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西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讨论稿)2010——2015定西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二○一二年六月2为促进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甘肃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定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定西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等,制定本规划。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年-2015年,规划涉及领域包括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现代金融服务、商务服务五大行业类别,涉及部分新兴服务领域。第一章发展现状与面临环境一、发展现状“十一五”时期,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和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快速、高效发展的主导行业,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一)总量规模不断扩张“十一五”时期,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呈现出速度不断加快、领域不断拓宽、投资不断加大的态势。2010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与2005年的8亿元相比增加了22亿元,年平均增长30.3%。随着生产性服务业基础设施3的不断完善和服务供给能力的逐步提高,不但满足了全市工业生产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为企业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有效服务,而且生产性服务业自身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0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0亿元,与2005年的12亿元相比翻了一番,年平均增长11%。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对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发挥了主体支撑作用。(二)经济比重不断上升随着全市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快速扩张和增长,生产性服务业占全市国民经济比重也随之上升,由2005年的17%提高到2010年的20%,提升了3个百分点。(三)行业实力明显增强1.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十一五”期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81.28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了54亿元,年均增长24.81%。公路运输日益兴旺,全市道路运输业共完成客运量2128万人次,旅客周转量9.7亿人公里,货运量2199万吨,货物周转量14.4亿吨公里。全市公路营运车辆达到20229辆,其中客运车辆1239辆,货运车辆18990辆。2.建筑业稳定发展。2010年,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49家,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4.58亿元,同比增长12.7%。3.金融业迅速上升。20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了269.68亿元和143.6亿元,是2005年末的3.19倍和2.34倍,年均分别增长29.96%和20.48%,比“十五”年均增4速加快15.4和13.5个百分点。2010年,金融业增加值为2.95亿元,占服务业比重为4.27%,比2005年提高0.4个百分点,已成为全市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4.保险业完善壮大。2010年,全市完成保险总保费5.66亿元,增长41.5%。其中:完成财产险保险费2.14亿元,增长49.65%,完成人身险保险费3.52亿元,增长39.69%。5.邮政业平稳增长。“十一五”时期,全市邮政业务总量和邮政业务收入分别由2005年的4284万元和3680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4819万元和4634万元,分别增长了12.19%和25.92%。6.信息服务业快速增长。2010年,全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增加值3.23亿元,比2005年的1.62亿元增加1.58亿元,年均增长14.38%。7.其他领域平稳发展。“十一五”时期,商务服务等其他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发展平稳。其他服务增加值由2005年的16.2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7.59亿元,增加了21.38亿元,年均增长18.32%。二、面临环境(一)国际形势变化提出新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加速调整。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调整,力争在新一轮技术变革、产业升级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服务业成为全球关注和竞争的重点,各国在市场、技术、资源、人才、服务外包等方面的深化合作与竞争并存。所5以,我国迫切需要加快全球高端服务要素集聚,做大做强服务经济,强化城市服务功能,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经济分工与合作。(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步入新阶段。我国将推动现代服务业大发展作为“十二五”时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国家及甘肃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甘肃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甘肃省关于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意见》等文件都把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明确了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再提高4个百分点的发展目标。大力提倡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被视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所以,我国已经进入服务业加快发展和升级的时期,特别是其中的生产性服务业更是进入黄金发展期。(三)定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从政策层面看,国家出台的《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和省政府为我市量身定做的《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定西加快扶贫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甘政发[2012]20号),为定西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和难得发展机遇。从产业发展看,我市乃至全省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加速时期,专业化服务分工不断加深,产业链不断拓展,面向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商贸、6物流、金融、装备制造外包,电子商务、检验检测、专业维修、专业中介、培训教育等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巨大,且已具备一定雏形,特别是商贸、物流、金融、中介服务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优势。从集聚发展规模看,我市各类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的相继建立,为同类企业、相关产业向成片集聚发展提供了基础,也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创造了条件,以新能源、工业生产、物流园区为导向的功能区已经初步形成。从政府引导层面看,近年来,国家和省上相关职能部门已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做了大量研究,就相关行业给予了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取得了一定成效,并总结出一些经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将产生有益作用。