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发展规划:十一五评估和十二五展望及建议夏杰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服务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一、”十一五“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判断与评估•1.关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完成预期目标。•200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47642亿元,达到43.4%。•2.服务业就业目标。•贡献逐年增大,但被较多地低估,基本能够完成预期目标。•到2010年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要提高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8个百分点,即从2005年的31.3%提高到2010年的35.3%。•根据第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到2008年末,服务业从业人员18168.2万人,比2004年末增长39.5%•3.服务贸易。本来有希望,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完成目标有难度。•2009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大,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为286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这是2001年来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首次下降。•2009年的情况只是一个个案,按照2006-2008年的发展态势,2010年服务贸易规模目标如期实现的可能性很大。•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的简单评价•在定量目标完成方面尚可。说明当年规划指标的设定比较科学。•在改革方面有突破,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主要是在事业单位改革方面、在服务业市场准入方面、在服务业融资方面。都没有获得突破。•例如,在铁路建设方面,虽然注重高铁建设,但是,在货运铁路建设方面严重不足,导致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障碍(其实,高铁没有必要建设那么多)。二、服务业发展预测(2010-2015)•1.对两个比重的预测•表1:十二五服务业两个比重预测(普查数据之前)年份服务业产出比重服务业就业比重服务业就业总人数(万人)新增服务业就业人数(万人)201041.04%35.28%27451.34201141.62%37.39%28262.46811.1213201242.47%39.74%29107.14844.6773201342.94%42.13%29867.12759.9846201443.71%44.78%30673.99806.8671201544.45%44.83%31479.02805.0328表2经过普查数据调整的服务业两个比重预测年份服务业产出比重服务业就业比重服务业就业总人数(万人)新增服务业就业人数(万人)201042.64%38.41%29893.74201143.12%40.62%30704.86811.1213201243.87%43.07%31549.54844.6773201344.24%45.58%32309.52759.9846201444.91%48.34%33116.39806.8671201545.55%48.30%33921.42805.03282.服务贸易规模预测•表3:服务贸易三种方案预测结果单位:亿美元乐观预测20%悲观预测15%折衷预测17%服务进口服务出口总额服务进口服务出口总额服务进口服务出口总额2010170018003500170018003500170018003500201120402160420019552070402519892106409520122448259250402248238146292327246447912013293831106048258527385323272328835606201435253732725829733148612231863373655920154230447987093419362070403727394676743.服务业外商投资预测•表4: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三种方案预测结果单位:亿美元保守预测15%折衷预测20%乐观预测25%2009380380380201043745647520115035475942012578657742201366578892820147649461160201587911351450三、发展目标与原则•(一)发展目标•1.定量目标•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7%•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比:43%•服务贸易:7000亿美元•服务业利用外资:1150亿美元•2.结构目标•生产性服务业比重(生产性服务业应该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七个行业)力争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比重从2007年41%上升到2015年的48%。•现代服务业比重(在制订规划过程中,对什么是现代服务业有争议)•服务贸易内部结构(其他商业服务的比重上升)•3.功能性目标(为先进制造业提供支撑、为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供给)•在“十二五”期要充分发挥服务业的经济发展带动功能、就业增长推动功能、税源涵养培育功能、增长方式转型引领功能、产业发展提升功能、对外开放先导功能。(二)发展原则•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学校、医院和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有条件的机关后勤服务设施都要面向社会开放。)•国际化•将服务外包作为战略重点,鼓励服务企业走出去。四、把握服务业发展正处在“战略机遇期”•1.宏观政策环境有利于服务业发展•2.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拓展了服务业发展空间•3.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和刺激服务需求的增加•4.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5.我国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必须有服务业的支撑•6.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的新机遇,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外部环境•7.走低碳经济之道路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五、正视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挑战•1.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制约了服务消费•2.体制改革滞后(管制最为严重的行业)•3.国ji代工模式短期难以改变,产业链普遍偏短•4.国际金融危机短期内难以消除•5.部分地区领导对服务业认识不足•例如,政府采购服务就很难实现。因为受到现有的财务制度等各方面的影响。六、现代服务业发展基本趋势•1.创新:服务模式的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创新•2.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服务业与农业的融合、服务业之间的融合(如金融产品渗透到很多服务行业)•3.