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服务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实施方案(2014-2017年)征求意见稿为加快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实现服务业增速、增量、增效。根据《石嘴山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工作方案(2014-2017年)》,制定本方案。一、发展现状近年来,石嘴山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推动产业转型的主抓手,以优化结构、提升层次、扩大规模为重点,改善发展环境,夯实发展基础,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2013年,服务业经营主体达到3.5万户,占三次产业比重达到30.2%,规模不断扩大;完成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总投资的46.1%,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并投入运营,发展基础明显增强;信息、金融、房地产、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3%,服务业发展业态不断丰富;服务业完成税收收入占地方税收的52.16%,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总人数的44%,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的主渠道。虽然服务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进一步显现,服务业发展速度逐年放缓,从2007年的11.9%下降到2013年的6.1%,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能力明显不足;服务业发展的层次不高,经营主体规模小而散,限额以上企业占比不足2%,缺乏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结构性矛盾突出,传统服务业比重大,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服务业活力不足;发展基础薄弱,服务体系不完善,环境有待改善,质量亟待提高。石嘴山市第三产业结构现状表主要指标2007年2012年2013年增加值(亿元)比重(%)增加值(亿元)比重(%)增加值(亿元)比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0.2519.8525.1820.5326.6619.79批发零售业9.2917.9919.6716.0419.9714.82金融服务业5.8511.3317.7014.4318.6413.83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6.3512.3015.3212.4918.2813.57房地产业4.358.4210.458.5211.628.6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406.587.596.1910.517.8教育3.576.916.565.356.945.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553.005.464.456.274.61住宿餐饮业2.294.435.184.225.54.08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843.563.402.773.62.6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032.002.111.722.421.8科技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262.441.861.521.961.4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0.420.811.231.001.30.9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0.190.370.940.771.070.8第三产业总计51.64100122.65100134.74100二、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抢抓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机遇,坚持市场主导、龙头带动、项目支撑、量质同进原则,按照总量扩大、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品质提升、市场主导、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突出陆港和沙湖带动作用,提升以现代物流业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扩张以文化旅游业为重点的生活性服务业,统筹发展金融保险、现代商贸、电子商务、房地产、健康养老、职业教育、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建设连接西北、华北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和辐射蒙西、宁北的区域性生产、生活服务业基地。三、主要目标到2017年,实现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体制创新进一步加快,初步形成高效生产服务体系、优质生活服务体系、均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服务业提质增效。服务业增加值实现220亿元,年均增长10%,占GDP的比重达到34%左右。(一)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到2017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20亿元,年均增长10%,高于GDP的增速;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年均增长25%以上。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4%左右,比2013年的30.2%提高3.8个百分点以上。(二)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到2017年,现代服务业规模明显扩大,物流、科技、信息、金融、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明显加快,预计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较2013年新增增加值45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13年的40%提高到45%左右。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5%和3%。(三)社会贡献率明显加大。到2017年,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达到48%,年均增长2%;服务业地税收入占地税全部税收的56%,年均增长2%。(四)建成较为完善的服务业体系。陆港带动、辐射周边的现代物流、金融、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咨询管理、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体系进一步完善;沙湖带动、环星海湖支撑的文化旅游、零售、餐饮、娱乐等商贸功能区特色商业街区和以居民便利化消费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商业等生活性服务业体系统筹发展。第三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目标表主要指标2007年2012年2013年2017年增加值(亿元)比重(%)增加值(亿元)比重(%)增加值(亿元)比重(%)增加值(亿元)比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0.2519.8525.1820.5326.6619.7947.321.5批发零售业9.2917.9919.6716.0419.9714.8227.512.5金融服务业5.8511.3317.7014.4318.6413.8331.914.5公共管理和社6.3512.3015.3212.4918.2813.5726.412会组织房地产业4.358.4210.458.5211.628.6217.68信息、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406.587.596.1910.517.818.78.5教育3.756.916.565.356.945.211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553.005.464.456.274.61115住宿餐饮业2.294.435.184.225.54.087.73.5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843.563.402.773.62.677.73.