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12月28号1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始建于1952年,是首批博、硕士学位授权专业,拥有包括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三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在内的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博士后流动站、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特色专业、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单位。本专业拥有以两院院士、973首席、千人及长江学者等为首的一流师资队伍。依托教育部、科技部、国防科工局、湖南省等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平台,是学校ESI国际排名首进1‰的学科。本专业是以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为基础,以加工制造等工程学科为服务和支撑对象的宽口径专业,以有色、稀有金属材料为特色,兼顾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分材料学(方向I)、材料加工(方向II)、材料物理(方向III)、材料化学(方向IV)四个方向培养本科毕业生。二、培养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贯彻“厚学科基础,宽专业领域,强实践应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针,结合学院的学科优势与特色,按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着力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及人文科学素养,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及一定的社会、经济、法律、管理等知识,了解本学科前沿动态,拥有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同时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并重型高素质人才。本专业毕业的学生,既可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基础理论研究与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及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也可承担相关专业领域教学、科技管理和经营等工作,同时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及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团队领导才能,具备国际化竞争能力。三、培养要求学生通过人文、社科、学科基础、专业核心和专业拓展等知识的系统学习,接受材料科学研究与材料制备与加工工程实践、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综合训练,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具备研究、设计、开发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能力。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总体要求为:(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技术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了解相近专业基本知识。2(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实验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电工、信息及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5)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英文技术文献,并具有一定的英语交流能力。(6)具有较强的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不断拓展自身知识面和终身获取新知识的能力。(7)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能够创造性地提出新的观念,有效地进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探索,并初步具备把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8)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开展管理协调、技术洽谈和国际交往等工作。(9)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本专业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为:(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2)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和现代工具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设计,能理解和评价复杂工程问题对社会、环境、安全、法律、文化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能从事相关的管理工作。(3)掌握现代工具,熟悉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4)拥有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素质、创业精神。(5)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及负责人角色,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国际视野。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具体要求为:1知识要求①通识与公共教育知识通过思想政治理论、体育和军事理论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身心健康发展。掌握一门外语(英语),具有较熟练的阅读理解能力,一定的翻译写作能力和基本的听说交际能力,以适应在本领域查阅国外文献和进行对外交流的需要;掌握一门计算机高级程序语言及其编程方法,能够运用计算机解决一些工程实际问题。学习人文社科、经济管理、艺术体育、自然科学等全校性选修课程,具备一定的社会、3经济、法律、管理等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哲学思想和科学素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程实践与应用。②学科基础知识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包括数力、物理、化学、机械、电工电子等理论和实践课程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③学科专业知识需掌握运用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加工制备、物理性能等原理知识分析建立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组成-加工合成-组织-性能(及服役性能)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基本原理。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组成-加工合成-组织-性能(及服役性能)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复杂工程问题,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材料及加工制备工艺流程,并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在设计解决方案时,考虑材料工程、机械工程上的技术可实现性、可靠性及其他诸如建筑、工业制造等材料应用方面的工程因素及其他如经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的影响。2能力要求①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对应2015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1和2)②设计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能力: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材料或工艺流程的能力,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对应2015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3)③研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信息综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对应2015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4)④运用现代工具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理解其局限性。(对应2015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5)⑤沟通与交流能力:能够就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对应2015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10)⑥工程与项目管理能力: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具有一定的创业思想和设计能力。(对应2015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11)⑦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对应2015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12)43素质要求①社会素质:能够基于相关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在实践活动中充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对应2015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6)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意识: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对应2015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7)③思想道德素质: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及社会活动中理解并遵守社会和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和义务。(对应2015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8)。④团队与人际交流素质: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对应2015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9)。四、毕业学分要求毕业合格标准:(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2)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最低修满180学分(其中必修135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毕业学分要求课程模块类别必修课选修课合计占总学分比例(%)学分学时(周)学分学时(周)学分学时(周)通识教育课程理论教学32(含3学分实践)548学时8128学时40676学时22.4集中实践环节22周22周1.1学科教育课程理论教学47752学时47752学时26.3集中实践环节896学时+5周896学时+5周4.5专业教育课程理论教学18.5296学时25400学时43.5696学时24.4集中实践环节2424周66周3030周16.8个性培养课程理论教学232学时232学时1.1课外研学663.4总计133.51748学时+34周45592学时178.52316学时(含实验课时248)+40周1005其中:实践教学课内实践5132学时20学时5152学时2.8集中实践3796+34周66周4396+40周23.9课外研学663.3合计42228学时+34周1220学时+6周54248+40周30五、学制与学位标准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授予学位:工学学位六、专业核心课程模块I:《材料科学基础I》、《金属塑性加工力学II》、《金属塑性加工原理II》、《材料结构分析》、《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实践》、《专业设计》、《毕业设计》。模块II:《材料科学基础II》、《金属塑性加工力学I》、《金属塑性加工原理I》、《材料结构分析》、《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实践》、《专业设计》、《毕业论文》。模块III:《晶体学基础》、《材料热力学》、《量子力学与统计物理导论》、《金属物理》、《固体物理》、《材料结构分析》、《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实践》、《专业设计》、《毕业设计》。模块IV:《晶体学基础》、《材料热力学》、《材料化学基础I》、《材料化学基础II》、《结构化学》、《材料结构分析》、《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实践》、《专业设计》、《毕业设计》。6七、课程体系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属性学分总学时/周(讲课)开课学期学分要求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类210101T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348(32)1含5学分实践210201T10中国近代史纲要232(24)3210301T1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48(32)4210401T1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80(48)5210102T1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16(8)2210501T10形势与政策116(16)1军体类410001T11军训必修1.53周1含3学分实践410002T10军事理论课136(32)1660001T10体育(一)132(32)1660001T20体育(二)132(32)2660001T30体育(三)132(32)3660001T40体育(四)132(32)4660002T11体育课外测试(一)0.55660002T21体育课外测试(二)0.56660002T31体育课外测试(三)0.57外语类180501T10大学英语(一)必修348(48)1选修2学分:第一学年未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第三学期限定选修2学分大学英语(三);第一学年通过英语四级的学生,第3学期限定选修2学分高级阶段英语。180501T20大学英语(二)348(48)2180501T30大学英语(三)选修232(32)3180532T10高级英语系列选修选修232(32)3信息技术类091201T10大学计算机基础选修232(22)13类计算机语言和实践课程任选1门,且语言和实践课程需一致(含2分实践)091213T11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必修11周1091202T10091204T10091205T10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