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气象服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孙晓娟张丽杰学习目的了解公共气象服务的内容、组织方式考核方式1.出勤率30%2.课程作业70%课程内容第一章公共服务与公共气象服务第二章公共气象服务消费行为与服务策略第三章决策气象服务第四章公众气象服务第五章专业气象服务第六章气象科技服务第七章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引入案例:(为什么气象服务分为有偿服务和不收费服务?)四川出台气象收费新规新闻媒体为公众提供天气预报不收费://:39来源:四川新闻网记者从四川有关部门获悉,为进一步规范气象有偿服务收费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日前,四川有关部门出台了进一步规范全省气象系统经营服务性收费工作有关事项的新规。新规从发布之日起执行,有效期5年。原《四川省物价局四川省气象局关于印发全省气象经营性收费项目和标准的通知》(川价发〔2005〕197号)同时废止。四川有关部门要求,各收费单位要认真执行收费公示制度,在收费场所醒目位置向社会公示收费项目和标准,并领购和使用税务发票,依法纳税,自觉接受价格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据悉,按照四川有关部门规定,为工矿、城建、交通运输、山地资源开发、水利电力、种养殖业、环境保护、财贸、旅游、科研、文化体育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的各种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属气象有偿服务。气象有偿服务收费作为经营服务性收费管理。气象有偿服务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用户委托开展服务,严格执行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提供气象有偿服务需要具备相关资质的,服务单位必须取得相应资质方可在资质许可范围内从事气象有偿服务。气象有偿服务单位应当坚持自愿委托、有偿服务的原则,委托人可自主选择符合规定条件的气象服务单位。服务单位应当与委托人在本通知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内签订服务合同,明确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及相关事项,实行明码标价,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国家财政和专项经费所支持的气象服务不得收费,主要包括: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经济、组织防灾抗灾提供的气象服务;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计划、统计部门编制计划、年报等提供的内部服务;为国防、军事活动和其他特殊任务提供的天气预报;按照有关规定通过新闻媒体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天气预报;其他公开发布的天气、气候公报等。第一节服务业与公共服务一、服务业的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认为,服务业是“以从事服务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为主的行业”。服务业概念在理论界尚有争议。服务产品与其他产业产品相比,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实际工作中,将服务业视同为第三产业,即将服务业定义为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之外的其它所有产业部门。由此可见,气象行业属于服务业。二、服务业的分类由于服务业包含行业极多,为服务业分类是复杂而困难的,任何分类方法都是相对的。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专门的服务业统计分类体系,而只有三次产业分类和统计数据。从对服务业分类的各种理论研究来看,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两种:一是卡托坚(M.A.Katouzian)的“三分法”;二是辛格曼(Singelmann)的“四分法”1.卡托坚的“三分法”新兴服务业,“新兴”的概念是相对工业化后期来讲的,即所谓工业产品的大规模消费阶段。新兴服务业是指工业产品大规模消费阶段以后出现的加速增长的服务业,包括教育、医疗、娱乐、文化和公共服务。补充服务业,是相对于制造业而言的,这类服务与工业化有关,可以说它们是为工业生产和工业文明服务的,或者说它们是工业化过程的“随生物”。补充服务业主要包括金融、交通、通讯和商业。此外,还包括政府部门中与工业化过程有关的制度性安排所引起的服务,如法律服务、行政性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其一是指服务的需求是传统的,即其需求在工业化以前就广泛存在;其二是指服务的生产方式是传统的,即“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入发展,传统服务业也会随之降低它们的重要性,家仆服务和传统商业是这类服务的代表部门。2.辛格曼(Singelmann)的“四分法”一级分类二级分类生产者服务银行、信托及其他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工程和建筑服务业会计和出版业、法律服务其他营业服务流通服务交通仓储业通讯业、批发业零售业(不含饮食业)广告业及其他销售服务个人服务家庭服务旅馆和饮食业修理服务、洗衣服务理发与美容娱乐和休闲其他个人服务社会服务医疗和保健业、医院教育福利和宗教服务非盈利机构政府、邮政其他专业化服务和社会服务三、公共服务公共服务通常是指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行为的总称。2004年2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指出: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三、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指的是,任何消费者对公共物品(公共服务)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非排他性指的是,公共物品(公共服务)不可能排除任何人对它的消费。公共物品的研究发源于现代经济学,保罗·萨缪尔森(1954)第一个在概念上对“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进行了划分。他认为:私人物品其消费总量等于个体消费量的总和;对于公共物品,任一个人消费量等于集体的总消费量。他指出公共物品两个特征:排他不可能性(impossibilityofexclusion)和供给连带性(jointnessofsupply)。就是说“公共”含义在于“你可以设法利用,我也可以设法利用”。四、公共服务的特征1.公共服务的性质是大众化、平等化公共服务一般以一定区域为单位,向这个区域的公民普遍提供服务,而不是只为特定少数人提供服务;其次,公共服务强调基本的服务,一般是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需求提供服务;再次,公共服务突出非盈利性和平等性,旨在提供一种低价位非价格歧视的服务,以保证人们能够持续、平等地消费。2.公共服务以政府提供为主公共服务可以通过政府提供、非政府提供、多元化提供和联合提供等方式实现。在这些方式中,政府是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因为提供公共服务本身就是政府的职责。