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历史考察及其借鉴价值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美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历史考察及其借鉴价值高嵘【专题名称】社会工作【专题号】C42【复印期号】2010年09期【原文出处】《中国青年研究》(京)2010年4期第108~113页【英文标题】HistoricalReviewofDevelopmentofAmericanVoluntaryServiceandItsReferenceValue【作者简介】高嵘,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内容提要】几乎从建国以来,志愿精神就一直是美国文化一项不可或缺的要素。美国人普遍把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实现理想与抱负、显示自己才能、扩大社会交往、积累工作经验或者赢得社会尊敬的重要场所和途径,来完成他们“想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这一朴素愿望。本文联系美国的历史发展,考察其志愿服务发展的特点、成因及价值,以期对当代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关键词】美国/志愿服务/借鉴价值EE822UU美国历史不长,特点明显。早期美国,移民众多,分布广泛,信仰各异,政府无力顾及由于快速、多元移民所造成的众多社会问题和公共事务,相互帮助和共同组织社区活动就成为美国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的基本特征。这个特征在过去200多年不断发展和完善,志愿精神就成为其社会共同价值。如果要了解美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必须将其与美国的历史发展相联系。一、美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历史考察1.从殖民地到美国(1607-1781):一个由志愿者建立起来的国家从1607年弗吉尼亚Jamestown殖民地定居点建立,开始了以英格兰人为主体的移民浪潮[1]。当时,美洲殖民地上所有开拓者的同一个目的就是生存。土地荒芜,组织结构空白。食物、居所和自卫是头等事务,殖民者要努力去开发资源。协作互助通常成为生存和死亡的分水岭,因为单靠个体很难独自战胜面临的困苦。所以,当第一批来自英国的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船于1620年11月到达科德角登陆之前,面对蛮荒的新大陆以及即将开始的新生活,他们缔结了“五月花公约”,表达了人们在一个新的生存环境中对于通过志愿协作以达到互利目的的承诺。在美洲殖民地的早期发展中,这份约定成为人们所有行动的统领准则,并且得到清教教义的支持,对于群体成员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清教教义提出,人生而有原罪,但有灵魂救赎的希望,就是在自己的活动范围内多做好事。因此,清教徒们在集体生活中愿意承担基于公共利益的责任,也顺应个人利益的需要[2]。在一些需要通过合作解决问题的领域中,人们常常会发现早期志愿者的身影。如邻近农场农夫们通常合作完成一些诸如平整土地、建造房屋和谷仓、收割等重要的农活,这类合作劳动不仅能及时完成繁重的工作,而且提供了人们社会化的途径,促进了社区意识的形成。在美洲殖民地定居点最早被人们接受的政府结构是城镇会议,一种只限定于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以投票形式出现的公开讨论会。作为人们解决现实问题、实行自我管理的重要标志,所有问题都可以提交讨论并探讨解决办法。行政官员由选举产生,负责监督由市镇会议确定的事项的执行。这些官员大多没有薪酬,完全是出于道德责任的本能或对地方威信的渴望。很明显,最早的政府组织体系依赖于自愿提供志愿服务的人们。殖民地最初的学校都是教会组织支持建立的,教室设在教堂,最初的教师来自神职人员。随着公立学校的出现,通常需要居民们的互助努力。校舍建设通常由大伙出钱出力,外请的校长一般由家庭条件尚可的学生家长们凑钱付工资,孤儿或贫困家庭的孩子可以除外,社区富裕家庭通常会给予地方学校慷慨资助,除了以金钱的形式,还有捐书的形式,当时人们意识中对书籍的价值给予高度肯定。在偏远地方,这类捐助并不普遍,但教师可能会自愿接纳确实无力读书的孩子。安全也能体现出人们的志愿精神,尤其在夜间,一些新英格兰地区的小城镇约定16岁以上的健康男性承担夜间值班守护的职责。随着城镇的发展,火灾的威胁不断增加,急需有效地组织良好的消防应急行动。1736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在费城首先组建了装备着皮制水桶、皮包、皮篮子等专用设备,有30名成员的志愿消防组织。