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中心学佳二00七年十二月电话:(028)8522978785226770邮箱:scslgzx@126.comxuejia413@126.com主要内容一、我国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二、怎样认识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三、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现状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思路一、我国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1、基本概念•流动人口是我国现行户籍制度下相对于户籍人口而产生的概念。•流动人口是中国特殊用语,是中国特色。•流动人口在英文中叫“floatingpopulation”,不同于迁移人口(migrantpopulation),是指人们临时到原居住地以外的地方从事各种经济活动,而非旅游、探亲。不是定居。•统计概念是离开户籍地到暂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是指离开户籍地(县域)30天以上,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的人员。•空间跨度:离开户籍所在地(县、市、区)•时间跨度:30日以上•对象:年龄在18周岁至49周岁的育龄人群•对农村的同一乡(镇)或者城镇的同一县(市)之内流动不在此之列流动人口的衍进过程1.农民从人民公社中解放出来2.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3.把农民和农村各种资源从农村中解放出来我国农村改革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曾经被称为“盲流人口”,实行劝返回乡又提出过“离土不离乡”现在是提倡融合,把流动人口留住农村城市农村城市城市农村流动人口的衍进过程•1979—1983年(1000万流动人口):控制流动•1984—1988年(5000万流动人口):允许流动•1989—1991年(5500万流动人口):控制盲目流动•1992—2000年(1.1亿流动人口):规范流动•2000年以后:公平流动2、基本形势•流动人口总量: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1.47亿.其中跨省流动4779万人•80%以上是进城务工的农民•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1.5-1.7亿人•今后20年将有3亿农村人口陆续转化为城镇人口•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城镇)化→人口流动(迁移)是趋势和一般规律(产业结构转换带动就业结构转换,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集中发生在经济起飞和走向成熟两个阶段,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中国流动人口数量(万人)200200050006000800011000140001470019801985198819931995200020042005年份3、流动人口的主要特点特点一:数量大•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显示,“人户分离”人口为1.4亿,但人户分离半年以上的为12107万,是流动人口。其中,省内流动的有7865万,占65%,跨省流动4242万人,占35%。•目前,流动人口已经超过1.5亿。启示:流动人口是以近距离的省内流动为主。跨省的流动人口管理固然重要,更主要的是省内的问题。3、流动人口的主要特点特点二:主体是农民工•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数量:●2001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7800多万人●2002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9400多万人●2003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9900多万人●2004年首次超过1亿•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我国农村进城务工劳动力大约为1.2亿,占流动人口的85%左右。启示:流动人口是个农民问题,关乎“三农问题”。3、流动人口的主要特点特点三:今后一段时期内将持续增加•目前中国15-59岁劳动力人口大约为8.1亿,其中城市为3亿左右,农村为5.1亿左右。•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5%-60%的水平。即城市人口将从目前的5.2亿增减到7.8-8.5亿,净增加2.6-3.3亿,每年平均增加1700-2200万人。启示:流动是必然的趋势,只能顺应,不能阻挡。这是一次中国人口革命,因为城市人第一次多于农村人。3、流动人口的主要特点特点四:流向比较集中•分省看,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在跨省流动的4242万人口中:•四川流出的占16.4%•安徽流出的占10.2%•湖南流出的占10.2%•江西流出的占8.7%•河南流出的占7.2%•湖北流出的占6.6%•六省市流出人口占全国跨省流动人口的59.3%3、流动人口的主要特点•从流入的地区看:•流入广东的占35.5%•流入浙江的占8.7%•流入上海的占7.4%•流入江苏的占6.0%•流入北京的占5.8%•流入福建的占5.1%。•六省市流入人口占全国跨省流动人口的68.5%。启示:必须做好流入和流出比较集中地区的工作。流动人口流向示意图3、流动人口的主要特点•特点五:务工经商为主在跨省流动人口中:•务工经商的为3200万人,占跨省流动人口的75.4%;•其次是随迁家属,占9.1%;•第三是投亲靠友,占4.7%;•第四是婚姻迁入,占2.8%。•基于这四种原因流动的人口占全部跨省流动人口的92.0%。启示:流动人口中的绝大多数是为生存和发展,绝不是“盲流”,也不是“超生游击队”。7.05.03.01.01.03.05.07.001020304050607080+年龄男性女性5.03.01.01.03.05.001020304050607080+年龄男性女性跨省流动省内流动特点六:年龄集聚,结构轻年龄组65以上56-6546-5536-4526-3515-250-14百分比403020100流动人口的年龄分布(%)3、流动人口的主要特点特点七:素质高于流出地但低于流入地•从整体上看,流动人口绝大部分来自农村,流入地区多数社会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地区,例如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福建等发达地区。•一方面,与流入地的城里人相比,他们的教育水平、劳动技能、生活水平、保健意识等各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另一方面,与流出地的农村人口相比,流动人口的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职业素质等方面都处于优势。启示:社会上流行看法是,流动人口素质低,其实是认识误区,不能将落后地区农村人口和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素质相提并论。特点八:跨省流出的时间逐渐加长出生在流入地1.975年以上16.71将近5年1.124年以上5.013年以上6.942年以上11.731年以上23.10当年33.42合计100流入现居住地的时间分布%3、流动人口的主要特点•从表中可以看到,多数跨省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住的时间在一年以上,成为流入地的常住人口,仅有三分之一在流入地居住不满一年。•启示:更多跨省流动的人口已经不再频繁流动,而是逐步融入居住地,成为现居住地常住人口。政府在各项工作中,充分考虑到这部分。3、流动人口的主要特点特征九:是城市中的边缘人口•由于现有户籍制度与城市各项政策的影响,即便在同一区域中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也形成相对隔离的两个群体,在经济利益、社会交往上形成两个互不相同的体系,造成心理与文化上的隔离与互不认同。