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盘水市社区服务业发展“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导言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以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保持社会和谐为宗旨,以基层街道(镇)、社区为依托,由各类社会主体共同兴办的具有公益性、地缘性、互助性、福利经营性的多元化服务。发展社区服务业是解决城市就业再就业最具容量的渠道,也是培养社区居委会自我生存、自我发展功能,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激发社会活力的重要措施。建立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区服务体系,丰富高质量的社区服务内容,完善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方式和社会化服务网络,是社会进步发展的要求。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对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正和社会和谐,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推进六盘水市社区服务业的发展,特制定本规划。一、六盘水市“十五”期间社区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一)社区服务业发展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年5月—2002年底。市委、市政府确定了“试点先行、摸索经验、推广典型、全面铺开”的工作2思路,于2000年6月,决定在钟山区开展社区服务业发展试点工作。选择区府路、红岩、人民西路三个居委会为社区服务试点,到2002年底,试点工作结束,为正式启动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第二阶段:2002年底至现在(2005年5月)。我市于2002年底正式启动城市社区建设工作,2003年着重抓社区整合、社区选举、建章立制、培训居委会干部等工作,积极探索社区建设的思路和办法,逐步开展了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区警务、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等工作;2004年注重社区建设工作的实效性,努力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推动发展社区服务业。我市积极争取钟山区社区服务设施国债项目,争取到项目资金820万元(其中国债资金500万元,市、区财政配套资金320万元),着手建设4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14个社区服务站,目前,一期工程8个社区服务中心(站)建设进展顺利。(二)社区服务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1、基本具备了发展社区服务业的三支主导力量。一是建起了纵向的市、县(特区、区)、街道(镇)社区建设指导工作机构;二是建起了社区工作基础平台,形成了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为主阵地的社区工作专业队伍;三是培育和发展了一定数量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在一定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社区公益性服务。32、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社区服务机构建设取得一些进展,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改善。一是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城区内集中了文化、体育、教育、科技、医疗、商业、城管、交通、邮电、通信、警务等机构和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具备了有利条件;二是由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兴办的社会福利中心(在建)、就业培训中心、劳动保障站、托幼中心、荣军院、福利院、特殊教育学校、精神病医院等,可以为特殊困难救助对象提供一定的社会福利救助服务;三是社区居委会采取租借的方式暂时解决了办公用房的问题,因陋就简地为辖区居民提供服务。在市中心区争取到钟山区社区服务设施国债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将大大改善市中心区社区服务基础设施状况。医疗卫生方面,在市中心区建立3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依托“星光计划”项目,投入资金1356.7万余元,建成“星光老年之家”26个(六枝2个,盘县2个,水城2个,钟山区15个,市直机关2个)。3、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情况:目前,市中心区共建立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56支,志愿者6000余人。4、便民网点,网络发展情况:钟山区培植社区服务网点41个,广泛提供卫生保健、健身、娱乐、教育等便民利民服务。钟山区初步形成了区、街道、社区三级社区服务网络。4(三)当前我市社区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社区服务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显著。从总体上看,钟山区力度较大,水平较高,实质性进展较大。全市情况不容乐观,需要对社区服务进行合理规划、大力扶持、加强领导、科学管理,促进全市社区服务业综合协调发展,如何提高全市社区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是我市社区服务所面临的重大问题。2、社区服务业发展缓慢、内容空泛。社区服务业由社区福利服务业、便民利民服务业和职工保险管理服务业组成,我市虽然具备较为丰富和完善的城区商业服务体系,但基本上属于私营性经济的服务实体。国家公办的福利性服务组织和机构薄弱,难以发挥其全面辐射的作用,由社区居委会举办的社区服务更是基本处于空白状态。3、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无力承接社区服务的繁重任务。目前,尚有4个镇、64个社区无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71个社区无社区服务站。按规定,每个街道应兴办一所综合性的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所老年公寓(托老所)、一所残疾人收托所、一所以上托幼机构,每个社区每千人拥有社区服务网点要有很大增长。因此,加大资金的投入和建设力度,是发展社区服务业必须解决好的关键问题。4、社区服务处于启动、探索阶段,建设社区服务网络5比较困难。仅是钟山区初步形成社区服务网络雏形,其构建和运作还需进一步深化。全市社区服务不成体系、不成网络,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的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提供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广大城市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提供的社会保险管理服务、面向社区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开展的双向服务等等,既缺乏基础又非常薄弱,公办服务的受众面狭小。因此,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起以街道(镇)、居委会为依托,包含区(县、特区)、街道(镇)、居民区三个层次实行社会化、群众化、产业化、法制化、形式多样的具有网络信息实效功能的运作与管理,完善城市基层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事业,构建包括社会福利、优抚服务、社会救助、便民服务、社会保障等系统化的社区服务网络。5、缺少社区服务发展基金,社区服务投入乏力,严重制约了社区服务的发展,社区服务功能极度弱化。社区服务发展基金主要来源于各级政府资助、社会福利有奖募捐投入、社会捐助和社区服务单位经营收入等。应加快研究建立一种新型长效的社区服务基金筹集与管理使用办法,保持相对稳定的资金渠道,对建立起的社区服务发展基金逐步实行有偿使用,使其滚动增值,促进发展社区服务业。