这种志愿消防的理念迅速获得巨大成功,许多城镇被划分为不同区域,由本地居民志愿组织起来消防灭火,并一直延续了50多年。这样,通过居民的互助合作解决社区重要事务的模式,不断增强着各殖民地新的定居点的志愿意识及责任。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摆脱英国统治的独立运动。1775年6月15日召开的第二届大陆会议,号召各志愿民兵组织联合行动,组建统一部队——大陆军,拉开了独立战争的序幕。大陆军实行募兵制,其兵员主要来自13个殖民地的民兵和志愿人员;服役期短则几个月,长则至战争结束。战争期间,先后约有10万人加入过大陆军(其中黑人5000人、外国志愿者7000人);兵力最多时达2万余人,最少时约4000人。华盛顿指挥这样一支人数不多、经验不足、物资短缺、武器杂乱的军队,采用先进的疏开队形和游击战术,并依靠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各州民兵的配合,击败了训练有素的英军,为赢得胜利作出重大贡献[3]。这段时期最重要的就是无处不在的团结互助精神,每个人都把志愿奉献精神落实到行动上以支撑着爱国主义目标的实现。2.西进运动(1782-1913):基于个人主义的志愿精神的光大1840年,研究美国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的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创造了“个人主义”这个词,用来表达一种同利己主义相区别的思想体系。“个人主义是民主主义的产物,它会随人的身份平等的发展而蔓延,在民主条件下,社会中的个体都学会了独立思考,喜欢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他们既无所求于人,也无所负于人”[4]。18世纪末开始的西进运动,不仅扩展了美国的领土,也成为许多美国人披荆斩棘,与自然搏斗、克服重重困难、建设新生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力量、个人的作用、个人的价值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一方面,许多移民对西进路途一无所知,是一种“盲目性”的冒险。他们没有行动计划,只是随着探险家的传闻匆匆上路。另一方面,西进的过程就是与大自然搏斗,与险恶的生存环境搏斗的过程。饥饿、严寒、疾病、印第安人的袭击,这些意想不到的困扰随时可能降临到他们身上,到达西部以后拓荒者还必须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虽然西进运动中激烈的竞争始终是主流,但出于战胜危险和艰辛需要的个体间的相互帮助,也体现出自发性、主动性的志愿精神。领土的扩张加剧了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给双方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哀痛。排除双方的分歧,也有共同的一面为双方坚守的信念所依靠:那就是双方募集军队和争取支持力量方面所明确表现出的志愿精神,如军需供应、救治伤员等。这种依靠公民志愿参与的相似情形在应对联邦重新走向团结和恢复重建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中发挥了有效作用。更为可贵的是,在这场维护美国主权完整的斗争中宣布的《解放黑奴宣言》,极大推动了包括黑人奴隶、妇女、印第安人等在内的全体美国人被忽略的不可剥夺的充分公民权,为继续光大基于个人主义的志愿服务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从一战到二战(1914-1945):以政府为主导的志愿服务第一次世界大战巩固了美国作为世界强国的地位,美国迎来了一个空前的经济繁荣时期。1920年美国妇女获得投票权。但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失业与贫困成为主要社会问题。时任总统胡佛对许多民众为应对恶劣的经济形势所表现出来的互助努力精神大加赞赏:男男女女在困境中不计得失、报酬,白天相互支持帮助、志愿服务,把自己的事情推迟到晚上。因此,他认为志愿精神构成了美国精神的一部分。当然,面对前所未有的危机,民众的志愿行为只是从道义、信念上提供支持。1932年,当选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开始实施“新政”,政府介入,老年津贴、低价住房、购房贷款、学校和健康补贴等全面覆盖,人们直接受益,到1941年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宣告终结。这一时期,更多的志愿者主要参与政府主导的理事会或募捐等活动领域,如募集旧衣物、食品、义务管护文娱场所等,并开始出现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的一种)。