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用产品和服务的价格管制理论与实践问题浙江财经学院王俊豪教授博士生导师●价格管制的范围及其动态性●当前我国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管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价格管制的三大政策目标●经济发达国家公用产品和服务管制价格模型及其分析●我国公用产品和服务管制价格模型的设计●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公用产品和服务管制价格形成机制的构想政府管制(governmentregulation或regulation)是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政府管制者(机构),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主要是企业)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政府管制经济学(EconomiesofRegulation)则是以经济学原理研究政府管制科学性的一门新兴应用性学科。由于政府管制步涉及经济、政治、法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这决定了政府管制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政府管制的核心内容是进入管制与价格管制。一、价格管制的范围及其动态性1.决定价格管制范围的理论依据在市场经济下,价格管制的范围主要是“市场失灵”的领域,如果市场机制能充分发挥作用,政府就不需要实行价格管制。而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垄断性。◆信息不对称性。◆公益性。◆资源的稀缺性。这样,价格管制的范围主要是:少数自然垄断经营产品和服务,公用性或公益性产品和服务,少数关系国计民生、资源稀缺的产品。对于这些产品,政府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成一约束机制,完善价格听证会制度等途径,以提高政府价格管制的科学性2.价格管制范围的动态性(放松价格管制的趋势)促进价格管制范围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国家的经济体制、市场供求状况和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范围与程度。▲经济体制▲市场供求状况。▲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范围与程度。由上面的分析可见,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供求状况由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导致买方市场的全面形成,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范围不断扩大,作用程度不断提高,这些都促使放松价格管制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这意味着目前还实行价格管制的部分商品和服务,今后还要放松价格管制。价格管制将被严格限制在“市场失灵”的较小范围内。放松价格管制后必然要求政府物价部门转变职能,重新进行职能定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政府物价部门的主要职能是:■“定规则”,即制定有关价格法规。■“当裁判”,即加强价格监督。■对重要商品建立价格调控机制。■增强价格信息服务职能。可见,放松价格管制后,政府物价部门通过转变职能,价格管制的内容将更为丰富和复杂,在维护公平竞争的价格秩序,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价格环境等方面的任务更为重大。二、当前我国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管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按实际成本制定管制价格不能刺激企业自觉提高生产效率以企业实际成本为基础制定管制价格,缺乏对成本的约束机制,从而不能刺激企业努力提高生产效率,以降低成本。2.管制价格中的政策性因素和经营性因素模糊不清,利润指标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实绩由于在公用产品和服务的管制价格中,政策性因素和经营性因素模糊不清,企业在发生亏损时往往强调政策性因素,而在赢利时又过多强调经营性因素,从而使企业缺乏风险意识和努力提高生产效率的主动性、积极性。3.管制价格的制定或调整缺乏科学性,具有相当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至今,我国尚未制定《政府定价规则》、《公用产品和服务成本核算与审计办法》等有关法规,对公用产品和服务的成本核算、利润率的确定缺乏明确的标准和计算方法。同时,我国尚未建立科学的公用产品和服务的管制价格模型,政府管制者在一定程度上凭经验和感觉确定企业的成本。4.对价格管制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目前,我国在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控制的社会监督机制方面还比较薄弱,如我国在市政公用行业尚未建立专业消费者组织,消费者的呼声比较零散;价格听证会的作用也比较有限。三、价格管制的三大政策目标★促进社会分配效率★刺激企业生产效率★维护企业发展潜力综上所述,促进社会分配效率、刺激企业生产效率和维护企业发展潜力共同构成价格管制的三维政策目标体系。它是政府制定公用产品和服务管制价格的主要经济依据,也是进行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管制政策分析的重要工具。四、经济发达国家公用产品和服务管制价格模型及其分析目前,经济发达国家在公用产品和服务的价格管制实践中,存在两种最具典型意义的,又有较大差别的管制价格模型,即美国传统的投资回报率管制价格模型和英国的最高限价管制模型。美国对公用产品和服务等实行投资回报率管制价格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投资R(p·q)=C+S(RB)在上式中,R为企业收入函数,它决定于产品价格(p)和数量(q);C为成本费用(如工资、税收和折旧等);S为政府规定的投资报率;RB为投资回报率基数(RateBase),即企业的资本投资总额。管制价格(P)等于企业总收入(R)除以总产量(Q),即:P=R/Q。从上式的右边可见,由于企业的成本费用一般容易估算,管制者对企业价格管制的难点是确定投资回报率水平(S)和投资回报率基数(RB)。投资回报率水平问题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S值,使企业能取得正常的投资回报;投资回报率基数问题则是要合理确定资本投资的范围和计量方法,它直接关系到企业在一定的S值下的利润总额英国的最高限价管制采取RPI-X模型,RPI表示零售价格指数(RetailPriceIndex)。即通货膨胀率,X是由管制者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效率增长的百分比。例如,如果某年通货膨胀率是5%(即RPI=5%),X固定为3%(即X=3%),那么,企业提价的最高幅度是2%。这个简单的价格管制模型意味着,企业在任何一年中制定的名义价格(nominalprice)取决于RPI和X的相对值。