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游宜居的好所在建构北投文化生态旅游服务旅游系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65宜遊宜居的好所在─建構北投文化生態旅遊服務旅遊系統洪德仁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董事長綠手指的招喚北投地居大屯山畔,三面環山,峰巒秀麗,翠綠欲滴;面臨廣豁平野,遠處淡水河及觀音山呼應,這一如夢如幻仙境,美景有如天成。北投往北可以遠眺大屯山,向下觀賞溫泉溪流與谷地中磺煙裊裊、浴客遊園;向西又有觀音山靜臥淡江,點點帆影,晚照夕陽;東面則有紗帽山綿延起伏,與大屯山連成壯麗景色,提供了獨一無二的視覺景觀與空間位置(註1)。陽明山國家公園、台北關渡生態公園之間,北投位居於銜接的地位,扮演「綠色走廊」的角色,聯絡兩地獨特的景觀資源與自然空間。長期以來,吸引大批旅客的新北投溫泉旅遊路線,大多數集中在溫泉旅館業者及鄰近的餐飲業,也造成居民生活品質的疑慮,因此,如何打開其他文化生態資源景點的能見度,如何作點、線、面的行銷北投觀光路線,如何增加旅客在本地的消費慾望、能力,如何將文化產業化,如何將營造居民可以、也願意參與的機制,來提昇居民生活、認同與觀光旅遊互動,是現階段急待努力的地方。北投的關渡、貴子坑、新北投、丹鳳山、唭哩岸、軍艦岩等山巒,就有如母親的「綠手指」,招喚著繁忙的都市居民,重返大自然的懷抱。以暖暖溫泉和寧謐的自然生態體驗,洗掉喧囂都會生活的疲憊與壓力,讓大台北都會區的市民就近了解北投文化的同時,進而對台北盆地的自然環境增加了解與愛護。在國家積極推動「建設綠色、活力、速度、優質、魅力的台灣」五大方針,讓國家的軟硬體建設能大刀闊斧前進,符合知識經濟時代的需求。我們願意以過去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的經驗,並以一年來執行推動本計畫的基礎,以在地居民的角度,積極地結合在地藝文、自然資源及溫泉文化資源,提昇生活家園品質,兼顧觀光旅遊產業,研提「具有創意、自主及永續經營效益之社區總體營造」的「永續台灣北投的愛」文化生態之旅計畫,經由社區民眾的參與,進行參與式規劃,凝聚社區共識,有系統、總體性之推動計畫,以營造地方特色風貌。期盼和居民共同打造北投社區文化生活的傳承發展,重塑文化的、生態的、溫泉的之北投心意象。國際生態旅遊政策趨勢2000年在漢城舉行之亞太經濟合作(APEC)第一屆觀光部長會議共同發布之「觀光憲章」,訂了有關觀光永續發展的四項政策目標:1.激賞與認知自然環境並追求環境保護;2.透過中小型觀光業者,提供開放的、永續的觀光市場,促進生態永續發展機會;3.照顧兩性觀光從業人員工作機會,保護旅遊地社區之社會整合;1664.瞭解、尊重、保存地區性本土文化及自然文化資產;5.加強建立觀光發展與經營管理能力。APEC觀光憲章對於環境保護、社區保存、永續發展之重視,我國為共同簽署之國家,自應積極配合推動。2001年,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成立大會時,時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的陳錦煌先生提出(註2):為全面發展國內旅遊,一方面給傳統的觀光休閒注入新活力和新意涵,一方面促進自然資源和延續地方傳統,是一項需要永續經營、可以造福永世的產業。2002年行政院正式通過「二○○二生態旅遊年工作計畫」(註3),特別指出我國積極配合聯合國為推動生態旅遊及永續觀光,特訂2002年為國際生態旅遊年。行政院也指出:我國推動生態旅遊之必要性有:1.生態旅遊是一種兼具生態保育與休閒遊憩的活動,我國雖非聯合國成員,但將2002年訂為台灣生態旅遊年,共同推廣生態旅遊活動,可促使國際人士了解台灣重視環境保育,提昇台灣國際形象。2.觀光產業為國家重要策略性產業,推動具有本土特色、符合生物多樣性保育之生態旅遊,為國內旅遊方案所訂實施策略之一。3.為減緩加入世貿組織後,傳統農林漁牧產業之衝擊,推廣農業生態旅遊可協助農村轉型,發展休閒農業。