启示:如何增强政府管理的有效性和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促进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的融合就成为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的关键。3、流动人口的主要特点特征十:以非正规就业为主,收入偏低•与城市非农业户籍的人口相比,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一般是在工资较低、工作条件差、就业不稳定、无医疗保险、无社会保障、无升迁机会的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启示:是弱势群体,需要特殊的保护。流动人口境遇艰辛!社会不能雪上加霜,而应该雪中送炭!4、人口流动的积极因素•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农民增加收入(农民工每年给城市留下的增加值有一两万亿元,农民每年增加的收入有5000-6000亿元)•农民工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了工业化过程•为城乡发展注入活力,成为城市建设与繁荣的生力军4、人口流动的积极因素•带动农村、农业、和落后地区的发展•是改革的巨大推动力•对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来说,人口流动本身会有利于降低生育率,有利于接受新的事物,新的知识,促进观念转变和人口素质的提高。从长远说,对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是有利的。5、人口流动的带来的挑战对社会治安、劳动保障、计划生育、基础教育、城市管理诸多方面带来新的挑战6、妥善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重要性第一,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立•202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将从目前的5.62亿增加到8.00亿,净增2.34亿。•流动人口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如果新移民不能与当地居民融合、和谐,将会影响社会的稳定。6、妥善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重要性第二,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出去,农村的发展将受到影响。•农民进城务工是近年来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41.8%依靠外出务工。6、妥善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重要性第三,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如果没有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工业化、城市化的目标无法实现。•2006年,流动人口作为城市的劳动人口创造了中国GDP的20%,为工业化、城市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6、妥善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重要性第四,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人口流动过程就象一所大学校,流动人口在流动过程中受到了教育和锻炼,提高了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流动人口多数来自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就计划生育而言,流动人口婚育观念得到较大转变。二、怎样认识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流动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人口流动已成为新时期我国人口发展的一个新特点•为流动人口提供普惠的公共服务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工作重心二、怎样认识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第一,流动中的育龄人口大部分是为了生存和发展。•流动人口中有超生,但过去和现在不流动的人口也有超生。流动本身并没有问题,流动仅是超生的手段,一部分想超生的人借助流动的办法超生或逃避处罚。•要用积极的眼观看待流动人口,不能用敌视和怀疑的眼光。•就计划生育而言,流动人口的生育水平总体上比常住人口低,中国进入低生育水平时期,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的流动是原因之一。启示:不能因为流动人口中有超生而使流动人口背上“超生游击队”的黑锅。二、怎样认识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第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并不是他们的第一需求。•他们需要的首先是培训、就业、收入、社会保障、住房、子女教育等,之后才是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如果我们不能提供真正的服务,流动人口为什么要买我们的帐?启示:管理要寓服务之中,通过服务进行管理。工作必须跟着群众的需求走,不能要求群众的需求跟着工作走。二、怎样认识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第三,目前,我国农村外出务工者达1.2亿。也就是说,农村育龄人口大约1/3流动到了城市。•30%的管理和服务对象不在视线之内。相应地,人口和计划生育的资源应该重新配置,而不应简单地按着户籍人口进行分配。启示: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上花时间和精力是必须的。难度固然是增加了,也是任务和工作重点的转移。三、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现状•进展•问题•原因三、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现状近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进展•领导重视,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制度•改革创新,总结和推广“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经验•协调互动,积极开展流出地、流入地的区域协作•主动融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治理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信息引导,逐步形成管理和服务网络化。三、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现状存在的问题•流动人口的违法生育比重大,流动人口超生约占到违法生育总量的60%左右•流动人口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权益难以保障,免费服务不落实•流动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结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成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薄弱环节原因分析•工作保障条件,机构、人员、经费不到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难到位•工作发展不平衡,流入地和流出地履行职责不到位•法制建设滞后,综合治理机制亟待创新完善•区域协作机制有待深化和完善•工作信息沟通难到位三、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现状深层原因之一:行政管理体制滞后•什么是行政管理体制:与管理服务任务相匹配的管理权限和服务职能的划分,以及相应的机构设置、人员、经费配置方式•我国人口管理体制的特征: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治理结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