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服务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德州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进一步促进我市服务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根据《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特制定本规划。一、“十一五”服务业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我市服务业呈现出发展速度加快、结构逐步优化、质量不断提高的良好态势。(一)规模实力明显提高。一是从发展规模看,截止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548亿元,是“十五”末的2.2倍,占GDP的比重为33%,高于“十五”末3.5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4.1%,高于“十五”末8个百分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645.6亿元,是“十五”末的2倍。2010年,服务业提供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为41.3%,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6.7%;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42万人,比“十五”末净增32.6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35%。二是从发展速度看,截止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5%,分别比“十五”末高1.4和2.6个百分点,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三是从发展亮点看,截止2010年,全市初步形成了以传统服务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迅速兴起的新格局,形成了一批优势产业和亮点。“十一五”期间,德州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太阳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京剧城”、“中国粮油食品城”等,特别是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在我市成功举办,极大地提升了德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商贸流通综合效益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德百集团进入全国百强,德百集团、黑马集团、龙马金建集团被列入全省流通30强企业,庆云商品城跻身全省8大重大现代批发市场,培育了具有直接通关资格的物流企业资通国际物流公司。(二)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随着对外开放和民营经济两大“天字号”工程的深入实施,大上工业的强势突破,“三农”形势的日益好转,城市规模的加速膨胀,我市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全市经济总量突破1600亿元,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以上,德州城市综合实力跨入全国百强,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基础越来越强。随着生产生活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市人均储蓄余额已突破万元大关,城乡居民的服务需求日趋多样化,服务业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济南省会城市经济圈的提出,京沪高速铁路的运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开发,“购物德州、美食德州、休闲德州、物流德州”四大服务品牌的亮点初显,服务业发展的条件越来越好。我市服务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全省先进地市和我市经济发展需要相比,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服务业经济总量偏小。2010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6个百分点,分别比青岛、济南低13.4和18.5个百分点。二是服务业层次偏低。我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批发零售业及住宿餐饮业等传统行业所占比重较大,达到59.9%,现代服务业发展较慢,比重较低。三是区块特色不突出。空间布局的加快完善为我市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各功能区之间的特色及优势尚不明显,功能区内产业链不完善,各重点行业的整体发展能力不高。四是服务业发展支撑作用尚需增强。一方面,对服务业投资支撑有限。2010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中服务业完成投资占比40.6%,较2005年仅增加了10.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创新支撑不足。人才、技术等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传统问题影响着服务业的发展,会展、物流、商务、研发等领域专业人才不足,领军型人才更少,科技创新成果仍待增加。二、“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趋势分析整个“十二五”期间,我市的服务业将成为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之一,服务业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一)工业化加快推进将为服务业发展提供重要载体。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性变革时期,推进工业化仍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在信息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服务业是降低社会总成本的关键途径,建立强大有效地服务业是提高整体经济效率的基本手段,也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同步推进工业化和服务业化,并以服务业化来加快工业化,这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资源环境状况的基础上,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由之路。(二)消费结构升级将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新的消费热点。在收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广大居民尤其是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速,一些现代生活性服务产品如旅游、高等教育、休闲娱乐、健身等需求开始大幅度增加,消费类电子及通讯设备、轿车、住宅等需求热点稳定形成,这些热点持续期长,扩大需求潜力巨大,将进一步拉动服务业增长。(三)发展环境优化将为服务业发展搭建坚实平台。在硬环境建设方面,随着我市境内高铁、高速等重大交通工程的建成运营,文化、体育、会展、旅游等基础设施以及水电热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的持续加大,载体支撑能力将明显改善。在软环境建设方面,将进一步规范服务业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秩序,调整和修订不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规定,强化依法监督,严禁服务业领域乱收费、乱检查、乱设限,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将为服务业发展搭建坚实的平台。(四)就业形势的变化将为服务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服务业行业多、门类广、发展空间大,劳动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并存,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吸纳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就业,服务业必将成为解决就业的主要渠道。