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直接提供大多数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应该体现在政府对公共服务政策的制定和规划、公共产品提供标准和条件等方面,同时监督、评估公共服务的绩效。3.公共服务的模式多样由于各国国情的差异,导致各国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公共服务制度和公共服务模式。这些服务模式大体可划归为三类:以美国为代表的“最低保障与兼顾效率”模式、以瑞典为代表的“全面公平型”模式和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效率主导型”模式。五、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据世界银行统计,2006年全球服务业总体规模在36.8万亿美元左右,占全球GDP的比重达到68%。其中,34个低水平国家为34%,而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其比重已经接近或达到70%以上;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主要城市,如伦敦、纽约等,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经占到90%左右。公共服务以满足人的公共需要为逻辑出发点,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发展的基础;公共服务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成为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途径。1.公共服务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程度人们享受到的公共服务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服务的数量、质量与经济发展状况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密接相关。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状况(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都可以在公共服务整个断面得到集中的体现。2.公共服务可以有效地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联合国早在《2003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就已经提出六组有助于一个国家摆脱贫困陷阱的政策。其中一组政策就是“投资与人类发展,培育一支能够有效参与世界经济的、有生产率的劳动队伍。投资的领域有:营养、卫生保健(包括生育健康)、教育、饮水和卫生设施”,其理由是“因为更好的健康教育状况既是人类发展的目标,也是可持续增长的前提”3.“服务化”、“融合化”、“网络化”、“高端化”是服务经济时代的特征首先,产业发展服务化。其次,行业发展融合化。第三,企业运作网络化。第四,生产活动高端化。第二节公共气象服务的历史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基于大气科学的理论与技术,根据社会、经济、军事、生态、防灾减灾等的需要,向社会提供的各类工作。气象服务的对象涉及到国防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是典型的社会基础性公益性服务。气象服务是基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伴随战争和军队的出现、演变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气候经验应用阶段气象最早应用于建筑,如原始社会为了抗御风雨寒暑,创造了供休息的窟窝等。我国战国时《墨子》一书中讲述:“为宫室之法曰:高,足以避润湿;边,足以圉风寒;止,足以待雪、霜、雨、露。”明确了人工建筑可创造适于居住的小气候。二、气象服务萌芽阶段1.迅猛发展的军事战争加速了军事气象服务的形成。2.新技术革命为气象服务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气象观测。(2)气象通信。(3)天气预报。二、气象服务萌芽阶段1820年,德国的H·W·布兰德斯利用过去的气象资料绘制了世界上的第一张天气图。1851年英国的J·格兰舍利利用电报传送的气象观测资料,绘制出了当日气象图,但这时天气预报业务尚未形成。启动天气预报业务形成的是1853年爆发的克里木战争。法国于1855年2月17日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天气预报服务的国家。两年后,法国的天气预报业务扩展到了整个欧洲。此后,其他国家随之陆续开展了天气分析预报工作。三.气象服务的形成阶段气象服务的形成体现在人类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原理,利用气象知识来全面为人类发展服务,并最终形成了军事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和人工影响天气服务。(1)军事气象服务1870年2月,美国国会授权陆军部部长贝尔科内普负责组建天气服务,并于同年11月8日发布了第一份天气警报——格雷特湖区风暴预警。为了航海和海上作战的需要,早在1805年,英国海军上将F·蒲福根据他十多年的航海经验,编成了著名的蒲福风力等级表。1910年,俄国成立了第一所军事航空学校,开始使用天气实况资料和天气预报对飞机实施保障。(2)公众气象服务美国气象学会(AMS)于1919年开始关注天气预报的应用,下设商业和贸易委员会。在1930年以前,报纸是主要的新闻媒体,各国都很重视在报纸上登载天气预报。1931年,无线电技术日趋完善,1934年已普遍应用到无线电接收机中,1939年4月30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安装在帝国大厦顶上的发射机开始了正规的电视节目服务。从此,电视为气象信息的传播展现了广阔的前景。1940年以后,随着无线电广播事业的发展和电视转播媒介的建立,为建立有效的公众气象服务铺平了道路。除美国以外,其他国家也开始开展了以报纸、广播和电视为主要传播媒体的公众气象服务。(3)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人工影响天气服务起源于久远的年代,但把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正式用于战场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最先使用的是施放烟雾,由于它最终产生的是降低能见度和增加大气粒子含量的效果,因此实际上是一种人工影响天气手段。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烟雾的运用有了较大发展,美、英、苏、德等国军队的烟雾使用已达战役规模。与烟雾的影响相类似的是人工造雾。1913年海军最早使用造雾剂在海洋上空造雾,后来陆军和空军也开始使用人工造雾掩护作战行动。人工消雾技术出现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但作为一个历史时期,这时的军用人工影响天气,无论在项目上还是在技术手段上都还有很大局限性。四、气象服务的全面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气预报技术发展迅速,究其原因,一是气象观测网、特别是全球气象观测网的完善和以气象卫星为代表的新的气象信息获取手段的使用;二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数值天气预报技术;三是统计学预报方法的发展和应用。及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