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警工程大学学术论文质量评价的思考摘要:近年来,我校科研水平有了较大进步,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本文通过对1998-2008年间公开发表论文引用频次情况的分析,对整体学术水平作了简要评价,并提出了促进学术论文质量提高的具体建议。关键词:大学学术论文质量发表的论文应是科研成果的体现,应该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有许多测度学者或学术论文影响力的方法(例如调查学者和管理者,见MacMillan,1991)[1],最客观且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引用频次分析,即一篇论文被其他学者和期刊引用的情况(Podsakoffetal.,2005;Ramos-RodriguezandRuiz-Navarro,2004;TahaiandMeyer,1999)[2,3,4],以及引用者论文的质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针对我校论文引用情况的分析,也很少有关学术论文质量问题的专门讨论。因此,本文1998-2008年间公开发表论文引用频次情况的分析,以期对发表论文质量作简要评价,并为政策建议提供帮助。一、引文分析法及论文数据来源(一)引文分析法假定学术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影响其他学者在想法,从而影响该研究领域。在其他影响无法验证的情况下,引用情况2提供了学术论文在该领域公开认可的情况(TahaiandMeyer,1999:279)[4]。引用情况不是测量学者和学术论文影响的唯一工具,而是考察论文和作者对该领域影响程度的重要方法之一。引用情况只能说明引用的次数,而无法说明论文内在质量和智力贡献(Starbuck,1994:2)[5]。有些情况下,一些论文被引用不是因为它的直接影响,而是被引用论文提供了研究的主题(MizruchiandFein,1999)[6]。所以,会存在高质量论文未被广泛引用,相对质量较低的论文被广泛引用的情况。如,理论的、概念的和综述性的论文通常比经验性论文的引用频次高,而且时间越近的论文通常也会被引用。因此,像其他方法一样,引文分析方法有很多局限性,也招来过许多批评。尽管引用情况分析有一定局限性,但仍然是一种评价学术论文和学者影响力最被广泛使用的方法。针对对引用情况分析方法的批评,BairdandOppenheim(1994:8)[7]认为:一些声名显赫的科学家和知名学术期刊,其引用频率非常高。这种高相关性说明引用情况的分析仍然不失一种有效的方法。一般地,一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有5-10年内的引用频次会超过数百次,甚至上万次。因而,本文主要对引用情况进行分析,并简评价引文和被引文献的质量情况。(二)论文数据来源根据我校发表论文情况,主要在中国知网(CNKI)的期刊3数据库和引文数据库中进行查询分析。理由是:一是我校发表的外文论文数量特别少,而且少量的论文多是挂了另外一个单位,二是CNKI是中文论文数据库最大最全的一个。所以,在分析中可以不考虑外文和其他中文数据库。另外,其他军队及武警部队内部办的期刊杂志大部分也未被收录CNKI,但这对分析结果几乎没有影响。因为军队及武警部队所办的期刊杂志中质量较高的大部分都在CNKI中可以查询到,查询不到的期刊一般以经验介绍和解释性内容为主,不属于学术性论文。为了从学校整体的角度考虑,主要选择“单位”属性进行检索,由于我校的名称是最近才改的。所以,主要涉及到的检索词包括:武警工程学院、武警技术学院、武警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武警工程学院电子技术系、武警工程学院军事经济系、武警工程学院军械运输系、武警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武警工程学院研究生队、武警工程学院政治部、武警工程学院司令部、武警工程学院院务部、武警工程学院进修系。在分析时剔除了论文署名单位不同带来的交叉影响,防止一篇论文分析两次或多次。二、主要统计结果(一)数量情况1998年学院由武警技术学院更名为武警工程学院后,发表论文数量明显上升,如用“武警工程学院”作为论文单位4在CNKI中搜索产生了1995篇论文,而用“武警技术学院”则仅有396篇。以各部系单位名称检索到的论文分别是武警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252篇、武警工程学院电子技术系113篇、武警工程学院军事经济系100篇、武警工程学院军械运输系82篇、武警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57篇、武警工程学院研究生队88篇、武警工程学院政治部6篇、武警工程学院基础部104篇,其他未报告单位为0篇。把以署名为学院和部系的加总为2797篇,考虑到不同署名带来的重复可以性较小(如,被引用的338篇论文用两种单位名称检索加总后仅有4篇重复),所以学院在1998年更名后整体发表论文总数在CNKI中应为2700篇以上。从人均的角度看,平均人均仅3篇左右。(二)引用情况利用引文数据库查询得到被引论文情况,经过排序并剔除重复论文最后得到表1中的最后统计结果。表1说明1998年武警技术学院更名为武警工程学院后,发表的近2800篇论文中仅有338篇被引用过。总体被引用比率占发表论文数的12%左右,说明有88%的论文发表后至今无人问津。