三、“十二五”服务业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扩内需、调结构、促转型为导向,以提高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为目标,以建设交通主枢纽城市为契机,通过加快培育科学研发、金融信息、商务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高端增值产业,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通过加大政府性投资引导扶持力度,促进服务业重大项目、载体建设与企业改造提升并重、招商引资和招研引智并举,全力打造服务业区域经济高地和现代化商贸名城。(二)发展目标。以高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壮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水平,力争全市服务业实现“三个高于”:即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每年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2个百分点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力争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3%,总量达到1500亿元,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0%以上,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比重达到60%。四、“十二五”服务业发展重点(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随着“工业强市”战略的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客观上对生产性服务业带来强大需求,特别是打造现代工业体系更需要有相应的生产性服务业来支撑,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日益密切。要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放在首要位置,围绕构建现代工业体系,促进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有效融合,加速发展科技研发、现代物流、金融担保、软件与信息、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1.金融业。在发展壮大现有金融机构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股份制商业银行,设立多种形式的中小金融机构,探索发展小额贷款组织,建立有竞争性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展金融租赁公司、证券公司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多种形式的保险公司,培育保险中介机构,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投资保险业;进一步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继续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消费、创业、就业和助学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力度,大力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2.现代物流业。立足于德州市物流节点空间布局的现实基础,以国务院、山东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为指导,坚持适应性、协调性、经济性、可操作性等原则,结合“动态性、交互式、组团化”发展的城市空间定位,综合考虑货运枢纽、物流需求、交通环境等影响因素,规划建设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三个层次的现代物流节点,形成不同功能的现代物流节点在空间上的相对集聚,基本形成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核、两带、三组团”的现代物流空间格局。同时,下大力气打造和扶植供应链团队,促进物流业向高端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制造业成本。一核:依托德州市城区铁西物流园区、东北城物流园区、新华商贸物流园区、京沪高铁物流园区的货运枢纽集散能力,强化实现多式联运无缝衔接及开展各种增值物流服务的能力,承担德州市乃至鲁西北、冀东南地区进出货物的中长距离货物集散服务,完善鲁西北、冀东南地区枢纽型物流节点的缺位,带动德州中心城区物流板块的发展。两带:为加强货物运输合理化、提高物流效率、强化德州市物流作业能力,积极引导各类物流资源向京沪铁路、高铁物流增长带和鲁冀边界物流促进带两大物流通道集聚,形成两条集聚发展、连通快捷的物流产业带。——京沪铁路、高铁物流增长带:依托京沪铁路、德龙烟铁路、104国道、京台高速和京沪高铁等交通干线,以中心城区、陵县、平原县、禹城市、临邑县、齐河县等县市区及沿线中心镇为节点,构建与环渤海经济圈和济南都市圈承接的物流纵向发展带,强化德州物流的“南融北接”能力。——鲁冀边界物流促进带:依托德滨高速、德商高速及沿线省道等交通干线,以中心城区、宁津县、乐陵市、庆云县、武城县、夏津县等县市区及沿线中心镇为节点,构建与冀东南、黄三角区域联接的横向物流发展带,促进德州物流的“东进西扩”水平。三组团:根据德州市工业区、商业区和居民生活区的空间分布特点,结合各地区物流需求,在工业开发、商业贸易发达地区相应配置专业物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形成工业物流和商业物流集聚组团发展态势,实现现代物流节点服务于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多元化功能。主要建设济德经济物流组团、黄三角物流组团、冀东南物流组团三大物流组团。——济德经济物流组团:主要包括齐河县、禹城市、临邑县、平原县、陵县五县市,定位于农产品物流、装备制造物流、化工产品物流及商贸物流方向,以齐河盖世冠威国际物流园、禹城国际商贸港、临邑东部物流中心、平原铁路物流中心等为依托,形成对接济南、服务济南的物流组团,加快济德一体化进程。——黄三角物流组团:主要包括庆云县、乐陵市、宁津县三县市,定位于装备制造物流、化工物流、农产品加工物流、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物流及商贸物流方向,以庆云国际物流园、庆云红云国际物流园、乐陵义乌(国际)商贸园区、黄河三角洲(乐陵)会展物流园为依托,形成对接黄三角、京津冀和联动半岛经济区的物流组团。——冀东南物流组团:主要包括夏津县和武城县两县,定位于农产品商贸及农产品加工、工业品物流方向,以武城德武新区物流园、夏津物通天下物流园区为依托,不断扩展中原地区及西部能源基地的战略合作,形成对接冀东南的物流组团。物流节点建设主要实施“128”工程,即打造1个综合物流基地、2个物流园区、8个物流中心。1个综合物流基地,即德州中心城区综合物流基地;2个物流园区,即齐河物流园区和庆云物流园区;8个物流中心,即平原物流中心、禹城国际商贸物流中心、武城德武新区物流中心、夏津交通物流中心、陵县谷神铁路物流中心、临邑东部物流中心、黄河三角洲(乐陵)会展物流中心、宁津商贸物流中心。通过推进“128”工程建设,形成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综合发展的格局。3.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充分发挥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加大投入、规范建设的要求,加快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推动三网融合发展,提高电信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拓展服务领域,以软件和信息系统集成为重点,加快建设公共数据库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发展增值电信服务,提高信息服务、信息集成的水平,重点发展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等,促进信息服务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网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建立和健全信用、认证、标准、支付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支持网络银行、网络广告、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上娱乐等新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