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GIS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选址研究姓名:唐少军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指导教师:刘兴权20081101基于GIS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选址研究作者:唐少军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相似文献(10条)1.会议论文甘有军.王江萍数字公共服务设施系统浅析2003以数字城市的理论和技术为背景,对数字城市应用领域中的一个分支——数字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展开了论述,着重分析了数字公共服务设施系统的特点、内容和功能,归纳出数字公共服务设施系统的理论框架及运行模式,最后,对其核心技术做了初步探讨.2.学位论文颜辉武基于GIS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分析模型研究1998该文首先从总结目前各学科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组织出发,提出了从宏、中、微观三个层次进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析与规划的方法,发展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与专题图表达等技术,实现了其计算流程;最后以广州市公共服务设施现状调查信息系统为背景进行了实例验证.3.学位论文刘祥海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模型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初探2004传统的城市规划分析方法比较注重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不足.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在中国规划界逐步推广和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规划界开始得到应用,随着应用的深入,对规划分析软件的需求也日趋迫切.但是专业软件需要很强的专业背景,软件厂商基本上不愿意涉足此领域.因而,该文试图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专业模型与GIS进行集成,开发基于GIS技术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系统.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编程技术为该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特别是GIS技术成为其中的核心;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模型为该系统提供了理论指导.两者成为该系统的基础.该文是将GIS技术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模型紧密集成的一种尝试.理论模型在其中承担专业计算的功能,而GIS技术则将计算结果图形可视化,以便更好地进行规划分析.该文从系统的定位入手,对系统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说明,阐释了系统的开发方式以及GIS技术和专业模型的结合方式.该系统以MapX和ViusalBasic作为开发工具,实现了GIS技术和专业模型的结合.其中实现了五个专业模型的计算,包括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耦合度模型、空间效果模型、空间效率模型、千人指标模型;GIS功能包括地图的输入、输出、基本操作工具、图层编辑、数据的添加、专题地图及其图例的创建与修改和查找功能.对其中用到的一些计算机技术,该文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说明.通过实例的分析,初步展示了该系统的应用.该文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规划分析方法定量性的提高,结合GIS技术改进规划分析方法.4.期刊论文张莉.陆玉麒.赵元正.ZHANGLi.LUYu-qi.ZHAOYuan-zheng医院可达性评价与规划——以江苏省仪征市为例-人文地理2008,23(2)医院作为公共服务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居民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医疗机会,其空间分布以及可达性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居民能接触到医院的机会和方便程度.把可达性的概念引入到医院规划中,利用Mapinfo公司的控件MapX和Bodand公司的可视化编程语言Delphi,开发了基于时间最短的路径选择信息系统,生成了医院可达性的等时线图和医院服务范围图,通过该系统可直观的看到区域内任何一点到达同一级医院所花费的最短时间以及通过的路径.以江苏省仪征市的医院为例,运用该系统对医院的可达性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医院的规划方案.5.学位论文陈晨曦数字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2001该文旨在通过对现行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理论、方法和过程的思考,提出以公共设施布局理论和模型来指导公共设施的规划安排和设置,以布局合理性检验和理论模型来修正和优化公共设施规划.利用数字技术,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组件式开发技术,建立城市共共设施规划系统(UPFPS).在总规中进行数字公共服务设施的宏观分析,在详规中结合人本主义规划和网络时代的特点来进行数字小区公共设施的微观分析.并从总规和详规两个层次来进行实例分析,总规以武汉市为例,分析了武汉市的公共设施布局,设施分布和人口密度关系,设施的供需平衡,提出了使武汉市公共设施布局更加合理的一些建议;详规以清华园为例,在技术分析公建服务范围后,提出应将人本主义规划和数字小区概念引入到数字公共设施规划领域当中的思路.这样就从理论分析——模型建立——系统开发——实例论证四个层面较为完整地实现了数这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的探索.6.学位论文张红基于GIS的银行ATM区位选址分析——以郑州市为例2006银行自动柜员机(ATM)因其操作简单、不受时间限制、方便存取现金等特点,能够提高银行工作效率、吸引客户,是银行业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良好的ATM区位选址,不仅能够为客户提供优良的服务,而且节省银行的运营资金,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然而,我国银行业ATM应用刚刚开始,业界缺乏ATM区位选址的经验,难以做出ATM服务网络规划。鉴于此,本文引入GIS进行银行ATM区位研究,定量分析ATM与区位因素之间的关系,期望为ATM区位评估、选择与规划提供经验。ATM选址是一个繁复的商业决策过程,影响ATM选址的因素很多,而且商业选址的方法相当多,每种方法均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和优缺点。本文总结了公共服务设施的区位选址理论和方法,对这些方法的适用性、技术特征和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GIS能够将影响设施选址的诸因素空间化,基于空间分析建立选址决策模型,是商业银行实现网点科学选址的有效途径。