而且被引用的338篇论文中,有136篇仅被引用过1次,有73篇仅被引用过2次,有39篇仅被引用过3次,有20篇仅被引用过4次,有15篇仅被引用过5次,有13篇仅被引用过6次,有10篇仅被引用过7次,有6篇仅被引用过8次,有56篇仅被引用过9次;引用10次以上的论文情况如下:10次的有6篇,11次的有5篇,12次的有2篇,13次的有3篇,14次的有1篇,18次的有1篇,22次的有1篇,25次的有1篇。这一结果说明我校学术论文整体水平令人担忧,只有非常小的比例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从被引用论文所在期刊看,有66篇发表在学院学报上,有38篇发表在《现代电子技术》上,19篇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但有18篇属于增刊),9篇发表在《国外电子元器件》,9发表在《计算机工程与应用》上。从所有发表的数十种期刊看,期刊级别均不是相关领域的一流期刊。从各部系二级单位论文发表及引用情况看,通信工程系遥遥领先。排在第二位的是电子技术系,其他部系单位水平相当。三、政策建议当前学院论文发表情况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还不容乐观。人均公开发表论文仅3-4篇,而被引用的论文仅占发表论文的12%且引用次数极低。而且从学院不同学科看,发展也十分不平衡。通信工程系的科研水平在全院中名列前茅,而且其他第二梯队的单位距之甚远。从发表论文所在的期刊看,也无国内权威刊物,距离学术中心太远。从单个学者看,引用频次前三名论文的作者的论文影响力亦有限。如果要改变这种落后现状,减少论文质量低下的数量就需要改革当前的学术论文管理制度。一是合理区分学术杂志等6级。目前我校对论文的分类以公开的数据库收录情况和北大图书馆核心期刊目录为准,SCI是第一类、EI、ISTP是第二类,CSSCI是第三类,第四类是北大核心期刊,然后是正式期刊、内部期刊、交流论文。简单套用各种目录往往导致划分在一个等级的论文质量千差万别,严重打击了质量高论文发表的积极性。如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4年一个周期确定目录,很多期刊被评为核心后走“市场化”道路沦为垃圾期刊。而在一个大领域中有影响力的期刊仅二三十种,学术水平最高的期刊往往是行业学会主办的期刊。有人统计,2008北大核心目录中近90%的期刊无理论创新价值,地方知名高校均不使用此目录而是单独制定权威期刊目标和核心期刊目录。二是制定配套激励措施。在当前学校评职称工作中,把科研计分简单地把不同论文按照不同分数计算加总。这种做法实质上抹杀了有影响力的创造性学术论文产生的可能性,因为一篇真正的有价值的论文往往是长时间智力和体力劳动的结果。而一般的论文,仅仅是许多已有观点和技术、理论的组合,是简单性劳动,也是无实质性智力成果的劳动。因此,并不能用一般论文的数量来和一篇高水平论文的质量相比。所以,要想真正建立高质量论文产生的制度基础,就必须在技术职称评定中考虑学术论文质量这一因素。三是建议区分不同特长人员实施分类考核管理。科研工作是一个创新性的工作,如果要求每个人都搞“科研”就等于科7研庸俗化。在科研庸俗化盛行的二流和三流院校中,催生了大批垃圾论文的产生,浪费了大量资源且与国家提倡的科学发展观严重背离。为此,许多一流高校对教师和其他技术类人员实施了细分的管理,划分为讲课型、科研型、科研讲课型、讲课科研型四种人员并实施不同的待遇和考核指标。所以,作为科研实力日益增强的大学,我校就必须进一步使相关人员在工作上有更细化的分工从而提高生产力。参考文献:[1]MacMillanI.C.,1991.Theemergingforumforbusinesspolicyscholars.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2,161-165.[2]Podsakoff,P.,Mackenzie,S.,Bachrach,D.,Podsakoff,N.,2005.Theinfluenceofmanagementjournalsinthe1980sand1990s.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6,473-488.[3]Ramos-RodriguezA.,Ruiz-NavarroJ.,2004.Changesintheintellectualstructureofstrategicmanagementresearch:Abibliometricstudyofthe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80-2000.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5,981-1004.[4]TahaiA.,MeyerM.J.,1999.Arevealedpreferencestudyofmanagementjournals’directinfluences.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279-296.[5]Starbuck,W.,1994.Journalsrankedbycitationsperarticle.Workingpaper,NYUSternSchoolofBusiness.8[6]MizruchiM.,FeinL.,1999.Thesocialconstructionoforganizationalknowledge:Astudyoftheusesofcoercive,mimetic,andnormativeisomorphism.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44,653-683.[7]BairdL.M.,OppenheimC.,1994.Docitationsmatter?JournalofInformationScience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