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商贸服务业发展状况调研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国家扩大消费政策积极效应进一步显现,我县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服务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经济比重逐渐加大,对壮大经济总量,提升产业结构,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基本情况商贸服务业,我县主要有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居民服务业以及商贸物流业、典当寄卖、拍卖业和部分娱乐业等其他服务业。现有云岭mall商城、皖南第一街、万达女人街等到3个主要商业服务中心,其中苏果超市泾县社区店经营面积8000平方米,年营业额约4800万元,是我县唯一的大中型商业销售网点;全县餐饮业有800多户,住宿业经营户200多户,其中已获得星级称号的宾馆酒店共7家(泾谷大酒店、华侨宾馆为一星;福鑫隆大酒店、泾川宾馆、桃花潭明珠大酒店为二星;天竹居假日酒店、红睿宾馆为三星)。小商品市场有桃花潭市场1个,经营面积2000多平方米,从业人员400多人,年营业额约2000万元;城区农贸市场4家,其中太平湖市场是我县最大的农产品贸易集散地,经营面积近20000多平方米,年交易额约1亿元。为进一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确保农民放心消费,我县从2005年开始,实施了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先后有安徽辉隆农资有限公司、皖南丰乐种业有限公司、泾县阳光商贸有限公司和泾县如海贸易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承担了该项目建设任务,分别到我县各乡镇建设和改造农家店达126家,其中日用品消费农家店89家,农村生产资料农家店37家。但由于受交通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县大型物流配送目前还是一个空白。为扩大农村消费、拉动国内需求,国务院推出了“家电下乡”的政策,全县97家符合条件的销售网点已备案,共销售各类家电下乡产品39490台,销售金额8558万元,发放财政补贴资金1094.5万元。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是国家继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出台以来,又一项旨在拉动内需、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举措。今年6月,安徽省被国家列为第二批家电以旧换新推广省份,经过认真审核,宣城苏宁电器有限公司泾县店已审核备案,成为全县第一家家电以旧换新指定店,标志着我县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已正式启动。行业管理职能。全县加油站点36家,茧站34家,再生资源备案网点28家,生猪定点屠宰场(点)4家,酒类流通备案476户。近年来,我县商贸服务业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总体规模增长。2009年,全县商贸服务业增加值5.8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35.4%,占GDP的比重为13.9%,总量同比增加0.88亿元。全县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亿元,同比增长17.1%。2、市场主体增多。2009年,全县工商营业户9232户。批发零售业单位数207个,同比增加13个,其中限额以上的企业已达7户,同比增加1户;住宿和餐饮业限额以上企业5个,实现零售额2.7亿元,比上年增长18.1个百分点。3、网络日益完善。2005年起,我县开展“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工作,全县已累计建设126个连锁乡村农家店,初步形成了农村现代化流通网络体系,并且效益初显。2009年,全县农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5亿元,同比增长18.1%。4、企业改制顺利推进。重点围绕国企业改制,不断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和发展。直属国有企业清峰食品有限公司等6个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已全部完成。二、存在问题及原因1、农村商贸服务业相对滞后。城乡间发展不平衡,农村服务业严重落后于县城。农村流通基础设施不健全,缺少大型的商品流通设施和农副产品市场,特别是集贸市场建筑简陋,大棚式市场、露天市场较多,有些市场骑路经营,连基本的设施都没有。2、社区商业服务比较薄弱。社区商业是指以特定居住区的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和满足居民生活消费的目标,提供日常生活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属地型商业。我县尚没有一个省级商业示范社区。全县有一定商业基础的社区仅2—3个,大部分社区商业设施不足,网点布局不合理,服务功能单一,居民消费不方便等问题比较突出。3、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从现阶段看,县城仍然是商贸服务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具有较大规模的大型超市只有苏果、如海、台客隆,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县商贸服务业尚不够发达、业态水平不高。大众化餐饮、洗浴、美容美发、再生资源回收、维修、洗衣等居民日常消费类的商贸服务业缺乏引导和监督。4、现代流通发展缓慢。虽然我县商贸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有所加快,但仍处在初级流通形态,传统商贸形式居主导地位。特别是现代物流比较滞后,缺乏集仓储中心、配送中心、货运中心、信息网络中心、营销策划中心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配套物流基础设施。5、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商贸服务业发展好的有茂林、榔桥镇等。泾川镇作为县城所在地,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在全县处于领先位置。云岭、桃花潭等旅游、经济发展较好地区,商贸服务业相对发达。偏远山区乡镇因地域和经济发展因素,商贸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1、观念因素。“重生产轻流通”、“重工轻商”传统思想依然存在,与“工业强县”、“生态立县”等战略相比,还没有摆上应有位置。2、政策因素。在政策扶持上,工业、农业的扶持政策较多,力度不断加大,而商贸服务业相应的引导资金、政策扶持则较少。3、发展因素。城镇化水平不高,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有限,农村消费的主要群体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购买力外流现象较严重。在基础设施方面,交通基础设施与发达地区相比,现代化程度还不高,商品流通不够顺畅;流通基础设施不健全,大型的商品流通设施和农副产品市场较少,辐射能力不强,聚集效应不够。4、人才因素。主要表现在商贸服务企业现代管理类人才缺乏,专业人才偏少;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业等传统商贸服务业从业人员参差不齐,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制约了企业服务水平的提升。三、工作思路与建议(一)加强规划引导、强化宏观调控。1、编制并实施商业网点规划。