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盘锦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一、“十一五”服务业发展回顾“十一五”以来,盘锦市委、市政府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服务业提升到实现城市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接续产业的战略高度,服务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成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为“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规模扩大,比重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比“十五”期间平均增速提高10个百分点。2010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26.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4%,增长18%,拉动全市经济增长4.4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6亿元,增长30%。——拉动就业、增加财源作用明显。一是服务业成为安置就业的主要渠道。2010年,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43.2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44.5%,年均增长7.8%。二是服务业在财政收入占比重不断提高。2010年,全市服务业地税收入27亿元,占全部地税收入44.5%。其中,交通运输业、商贸业、旅游业、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五个行业的税收为19.5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地税收入比重72%。——投资力度加大,对外开放与利用外资取得长足进步。“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固定资产累计完成投资645亿元,占全市同期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3.2%,比“十五”期间增长20.5%。同期,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7项,合同外资金额9.4亿元,实际引进外资额4.5亿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额33%,比“十五”期间增长2.5倍。虽然盘锦市服务业发展跃上了新的台阶,但经济发展尚未摆脱粗放型发展方式,以石化产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一枝独“大”,服务业比重过轻(仅占24.4%),产业结构比例不尽合理。服务业发展的规模、质量与城市化规模不相匹配、与盘锦资源型城市转型目标不相协调,也与国内外服务业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一是总体规模偏小,增长速度偏低。全市经济过分倚重石化工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2010年,一、二、三次产业比例8.8:66.8:24.4,服务业增加值仅占全市GDP的24.4%。从全省横向比较来看,处于偏低水平。二是服务业层次不高,结构不尽合理。以商贸、餐饮、住宿、社区服务为主体的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以金融保险、科技服务、物流、会展、文化创意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比重偏小。服务业对全市第二产业升级的支撑力不足。三是空间布局分散,集聚程度偏低。首先,城市商业中心区和商务中心区集中度不够;其次,各类服务业态分布不集中,未能形成有效集聚,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尚未建立起园区、基地、中心等联动发展格局。四是服务企业“小、散、弱”的问题突出。缺少支撑行业发展的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盘锦在全省唯一上榜的100强服务企业,只有兴隆百货集团。这既需要继续引进知名品牌企业,又需要做大做强本地服务企业。五是省内服务业发展竞争加剧。沈阳、大连、营口等城市加大服务业发展力度并且形成了明确的战略定位。沈阳定位于全国重要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服务业大都市,大连目标是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营口市打造百里黄金海岸和沿海、沿河服务隆起带。这些城市服务业发展既为盘锦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有利契机,也带来了较大的竞争压力,服务业竞争与错位发展态势日趋明显。二、“十二五”服务业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老工业基地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和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的三重战略机遇,确立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地位,改造发展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优先发展消费性服务业,统筹发展城乡服务业,优化行业结构,调整空间布局,打造“空间聚集、布局清晰、载体明确、特色鲜明”的服务业协调、均衡发展格局,大幅提升服务业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促进全市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实现盘锦服务业的历史性跨越。(二)发展思路坚持“一、二、三、四、五”方针。即一个中心目标,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两个着眼点,改造提升老城,重点突破新城;三个兼顾,即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兼顾、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兼顾、城市服务业与农村服务业兼顾,实现服务业协调、均衡发展;四点联动,即城区、园区、基地、项目四方联动模式;五大支柱产业,即旅游业、商贸流通产业、房地产业、文化产业、科技服务业五大支柱产业。(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实现800亿元,年均增长28%。服务业成为全市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占GDP比重超过35%。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50%以上。形成支柱产业地位突出、特色鲜明、现代化水平和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并与城市经济转型相适应的服务业框架体系,将盘锦打造成为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四)战略定位构建与“三大基地”,即:石化产业服务基地、装备制造服务基地、农产品加工与流通服务基地,及“区域性物流枢纽”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构建与“辽河之滨”服务产业带、辽河口湿地旅游休闲中心及“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相融合的消费性服务业体系;构建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互促互进的社区服务体系。构建立足辽东湾、辐射环渤海及周边腹地的湿地旅游休闲中心、临港后台服务中心、物流中转与配送中心、商贸流通中心、农产品深加工与流通中心、文化产业中心和生态宜居之城;将旅游业、商贸流通业、房地产业、文化产业和科技服务业培育为服务业的五大支柱产业。