(四)定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许多问题。1、总量规模小。2010年,整个服务业增加值为69亿元,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为30亿元。从纵向比,现代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在全省位居10位,仅占全省服务业总量的4.5%;人均服务业增加值仅为2450元,位局全省倒数第一。2、整体实力弱。定西生产性服务业整体规模小,产业化、聚集化水平低,产业链条短,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不高。3、市场化程度低。从我市“十一五”期间和2011年的统计数据来分析。一是人均GDP在8000——4000元之间。二是工业化率普遍在40%以下。三是城市化率都底于37%。所以,定西经济正处于由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工业化从初期向中期推进7的阶段过程中。全市生产性服务市场化程度较低。4、结构不合理。2010年,定西非盈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4.71%。整个服务业的发展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财政支撑,而占居该产业链重要位置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服务企业发展就更加缓慢,2010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全市为4.67%,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7个百分点,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第二章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总体思路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和市委、市政府“兴农强工、做大城镇、扩充总量、提升水平”总体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方向。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各种比较优势,通过加强领导、政策扶持,加快推进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融入兰白核心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生态融合,推动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二、发展目标“十二五”期末,生产性服务业经济规模与质量效益大幅提8升,对外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形成与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格局。(一)产业规模实现翻番。力争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到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0亿元以上,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9%以上,对定西经济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二)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以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为重点,着力抓好生产性服务业升级工程。使生产性服务领域产业高端化、集约化、集群化效应显著提升,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吸纳高端人才就业比重提高。满足多样化需求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增强。服务业标准化程度大幅提高。到“十二五”末,建设10个高端的产业集聚区,培育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三)品牌效应不断彰显。以品牌服务促进机制不断完善,创建一批著名的生产性服务业品牌,形成一批具有省内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和品牌区域,打造一批具有定西特色和标志的品牌活动,力争到“十二五”末,把“定西服务”品牌推向全省。(四)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对内大幅缩小市内制造业成本采购半径,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对外不断延伸服务区域半径,深度参与兰白经济圈及国内重点城市、重点经济区生产性服务服务市场。不断拓宽经营领域,使生产性服务龙头企业参与外埠市场的范围扩大、能力增强,生产性服务业服务规模年均增长14%左右。三、基本原则9(一)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生产性服务领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政府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完善管理体制,促进区域、行业协调发展,调动生产性服务企业发展积极性。(二)坚持重点突破和协调发展相结合。既要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效应,进行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突出重点发展区域,又要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联动效应,突出重点发展行业,以重点区域和行业为突破,带动服务业全面发展,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经济联动发展。(三)坚持存量调整和增量投入相结合。要在整合优化现有生产性服务业,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加大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加强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提高对各类资金的利用效率,逐步建立较完善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四)坚持城市化与产业发展互动相结合。本着城市化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互动的原则,在城区空间布局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定位,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在培育和引进生产性服务业过程中,要有利于集聚生产性服务园区的人气,与各生产性服务园区功能定位相协调。(五)坚持促进发展与培育新长点相结合。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和新型经营模式,结合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积极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领域,大力发展新兴生产性10服务业,促进其市场潜在需求及时转化为现实供给能力,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章发展战略与发展重点一、增加供给总量、提升供给质量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黄金时机,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以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商务服务业等为重点,深化信息通信技术的革新与运用,加快城镇化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着力构建现代服务体系,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增强服务供给能力、改善服务供给水平、提升服务供给效率。坚持产业高端化、区域集群化发展导向,着力增强生产性服务业优势领域核心竞争力,推动特色区域生产性服务要素集聚与功能升级,提升行业发展效益与区域品牌效应。(一)增强优势行业竞争力,壮大新兴行业发展力1、做强做大现代物流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坚持以调整结构、整合资源、强化基础为手段,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目的。努力营造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大力推进物流业的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信息化、规模化、国际化,建设布局合理、配套完善、服务高效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形成区域分工合理、重点突出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促成物流业与支柱产业和区域经济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