集聚•4.开放十二五与十一五可能的区别•强调发展新兴服务业,如动漫、外包、工业设计、节能环保、会展时尚等•这些行业在十一规划里都没有做为重点•对传统服务业(商贸、房地产等)其提法也存在着差异七、发展的重点与重大投资计划•(一)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1.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业•2.科技研发服务业•3.信息服务业(现在不少提出,新兴信息产业,如物联网、NGN。信息服务业有一个误区,即将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服务混同)•4.金融服务业(一定会提金融创新,包括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机构创新、金融监管创新)•5.专业服务业与租赁服务业•6.职业教育与培训业(二)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1.节能环保服务业(这个领域要与金融创新结合起来,将出现无限商机)2.工业设计(我国在文化缺失的情况下,发展工业设计,有难度。)3.创意产业(这个产业将与文化产业进行深度融合。这也是中国获得国际竞争力的重点打造行业。)4.服务外包(关键是找准优势,其目标是创造就业)5.会展服务业6.时尚服务业(三)全面提升消费性服务业,提高居民生活品质•1.商贸服务业:十二五的提法•加强基础设施改造,不断优化商业环境。合理调整商贸流通产业布局,提升商贸流通业的集聚度,努力打造网点布局合理、业态组合先进、区域特色突出、服务优质高效、消费方便快捷的商贸流通网络体系。培育和建设电子信息服务平台和网上交易市场,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着力加强商贸集聚区建设,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和市场活力。做大做强做活商贸企业,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品牌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提升我国商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万村千乡”工程,大力推进“连锁超市向农村延伸”,不断完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十一五的提法:鼓励发展所有制形式和经营业态多样化、诚信便民的零售、餐饮等商贸服务。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按照优化城市功能、疏解交通的要求,合理调整城市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没有电子商务等新形式,没有农村商贸这一块。•这是十一五规划的一个问题。七号文件与十一号文件•七号文件:推进电子商务•提升改造商贸流通业,推广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和新型业态•十一号文件:•商务部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商业网点规划调控,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专卖店、专业店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除有特殊规定外,服务企业设立连锁经营门店可持总部出具的连锁经营相关文件和登记材料,直接到门店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登记和核准经营范围手续。•这里没有提到集聚与创新问题。•加强市场准入管理改革是十二五商贸服务业改革的重要方向。•包括成品油、烟草、药品等高度专营的产品均将会有一定的改革动向。•打破地方垄断。•对重要基础性商品的国家储备制度进行改革。中央、省和大中城市都建立了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商品涉及粮、棉、油、猪肉、食糖等。•信用与消费环境的改善。•适度对外开放•这是投资空间最大的一个领域。现在的争议是商贸流通业的基础地位、高技术应用、土地政策等。•商业资本是资本主义的源泉。但是,这些年面临着挑战。•如中粮在开专卖店、大米网从事网上大米交易、凡客诚品卖服装。•2.房地产业•两个投资方向:保障性住宅与建筑低碳化。这个非常有争议。•十一的提法:调整住房供应结构,重点发展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严格控制大户型高档商品房。按照保障供给、稳定房价的原则,加强对房地产一、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的调控,促进住房梯次消费。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加强资本金管理,规范发展住房消费信贷和保险。规范物业管理行为,提高市场化程度。•3.旅游业•资源整合与品牌创建•提升旅游业的价值链,增强旅游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深度挖掘开拓旅游蕴含的各种附价值。•4.社区服务业•十一五:围绕便民服务,重点发展社区卫生、家政服务、社区保安、养老托幼、食品配送、修理服务和废旧物品回收等。理顺社区管理体制,推进社区服务规范化和网络化建设。•十二五:将其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目标:2015年,基本实现社区服务的品牌化、便利化、信息化、网络化。•养老服务业与十分钟生活圈。•设施改进。•(四)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农村服务业发展,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业体验旅游、农家乐休闲文化旅游等,实现旅游与农业的融合。这是一个新的提法。•七号文里有专章,谈到农村服务业问题。八、优化我国服务业的区域布局•(一)我国服务业区域发展呈现“四级梯队”格局•第一梯队是北京与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超过50%。•第二梯队是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工业基础好,GDP高,但服务业发展有着很大潜力。•第三梯队是中部与西南地区。服务业发展速度快,但是其层次较低,而且在区域内部分布非常不均衡。•第四梯队是西部地区,社会经济落后,人均GDP低、城市化率低。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现有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其实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二)我国服务业区域布局存在的问题•1.服务业发展与布局的非均衡比较严重•2.我国主要大城市服务业集聚发展程度较低,影响力和辐射能力不强•3.地区间服务业布局存在较严重的雷同化,缺乏特色和差异性(三)优化我国服务业区域布局的原则•1.依托中心城市发展主体功能突出的国家和区域服务业中心,鼓励现代服务业要素资源向这些城市集聚发展,发挥其龙头和辐射作用•2.依托资源禀赋和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发展服务业,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分工合理、竞争有序、互为依存的发展格局,优化服务业布局•3.为服务业欠发达区域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逐步缩小服务业区域差距(四)我国服务业布局的初步设想•1.整体区域布局构想:构建一轴、两带、六群落•一轴:东部沿海发展轴、两带:沿长江发展带与沿黄河发展带;六群落:东北: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中部:郑州-武汉-长沙,西北部:西安-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