三、“十二五”服务业发展重点(一)打造“中国湿地休闲之都,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1、发展目标与思路依托世界上罕见的红海滩奇观和亚洲面积最大、生态系统保存得最完整的苇海湿地两大垄断性资源优势,突出“湿地、红海滩、温泉”三大品牌,把盘锦市建成名誉国内外、特色鲜明、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服务一流的“中国湿地休闲之都,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到2015年,实现接待国内外游客4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00亿元。2、发展重点一是要培育精品、打造品牌。依托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和天下奇观红海滩,融合辽河、大辽河、大凌河三个入海口旅游资源,整体谋划盘锦全域旅游项目开发。整合湿地资源,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国家湿地公园;加快红海滩湿地温泉小镇建设,打造集休闲、娱乐、运动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风情小镇,全力打造闻名世界的中国湿地休闲之都。二是要构建“景区+城市”双轮驱动,形成景区和城市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强化新城建设的旅游化功能,完善城市的旅游功能配套,优化酒店、餐饮等接待设施,加快推进旅游业与农业、工业、商业、文化产业等的融合发展。三是构建“两带、三区”的空间布局。“两带”分别指“百里滨海旅游产业带”和“辽河风光带”,分别以旅游综合产业开发和湿地核心景观打造为重点。“三区”分别指红海滩湿地旅游度假区、鼎翔生态旅游度假区、辽河口生态旅游集聚区,打造具有盘锦特色的三大旅游区。四是着力拓展旅游目的地功能,大力发展湿地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养生、温泉度假、文化体验、商务会展、工业旅游、节事旅游、体育旅游、农业旅游、购物旅游、美食旅游、自驾车游等特色旅游;创新旅游业态,加强旅游业与商业、旅游业与地产相结合的理念和模式,大力发展旅游商业和旅游地产。(二)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打造区域性物流枢纽1、发展目标与思路大力发展港口集疏运体系和临港物流产业,建设全国最大的重油及道路沥青产品专业物流基地、全国重要的石油及船舶装备物流基地、辽宁重要的农副产品及深加工物流基地,打造区域性物流枢纽。到2015年,企业物流外包达到60%;实现物流业增加值90亿元,增速达到39%,占GDP比重上升到4%;货运总量达到14700万吨。其中,公路货运量9150万吨,铁路货运量750万吨,港口吞吐量1000万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降低超过1.8%。2、发展重点一是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三大支撑平台,即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运营服务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发展“五大产业(生产性)物流服务体系”,即石化产业物流服务体系,装备制造业物流服务体系,粮食及深加工物流服务体系,商贸业物流服务体系,农资物流服务体系。二是分阶段重点建设“三园九中心”,三园即太平综合物流园区、城西综合物流园区和辽滨临港综合物流园区;九中心即太平石化物流中心、胡家河蟹物流中心、石油装备制造物流中心、古城子粮食物流中心、东郭纸业物流中心、高升农产品物流中心、临港粮食物流中心、临港石化物流中心和临港保税物流中心。三是通过打造太平综合物流园区,包括国内油田物资采购示范基地、辽西地区重要石化及粮食物流集散地、石油装备制造物流中心、太平石化物流中心,基本确立盘锦在东北石油化工产业物流的中心地位。四是通过建设和改造城西综合物流园、胡家河蟹物流中心、临港粮食物流中心,打造东北地区最有影响的农副产品物流枢纽。借助特色品牌,依托现有市场基础,建成集交易展示、检测检验、低温和冷藏仓储、冷链配送、流通加工、信息集散、品牌拓展和客户服务等八大功能于一体的专业产品物流中心。五是引进和培养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好实力的现代物流企业,以服务供应链一体化的石油化工产业、特色农产品的深加工产业、石油装备及中小型船舶制造企业为主,打造盘锦物流专业化、特色化的服务品牌。六是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包括物流公共信息、行业和企业三个信息平台体系建设。实现工商、银行、税务、保险、铁路、港口等政府信息资源整合,与物流园区、物流企业和服务客户实行有效链接。(三)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1、发展目标与思路以兴隆台中心商贸区和双台子商业副中心发展为轴心,以盘山和大洼县商贸业发展为两翼,以辽滨新城商业区建设为重点,以社区商业建设为节点,构建和布局全市商贸流通业体系。到2015年,商贸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0亿元,年均增长22%;批发零售业贸易额达到260亿元,年均增长22%;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要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2%;商贸流通业从业人员要超过25万人,年均增长9%;全市人均商业面积达到1.1平方米;连锁经营覆盖行业在35种以上;连锁店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例达到50%以上;发展1500家农资店和农家乐连锁店;外资和域外知名商业企业要引进15家以上,商贸流通龙头企业要发展25家以上。形成多经济成分、多元化经营、多业态模式的商贸流通业网络体系。2、发展重点一是优化商贸功能区布局。兴隆台要建设中心商务区,辽滨水城、双台子、盘山新城、大洼温泉新城加快建设市级商业中心,天河、辽河油田、渤海、东跃建设区域商贸中心,以及10个社区商业中心,形成三级服务体系。改造和建设以中兴路、渤海路为代表的14条综合和专业商业街。二是建设县乡镇区域商贸中心。主要是以县级城镇为依托,建设面积3-5万平方米的商业中心,布局百货、大中型超市和各类专业店。同时,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农资店和农家店要达到1500家,建设以新型农家店、连锁店、加盟店、配送中心为主体的新型农村流通网络。三是加大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专业市场建设。培育生产资料专业市场。积极推进钢材市场、木材市场、石材市场、砂石料市场、汽车美容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现代配送体系。积极推进蔬菜批发市场、水产品批发市场、水果批发市场、花鱼宠物市场、日用塑料化工市场、食品批发市场、装潢材料市场等生活资料专业市场建设。四是打造龙头商业企业。培育建设两个品牌型批发市场,主要是具有盘锦地产品优势的沙岭大米与胡家河蟹市场。培育以大商麦凯乐、新玛特、盘锦水游城、兴隆百货集团为代表的商贸业龙头企业10家。其中,有5家交易额要在10亿元以上。培育建设5个具有规模和影响力的特色商业街,辐射辽宁地区,年交易额超过10亿元。培育10家在东北地区乃至华北地区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自主品牌,农副产品、水产品、食品加工等。培育以腾飞食品有限公司和“宋大房”为代表的商业加工龙头企业5家。五是促进新兴商业业态发展。积极引进连锁经营、外资商业企业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吸引国内外一流的商贸服务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百安居、宜家、麦当劳、星巴克等,以及有影响的经销商、代理商落户盘锦。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购物,借此推广盘锦大米与河蟹等特色商品。六是大力开拓消费领域,发展高中档和特色餐饮业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