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我国的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第一节我国社区状况概述一、我国的社区划分(一)城市社区(二)农村社区二、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特点的比较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特点比较项目城市社区农村社区社区规模相当大相当小人口密度比较高比较低人口构成异质性强(比较复杂)同质性强(比较单一)工作环境室内室外职业非农业,差异很大农业,差异很小技能高度专门化普遍但差异明显家庭人口较少较多家庭与工作场所相距较远接近资料来源:龙冠海,《社会学》,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版,第252页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特点比较项目城市社区农村社区社会接触机会较多以间接为主机会较少以直接为主社会阶层很多少社会地位不稳定且多为赢得的稳定且多为规定的社会流动性高低生活水平高低机构团体多且庞大复杂少而简单教育娱乐机会多少社会心理思想较自由、易变化思想迷信、保守社会病态多少社会控制法律民俗、民德三、我国城市街道社区特征(一)法定性(二)基层性(三)局部性中国的行政区域架构(块结构)中央政府直辖市政府地方政府:省政府区政府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城市:市辖区政府城市:省会或地级市政府农村:县政府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城市社区建设农村社区发展城市基层政权组织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中央政府:民政部中国的行政职能部门架构(条结构):以民政系统为例直辖市政府民政局省政府:民政厅乡(镇)政府民政助理员区政府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民政科城市区政府民政局农村县政府民政局省会或地级市政府民政局三、我国城市社区的类型划分(一)老旧住宅社区(二)单位型社区(三)物业管理型社区四、我国的城市社区公共管理模式(一)我国社区的管理组织1、政权组织2、政党组织3、居民自治组织4、商业管理和服务组织(二)不同类型社区的公共管理模式1、单位型社区——单位与街道共同管理2、老旧住宅社区——街道管理为主3、物业管理型社区——物业公司与街道共同管理我国社区的公共管理模式单位型社区单一型组织大学后勤管理部门政府组织街道办事处居民自治组织社区居委会资源共享合作管理资源动员与挖掘指导组织建设加强能力建设我国社区的公共管理模式老旧型社区多元型组织居民单位房管部门(准市场物业公司)政府组织街道办事处居民自治组织社区居委会协调合作关系协调合作关系指导组织建设加强能力建设我国社区的公共管理模式物业型社区居民房屋服务组织物业管理公司政府组织街道办事处居民房屋权益维护组织业主委员会市场雇佣关系资源动员与挖掘规范监督和评估协调合作关系居民自治组织社区居委会指导组织建设加强能力建设一、我国社区建设的基本涵义我国开展的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第二节我国的社区建设二、我国社区建设发展的背景(一)经济发展的要求1、过程:•1978以前计划经济•1978~1992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以后市场经济2、与社区相关的结果:•单位人--社区人•农民和外地人--城市流动人口(二)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1、行政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分离•企业的独立•政府经济部门的市场化政府政府企业政府企业公民社会1978年以前1978年至1992年1992年以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2、政府职能的转变•管理理念:服务与效率•管理过程:理清职能、行政授权(重心下移)、简化行政手续3、与社区相关的结果:•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社区自治(三)社会变迁的要求1、社会问题大量涌现•贫穷与失业问题•弱势群体问题:老人、儿童与青少年、妇女、残疾人•家庭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居住问题•医疗问题2、与社区相关的结果•社区阶层化•社区福利服务、就业服务、便民服务、治安、医疗卫生需求增长•社会危机应急重要体系--法论功与非典•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的重要机制(四)文化与文明建设的要求1、时代进步与人的文化与文明素质的提高•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职业(专业)素质•公民素质2、与社区相关的结果•社区党建•社区教育、学习型社区•社区文体活动•社区民主、社区参与、社区关怀与互助三、我国社区建设的内容(一)我国社区建设的内容1、社区服务2、社区治安3、社区卫生4、社区环境5、社区教育与文化(二)我国不同阶层社区开展社区建设的策略1、危旧房社区--福利救济型社区--社区服务/环境/卫生2、普通公房社区--安全型社区--社区治安/环境/卫生3、商品住宅楼社区--学习成长型社区--社区教育/文化第三节中国的社区服务一、面向弱势群体的服务(一)什么是弱势群体经济上—最缺乏市场价值的民众政治上—最缺乏自我组织的民众社会上—最缺乏选择权力的民众文化上—备受身份歧视的民众(二)老年人服务•低龄老人-身体特点:自理程度较高退休后社会调适;文化/休闲/教育服务;参与社区管理;参与志愿服务;•中高龄老人-身体特点:半自理程度较高医疗健康服务;日间照顾服务;社区支持网络;•高龄老人-身体特点:不能自理程度较高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死亡教育;志愿支持服务;(三)儿童与青少年服务•0~3岁婴儿:保姆服务、社区互助。•3~6岁幼儿:儿童游戏服务、课余托管、家长教育。•6~12岁学龄儿童:课余/暑期托管;社区儿童公益服务;学习障碍儿童辅导;家长教育。•12~15岁少年:青春期教育;亲子沟通服务;社区公益服务;边缘青少年辅导;特殊家庭少年辅导;•15~25岁青年:处理学业压力;职业选择辅导;两性关系辅导;公民意识培养;参与志愿服务。(四)贫困与失业者服务•经济援助:最低生活保障金、失业保险金•就业辅导与训练:改变就业观念;提供适合实际的就业技能咨询;•再就业服务:社区就业岗位挖掘;就业优惠政策咨询;用工信息咨询;政府购买就业岗位咨询。•社会互助:社区扶贫济困活动;社区关怀与互助;志愿服务;(五)残疾人服务--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社区康复•就业服务:集中就业(福利工厂)、分散就业。•社区无障碍设施:盲道、坡道。•社区非正式支持网络建设与维系:家人/亲戚、朋友、邻居、志愿者。•婚姻家庭服务与社会互助(六)外来人口的服务•服务的必要性:(1)减少“问题民工”,维护社会治安;(2)协助其融入城市社会生活。•服务重点:(1)提高人文素质:法律与文化知识讲座等(2)减少社会排斥:参与社区自治活动;举办活动帮助市民了解其对首都建设的贡献等。二、面向社区普通居民的服务(一)以房屋为中心的服务•房屋政策咨询:廉租房政策、经济适用房、政策;拆迁补偿政策;房屋产权政策;•物业服务:上下水、用电、供暖;与房管部门、物业管理部门、供电和热力部门的联络,反映有关问题。(二)以社区环境改善为中心的服务•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噪声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社区绿地建设与维护(三)以社区居民生活为中心的服务•生活设施配套服务:早点、蔬菜、超级市场、干洗店、电器修理、汽车修理•公共设施改善服务:道路、路灯、休闲/运动/福利设施、公共交通、停车位管理等•专业服务的引入:健康服务、家庭生活教育服务、休闲/运动/旅行服务;三、面向辖区单位的服务(一)辖区单位包括:企业、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二)为辖区单位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硬环境和软环境。(三)评估辖区单位的需求,根据实际状况提供服务,例如后勤服务。(四)寻求企业与社区居民的共同需求,协助辖区单位发展社区关系,增强其对社区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