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现代家庭服务业的需求与矛盾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协调保障机制上海市妇联巾帼园总经理周珏珉从现代家庭服务业的需求与矛盾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协调保障机制...............3一、以社区和家政服务为主要内容和形式——城市服务业发展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31、城市人口增多,给家庭与社区服务行业带来了发展空间。..........................................52、城市流动人口增多,需要通过家政服务加以管理和引导。..........................................53、家政服务需求量大。家庭服务社会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取向。..........................54、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家政服务成为了一种价值观念的体现。..........55、家庭结构小型化使得家庭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增大。......................................................66、家庭轴心转移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增大。..........................................................................67、城市人口的老龄化日趋严重,为家庭与社区服务行业提供了独特的服务领域。......68、独生子女照顾、培养、教育的需求增大。......................................................................7二、现代家庭服务业存在的现实冲突与矛盾——我们离和谐社会的距离有多远?........7(一)、当前制约本市家庭服务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81、家庭服务社会化进程加快,而家庭服务业发展整体滞后。..........................................82、家庭服务业企业化进程缓慢,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和品牌效应。..................................83、劳动力市场与家庭服务企业之间出现断桥。..................................................................84、家政服务员技能素质有待提高。......................................................................................95、家政服务的中介机构良莠混杂,缺少行业规则和管理................................................116、找家政服务员难住“老外”,高端涉外家政市场难成气候。......................................117、社会对家政服务作为一种新型产业认识不足,制约了家政服务业的发展................128、对家政服务业的行业研究和行业管理滞后....................................................................129、家庭服务向市场化,多元化发展步履缓慢....................................................................13(二)、家政服务行业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和良性的经营环境。....................................13三、促进现代家庭服务业的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上海市妇联对推动家庭服务行业规范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探索与实践...........................................................................16(一)、适应社会变革、创新服务机制,通过有效服务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发展。....17(二)、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在加强自身建设同时做好行业引领、促进家政行业规范发展。...............................................................................................................................182(三)、加强对外来家政劳务人员的源头管理,以提升家政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家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0(四)、关注政府所急,社会所需,积极探索中国养老事业新模式。............................21四、关于推进上海家庭服务业健康协调发展,探索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之间协调保障机制的思考和建议.......................................................................................................24(一)、建立良好的舆论导向机制,努力提高家政服务业的社会地位。........................24(二)、建立覆盖家政服务员的社会保障机制。................................................................25(三)、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与再就业机制。............................................................25(四)、建立灵活的经济营运机制。推进家庭服务业的专业化、产业化和职业化进程。..........................................................................................................................................26(五)、尽快成立上海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建立家政服务完善的科学管理机制........26(六)、加大政府宏观管理监督调控机制,使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有法可依、有制可循。..........................................................................................................................................27(七)、要加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家政服务行业的政策扶持机制....................................283从现代家庭服务业的需求与矛盾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协调保障机制上海市妇联巾帼园总经理周珏珉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明确地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社会。因此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就业充分,人们的各种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社会群体各种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的的基础首先是家庭和谐。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也是我们认真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增强城市服务功能,适应上海经济发展实际、国家发展战略和和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发展方向。本文想从剖析现代家庭服务业的需求与矛盾及其现行实践这一角度来思考和探索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协调保障机制。一、以社区和家政服务为主要内容和形式——城市服务业发展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根据国际经验,一国的经济发展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或接近1000美元时,(我国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700多美元,)人们的消费结构开始发生重大变化,二元经济结构开始打破,产业结构面临重大调整,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工业开始回补农业。我国目前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工农业之间产业政策的重大调整,正是这种经济社会发展共同规律和趋势的反映。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城市家庭服务业倍受人们关注。以家庭服务业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城市服务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4前景。在我国,家庭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个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愈来愈高。人们都希望在能力所及的情况下让自己的吃、穿、住、行、娱达到最佳状态,社会的进步带来的是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家务劳动从家庭走向社会,从自我服务走向市场服务是一种发展趋势。因而现代家庭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了家庭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为广大的待业、从业人员带来了通畅的就业渠道和广阔的就业市场,因而也促进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在经济学家心目中,家庭服务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对政府来说,家庭服务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劳动者眼里,家庭服务业是新的就业机会;在用户眼里,家庭服务业意味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确实,家庭服务业在使家务劳动社会化的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为千千万万个家庭解除了后顾之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社会服务的需求不断加大。在我国大中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家庭要求社会提供形式多样,质量满意的家政服务。发展家政服务业,对改善人民生活和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从劳动力供给情况看,家政服务人员的供方市场是源源不断的。目前,我国城镇有下岗职工650万人,失业人员570万人,加上每年新增长劳动力800万人,还有农村富余劳动力1.4亿人,形成我国就业工作的巨大压力。但经济发展所能容纳的就业机会则很有限,以经济增长速度为8%计算,每年可新增就业机会700万个,因此,大批劳动者急需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从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看,城市服务业是具有巨大潜力的就业新领域。农业的调整带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制造业的升级换代促使一部分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而目前,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只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6%,与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40%、发达国家60%以上的比例尚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从另一方面来看,就是吸收就业的潜力。国家劳动保障部曾对沈阳、青岛、长沙、成都四个城市1600户居民需求的调查,需要社会提供服务的家庭占到40%,以此推算,四个城市约有115万个家庭可以提供200万个就业岗位(目前尚有空缺100万个)。再推算全国32个特大城市和43个大城市,可提供的就业机会至少在1500万个以上。5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来看,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越来越依赖于非农就业的工资性收入,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还将进一步加快。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1.5亿人,2004年进城务工的农民超过一个亿,预计今后几年农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人数还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