对中心商业区、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及专业特色街进行合理定位,通过项目建设,兴建物流园区,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旅游购物商业街等,不断增强和完善城市商业功能,促进城市流通业的健康发展。2、修编并实施成品油零售网点规划。调整编制加油站(点)行业布局规划,是适应经济、社会、交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也是依法行政工作的依据。3、加强市场监测,建立和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石油、粮食、肉类、农资等重要商品的市场供应。(二)扩大消费增长、促进商品流通。1、认真实施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加大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一步加强与销售网点的对接,引导和督促网点积极完善措施,搞好服务,扩大家电消费。依托“万村千乡”承载企业如海贸易有限公司,扩大农村连锁网络,增强“一网多用”功能。2、组织企业开展促销、品牌销售和广场展销活动。3、促进餐饮、娱乐、服务业升级。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项目推动等帮助服务业转型升级。利用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老字号品牌,突出特色优势,推动连锁经营,形成集群优势,打造集人文历史和现代特色为一体的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区。4、大力实施“放心肉、放心酒”工程。按照方便群众、优化布局、保护环境、适当集中的原则,调整编制县生猪定点屠宰厂设置规划,以国有控股企业县清峰食品有限公司为载体,建立全县生猪定点屠宰肉品统一配送系统。加强巡查,严格监管,加大对酒类流通的管理,实施酒类流通备案制度和随附单制度,确保酒类市场经营安全。(三)推动综合执法,强化商务管理。1、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执法监督体制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和管理,提高行业自律水平。2、加强行业管理。强化典当、拍卖、旧货业、成品油、生猪屠宰、茧丝绸等一些重点行业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保证审批审核事项的程序合理、实体公正。依法行政,加强管理,确保经营主体守法经营、规范经营。3、开展诚信经营活动。加快商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开展“诚信兴商”活动,大力倡导商业职业道德,弘扬优秀传统商业文化,提高市场主体的守信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推动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双峰县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现状与出路双峰县商务局局长尹楚才一、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现状商贸流通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等。近年来,我县商贸流通服务业围绕“大市场、大流通、大开放、大服务”的目标,坚持科学发展,经营网络逐步建立健全,流通设施不断完善,开放式的流通格局逐步形成,流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是商业网络发展较快。目前,我县共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60多个,专业市场8个,湘中农机机电大市场、建材大市场已初具规模,青树坪富厚商业步行一条街被誉为全省乡镇第一街。县城现有超市150家,其中大型日用品超市9家。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工程,2005、2006、2007年共建成标准化农家店260家。二是买方市场初步形成,社会购买力明显增加,商贸流通服务业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7年达到19.58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29.6%。三是社会贡献越来越大。一是对GDP的贡献,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8.8亿元,对GDP的贡献为28.4%,住宿餐饮业增加值0.74亿元,对GDP的贡献为1.1%;二是对税收的贡献,2007年全县国税、地税总收入2.5亿元,其中,批发零售业税收收入0.17亿元,占税收收入的6.8%,住宿餐饮业税收收入0.028亿元,占税收收入的1.1%;三是对社会就业的贡献,全县从业人员53万人,其中商贸流通从业人员约11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20.8%。四是经营方式逐渐变化。流通企业不断由商品批发零售向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发展,以名牌商品的总经销、总代理,邮政、化肥、农药等物流配送,蔬菜、粮油、副食品行业的连锁经营为代表的新型营销方式初具雏形。电子商务、旅游服务等悄然兴起。五是流通秩序明显好转。通过对食品等产品安全的专项整治,加大了对流通领域假冒伪劣商品和非法经营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秩序,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全县肉类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县城牲畜进点宰杀率达到100%。二、商贸流通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一是重视不够,政策扶持弱。体制不顺,流通服务业主管部门机构不明确,乡镇一级基本上没有明确抓商贸流通业的;扶持工业、农业的政策措施较多,力度不断加大,有专项发展资金,而流通服务业基本没有相应的政策;融资不易,申请贷款十分困难。二是规模不大,竞争能力差。我县商贸企业总体散小弱,档次低,辐射面小,配套设施不完善,管理不规范。传统商贸形式居主导地位,现代商贸流通欠发达,连锁经营比例低,物流发展缓慢,计算机管理的普及率还很低。商贸人员素质偏低,同类市场还存在恶性竞争的现象。三是布局不当,旺气市场少。商贸行业是国家开放的竞争性行业,准入条件低,加之缺乏网点布局规划管理,浪费大量商业资源。有的市场商家入驻率低,形成“空壳市场”。县城人气较旺的农贸(水果)批发市场,占地不到20亩,人流、物流涌堵严重,进出不畅,设施简陋,各类产权的门店夹杂,存在各种隐患,亟需扩建改造。乡镇市场大都以街以路为市,缺乏规范管理。四是城乡不一,市场开拓难。农村是一大消费市场,但是乡镇市场与城区市场相比,存在网点偏少、设施简陋、档次偏低、服务功能较差、假冒伪劣产品较多的问题,连锁经营、超市等才刚刚开始向镇乡延伸,农民感到消费难、消费不方便又不安全。五是环境不优,各种负担重。办理证照手续繁锁,行政性收费项目较多,企业负担仍然较重。水电气价格高,经营成本大,商业企业的水、电、气价格远远高于工业企业,与工业企业同网不同价。三、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建议:1、深化思想认识,提升流通服务业地位。21世纪的经济是流通主导型经济。生产创造财富,但流通实现财富。进一步大力发展流通服务业,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市场繁荣、保持社会稳定都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把流通服务业摆到工业、农业同等重要的位置,将商贸流通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2、加大扶持力度,落实流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