4.生態旅遊地區環境脆弱,需要建立旅遊制度規範,避免環境二度破壞,確保生態資源永續利用。5.國內生態保育觀念尚未普遍建立,將生態旅遊納入學校課程,灌輸生態環境教育,可培養國人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愛護國土資源。6.利用台灣優異的生態資源,推動生態旅遊有助於國內旅遊事業之發展。交通部觀光局指出(註4),台灣生態旅遊年系列推廣活動以國人為對象,更要加強國外遊客的宣傳,預期一年的國民旅遊可達一至二億人次,同時藉由宣揚我國生態美景,預期來台的觀光客可增加至350萬人次,我國的觀光收入也可由目前占3.4%國內生產毛額提升至5%。北投文化生態學院因此,為落實北投願景,提供市民終身學習,培育社區發展人才及現代社會公民,提昇居民人文素養、增進體適能休閒活動、尊重環境與生活知能,積極推動參與文化生態之旅,是一項很有意義的議題。我們積極籌設「北投文化生態學院」,於2001年9月24日開始上課,12月8日成果展現,結業。2002年第1期也順利在4月16日開始上課。2期共有500名學員參與研習,2000名市民參與各項體驗活動。北投文化生態學院是社區的公共財產,要讓社區居民來使用它、擁有167它。我們有六大努力方針:1.培養社區人才︰培養與社區土地、生態、文化相結合的課程。師資可以是學界的、官方的,也包括地方專業者,如社區工作者、產業界、陶藝家等。我們希望培養出來的人才是願意留在社區服務、創業的人才,為社區帶來新創意、新思潮、新氣象。2.實地操作傳承社區的文化︰將上一代的智慧與經驗、文化與歷史延續到這一代、下一代。以實地操作、田野調查、向社區學習的概念和技法,深入了解社區的問題,傳承社區固有的文化和生活技能。3.社區特色的發揮︰闡揚北投的自然生態、歷史人文、溫泉文化等特色,展現故鄉的魅力。4.社區學習的場域︰不只以學校為中心,更要建構時時可以學習、人人可以學習、處處可以學習的機制。它的教室充分利用現有空間,儘可能地融入社區之中,包含社區性課題之發掘,解決的方法及未來之願景等,都是課程安排思考的重心,藉以建立學習型社會。5.培養現代公民素養︰由實踐中,培養反省、批判、參與的現代社會公民素養,關懷社區文化、生態議題,致力打造公共領域,扮演社區總體營造推動者的角色,促進社區的永續發展。6.朝向認證制度發展︰學員的能力經實證評估後,如文化生態解說的學員,累積到某一學分數,經實際帶隊操作認可後,可獲得認證,做為外界網羅人材的參考。藉由學習與服務合一,奠定永續經營的基礎。北投文化生態學院的課程規劃以地方特色及需求為基礎,體驗式學習方法,增進人與人的認識互動,擴展關懷、參與社區的公共領域,「培養立足北投、關懷台灣,具有世界觀的現代公民」為目標。一方面養成在地的文化生態解說人員,一方面也可藉著課程讓社區與環境產生較良好的互動關係(註5)。1.學術課程:提昇批判思辨能力,誘導、帶領社區內在反省與改造能力。兼顧及環境教育與文化生態旅遊培訓推廣。有人文歷史類、生態環境教育類、社區論壇類等。2.社區總體營造暨社團課程:發展人的公共領域,打造現代公民社會。3.生活藝能課程:豐富生活的內涵,彩繪人生。依據參與的型式,每種課程有三種學習方式:1.戶外、親子體驗營:以文化生態主題活動,提供親子體驗家鄉之美。2.講座研習類:邀請學者專家講授文化生態主題課程,以一個月5至6堂(含室內、室外)課程為原則,使民眾、義工從專業領域學習認識家鄉各項資源文化。研究及志願服務類:歡迎有志願服務熱忱的伙伴,參與社區文化生態研究及志願服務行列,在老師帶領中,參與田野調查及志願服務,原則設計10至12星期課程,每星期上課1次,2至3小時。北投文化生態學院以創新嘗試,在各級政府、學者專家、社區NPO及民眾的鼓舞下,終於有了近2,000位學員參與研習及體驗活動,並且有了學院第一期的小小成果。2001年12月8日上午於北投國小視聽中心及沿途走道,舉辦「2001北投˙文化˙學習成果168展暨生態學院結業式」,共有300名研究及志願服務類、講座研習類學員參與結業式。成果展暨結業式活動內容精彩萬分,有:1.那卡西大師—徐清雲熱情演出:溫泉鄉文化產業特色與驕傲,國語、台語、英語、日語˙˙˙,民謠、老歌大放送,北投的感動,從這裡開始。