6、社区居委会是从事社区服务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社区居委会干部报酬普遍偏低,全市社区居委会干部报酬一6般在人均每月160元左右(钟山区最高,达到每人每月230元),干部的低报酬与超负荷的社区工作成较大反差,影响了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限的财政补贴无力解决社区建设、社区服务业发展的大量的资金需求。因此,急需研究发展社区服务业、壮大社区经济的办法,推动社区建设实现整体效益。7社区服务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由于社区服务业正在探索阶段,社区服务业门类少,开发就业岗位不足,就业培训力度不够,政策优惠扶持未落到实处,使社区服务业就业面临较大困难。因此,需要研究可行办法,开拓社区服务就业领域,扩大社区就业安置,促进社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和待业人员基本实现就业或再就业。二、六盘水市社区服务发展“十一五”规划(一)“十一五”社区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条件我市社区服务业“十一五”期间面临的形势总的来看是:我市属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率仅为3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个百分点。现有的社区服务已严重不适应我市大量劳动力的转移,不适应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拉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城市服务业的战略需要。但其有利条件:一是中央、省高度重视社区服务业发展,并制定出台了相关政策,为加快我市社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1993年,国家民政部等13个部委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快社区服7务业发展的意见》。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在全国推进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0]23号),贵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民政厅关于加强全省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黔党办发[2002]5号)。今年,省里也即将编制贵州省城市社区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都对社区服务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就为社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宏观的环境。二是我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增长,为社区服务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经济社会基础。到2010年,地区GDP达350亿,全市总人口控制在320万人以内,城镇化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城市化率达到35%。城镇人口约为11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13500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3200元。三是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市社区服务业不仅在数量和覆盖范围上有了新的扩大,在规模档次上有了新的提高,在手段和方式上有了新的提升。社区服务业的网络建设已经起步,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基本实现了从提供物质生活服务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服务相结合的转变,从福利服务型向福利服务与市场经营型相结合的转变,从政府主导投入向政府倡导支持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转变。这三个“转变”为社区服务业加快发展创造了客观有利条件。但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市社区服务业在发展中仍存在不8少问题、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为:对社区建设及社区服务业的认识不够到位,领导力度不够,缺乏有力的扶持政策和必要的经费投入;社区工作关系不顺,运行机制不畅;社区服务基础建设和服务业发展不平衡,社区服务的产业化程度还有待提高,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优化配置。(二)总体目标和原则1、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关于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有关要求,以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城镇贫困户等弱势群体和优抚对象为工作重点,围绕社会福利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共驻兴建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加强社区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优化服务结构,提高服务质量,规范行业管理,加快发展步伐,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2、基本思路:加强社区服务的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政策导向、扶持力度,以加强我市社区服务业发展为龙头,推动社区基础建设,提高社区干部及社区服务从业人员素质,培养社区自我发展能力,提高社区协调社会问题和稳定社会秩序的能力,建立新的社区工作服务模式。93、总体目标:到2010年,全市基本建立起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镇建设、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管理效益优良、社会互助经常、群众参与踊跃、服务手段先进、覆盖范围广泛和服务门类齐全的社区服务业网络,努力实现“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的社区服务业发展新局面。4、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以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为社区服务业的出发点和归宿,把解决社区居民尤其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作为首要任务,把满足社区成员普遍而又迫切的需要作为拓宽社区服务业的工作重点,把促进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作为社区服务业的重要目标。(2)坚持社区服务社会化的原则。努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3)坚持福利性和经营性相结合的原则。凡属福利性服务项目,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居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机制。以政府主导、公共财政保障为主,凡属经营性项目,以企业和其它组织创办为主,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扶持的原则。从市中心区,10各县、特区、区及社区的实际出发,既要注重整体推进社区服务业,又要突出解决薄弱环节和重点问题;既要体现政府重视和支持,又要量力而行防止包揽。要区分社区服务业的不同类别和居民的需求状况,给予不同的扶持政策、扶持方式和扶持内容。(三)目标任务1、社区公益性服务。(1)加强社区公益性服务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市社区的规模、职能、作用等虽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原有的政府行政体制并没有完全改变,一些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仍然像过去一样将行政工作向社区延伸,或用传统的行政方法对待社区,甚至包办、代替应由社区行使的职能。其主要原因是社区基础设施薄弱,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的社区建设工作。根据中央精神,要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