如果RPI-X是一个负数,则企业必须降价,其幅度是RPI-X的绝对值。这样,如某企业本期的价格为Pt,则下期的管制价格(Pt+1)为:Pt+1=Pt(1+RPI-X)。显然,在英国的RPI-X模型中,政府和企业谈判的焦点是X值的确定问题。相比较而言,英国的管制价格模型会对企业产生提高生产效率的更大刺激。但笔者认为,尽管英国的最高限价模型具有较好的性能,我们不能照搬这种模型,其主要原因是:(1)英国的最高限价模型实质上只是规定管制价格的上升(或下降)率,它是以有一个合理的基价为假设前提的,而基价的决定必然要以成本为基础,这就决定了我国在构建价格管制模型时不能回避成本问题。(2)在近期内,我国的许多产品价格(特别是一些生产资料价格)还属于价格调整阶段,零售价格变动幅度较大,而且不稳定。同时,某些非价格因素会引起零售价格指数的变化,但不会导致企业成本的相应变化,这会使企业利润并不完全取决于企业的生产效率。(3)虽然美国的投资回报率价格管制模型会产生低效率的A-J效应,但另一方面,英国的最高限价模型会抑制企业投资,特别是越接近价格调整期,企业的投资动力就越小,甚至会停止投资,从而影响正常投资的连续性。因此,我们在借鉴经济发达国家的公用产品和服务管制价格模型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建立符合我国公用产品和服务的管制价格模型。五、我国公用产品和服务管制价格模型的设计(一)价格管制模型构建中考虑的主要因素1.成本这里的成本包括费用。主要由工资、原材料费、资产折旧费、修理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构成。成本是管制价格构成中的主体部分。其中,一些成本是外生成本,对企业来说具有外在客观性。但多数成本项目既有客观性,更有主观性,企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存在降低成本的潜力。2.零售价格指数零售价格指数是一个综合性的价格变动指数,公用行业的管制价格应和零售价格指数相联系,反映零售价格指数的变动趋势,这不仅有利于适应公用行业中生产经营企业的成本变化,也有利于适应消费者(用户)的心理承受能力。3.质量公用行业的产品与服务质量和成本有关,管制价格应与质量指标挂钩,促使企业自觉提高和保持较高的质量水平。4.价格调整周期正常的价格调整周期以3—5年为宜。近期内,由于需要逐渐将价格调整到正常水平,价格调整周期以1—2年为宜,随着价格调整逐步到位,价格调整周期也可逐渐延长。5.利润在正常情况下,公用行业的生产经营企业应取得合理利润,以满足投资的需要,实现扩大再生产,但其前提条件是企业应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二)价格管制模型设计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由于政府与企业之间对成本信息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性,政府只能在相当程度上默认企业发生的实际成本。针对这一问题,制定我国公用行业价格管制模型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成本约束原则,其基本思路是:虽然政府不能观察企业成本的实际运行过程(它是一个“黑箱子”),但政府能发现成本的运行结果,通过控制成本的变化,促使企业自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三)价格管制模型的构建1.模型中各字母的经济含义P:公用产品和服务的管制价格。C0:基期平均企业成本、费用(单位成本)。RPI:零售价格指数(RetailPriceIndex)。X:生产效率增长率(成本下降率)。Q:公用行业的产品与服务质量系数。r:销售利润率。2.公用行业的价格管制模型P=C0(1+RPI-X)+P×r(1)上式等号右边的第一项为单位成本项,第二项为单位利润项,经整理并考虑质量系数(Q)可得:P=[C0(1+RPI-X)/1-r]×Q(2)3.价格管制模型的功能说明在上面的模型中,C0(1+RPI–X)为成本上限控制项,在制定下一期公用行业的管制价格时,首先要考虑基期的成本情况和成本变动因素,在影响成本的众多因素中,零售价格指数(RPI)是一个综合性因素,随着RPI的变化,企业的原材料、工资成本等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在决定下一期的成本水平时,在C0的情况上,加上C0RPI(在正常情况下,RPI是一个正数,因此,C0RPI为成本增量)。同时,为了促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政府为企业规定一个下一期必须达到的生产效率增长率(X值),即成本下降率,因此,C0X为成本减量。这样,如果RPI–X0,则在下一期的管制价格中,成本可以增加,其净增量为C0(RPI–X);反之,如果RPI–X0,则下一期的成本必须减少,其净减量为C0(X–RPI)。由于RPI是客观的,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外生变量,而X是由政府规定的,因此,在销售利润率一定的情况下,企业要取得较多的利润,必须使企业实际的生产效率增长率大于政府规定的X值。这就会刺激企业自觉提高生产效率,努力降低成本。而成本降低的结果将在价格调整后,使消费者享受较低的价格,分享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而带来的利益,从而促进社会分配效率。在上面模型中,实行质量系数(Q)与管制价格挂钩的办法,目的是促使企业在成本上限控制的情况下,符合政府规定的产品与服务质量标准,向消费者提供较好的质量。在上面模型中,不是以投资利润率而是以销售利润率决定企业的利润水平,其主要考虑是为了避免在投资利润率下企业可能进行的过度投资,从而产生低效率的“A—J效应”,而且,对企业资产的正确核算也是一件比较复杂的管制工作。相比之下,销售利润率比较客观,因为销售额的大小取决于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其中销售价格受政府约束,而销售量受市场约束,企业要增加销售量就必须通过增加投资,扩大经营范围,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等措施,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从总体上说,上述模型能刺激企业自觉提高生效率,降低成本,使消费者能享受到较低的价格。政府能使企业获得合理的销售利润,而且,只要企业实现的生产效率高于政府规定的生产效率,企业就能获得较多的利润,从而使企业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因此,合理使用上述价格管制模型能实现公用行业价格管制的三大政策目标。六、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公用产品和服务管制价格形成机制的构想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公用产品和服务管制价格形成机制中的积极作用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用产品和服务管制价格形成机制,就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在公用产品和服务管制价格形成机制中的自组织功能。2.建立有效的成本约束机制,促使企业自觉降低成本虽然,由于在管制者和被管制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管制者难以掌握企业成本的变动过程,但可以控制企业成本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