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农服务主力军地位不断巩固时间:2011-03-22来源:金融时报作者:记者韩雪萌目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已成为深受全国亿万农民欢迎的两大金融产品。“积极贷款—发展生产—还清贷款—争取贷更多的款—扩大生产规模……”正成为许多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径。春日的暖阳晒得人热乎乎的,海南省屯昌县枫木镇永安村村民陈金霞眼看着和自己同一组贷款的姐妹吴清銮家的新居即将建成,一脸的羡慕。陈金霞是枫木镇最早争取到省农信社“一小通”贷款的妇女之一,2008年,从最早的5000元开始,至今她已经累计获得贷款3.7万元,从未拖欠。这些小额贷款为农民扩大生产规模走上致富路派上了大用场。当初与陈金霞联保的5户中,已经有2户开始盖新房。和陈金霞一样,越来越多的海南农民爱上了政府贴息的小额贷款,“积极贷款—发展生产—还清贷款—争取贷更多的款—扩大生产规模……”正成为许多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径。据记者了解,目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已经成为深受全国亿万农民欢迎的两大金融产品。据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每年使用这两个产品取得贷款的农户数量接近7000万户,受益农民3亿左右,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取得了促进农民增收、农村信用社增效及地方党政满意的多赢效果。近年来,在监管部门积极引领和大力推动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深化体制改革、加强业务管理、转换经营机制、改善金融服务,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县域及乡村机构网点分布最广、涉农信贷投放最多、农村普惠制金融服务和均等化建设贡献度最大的一类机构群体,成为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稳固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管理好通胀预期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10年末,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比改革启动前的2002年末增加4.3万亿元,增长307%;涉农贷款余额比建立涉农信贷统计制度时的2007年末增加1.79万亿元,增长85.8%。特别是在去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背景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坚持“控规模、保支农、调结构”,腾出规模和资金,加大信贷支农投放力度,确保“三农”服务工作不放松,支持力度不减弱,信贷投放不下降,涉农贷款整体实现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增量和占比高于上年水平的工作目标。在切实注重风险防范基础上,各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从当地实际出发,针对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特点,将近年来城市金融发展迅速的银行卡、理财产品等引入农村,大力开展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积极探索和开发低成本、可复制、易推广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发展农村信用共同体模式,发挥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多类农村市场经济主体组成的信用共同体联合增信功能,提高农村借款人贷款的可得性。创新发展林权、存货、应收账款、仓单及动产浮动质押贷款等多种新的抵(质)押贷款品种。积极开展与保险公司业务合作,在向农村借款人发放贷款时,引入涉农保险机制,建立了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之间的联姻机制。为了使广大地处偏僻地区的农民可以享受到应有的金融服务,在不同的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还创新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方法。在北京,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就向记者介绍了这家银行打造的“乡村便利店”:乡村便利店主要建设在偏远农村地区农民活动集中的村委会等场所,采用能够通过存折及银行卡登录的自助终端作为“乡村便利店”的主要机具设备,以及一台网上银行自助体验终端、一部96198直通电话作为辅助机具设备,由村委会指派一名辅导员负责机具设备的看管、农村客户的操作引导以及业务宣传。当地居民携带存折及银行卡即可登录自助终端,办理查询、补登存折、转账、代缴费等业务,或通过密码直接登录到网上银行自助体验终端,办理多样化的金融业务,从而满足了金融服务较为匮乏的农村地区的需求。目前,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已建成4家“乡村便利店”,计划2011年新建40家,将覆盖率提升至8%;到2013年末,共建设155家“乡村便利店”,将覆盖率提升至30%。随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地图”不断更新,农村金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坚持商业化改革和市场化运作的同时,各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还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努力保持县域机构网点数量稳定,积极参与农村金融服务均等化建设,成为近年来在推进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中的支柱力量。银监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2010年全国减少的483个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和342个金融服务空白乡镇中,有334个和251个是由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通过设立各类机构网点、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加以覆盖的。”2通过实施“两点两机”、“包村包片”战略,即分别采取设立标准化营业网点和简易营业网点,布设POS机和ATM机,实施临近机构信贷员“包村包片”等服务方式,使贫困偏远地区广大农户能够平等分享到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就近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基础金融服务。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时间:2011-03-21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王一鸣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途径。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对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出全面部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把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充分认识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意义我国发展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发生的深刻变化,对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既形成巨大压力,也带来新的机遇。我们必须从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和增强我国发展新动力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意义。适应国际环境新变化,必须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呈现新特点。从需求结构看,发达国家试图改变过度依赖负债消费的发展模式,通过增加中小出口企业贸易融资、有条件放松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迫使贸易伙伴扩大市场开放以及美元贬值等手段扩大出口。从供给结构看,发达国家积极推进“再工业化”,大幅增加研发投入,支持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等产业发展,抢占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我国只有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才能适应世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在国际合作和竞争中赢得主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凸显:在需求结构方面,内需和外需不平衡,投资和消费不协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在供给结构方面,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不平衡,生产加工规模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协调,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在空间结构方面,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协调,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在要素结构方面,资源要素投入与生产率提高不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协调,资源环境硬约束持续强化;等等。这些结构性矛盾如果得不到解决,就难以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竞争新优势,也难以形成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内生动力。今年是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只有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才能化解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调整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2001—2009年,我国投资率由36.5%上升到47.5%,消费率则由61.4%下降到48.6%,其中居民消费率由45.3%下降到35.6%,投资率过高、投资与消费失衡的矛盾突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外部需求萎缩,通过国际市场消化过剩生产能力的空间缩小。在这种形势下,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局面难以为继,迫切要求提升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把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作为调整需求结构的重点。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是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的基础。这就要求加快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在初次分配领域,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对高收入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在再分配领域,推进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降低中低收入者税负;较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居民消费条件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保障。应优化城镇商业网点布局,加强中小城市和农村商贸流通、宽带网络等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商业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有利于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应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培育发展文化、旅游和健身等新兴服务消费。进一步发挥投资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近两年来,扩大投资需求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投资领域的重点应转向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具体途径是: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引导投资向水利、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教育卫生、节能减3排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倾斜;放宽市场准入,将中央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坚决控制高能耗、高排放和产能过剩领域的投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我国产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工业比重过高且附加值低,服务业发展滞后;过度依赖加工制造环节,决定市场地位和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高技术产业名义比重提高较快,但多集中于价值链低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低端加工组装、缺乏自主技术和品牌的局面难以为继,迫切要求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的紧迫任务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应加快推进钢铁、石化、有色金属、造船等重点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重组,建设一批现代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链延伸升级和产业集群分工协作;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提高基础工艺以及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培育一批适应市场需要、拥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机制灵活的优势企业和产业;建立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同时,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重点是加快发展服务业。应加快发展与现代制造业密切相关的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部门,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标准、物流、营销和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环节,同时重点发展面向农村的生活性服务业;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服务领域;鼓励创新服务业态,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提升服务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和外包。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环节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应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到突出位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建设创新支撑体系,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构建“核心技术—战略产品—工程与规模应用”的创新价值链;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强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强节能减排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方面。应在完善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开展能耗总量控制和节能量交易试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企业和全社会节能减排的内生动力;推行强制性能效标识,扩大节能产品认证范围,完善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推行清洁生产;加强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加大重点地区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任务。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我国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任务,确定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的目标。落实这一目标,要求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