立的研究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各考察团围绕主题组织跨专业课题组,以实现多学科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提出全面综合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如“和谐创业杭州模式研究”课题组集中了来自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环境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7名学者。目前,上述项目均已结项,当地相关部门对学校提交的报告高度认可,并明确表示今后要继续加强与学校的合作。提高了当地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素养。考察团成员积极发挥专业研究特长,就当地干部群众关心的问题做专题报告。例如,赴西藏自治区考察的郑功成教授、韩大元教授分别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法行政角度为400多位区、市、县级干部作专题讲演;赴广西南宁考察的赵彦云教授、瞿强教授为南宁市500余位处级以上干部分别做了关于城市创新能力和金融危机的学术报告;赴贵州考察的任青山等教授就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生态建设与旅游发展在毕节地区和凯里市为当地干部作报告等。这些报告围绕最新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剖析地方发展中难点、热点问题,为当地干部、群众献上了一道道精彩的知识盛宴和学术给养,让他们在当地分享到人文社会科学一流学者的专题报告。增强了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5年来,考察团的活动遍布全国十五个省、数十个地区。每到一处,教师们积极同当地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交流,广泛进行走访调研,对国情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把握,对理论联系实际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尤其针对一些开展合作研究项目的地区,考察团积极与有关政府进行协商与沟通,先后与广西南宁市、安徽合肥市、安庆市等地方政府达成协议,派遣数十名师生前往挂职锻炼,为专家获得第一手数据和资料,进行长期跟踪研究提供了便利。考察过程中,不同学科教师间的充分交流与协作,共同研究解决了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复杂而综合的现实课题,大大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报:部党组成员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部内各司局发:教育部社科委委员、学风建设委员会全体委员、高校分管校领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社科管理部门,直属高校社科(科研)处、部分省属高校社科(科研)处、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系电话:(010)66096895Email:wangrch@moe.edu.cn2010年5月20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