依据国内外ATM选址理论研究的进展,以郑州市某商业银行为例,本文提出了城市ATM区位分析的方法和技术线路:①微观层次上,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ATM进行调查,分析ATM区位影响因素;②依据微观分析所选择的因素,调查和收集覆盖整个研究区的数据,并使用GIS管理这些数据;③使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ATM交易量与区位因素的相关关系;④对上述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总结ATM区位选择的规律。通过实地调查ATM样本网点的区位影响因素,用主成分分析法定性筛选出了影响ATM区位选址的主要因素有:邻近区域的居住人口数量、小型商业数量、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大中专院校数量、交通便捷性和竞争行网点分布。将研究区域根据城市道路网划分为若干个不规则的区域网格,对每个区域网格内ATM网点个数、效益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量调查;以GIS软件为选址分析平台,将调查数据显示在地图上,作出ATM网点的个数和使用率与其三个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直观的关系分析图,分析得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与ATM的使用率有一定的相关性,竞争行网点和居住人口数量与ATM的使用率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出明显的结果。最后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相关性回归分析,得出ATM的使用率与其三个主要影响因素的量化线性关系,结论是公共服务设施与ATM的使用率有一定的线性回归关系,公共服务设施级别越高,也就是规模越大,ATM的使用率就会越高;居住人口数量和竞争行网点个数与ATM的使用率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本研究提出了以居住房屋的数量替代居住人口数量,使调查小区域内的居住人口数量具有可操作性,方便了数据获得。而且按照城市道路网将研究区域划分为网格状,便于数据的获取和范围的划定。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总结出在进行ATM选址分析时,应首先根据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等级选出若干小区域,再结合人口数量、竞争等因素缩小范围,最后定点时考虑交通便捷性。7.会议论文宋小冬.彭德胜ARC/INFO在城市规划中资源分配问题上的应用2000在城市规划中,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的规划往往要同时解决资源供需的总量平衡问题和空间分布的均衡问题,传统的规划方法存在精度差、效率低、灵活性弱等缺点.本文以大城市城区供电规划为实例,将ARC/INFO网络分析子系统中ALLOCATE模块应用于电力资源的供需关系分析,使规划的方法得到了改进.初步证实了这一方法可作为各种典型规划问题的有效工具.8.学位论文孙传波GIS在威海建行城区离行式ATM机选址应用研究2009自动柜员机(ATM)因操作简单,不受时间限制,方便存取现金等特点,能够提高银行工作效率,吸引客户,成为银行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各大银行为了应对国外银行业的竞争,提高核心竞争力,均加快了自身转型,大力发展自助金融业务。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我国存在的ATM分布并不十分合理,有些区域ATM网点分布密度过大,存在资源浪费现象;而有些区域分布不足,甚至在有些区域是空白。这样就不能很好的为客户服务,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银行ATM网点成为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ATM选址的因素特别多,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威海市建设银行城区ATM样本网点的区位影响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了影响ATM选址的六大因素:常住人口数量,小型商业数量、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大中专院校数量和竞争行网点。论文主要内容共分为四部分:首先,介绍了国内外ATM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以及结构安排及本文的创新之处。其次,概述了与ATM机项目选址相关工业区位论及商业零售经典选址理论、服务设施选址理论和商业银行网点选址理论;然后,介绍了与ATM选址所用到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理论和技术及如何确定与ATM选址相关的主要因素。最后,确定了选址相关的区域需求总量模型、区域选择模型、位置选择模型,并以威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区为例,阐述了如何应用模型来确定新增的ATM机选址。9.会议论文祁毅.徐建刚基于空间可达性栅格建模的公共设施布局规划分析方法2006栅格数据作为空间地理数据的一种形式,具有独特的特点。本文在探讨了基于GIS栅格数据进行空间可达性建模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江苏省吴江市东部半城市化地区实例,建立了区域地理要素数据栅格化、居民出行成本栅格最短路径计算、公共服务区的自动生成以及服务人口估算等GIS空间分析方法步骤。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与区域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与规划。10.学位论文戚佳金网络化路灯监控系统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2004智能化和网络化是现代道路照明系统发展的趋势.针对目前国内外路灯照明系统的使用情况和存在的一些缺陷,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全数字化路灯远程监控系统,并分析了该系统的特性与优点.对在该系统中作为网关的组群控制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设计.该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背景和意义.对当前的照明控制系统进行了综合论述,分析了现代城市照明所面临的丰要问题.其次,从工程实际应用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出发,描述了作为现代城市照明系统——网络化远程路灯监控系统应具备的必要功能与整体框架,提出了基于电力载波通信、GSM无线通信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现代道路照明解决方案.再次,根据现代城市照明系统的功能,提出了组群控制器概念,给出了组群控制器的总体结构框图,并着重从五个方面探讨了组群控制器的设计:时钟策略控制模块硬件设计与软件实现、双机通讯模块硬件设计与软件实现、组群控制器检测电路设计与实现、组群群控制器主处理器程序设计与实现、组群控制器外围通信与驱动电路设计与实现等,并分析了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和相应对策.特别详细地介绍了主程序的设计思路.路灯照明监控系统是一个多级网络通信系统.系统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信协议的完备性与可靠性.该文对三层网络协议进行了详细讨论和设计.最后,路灯照明监控系统是公共服务设施,必须考虑其安全问题.最后,该文从公共安全和技术安全两个方面探讨了该系统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加密问题.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05f6a760-aaea-4757-a71f-9df900f0fe4c下载时间:2010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