2.北投˙文化˙學習成果展:北投文史、生態、社區地圖、拼布、花藝、摺紙等終身學習成果展覽。3.結業式:各班成果發表及表演,體驗多采多姿的北投,您不能錯過。4.休閒知性之旅活動:瞭解個人基本體能,由活動指導員依健行計劃,軍艦岩步道帶領活動,沿途進行休閒效益及健康健行解說,並實際體驗。5.北投老街巡禮:學院培訓的學員以志願服務方式,在地的情懷,與您共享,體驗你我平日都可接觸到,卻不夠了解的老街故事。6.北投百景巡迴展覽:邀請入選作者,以童稚真純,為我們解說,為我們開啟了認識家園的窗戶,豐富生活的樣式,彰顯人與土地的愛。7.社區青年社團組織領導人座談會:北投社區青年社團組織領導人歡聚一堂,共同描繪家園願景,分享社區工作經驗。8.北投憲章認同簽署:大家簽署愛北投,我們送您北投之美書籤一套。9.新港文教基金會參訪:NPO經驗交流分享,互相打氣、互相學習。瓶頸、困境和再改進學習成果展暨生態學院結業式順利落幕,有創意,也有收穫,不過,也呈現若干瓶頸和困境,例如:1.課程多元化,卻呈凌亂,不易整合。2.學員習慣於知識性的學習,也樂於參與個人有興趣的學習模式,如何誘導以團隊分工合作的組織型學習型態,齊頭並進,這是帶領老師也是推動單位,責無旁貸的課題。3.專業的人文歷史類、生態環境教育類課程,往往由於一門課程多位老師上課,師生不易熟識,氣氛漠然,以致影響後續的互動。4.生活藝能類課程,大多是同一位老師上課,師生熟識,互動熱烈,特別是親子互相帶動,積極參與,對於地方文史材料、生態環境、民俗技藝等多元化文化生態資源的認識和學習,社區志願服務的參與,都展現積極、主動的意願和行動。5.文化生態資源的學習、調查資料,尚未完成匯整,無法建構資料庫。基於這次的經驗,我們期望未來北投文化生態學院能夠朝向「場域具體化、學習導師化、團隊分工化、證照實用化」,謹報告說明如下:1.場域具體化:學習社區的場域儘量明確具體的,依區域範疇分區分期漸進,例如:新北投溫泉區、唭哩岸、貴子坑、軍艦岩、關渡等,從文化歷史、生態環境等多元角度,確實做好學習、調查、研究、規劃等工作。2.學習導師化:採取導師制度,實地帶領操作傳承社區的文化生態,以實地操作、田169野調查、向社區學習的概念和技法,深入了解社區的問題,傳承社區固有的文化和生活技能。3.團隊分工化:初步規劃進階課程分為人文歷史組及生態環境組,依學員興趣自行分組,以組織型學習,比起個人必能夠事半功倍,較為周詳完備,而經過同儕相互打氣,也可以積極的態度扶持。4.證照實用化:學員的能力經實證評估後,可獲得認證,藉由建構北投文化生態旅遊服務系統,學習與服務合一,奠定永續經營的基礎。目前,我們規劃2002年北投文化生態學院課程分為:1.基礎階段:共同科目、社區共識凝聚及鄉土基本知能研習(34小時)。2.進階分組課程(分為人文歷史、生態環境等二組):共計76小時。各分組每季安排12小時專業課程,包含民俗、古蹟、文物、考古、生態及自然保育等的基本概念及田野調查技巧、區域、主題學習調查研究:貴子坑、軍艦岩、其哩岸、關渡、那卡西、溫泉產業、陶瓷史、休閒、行銷管理等,進階分組課程各36小時,2組共計72小時。上課方式為做中學,以導師帶領師徒傳承樣式,老師指導帶領進行特定區域田野調查,每星期討論一次2至3小時,學員提報指定之作業、研習報告,老師做必要的指導,承辦單位--北投文化基金會將把學員的研習報告,彙印出版文化、生態資產調查專輯,以便建構地區的文化、生態資產資料庫的長程目標。期末研討及座談會:4小時。3.人文歷史組召集人兼導師:洪德俊中央大學企管學系副教授兼主任、本會執行長、2001年「北投地方史教育篇」計畫主持人。陳新上中原大學老師講師、台灣陶瓷史工作室負責人。生態環境組召集人兼導師:余維道台北鳥會總幹事。陳世揚中華蝴蝶保育學會理事長。4.學員參與北投文化生態旅遊服務系統建構,以奠定永續經營之基礎。北投文化生態旅遊服務系統我們預定建構:北投文化生態旅遊服務系統,包括:1.文化生態人才培訓,建構人才庫。2.文化生態資源田野調查研究,建構資料庫。3.北投文化生態解說員認證制度:考試、實習、帶隊解說、調查、研究、教學、規劃。4.諮詢系統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