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火一度烧到大不列颠海岸,Spontaneousvolunteermovement(推销英国制造的商品)、SaveEurope'sChildren(拯救欧洲儿童)等志愿活动此起彼伏。1940-1941年冬季,有大约2万名志愿者牺牲休息时间协助宣传应征。美国参战后,红十字组织招募了71000名注册医护人员志愿参加战地医院的工作。总之,一战结束到二战结束期间,经济社会跌宕起伏,因为诸多新政工程的建设,过去基于个体之间互相帮助的服务逐步转向依靠政府。战后国家生活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美国人比历史上任何一代人都靠拢政府。除去对联邦政府的这种依靠,个体之间、组织成员之间着眼努力提高社会各方面生活质量,对志愿服务时间、能力、创造性依然保持着强烈的需求。政府的公共服务已经构成生活品质的主体,在此基础上,还包括由政府倡导的社会自治组织系统内可能提供的服务,如社区组织、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等。4.志愿者的国度(1946年至今):志愿精神不断光大,与时俱进,随处可见二战后,志愿服务方面的国际合作于1953年正式展开,不隶属政府或宗教组织非营利的志愿组织,开始向不发达国家提供技术型志愿者。20世纪50年代,由于战争婴儿的大量降生(1950年2500万,1957年达到3400万),教室拥挤、师资不足的问题凸显,大约20万名志愿者参加了诸如管理学校图书室、护送孩子上下学、关怀病残儿童的助教服务活动,在提高美国战后教育水平方面的影响不可磨灭。20世纪50、60年代的政治社会动荡期,各种数目的志愿组织通过人权、麦卡锡主义和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问题的辩论、示威、抗争,始终保持着志愿人员活动的声音。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志愿者都卷入了大范围的社会政治变革,许多早期发展起来的社区志愿服务形式继续在社会和市政工程方面广泛发挥着作用,如卫生、健康、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志愿者们的努力为应对许多社会需求提供了持续不间断的支撑。1966年,肯尼迪总统签署《志愿服务美国法》,号召有奉献精神和技能的美国人志愿服务国家,从而将志愿服务引领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推动美国志愿服务力量的发展,1971年尼克松政府发起了联邦志愿服务计划——ACTION计划,包括和平运动、寄养祖父母运动、服务退休行政人员等,还包括了志愿行动交流办公室和全国学生志愿者节目,进一步激发了在解决社区问题方面成千上万美国人的热情和潜力。ACTION计划通过为州长提供启动资金设立州一级志愿服务资源促进中心的方式,促进州志愿服务办公室的设立发展。1974年,美国人口普查局组织了一项针对ACTION计划的调查。调查表明:近3700万的美国人参与过志愿服务,这意味着总人口的24%或者说13岁以上的公民中每4人就有一人每年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5]。70年代开始,超过60岁的人成为美国人口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他们比过去享受着更好的卫生医疗、具有更长的寿命。老年人具有丰富的经验,志愿服务工作能够充分利用他们的时间和特长,发挥有意义的社会作用。1975年在洛杉矶开始“第二职业生涯”计划鼓励退休的专业人士通过志愿服务使他们的技能发挥新的作用,两年后在纽约市开展,十年内其它城市相继展开[6]。这些活动唤醒了美国老年人争当志愿者的意识,并一直持续到80年代。同时,有联邦和州一级资金支持的新的老年人社会服务不断推出,也为志愿者提供了新的方向,如家庭护理、决策参谋、协助完成复杂的医保或报税表格等。80年代,罗纳德·里根总统入主白宫八年,把促进志愿精神的弘扬作为“还政于民”计划的基石。“事实是,我们让政府从许多应该由我们出于内心的善良和邻里感情而自愿去从事的事情中退出来”[7]。他利用每一个机会去赞扬、鼓励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公民们。总统对志愿工作的兴趣把招募志愿者的工程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广播电视等媒体也推波助澜,促使人们善心发现,参加志愿服务,贡献自己的时间或财物。志愿精神与志愿服务也开始成为各类研究可以接受的题目。社会对志愿者的关注还表现在立法者们的行动上,80年代数目众多的关于鼓励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的法案由联邦和州议会提出,例如提高志愿人员的返税额度、减轻法律义务等。1988年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