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软件开发过程中知识产权管理应用系统服务器端的设计、实现和优化姓名:王雪坡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软件工程指导教师:刘知青20080601软件开发过程中知识产权管理应用系统服务器端的设计、实现和优化作者:王雪坡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吴秀琴开源软件与GPL许可证的法律性质研究2007开放源代码运动是近年来在软件业兴起的新的软件开发模式,是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背景下,对知识产权制度的一次扬弃的发展。开源运动在开源共享的理念下发展出一套独特的规则,对软件的生产与传播影响越来越大。文章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以及法理学分析和法经济学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并通过历史的宏观叙事与法学的微观分析,努力为读者展现开源运动与知识产权制度复杂微妙的关系,揭示开源软件和许可证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和发展的必然性。在思路的安排上,文章围绕开源运动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展开,并试图通过对GPL许可证的分析,总结开源运动对我国软件产业的影响和我们应采取的对策。为此,文章首先简单回顾了开源运动的历史,在总结开源软件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开源软件的法律属性和知识产权归属。然后,通过分析开源软件对传统知识产权制度的利用与发展,归纳出开源运动的自由理念;并进一步从法理学和法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开源软件与许可证制度。文章第三部分,以GPL许可证为例,对许可证下的权力和义务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参照我国现行合同法律制度,论述了GPL的合同性质以及作为合同的特殊性。之后,又重点分析了GPL中的无担保免责条款的效力。文章第四部分,同样是以GPL许可证为例分析了开源软件许可证下的法律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对典型案例进行了评述。最后,文章分析了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下发展开源软件的可行性,并介绍了我们现阶段发展开源软件可以借鉴的商业模式,提出了完善我国开源软件保护制度的立法建议。2.期刊论文覃忠台软件开发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与对策-科技资讯2010,(2)研发一款软件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在互联网全球化日益明显的时代,获取一款非法软件却轻而易举,因而软件知识产权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对软件开发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的现状及其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简要分析,指出保护软件知识产权的相关对策.3.学位论文何育浩软件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研究——以保护模式为基点2007计算机软件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具有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因此,各国都非常重视软件的法律保护以促进本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同时,软件产业是一个国际化产业,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闭门造车地发展软件产业。这就要求各国在软件立法保护的过程中互相协调、配合,以利于软件技术的交流和合作。随着我国加入WTO,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面临新的挑战:我国的软件立法保护水平一方面要满足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适应国际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2002年我国颁布了新修订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各界普遍反映软件保护水平过高,尤其是在软件最终用户责任问题上明显缩小了合理使用的范围。因此,如何完善我国软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软件法律保护水平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软件的基本概念入手,比较了国外相关国家不同的保护模式,以维护我国利益和寻求权利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平衡为基础,研究我国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问题。在讨论软件各种保护模式的同时,对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进行利益平衡分析,寻找软件权利人与社会公众之间利益的平衡点。最后,提出了构建我国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的基本思路,并提出了立法建议。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概述。从计算机软件概念入手,分析了它不同于一般知识产权客体的法律特性。接着讨论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最后以我国软件产业的迅猛发展为基础,讨论了加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第二部分,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的比较研究。论述计算机软件三种主要保护模式,分析每种模式的优缺点和面临的主要困难。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付出巨大的智力劳动。对于开发中的软件,涉及软件开发的一些信息必须得到严格的控制以防泄露。因此,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的主要内容就是调整软件在开发、流通、使用中的权利义务关系。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特殊性就在于现有的单一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都无法对软件提供充分有效的保护。版权法在阻止非法复制、打击盗版上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却无法阻止软件的非法使用(如在软件的仿制方面)。专利法虽然能阻止未经授权的使用,但软件的创造性相对较低,并不是所有的软件都能满足专利保护的要求。商业秘密对保护软件开发阶段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不能保证软件在流通和使用中发生泄密。因此,版权法通过赋予权利人最实质的复制权,对流通中的软件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专利法则对软件的使用起到较强的保护作用;对开发中的软件,商业秘密法则保护效力较强。每一种保护方式都只能从某个方面对软件加以保护。第三部分,我国目前的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模式分析研究。我国软件保护的立法工作起步比较晚,法律保护模式最终是在多种利益博弈下建立起来的。随着我国加入WTO,作为我国软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主要依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也进行了修改。本文从对《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修改内容中分析我国软件保护中公众利益与软件权利人利益平衡的问题,在对目前我国软件产业保护中几个问题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寻求适合我国法律保护模式。