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方电力:服务农民的生力军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RuralElectrification60years农电辉煌60年23RURALELECTRIFICATION2009年第10期 总第269期新中国成立初期,陕西省还没有农业用电,农村用电的起步是从电力排灌开始的。1956年,少数地方城郊开始有了低压线路,极少的一点电力也仅用于照明、灌溉和加工,全省农村用电量只有20 MWh。进入20世纪60~70年代,陕西农业用电有了很大发展。截至1970年底,全省共建成小水电站、小火电厂120多处,装机容量33 MW,6~10 kV供电线路9700 km,农村用电量达到370 GWh,基本形成了各地区的供电网络构架。1989年1月,陕西省委、省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快全省农村电气化事业发展,适应省经济发展需求,经国家批准组建了陕西地方电力管理机构,对榆林和高陵等44个县级电力企业实行省级直管。陕西省委、省政府对农村电气化事业的高度重视与直接领导,赋予了陕西地方电力事业新的生机与活力。省政府先后筹集了省级农电发展基金、出台了“多家办电,多渠道筹资办电”、电力扶贫共富工程、《陕西省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及电网运营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兴电富民政策,对加快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 电力扶贫——帮助农民,回报社会陕西地方电力的成长发展史是一部服务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1992年,陕西地方电力根据国家、省政府关于20世纪末基本消除贫困的宏伟计划,把工作重点从投入救济资金变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以帮助贫困地区形成自身的“造血”机制、消灭贫困为目标的“电力扶贫共富工程”。“电力扶贫共富工程”推出之时,陕西省乡(镇)、行政村和农户通电率分别为88.3%、70.02%和70.9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8、16.7和12.45个百分点;全省近400万人还没有用上电;建于20世纪50~60年代的农村电网,供电设备老化陈旧,电网结构不合理,城乡电网限电频繁。那时,电力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解决电力紧缺矛盾成为当务之急。面对严峻的供电形势,陕西地方电力科学地提出了“大力发展陕北,积极开发陕南,稳步提高关中,多种形式并举,赶超全国水平”的农电发展战略,制定了分三步走的“电力扶贫共富工程”实施计划:从1992~1993年,重点解决40个乡800个村80万人口的用电问题;从1994~1996年,重点解决50个乡1000个村100万人口的用电问题;从1997~2000年,实现全省行政村村村通电,户通电率达到97%以上,超过国家确定的95%水平,使全省农村用电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据统计,从1989~1999年,陕西地方电力投入集资办电和电力扶贫的资金达到15.1亿元。其中,在实施“电力扶贫共富工程”的8年中累计投资10亿元,解决了近200个乡(镇),8533个村,百余万户约320万人口用电问题,提前一年实现全省行政村村村通电奋斗目标,使户通电率达到97.4%,建成农村电气化县9个。2007年4月17日,陕西地方电力“和谐电力进农户”通电工程启动。陕西地方电力:服务农民的生力军陕西省地方电力公司图1陕西合阳洽川电力特别服务队在为群众检修线路,宣传安全用电知识王济洲/摄农电辉煌60年RuralElectrification60years2RURALELECTRIFICATION2009年第10期 总第269期“和谐电力进农户”通电工程,是以加快解决剩余偏远无电地区通电为目标的电力惠民工程。针对全省农村还有9.8万户、约37.9万群众没有用上电的状况,2007年4月,陕西地方电力拉开了向黑暗宣战的序幕。公司采取措施,加大电网投入。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和步骤、落实具体措施和责任,采取电网最大限度延伸和多能互补的方式,加快解决无电地区的通电问题。据统计,2007年陕西地方电力实施“和谐电力进农户”通电工程的当年,共完成投资9902万元,解决了2.7万户、10.5万人的用电问题,延安市属全部县和陇县等27个县实现通电目标。图1为合阳洽川电力特别服务队在为群众检修线路,宣传安全用电知识。解决延安市无电地区通电之后,陕西地方电力计划用两年时间,集中力量解决西安、咸阳、宝鸡、渭南、榆林、汉中、安康、商洛八市的无电地区通电问题,2009年底将使农户通电率达100%。从“电力扶贫共富工程”到“和谐电力进农户”,陕西地方电力在服务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上,完成了自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递进式转变——寻找到了更加完善,更加强劲的企业服务社会的发展模式,找到了以科学为基础的企业健康发展之路。2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1998年6月,国家决定在三年时间内投入资金1800亿元,在全国实施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简称“两改一同价”)。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大决策,是减轻农民负担、繁荣农村经济的德政工程。陕西地方电力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争取到了农网改造省级项目法人地位和农网改造资金74.4亿元,工程涉及榆林、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延安、汉中、安康和商洛的66个县(区)。此次国家对农网改造的投入,创造了陕西地方电力发展史上,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投资最多、范围最大的历史最高纪录。据统计,从1998~2005年,陕西地方电力共争取到国家农网改造投资74.4亿元,建设110 kV线路1745 km,变电站49座;35 kV线路3292 km,变电站282座;调度自动化工程39项;10 kV线路27117 km,完成了15506个行政村、71967 km的低压电网改造,农村低压电网改造面达到了77%。截至2004年末,地方电力资产总额达到118亿元,是1989年的78倍;35~110 kV线路从2126 km增加到了7334 km,变电站从104座增加到了338座,主变容量从670 MVA增加到3430 MVA;10 kV线路达59000 km,配电变压器6.6万台/5050 MVA;低压线路达135000 km;营业区内电网覆盖了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农户通电率达到了97.39%。