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032.002.111.722.421.84.42科技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1.262.441.861.521.961.454.4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0.420.811.231.001.30.962.2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0.190.370.940.771.070.82.21第三产业合计51.64100122.65100134.74100220100四、主要任务突出陆港带动的现代物流业和沙湖带动、环星海湖综合开发支撑的文化旅游业两个重点,构建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支撑体系,培育特色鲜明的服务业集群,保障工业现代化和居民消费便利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建设连接西北、华北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和辐射蒙西、宁北的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基地。(一)突出陆港带动,提升以现代物流业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突出陆港的核心作用,优化空间布局,打通外向通道,营造发展环境,培育龙头企业,提升现代物流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开发开放核心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物流节点。——优化空间布局。按照全市一盘棋布局,优化整合物流资源,形成以陆港为带动,产业集群、物流园区、专业市场为支撑,辐射宁北、蒙西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加快口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大力发展铁水联运,推进宁津国际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发挥北方国际集团石嘴山陆港贸易公司和宁夏富海报关服务公司作用,不断完善陆路口岸通关、保税等功能,提升陆港带动能力。完善和提升大武口区、惠农区、平罗县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节点布局,构建以新材料、机械装备制造和商贸物流为核心的大武口区域物流中心,以能源化工物流为核心的惠农区域物流中心,以家居建材和农产品物流为核心的平罗区域物流中心。规范发展煤炭交易集中区,配套发展汽贸、汽修、汽配、机电、装饰、农产品等专业市场,合理布局建设仓储、物流、配送中心。——打通外向通道。以陆路口岸为支点,完善电子口岸功能,深化与天津市经贸合作,巩固提升经天津港铁海联运东向通道;积极对接渝新欧、郑新欧、西新欧等货运专线,加强内陆与沿边口岸合作,加快建设陆上丝绸之路,畅通西向出口;开展与阿拉善盟的合作,启动石嘴山与临策铁路连接线工程,接入策克口岸和乌力吉口岸,开辟面向蒙古国的北向通道。围绕建设中阿合作战略支点,加强与银川市的合作,利用首府平台,融入空中丝绸之路和网上丝绸之路。强化周边物流通道建设,启动建设东乌铁路连接线、银西快铁延伸线、园区铁路专用线等重点项目和京藏高速改扩建、西线高速连接线、203省道拓宽改造、红礼黄河大桥等路桥工程。规划建设沙湖机场及空港产业园。——营造发展环境。强化政策支持,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放大“双龙工程”政策效应,建立完善引导和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抓好政策落实,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突出市场主体,放宽行业准入,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培养人才队伍,重点引进和培育熟悉国际物流、多式联运、物流金融、物流信息等方面的物流业中高端人才,聚焦多领域物流人才,形成企业主导、政府支持的人才发展环境。建设信息平台,依托现有物流信息资源和系统,提升信息化水平,构建智慧园区、智慧企业相统一的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市域及周边地区园区、企业、机构提供物流信息服务。加大商务服务业开放力度,吸引区内外知名的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企业设立分支机构,配套发展咨询策划、研发设计、工程咨询、检测认证、信用评估、广告会展等商务服务业,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完善功能性服务。——培育龙头企业。围绕“一港三中心”发展格局,支持现有物流企业提升竞争能力和物流业综合服务水平,依托龙头企业,加快形成惠泉、国能、众源等新材料、新能源物流园,富海、申银、邦德等能源化工物流园,西部吉运、国际建材城、长湖等家居建材和农产品物流园。加强与国内知名物流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增强区域物流中心的聚集能力。鼓励有实力的物流企业整合物流资源,组建现代道路客货运集团公司,建设专业物流园区,推动物流业、制造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加快培育综合型、专业型第三方物流领军企业。——壮大产业集群。依托较为完善的物流体系,优化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服务,提高物流企业配送的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引导企业剥离物流业务,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完善物流建设和服务标准,引导物流设施资源集聚集约发展,提高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的服务能力。加强综合性、专业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货物配载中心建设,衔接货物信息,匹配运载工具,提高物流企业运输工具利用效率,降低运输车辆空驶率。推进快递业与物流业、电子商务联动发展,规划建设快递物流园区,推广智能快件箱服务。加强仓储、冷链物流服务。优化城市配送网络,鼓励统一配送和共同配送。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加强产销衔接,扩大农超对接规模,加快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改造升级,拓展农产品加工服务。推动形成面向工业、城市、农村的物流产业集群。(二)突出沙湖带动、环星海湖综合开发支撑,扩张以文化旅游业为重点的生活性服务业。按照“观景沙湖、休闲星海”的理念和“提升功能、优化布局、错位开发、优势互补”的总体思路,突出沙湖带动和环星海湖综合开发支撑作用,强化规划引领,培育精品线路,打造重点景区,优化消费环境,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带动生活性服务业协调发展。——强化规划引领。把“休闲城市”作为我市名片和发展目标,将城市规划建设、商圈布局、招商引资等与“休闲城市”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与《沙湖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的对接,围绕《环星海湖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3—2025)》、《星海湖文化产业园规划》、《石嘴山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子规划,制定实施《石嘴山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充分利用黄河金岸文化旅游资源和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