第四部分,完善我国软件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的建议。著作权法保护模式在我国相对已经比较完善,因此对我国的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是另辟蹊径采用超前的专门立法的方式,而是应整合现有的法律资源,协调现有的相关制度,建立起版权法为主、专利法、商业秘密法为辅的综合法律保护体系,各法律实行分工,调整软件在开发、流通和使用中的利益关系。此外,结合我国软件产业法律保护的实际情况,对切实执行好我国的相关软件保护法律提出了若干执法建议。4.学位论文姜秋软件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策略研究2006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以前所未有的地位在社会发展中担任重要的角色。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柱,其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在软件企业的技术创新、转移和扩散整个过程中已处于核心地位,成为软件企业谋求竞争优势的现实选择。软件开发难度大,创新成本高,更新换代快,传播成本低,极易被他人复制、盗版,而且整个过程迅速隐蔽的特性,使得盗版软件充斥市场,给软件开发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盗版软件的存在打击了软件开发商的积极性,破坏了我国软件行业的投资环境,尽管软件企业一直在对盗版现象进行打击,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如何有效保护和管理软件知识产权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是站在软件企业的角度,对软件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策略展开研究。首先,从宏观角度出发,结合软件特点,利用经济博弈论分析了保护过程中所涉及的政府、软件厂商之间的关系,通过“纳什均衡”“有限理性”等博弈理论分析正版软件厂商在打击盗版过程中的行为选择,探讨如何能够通过政府与正版厂商、各正版厂商间的合作打击盗版,并对如何更有效保护软件知识产权提出建议。接着从微观角度,探讨了软件企业如何进行内部知识产权管理。有效管理的前提是正确评估软件知识产权价值,只有认识到知识产权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的潜在价值,才能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意识,加强管理。由于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目前的价值评估方法——收益现值法、成本法和现行市场法在处理不确定性问题上有很大弊端,文章建立了模糊评价模型对其进行评估,以便企业客观的评估其软件知识产权价值。然后在评估的基础上,论文的第4章更进一步从企业内部组织建设及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软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文章最后提出建设性的保护与管理策略建议。5.期刊论文郑国光.李怀祖.ZhengGuoguang.LiHuaizhu基于知识共享的软件开发组织协作模式研究-情报杂志2007,26(11)在分析软件开发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探讨了软件开发的价值增值过程,认为知识产权是软件组织存在的目的、价值链的纽带和行业内协作的基础.并以软件知识产权形成的过程为视角,将组织间的软件开发协作模式划分为战略协作、外包协作和集成协作,分析了各模式下知识共享的具体实现过程.6.学位论文李鲲程基于UML的文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07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文档逐渐替代了纸质的资料被人们所接受,从网上下载电子文档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但是,这些也同时带来了一些负面应影响,那就是电子文档的知识产权容易受到侵犯,电子文档很容易被四处散播。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确立了文档管理系统的项目,主要目的就是要把对用户有用的信息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发布到网络上,为用户提供有偿的信息服务,同时还要对这些信息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起来,保护电子文档的产权。本文采用UML技术对文档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设计进行建模,使用RetionalRose工具完成了系统的用例图、类图、时序图、协作图、活动图和状态图,为系统建立了静态和动态模型,最终使用PHP语言完成了文档系统的开发。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还使用FileOpen系统成功地实现了对文档的在线保护,有效的防止了电子文档被随意散播。该系统的开发,既方便的用户的前台使用,也方便了管理员后台对网站的文档资源的统一管理,同时还对电子文档的知识产权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除此之外,在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对UML建模技术的理解也进一步得到加深。7.学位论文彭强论软件二次开发的知识产权保护2009目前,在软件产业中,软件二次开发现象正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和软件市场的不断扩大而日益增多。软件的二次开发是指软件的最终使用者根据自己的使用要求,对市场上的计算机软件的再开发设计活动。由于软件的设计者在设计软件程序和功能的时候,所针对的对象是社会上的通常情况,并没有根据各个不同的最终使用者来加以设计,因而各个软件的实际使用者在使用软件时会根据自己的使用要求和市场需求预测,对软件加以再开发。这种二次开发一般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原软件开发所依据的行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理念不符合该行业的要求,或者说达不到该行业业务开展的要求,而进行的重新开发;第二种情况客户的特殊要求不能通过原软件的运行得到实现,或未完成软件预设功能的开发,或是原软件本身在程序编写过程中存在违反程序语言逻辑结构和算法等程序语言规则编写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就只好进行二次开发;第三种情况是开发人员根据市场需求,对原软件中的工具软件做出的针对性、专业性的二次开发。在软件二次开发过程中,原软件的提供者和二次开发人员对于软件的结构、程序设计代码、已有数据库数据进行开发利用的时候,由于现代软件开发所具有的交互式数据互访的特性,会随着软件二次开发进程的展开,而涉及到软件的知识产权中的著作权、专利权和商业秘密等部分。在二次开发过程中,无论是提供商还是开发人员,出于维护自身权益的需要,都必须对这些知识产权加以维护,并对软件二次开发过程中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能否真正保护软件二次开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这对于二次开发能否成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且,加强软件二次开发知识产权保护适应了软件产业的发展要求,有利于保护我国软件产业发展,促进与其他国家的软件交流。本文通过以下四部分内容来分析软件二次开发的识权保护:第一部分:绪论。本章笔者叙述本文的研究方法、动机、研究范围、特色与创新,为随后的论述打下基础。第二部分:软件二次开发知识产权保护概述。本部分主要对软件二次开发的相关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软件二次开发知识保护特殊性意义进行了论述。第三部分:软件二次开发模式分析。本部分介绍了软件二次开发版权保护模式、软件二次开发专利法保护模式、软件二次开发商业秘密保护模式等,并分析了各保护模式的优缺点,以及由此展开的论述。第四部分:我国软件二次开发知识产权保护的完善。本部分分析我国目前软件二次开发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设计了我国软件二次开发知识产权保护原则,在该原则的指导下提出了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