与此同时,农网改造也促进了农电管理体制的改革,撤销了乡镇电管站,成立县级供电企业的营业分支机构供电所,解聘农村电工,实行电力企业销售到户、抄表到户、收费到户和服务到户的管理方式,使供电企业职能得到发挥,“三为”服务质量大幅提高,通过改革初步形成了新型的农村用电管理秩序。3 “和谐电力,诚信地电”——催人奋进的服务理念陕西地方电力认真探索新形势下电网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坚持以市场为中心的科学理念,建立起“客户至尊”的电力服务机制,使企业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优质规范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攀升,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中心的科学发展之路。陕西地方电力以“陕西电网,双优电网”为品牌,全力塑造“电能最优、服务更优,服务是第一产品”的新型国企形象。公司坚持以电力市场为中心,各项工作都服从、服务和适应市场的要求,把是否符合客户需要作为基本评价标准。电网建设、生产运行、企业管理和队伍建设都努力朝向市场,做到了哪里有客户,哪里就有一流的电力服务;哪里有客户用电规划,哪里就有配套的电网建设。公司定期向社会发布公司年度《供电服务报告》,颁布了《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公司供电服务标准》,从供电质量、服务形象、营业场所、柜台服务、电话服务、现场服务等十个方面规范了供电服务工作标准和员工服务行为;建立服务激励和监督机制,完善服务工作评价体系和客户满意度评价制度,建立健全客户投诉举报网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每年3月份,公司坚持深入开展“供电服务宣传月”活动,组织开展“供电服务进千家万户”和大型调查问卷活动。2007年,公司被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创佳评差”竞赛活动最佳厅局荣誉称号;9家基层供电企业受到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命名表彰。2008年,在全省政风行风评议中,公司在20个公共服务行业中排名第二;38家基层供电单位在市县测评中排名第一,67家单位进入前三名。4 管理创新——缔造基业常青、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 陕西地方电力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工作大局,始终保持战略前瞻,制定了公司发展战略,明确了供电、发电、辅RuralElectrification60years农电辉煌60年2RURALELECTRIFICATION2009年第10期 总第269期在希望的田野上——新疆农电六十年发展纪实大西北的第一盏电灯是在新疆点亮的。新疆的第一盏电灯是在伊犁点亮的。翻开漫长的历史画卷,距今恰好整整100年。1 历史从这里起步确切地说,新疆电力工业发展的最初一笔是由一个叫木沙巴也夫的维吾尔族商人书写的。1909年,伊犁的维吾尔族商人木沙巴也夫从德国购进了一套75 kW蒸汽发电机组,用来给自己皮革厂的制革设备供电。这一纯粹的商业行为,开创了新疆乃至西北有电的先河,那台德制75 kW蒸汽发电机组成了西北电力工业的鼻祖,木沙巴也夫的名字也永远写进了新疆电力发展的历史。1918年,新疆铜元局在乌鲁木齐先后安装一台18.4 kW锅驼发电机和一台27.5 kW水轮发电机。此后哈密、吐鲁番等地先后建自备发电机组。但当时能够用上电的,非官即商。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电还是一个非常遥远的期盼。李易峰,本刊通讯员在新疆,电力首次进入普通百姓家,应该是在1928年。乌鲁木齐商人吴兆熊从伊犁惠远购进一台17.6 kW的旧锅驼发电机,建成官商合办的永丰电灯公司,给附近的政府机关和商号提供照明。这是新疆历史上最早的公用电力企业。随后,吐鲁番、喀什、哈密、伊犁、阿勒泰也先后建成公用电灯公司。现代文明之光终于在天山南北星星点点的闪现。1949年,新疆解放时,面临着一个经济萧条、土匪猖獗、百废待兴的烂摊子。当时,全疆仅存电厂7座,总装机998 kW,年发电量970 MWh,尚不及今日新疆一天的用电量。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在乌鲁木齐东北郊开工兴建水磨沟电厂,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疆兴建的首座电厂。许多解放军官兵一手拿枪,一手生产,在一穷二白的家底上,于1952年7月1日建成投运了新疆历史上第一台汽轮发电机组,水磨沟电厂代表了当时新疆电力业、多经4个系统的发展思路,稳步推进公司化改造,企业管理步入了快车道。由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到现代公司的根本转变,是陕西地方电力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飞跃。近年来,公司以企业化的管理定位,专业化的管理手段,精细化的管理方式,通过开展“管理年”、“加强基层站所建设”和“创一流供电企业”等活动,夯实了企业管理基础,解决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检验了公司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水平。20年来,全系统党组织由最初的53个发展到现在的166个,党员由初期不足2000名增加到现在的4290人,专职党支部书记由43个,增加到现在的87人。制定党建制度22项。开展“党委书记讲党课”竞赛活动, 约24000余人听了党课,有480多篇教材参赛,150篇教材获奖,其中有9篇获得陕西省委宣传部的奖励。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公司多次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 “创佳评差”竞赛活动最佳厅局。公司所属69.3%的单位获得省级文明单位以上称号,91.9%的单位获得市级文明单位以上称号。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公司先后在旬邑、澄城等县开展“两联一包”对口扶贫,实施以水、电、路、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扶贫项目,扶贫对象涉及40多个贫困村,累计投入扶贫款达482万多元;先后投入135万元,在贫困地区修建希望小学9所;出资100万元开展了“百万百人助学”活动,资助100名家庭贫困大学生每人1万元学费,帮助其完成学业。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和帮扶特困职工活动,累计下发资金200多万元。在抗击非典、为灾区群众献爱心等方面捐款达300多万元。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集团公司和全体员工累计捐款达413万元,捐赠应急电力物资价值160万元,还向陕西省受灾严重的汉中、宝鸡等地农户捐赠电费款50万元。作为“结对帮扶”单位,对遭受地震灾害的洋县磨子桥镇八一村进行对口帮扶,为其修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